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69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docx

初中化学理化综合题精选中考试题

专题二 理化综合题

1.(2017甘肃兰州中考)如图所示:

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生石灰和水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D.纯碱和稀盐酸

答案 C U形管内液面a低于b,说明广口瓶内压强增大。

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A符合实验现象;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气体增多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B符合实验现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广口瓶内压强减小,C不符合实验现象;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增多,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D符合实验现象。

2.(2017湖南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答案 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A错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B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缩小,C错误;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气球膨胀,D正确。

3.(2017四川成都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 A 电解水得到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A不正确;能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正确;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C正确;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正确。

4.(2016山西中考)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下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答案 D 打开活塞K,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但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变,所以A项错误;装置②中左侧导管位于液面上方,因此不会观察到气泡冒出,C项错误;打开活塞K,①中产生的气体会使②中的液面下降,②中的液体进入③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项错误,D项正确。

5.(2015内蒙古赤峰中考)近年来我区各盟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就地焚烧农庄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

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观光电瓶车充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不能为了增加产量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A错误;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B错误;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C正确;电瓶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

6.(2015浙江湖州中考)下列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 D 向试管中加固体,试管应横放;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注入水中。

7.(2015浙江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下图所示:

下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答案 C 活塞上移,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减少,故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8.(2015浙江嘉兴中考)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四位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

C.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D.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答案 C 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固体也可能是金属,不能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9.(2015四川绵阳中考)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轴承和骨架是由合金制成的,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

B.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

D.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答案 D 汽车的轴承和骨架都是由合金制成的,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故A正确;汽油或柴油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而使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有助于减轻对空气的污染,故B正确;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故C正确;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10.(2015广西河池中考)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甲:

NaHCO3、稀盐酸 乙:

NaOH溶液

B.甲:

Mg、稀硫酸 乙:

Ba(NO3)2溶液

C.甲:

MgO、稀盐酸 乙:

AgNO3溶液

D.甲:

Cu、稀硫酸 乙:

BaCl2溶液

答案 B A项,Ⅰ中发生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生成的CO2使Ⅰ中压强增大,将Ⅰ中的溶液压入Ⅱ中,但Ⅱ中不能生成沉淀,A项错误;B项,Mg和H2SO4反应生成H2,Ⅰ中压强增大,Ⅰ中溶液沿导管进入Ⅱ中,发生反应MgSO4+Ba(NO3)2

BaSO4↓+Mg(NO3)2或H2SO4+Ba(NO3)2

BaSO4↓+2HNO3,故B符合题意;C项,MgO和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Ⅰ中压强无变化,Ⅱ中不会产生沉淀,C错误;D项,Cu与稀硫酸不反应,Ⅱ中不会产生沉淀,D项错误。

11.(2015江苏无锡中考)如下图所示:

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

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

①浓硫酸 ②浓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答案 C 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再通入乙瓶,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红,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二氧化碳在甲中被干燥,二是二氧化碳被吸收。

①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红,故①正确;②二氧化碳通过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②正确;③而通过饱和NaCl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红,故③错误。

12.(2018湖南衡阳中考)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使气球变大,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请写出三种组合)

(1)           。

 

(2)           。

 

(3)           。

 

答案 

(1)铁和稀硫酸

(2)H2O2溶液和MnO2

(3)NaOH固体和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滴加液体后,气球能鼓起变大,说明滴加该液体后瓶内压强增大,瓶内压强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后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了某种气体。

固体与液体混合后能够产生热量的组合有:

生石灰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和水等;固体与液体混合后能够放出气体的组合有: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大理石和稀盐酸、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等。

13.(2016浙江温州中考)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

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再装满汞(水银),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通过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氧化汞上,对其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gO

2Hg+O2↑。

(1)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      处。

 

(2)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写出该实验的现象:

            。

(列举一点) 

答案 

(1)焦点 

(2)+2 (3)红色固体消失、管内液面下降

解析 

(1)凸透镜的焦点处温度最高,所以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

(2)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0,x=+2。

(3)氧化汞(红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故观察到红色固体消失;玻璃管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管内的液面下降。

14.(2016湖南湘潭中考)为了探究酸、碱等溶液的性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试验乙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灯泡不会发光,该组实验烧杯中装的药品是      。

 

(2)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      和      等带电的粒子,所以可以导电。

 

(3)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硫酸、盐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      。

 

(4)往装有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滴加过程中测得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图中b点除了表示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还可以表示                  。

滴加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发光的情况为      (填字母序号)。

 

A.亮度保持不变

B.逐渐变暗至熄灭

C.逐渐变亮

D.由亮变暗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E.由暗变亮再变暗至熄灭

答案 

(1)乙醇 

(2)钠离子 氢氧根离子

(3)红 氢离子 (4)放热 滴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D

解析 

(1)乙醇不导电。

(2)氢氧化钠在水中会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3)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在溶液中都会解离出氢离子。

(4)由题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

开始时由于发生反应Ba(OH)2+H2SO4

BaSO4↓+2H2O,会使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减少,电流强度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变暗;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小灯泡会熄灭;当滴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时,溶液中的离子又会逐渐增多,小灯泡又会逐渐变亮。

15.(2016河南中考)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

(1)如图所示,圆底烧瓶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

(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

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

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答案 

(1)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2)因为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在空气中生成了白色固体氯化铵(或NH4Cl)。

解析 

(1)能产生“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产生的“喷泉”呈红色,说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

(2)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当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因此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