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87049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共10页)6600字.docx

关于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

(一)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孔子提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xx同志也说过: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

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

..)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

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

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

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

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

俗语道:

&;人怕敬,鬼怕送。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

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

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

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

(二)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

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

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

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

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

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

俗语道:

&;人怕敬,鬼怕送。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

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三)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之路,老老实实教书、扎扎实实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走了十八年的教育之路,今天听了全国十佳老师的精彩报告,心中豁然开朗,我渐渐懂得,教师工作是一门艺术。

  讲座里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教育家和教书匠只差爱,他们的报告,给了我们对&;爱的教育&;很好的诠释。

爱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原生态的生活。

它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虽然你摸不到它,更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

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生命万物。

如阳光雨露一样珍贵,如绿树红花一样眩目。

如果我们把爱播撒得更细腻、更无私、更科学,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我们的学生中一定会有瓦特、爱迪生、齐白石-当优秀教师,要学会学习。

爱是教师人格的核心,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把每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子弟,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用关爱的心去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为了让每个孩子脸上都充满爱的阳光,充满微笑,我们必须以欣赏者的身份来看待他们,以宽容真诚的心去接纳他们。

身为人师要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

要理解与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句警语,一句鼓励的话,一种欣赏的眼光往往会带给学生努力的动力,积极的心态,幸福的感觉。

让学生在赞美中快乐的成长,为他们插上自信的翅膀,去学会独立生存的知识本领吧!

  今后我还会努力的学习,在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四)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之路,老老实实教书、扎扎实实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走了十八年的教育之路,今天听了全国十佳老师的精彩报告,心中豁然开朗,我渐渐懂得,教师工作是一门艺术。

  讲座里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教育家和教书匠只差爱,他们的报告,给了我们对&;爱的教育&;很好的诠释。

爱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原生态的生活。

它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虽然你摸不到它,更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

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生命万物。

如阳光雨露一样珍贵,如绿树红花一样眩目。

如果我们把爱播撒得更细腻、更无私、更科学,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我们的学生中一定会有瓦特、爱迪生、齐白石-当优秀教师,要学会学习。

  爱是教师人格的核心,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把每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子弟,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用关爱的心去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为了让每个孩子脸上都充满爱的阳光,充满微笑,我们必须以欣赏者的身份来看待他们,以宽容真诚的心去接纳他们。

  身为人师要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

要理解与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句警语,一句鼓励的话,一种欣赏的眼光往往会带给学生努力的动力,积极的心态,幸福的感觉。

让学生在赞美中快乐的成长,为他们插上自信的翅膀,去学会独立生存的知识本领吧!

  今后我还会努力的学习,在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教师作风德育学习感言(五)

  根据区教育局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我积极投入到教师作风建设活动中,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亲身体会到了自身的点滴变化,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领导和老师们批评和指正:

  一、以德兴教,以德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发展教育事业,首先,必须坚决不移地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必须建设好人民教师这支队伍。

第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教育事业关系重大,关系社稷大计,关系复兴大业,关系亿万学子,关系千家万户。

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是教育之魂。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的责任。

歌德说:

&;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

&;

  随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进一步树立爱国爱教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志向高远、爱祖国,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献身;要依法执教、敬业爱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于职守,敬业奉献;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

  以人为本,这是师德规范的核心,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影响;要终身学习、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

  在一个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更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人民满意的教师。

  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师是学生眼中完美的化身。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

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

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严格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治学严谨,勤学进取,热爱学生,严师益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