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93293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_3篇(共6页)3400字.docx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

  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

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

以下是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欢迎阅读。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一: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

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

  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

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都是用权为公。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

用权为&;公&;还是为&;私&;,向来是区别当&;公仆&;与做&;老爷&;的分水岭,鉴别清官与赃官的试金石。

今天,更是检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权力、宗旨观念强弱的显著标志。

&;三严三实&;之&;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会发言讲话稿&;三严三实&;之&;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会发言讲话稿。

自古以来的历史说明,为官只要用权为&;公&;,就会得到人民的称赞和尊重,否则,就会让群众不耻和诟病。

  严以用权,要行之有规。

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

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都是为了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

要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界定每个职能部门及每个岗位职责与权力边界,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而且要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要让&;笼子&;通上&;高压电&;,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时刻警示和告诫自己。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只有不踩&;黄线&;、不越&;红线&;,才能担负起执政为民的重任。

  严以用权,要用之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忧民的朴素情怀,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更应甘当人民公仆。

要树立&;权为民所赋&;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严以用权,不僭越,守规矩,从里里外外规范权力运行,让领导干部掌权不迷失,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以过硬作风,担改革重担,增进人民福祉。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纪委书记严以用权专题研讨稿二: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认为对领导干部来说,最关键的是&;严以用权&;,就是要依法用权,按制度办事,坚持用权为民,心系百姓。

  坚持依法用权,做到心中有戒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

以来,从履新之始的&;八项规定&;到整饬风纪的道道禁令,从全面依法治国到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立规矩、讲规矩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宣示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当前,国务院正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驯服&;。

无论是明文规定的党章、党纪、国家法律,还是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都是每一个党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规矩,没有人有资格搞特殊、当例外,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

  衡量一个干部合不合格,懂法律、守规矩是一条重要标准。

严守规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

在艰苦卓绝、危机四伏的革命战争年代,一次不起眼的逾矩、不经意的越界,可能就关系到自己和组织的生死存亡。

有人说,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时代环境今非昔比,如果太强调规矩,未免有些僵化、不近人情;何况,党员干部也是人,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某一时某一地稍微突破一下,无关大局、不伤大雅,&;问题不大&;。

类似这种心理,值得引起重视,必须严加防范。

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戒,带头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为此,一要进一步强化廉政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的原则,重点针对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巩固成果。

三要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对于腐败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有贪必肃,引导领导干部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对条规戒尺心存敬畏。

四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对干部在廉洁、作风和效能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情节轻微的违纪问题予以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及时提醒和监督,通过提前介入,主动干预,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五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

六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

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将被严厉追责。

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正如习所说:

&;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

  坚持用权为民,做到心中有责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

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人民公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好干部焦裕禄、杨善洲几十年里不知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但从没有让子女占公家一点便宜,从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有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

焦裕禄、杨善洲能做到&;三个从没有&;,就因为他们把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当成了终生信仰,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像焦裕禄、杨善洲那样牢固确立正确权力观,秉公用权。

  用好手中权力,真正做到为人民尽职尽责,最根本的是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上过关。

作为领导干部,要弄清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要弄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党和人民的考验面前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心里想着人民群众,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

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把群众的呼声、疾苦当作大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兢兢业业、奋不顾身地工作,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如果做官不做事、做官当老爷,如果空话套话连篇,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甚至民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台上讲勤政廉政,台下搞不正之风,那就会丧失领导资格,就会使手中的权力变味、变质,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十分危险的。

  权力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力。

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在其位,谋其政。

用好权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对该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当&;糊涂官&;,行其权,尽其责。

职责范围的事,就当尽心尽力,决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满足于当&;太平官&;。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

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权力,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

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权力不作为,乱作为,责任主体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