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825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精品.docx

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精品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南通市启秀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文科)

本试卷共45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l00分钟。

一、选择题:

满分60分。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A.是指当时的众多思想家互相批驳斗争

B.是指当时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百个派别

C.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

D.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此作出贡献的是

A.孔子和孟子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D.孟子和韩非子

3.在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A.董仲舒B.程颢C.程颐D.朱熹

4.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

B.董仲舒学识渊博,思想敏锐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

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5.如果我们要研究唐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史,我们应重点参考的书籍是

A.《四书章句集注》B.《五经正义》

C.《春秋繁露》D.《天下郡国利病书》

6.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注重气节、品德

C.注重人的个性张扬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7.西汉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这说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和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8.王夫子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9.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18.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问世最早的是

A.《齐民要术》B.《汜胜之书》

C.《黄帝内经》D.《石氏星表》

18.《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2.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也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

①对祖国和人民忠诚热爱②在困境中对理想执着追求

③在文学上有突出贡献④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可读性最强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

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

14.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情一泻千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像,这位诗人是

A.杜甫B.白居易

C.王维D.李白

15.元代杂剧呈现繁荣局面,其奠基人是

A.王实甫B.关汉卿

C.马致远D.程长庚

16.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17.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

他在画上自题诗: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守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由此可见,他所作的画属于

A.风俗画B.风景画

C.文人画D.山水画

18.“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D.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19.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动摇了君权论基础的思想家是

A.严复B.王韬

C.梁启超D.郑观应

20.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下列评论中不妥当的是

A.它是反对封建旧道德的体现B.它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它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片面性D.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21.某班学生历史探究小组要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史,他们到图书馆最应查找的刊物应该是

ABCD

22.下列文章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再论问题与主义》

D.《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23.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识到

A.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B.新文化运动已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4.《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

”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B.1917年C.1920年D.1924年

25.孙中山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创立了三民主义。

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B.三民主义直接从兴中会的纲领发展而来

C.三民主义没有制定土地革命纲领

D.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6.孙中山与时俱进,20世纪20年代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下列各项中,符合新三民主义精神的是

A.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C.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核定地价,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27.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共会议是

A.七大B.遵义会议C.七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28.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9.《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实行改革开放

C.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使邓小平理论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大会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问题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进行党的建设的问题

33.20世纪90年代,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科技竞争实力,国家提出了

A.“863计划”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D.“科教兴国”战略

34.阅读右图,下列关于该项成就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从此,中国冲破了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

B.从此,中国拥有了战略核导弹

C.从此,中国成为了一个航天大国

D.从此,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

35.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

“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是指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863”计划实施的产物

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他”的发明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36.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B.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C.航天测量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D.“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7.邓小平的亲笔题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下列题词出自邓小平之手的是

①②

 

③                   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8.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

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了电影业发展

39.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实行这一方针最主要的前提是承认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

B.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应允许自由争论

C.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应自由发展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

40.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

这里如今已建成绿树成荫、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

村里的教育办得有声有色,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了学习型的小社会。

这一事实说明,要振兴中华民族,必须

A.优先做好环境保护B.优先搞好基础建设

C.优先发展教育事业D.优先提高粮食产量

二、非选择题:

满分6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三“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四(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五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

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理念?

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述该理念的内容。

这一理念有何现实意义?

(6分)

 

(2)上述理念在明清时期被进步思想家继承并发展,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并作简要评价。

(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字是一脉相承的。

下列是汉字“车”的字体演变的历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当代简体

材料二2018年我国将在北京主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右图为本次运动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对于中国印上的图形,有人说是北京的“京”字,有人说是文化的“文”字,也有人说是一个“人”形。

其实,它融中国多种艺术为一体,是一座艺术丰碑。

回答:

(1)据材料一,你认为汉字的发展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4分)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

试举出这一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5分)

 

(3)从材料二的图文中,你可获得哪三种历史信息?

(3分)

 

43.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人物

阶级、阶层

基本主张

实践活动

结果或最重要的意义

李鸿章

地主阶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展洋务运动

康有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

开展戊戌变法运动

虽然失败,但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陈独秀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上述人物主张的共同作用

44.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说: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什么道路?

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找到这条道路的?

这条“革命的正确道路”对中国历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分)

(2)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试举两例说明。

(2分)

(3)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简要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半期邓小平理论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创新。

(3分)

(4)试从背景、过程、内容方面简要分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2分)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18

18.7万

2018年

49.13万

1.25亿

18.18万

9185.31万

1918

1875.18万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材料二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是教育方面。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报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若干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85年

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水平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3年

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转

我国最大的核电站

2018年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3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什么现象?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7分)

 

(2)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表格中所列内容外,请你再从导弹或航天技术方面举一例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

试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

(5分)

 

高二历史(文科)答卷纸

一.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

41题:

(1)理念:

内容:

 

意义:

 

(2)

 

42.

(1)特点:

 

(2)时期及书法家:

 

(3)信息:

 

43.

代表人物

阶级、阶层

基本主张

实践活动

结果或最重要的意义

李鸿章

地主阶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展洋务运动

康有为

开展戊戌变法运动

虽然失败,但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陈独秀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上述人物主张的共同作用

 

44.

(1)道路:

 

背景:

 

影响:

 

(2)成就举例:

 

(3)经济建设方面的创新:

 

(4)

 

45.

(1)现象及原因:

 

(2)举例及说明:

 

高二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一.1.D2.B3.A4.D5.B6.C7.C8.A9.D18.C18.C12.A13.B14.D15.B16.C17.C18.A19.A20.B21.C22.B23.A24.C25.D26.B27.A28.B29.C30.A31.C32.D33.D34.A35.B36.D37.C38.C39.D40.C

二.41.

(1)理念:

“以民为本”(或民本思想),民众是立国的根本。

(2分)内容:

关心民众的疾苦;不要过渡掠夺民众;根据民意任用贤人;取信于民。

(任意3点3分)意义:

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1分)(3)如黄宗羲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

这说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继承传统儒学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6分)

42.

(1)汉字最初是一种象形文字;汉字由文字图画演变而来;汉字演变的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的演变可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4分)

(2)魏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

(5分)(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3分)

43.

代表人物

阶级、阶层

基本主张

实践活动

结果或最重要的意义

李鸿章

地主阶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展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1分)

康有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

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1分)

开展戊戌变法运动

虽然失败,但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1分)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开展辛亥革命(1分)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最终失败。

(2分)

陈独秀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提倡民主和科学

(1分)

开展新文化运动(1分)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分)

上述人物主张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改革和历史的进步。

(2分)

44.

(1)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但多遭到失败。

影响: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分)

(2)事例:

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

(2分)(3)创新: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任意3点3分)(4)共同点:

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党和人民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任意2点2分)

45.

(1)现象:

现代教育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分)原因: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立法提供的重要保障;社会办学的兴起。

(5分)

(2)例:

以下事例任举一例:

1982年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目前中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2018年“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并成功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分)原因: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