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420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docx

昆虫学蔬菜害虫部分

第三节蔬菜蚜虫类

一、种类和危害

1.、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菜蚜):

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

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

甘蓝蚜

2.、葫芦科(瓜类)蔬菜蚜虫:

瓜蚜(棉蚜)

3.、茄科蔬菜蚜虫:

桃蚜、茄无网长管蚜

4.、豆科蔬菜害虫:

菜豆蚜(花生蚜、苜蓿蚜、豆蚜)

菜豆根蚜

5.、伞形花科蔬菜蚜虫:

胡萝卜微管蚜:

芹菜、芫荽、胡萝卜

6、百合科蔬菜蚜虫:

韭蚜(葱蚜):

葱、蒜、韭菜。

7、菊科蔬菜蚜虫:

莴苣指管蚜

8、藜科蔬菜蚜虫:

桃蚜

蔬菜蚜虫种类

发生类型

作物

 

桃蚜

春秋发生型

十字花科蔬菜

春秋发生型

菠菜

夏秋

茄子、马铃薯

萝卜蚜

春秋发生型

甘蓝、萝卜

瓜蚜

春夏秋发生型

瓜类

茄无网长管蚜

夏秋

茄子

菜豆蚜

秋季

豆类

胡萝卜微管蚜

春夏秋

芹菜、芫荽、胡萝卜

韭蚜

春(或保护地)

葱、蒜、韭菜

莴苣指管蚜

春秋发生型

莴苣

二、防治方法

原则:

(1)防治蚜虫与控制病毒病同等看待。

特别是保护地环境。

如桃蚜、瓜蚜。

(2)蚜虫是许多天敌的寄主或猎物,对其防治要谨慎。

即要注意保护天敌,提倡使用生理选择性杀虫剂、生物杀虫剂。

(3)少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性产生。

(一)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结合农事操作,消灭叶、枝梢、果上的蚜虫。

2.栖境管理实行与葱蒜类蔬菜间套作。

十字花科蔬菜间种三叶草。

(二)物理机械防治

1、黄板诱蚜:

有翅成蚜对柠檬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在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凡士林等诱杀。

黄板的大小一般为20cm见方,插或挂于田间,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

2、银白色避蚜:

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驱避性,可在田间挂银灰塑料条或用银灰地膜覆盖农作物,对由蚜虫迁飞传播病毒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3、使用防虫网:

25或40目防虫网阻隔。

(三)生物防治

1、使用杀蚜霉素。

2、释放天敌,如蚜茧蜂、草蛉、瓢虫、食蚜瘿蚊等。

3、在菜地周围、垄上种植蜜源植物,吸引蚜虫天敌。

4、使用植物杀虫剂,如苦参碱、茴蒿素水剂。

(四)化学防治

1、按防治指标用药。

2、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或低毒化学杀虫剂。

3、吡虫啉、啶虫脒、阿克泰、抗蚜威、烯啶虫胺、噻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

4、注意喷药质量。

第四节蔬菜潜叶蝇

一、概述

1、种类

菠菜潜叶蝇(花蝇科)

大豆潜叶蝇(潜蝇科)

豌豆彩潜蝇

大葱斑潜蝇

番茄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拉美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三叶斑潜蝇

2、发生危害特点

(1)体小,生活周期短,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飞翔能力强,传播能力强,随蔬菜(或花卉)的调运、进出口传播。

(2)抗高温,抗药性强。

(3)保护地栽培,为其安全越冬和虫源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除直接危害(形成弯曲虫道和虫斑)外,成虫取食或产卵造成一定危害(取食痕和产卵痕)。

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

(一)分布和危害

1、分布:

南北美州(巴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亚洲、欧洲。

我国于1993年在海南发现。

目前20多个省普遍发生。

2、寄主:

22科、110多种植物,主要有蔬菜、花卉、棉花和许多杂草。

在蔬菜中,主要危害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蔬菜。

3、危害症状

幼虫在叶片正面蛀入,在叶肉的栅栏组织中取食,形成弯曲的虫道(由细变粗),黑色虫粪在蛀道内左右断续排列。

严重发生时,虫道遍布整个叶片,造成叶片枯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并使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华南地区20余代/年,无休眠现象。

北方9—12代/年,露地无法越冬,或以少量蛹在土中越冬,保护地内可正常发育、繁殖和危害。

2、发生规律

露地一般从5月开始发生,危害期在6—9月,盛期在7—8月,世代重叠严重。

保护地于11月—翌年5月发生与危害。

露地条件下10/下越冬。

3、重要生物学

(1)成虫

①羽化节律8-11时

②补充营养取食痕

③活动节律白天活动,8-14时活动较盛。

④产卵规律当天产卵,产卵具边缘效应、方向性和危害性。

一般从植株下部向上部逐渐产卵。

(为什么?

产卵高峰—羽化后的3-7天。

产卵位置—叶正面表皮下,留下产卵痕,在叶正面有许多失绿斑点。

⑤趋性—对橙黄色有趋性。

(2)幼虫

老熟幼虫爬出虫道在叶面或落入土壤化蛹,大多落入土中化蛹。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象因素:

温度—耐高温(36℃为上限),不耐低温。

湿度和降雨—蛹怕湿,降雨使虫口下降。

(2)寄主植物:

寄主的选择性—喜食豆科、葫芦科蔬菜,但不喜欢苦瓜;不喜欢伞形花科和百合科蔬菜,如芹菜、葱蒜类。

(3)栽培制度:

不同蔬菜连作或邻作、轮作对该害虫的发生有什么影响?

(4)天敌:

有多种,如姬小蜂、茧蜂等。

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

三、豌豆潜叶蝇(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horticola(Goureau)

(一)寄主和危害

寄主:

豌豆、莴苣、生菜、十字花科蔬菜等,尤其是留种的植株。

危害:

幼虫在叶背面危害,虫道弯曲呈线状,白色,虫道内粪便(黑色)呈颗粒状。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5代/年,以蛹在寄主残体上越冬。

2、发生时间

世代

发生危害时间

危害寄主

越冬代

4月份成虫出现

第一代

4月份幼虫危害

豌豆、留种株蔬菜和春播菜苗叶片

第二代

5月份幼虫危害

多种蔬菜和其他植物。

(三)潜叶蝇的综合防治

1、植物检疫三叶斑潜蝇。

2、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收获后清除露地和保护地的植株残体;于危害早期摘除虫叶或老叶。

美洲斑潜蝇化蛹时,在露地适时浇透水,杀死大量蛹。

换茬前,深翻土地,将蛹埋入土壤深处。

4、物理防治

防虫网罩扣蔬菜。

利用黄板诱杀斑潜蝇成虫。

每亩(667m2)设15个诱集点。

5、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科学使用杀虫剂。

释放寄生蜂(潜蝇姬小蜂)。

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

6、化学防治

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防治的虫态。

②注意喷药质量。

叶片正反面?

喷药部位?

③喷药时间问题(1天中的喷药时间)?

④防治指标和标志(虫道细而短时)的使用。

⑤发生世代多,危害时间长,做好测报工作。

及时防治,在连续多次防治时,要注意杀虫剂的轮换使用或混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

防治成虫和幼虫——使用中低毒农药:

40%绿菜宝乳油(齐敌畏)1000~1500倍

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

18%杀虫双水剂300倍

98%巴丹可溶性粉剂1500倍

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等

一般间隔7天1次,连续防治4~5次。

防治成虫以上午8时施药最好,防治幼虫以1~2龄期施药最佳。

单独防治幼虫:

除上述杀虫剂外,可用10%灭蝇胺悬浮剂600~800倍,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1000~2000倍,在危害初期、虫道细而短时使用。

7~10天喷第二次,注意喷药质量。

防治落土幼虫和蛹:

用辛硫磷毒土。

40%辛硫磷乳油0.5kg,兑水5kg,拌细土40kg,撒在植株下土壤表面。

或在地面用辛硫磷或其他低毒杀虫剂喷雾。

第五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一、十字花科蔬菜种类及其害虫

1、薄叶类白菜、芥菜(雪里蕻、榨菜、疙瘩)、小白菜、萝卜、芜菁等。

害虫:

萝卜蚜、桃蚜、菜螟、猿叶虫、黄曲

条跳甲、黄地老虎、小菜蛾、蜗牛等。

2、厚叶类甘蓝、花椰菜、西兰花、油菜、苔菜等。

  害虫:

蚜虫类、菜粉蝶、小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蜗牛等。

二、菜粉蝶(菜白蝶,菜青虫)PierisrapaeL.

(一)分布、寄主和危害

 分布于全国各地,喜食甘蓝、花椰菜、西兰花等厚叶十字花科蔬菜。

以幼虫为害叶片,形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低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开天窗)。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山东省年发生4~5代,以蛹在菜地周围的墙壁、屋檐下、枯枝落叶层下、树干和篱笆上越冬。

2、主要发生时间:

以春天和秋天发生较重,种群动态呈双峰型(马鞍型)。

菜粉蝶虫口数量随春季天气变暖而逐渐上升,春夏之交达到最高峰。

到盛夏或雨季,虫口迅速下降,到秋季又略有回升。

(原因:

盛夏寄主植物减少、高温多雨、天敌增多)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气象条件:

菜青虫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RH76%左右,与十字花科蔬菜生长的适宜条件一致。

天敌因素:

卵期天敌广赤眼蜂,寄生率超过27%。

幼虫天敌有微红盘绒茧蜂(北方)和菜粉蝶盘绒茧蜂(主要在南方),4~10月均可寄生,第3代寄生率可高达44.4%,最高达76.9%,第4代寄生率38.2%;蛹期寄生性天敌,其中凤蝶金小蜂在5~10月均可寄生,第3代蛹寄生率可高达63.3%,第5代蛹也有40.1%被寄生。

其他天敌有蜘蛛、步甲等。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夏季不种过渡寄主;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集中处理残株落叶、深翻菜地,减少虫源。

2、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少用广谱性农药,尽量用生理选择性杀虫剂,放宽防治指标,避免杀伤天敌。

(2)释放广赤眼蜂在产卵期每667m2放蜂1万头,每隔5~7天1次,连续放蜂3~4次。

(3)使用生物杀虫剂

①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在卵盛期至幼虫孵化盛期喷药,7天后再喷1次。

②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GV),250克/667m2,以后每隔7天喷1次。

也可将Bt和GV混用,起到增效作用。

注意在卵盛期至幼虫孵化盛期喷药

③植物性杀虫剂

用印楝素(油)、苦皮藤、蔬果净乳油600倍液或0.65%茴蒿素水剂400~500倍液喷雾。

0.8%苦参碱内酯水剂(“神雨一号”)防治菜青虫用500~1000倍液,药后1天平均防效达91.9~96.3%。

④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5%甲维盐3g,兑水15kg喷雾(5000倍)。

3、化学防治

(1)昆虫生长调节剂

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5%氟铃脲(盖虫散)乳油、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均各用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等。

注意:

初孵幼虫至2龄幼虫期用药。

(2)其他杀虫剂

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30%全垒打(恶二唑虫)水分散粒剂6000—12000倍、15%安打悬浮剂3500—6000倍、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5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

使用化学农药应注意掌握防治指标(平均每株1头幼虫),并应注意各种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三、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

(一)寄主和危害

世界性大害虫,寄主主要是有甘蓝、花椰菜、大白菜、萝卜、芥菜、油菜等。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斑,称为“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

苗期常集中为害心叶,吃去生长点,影响包心,在留种油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子粒,影响结实。

取食花椰菜,留下食痕。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小菜蛾1年发生的代数因地而异,华北地区一年5~6代,以蛹在菜田枯枝落叶中越冬。

2、发生时间

北方于5~6月及8~9月出现两个为害盛期,以春季为主。

3、生物学特性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植株荫蔽处,日落后开始取食、交尾、产卵。

羽化出的成虫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后l~2天产卵。

成虫产卵对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有较强的趋性,卵多产于寄主叶背靠近叶脉凹陷处,一般散产,偶尔有几粒或几十粒聚集在一起。

成虫有趋光性。

Ø幼虫活跃,遇惊时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

幼虫4龄,老熟幼虫在被害叶背或老叶上吐丝结网状茧化蛹,也可在叶柄叶腋及杂草上作茧化蛹。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凡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的菜区,小菜蛾常猖獗成灾。

 

(2)气象条件:

同“菜粉蝶”。

(3)小菜蛾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草间小黑蛛、T纹豹蛛、菜蛾啮小蜂、菜蛾绒茧蜂等。

其中菜蛾啮小蜂、菜蛾绒茧蜂自然寄生率可达10%~30%,最高达50%以上。

T纹豹蛛平均每头每天捕食17.6头,因此,保护菜田中的天敌种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至关重要。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

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

2.5%多杀霉素(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

PxGV(小菜蛾颗粒体病毒)。

Bt制剂(见菜青虫)。

3、诱杀防治

利用小菜蛾性诱剂诱杀。

利用灯光诱杀。

4、化学防治

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因此应注意药剂的轮换交替用药。

应用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选用5%卡死克乳油、5%抑太保乳油和5%农梦特乳油,均用1000~2000倍液、50%杀螨隆(宝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全垒打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或15%安达悬浮剂3500~6500倍、20%丙溴磷乳油5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5000—6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

四、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übner

(一)寄主和危害

寄主:

寄主的多样性,多食性。

为害植物170余种,蔬菜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还可为害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蕹菜、苋菜、豇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大葱、生姜等30多种。

危害症状多样性: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小孔。

3龄后分散为害,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导致菜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3龄以上幼虫还可钻蛀甜椒、番茄果实,造成落果、烂果。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华北年发生3~4代,山东发生4~5代,世代重叠。

长江以北地区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华南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

2、发生经过:

各地一般7~9月是为害盛期,在8~9月,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大发生。

3、生物学特性

(1)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杂草、土块、土缝、枯枝落叶的浓荫处,夜间活动最盛,趋光性强,趋化性弱。

(2)卵多产于叶背面、叶柄部或杂草上,卵块l~3层排列,上覆白色绒毛。

每雌可产卵100~600粒。

卵期2~6天。

(3)幼虫共5龄,也有6龄。

初孵幼虫在叶背群集为害,拉丝结网、取食叶肉。

3龄后分散,4龄后食量大增,有假死性,虫口密度过大时,幼虫会自相残杀。

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深度约0.5~3cm。

也可在植株基部隐蔽处化蛹。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量差异很大。

各虫态耐高温能力强,抗寒能力不强。

北方越冬死亡率高是春季成虫发生数量少,分布范围小的主要原因。

甜菜夜蛾幼虫易产生抗药性,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等杀虫剂已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秋耕或冬耕,深翻土壤,可消灭部分越冬蛹。

春季3~4月清除杂草,消灭其上初龄幼虫;结合田间管理,人工采卵,摘除初孵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处理。

(2)光灯诱杀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3)性外激素诱杀

(4)生物防治

SeNPV(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t、白僵菌等

(5)化学防治

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施药。

由于该虫抗药性极强,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杀虫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如抑太保、卡死克、宝路、氯虫苯甲酰胺等,但要严格限制这些农药的使用次数和剂量,避免和延缓对它们产生抗药性。

甜菜夜蛾天敌种类多,是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尽量不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菜田天敌。

第六节豆科蔬菜害虫

二、豆蛀螟(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Geyer)

(一)分布、寄主和危害

分布广泛,主要危害豇豆、扁豆和菜豆。

蛀食豆荚、蕾、花瓣和嫩茎和种子,造成落荚落花和枯梢。

种子被害,残缺不全,易腐烂。

此外,还可吐丝卷叶危害。

(二)发生规律

1、世代与越冬:

3—4代/年,以蛹在土中越冬。

2、发生情况:

每年6—11月发生危害。

以6/中—9/中危害最盛。

3、主要生物学特性

成虫具趋光性,产卵于嫩荚、花蕾和叶柄上,少数在荚上。

卵期2—3天。

3龄幼虫开始贮荚食害豆粒。

一般1荚1虫,少数2—3头幼虫。

老熟幼虫多吐丝下坠入土化蛹。

有的在叶片主脉两侧做茧化蛹。

(三)防治方法

1、灯光(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2、摘除被害叶片和豆荚,捡除落花、落蕾。

3、使用防虫网阻止产卵。

4、化学防治

于成虫盛发期和卵期喷雾防治,注意喷药部位。

用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

从现蕾始,每隔10天喷花、蕾1次。

三、截形叶螨

(一)分布、寄主和危害

分布广泛,主要危害豆类、茄子、棉花、玉米及杂草等。

以成、若螨群集叶片背面刺吸危害,出现失绿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密布灰白色斑点,干枯脱落。

影响生长和减产。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10—20余代/年,以雌成螨在枯枝落叶、土缝、植物根际处越冬。

2、发生危害:

3/中下(气温10℃时)出蛰,4/下—5/上迁入菜田危害。

6/中—8月危害严重。

3.重要生物学特性

在植物上危害,先点片,后分散;先下部,后向上蔓延。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喜高温低湿,29—31℃,

RH35%—55%,作物缺水时或天气干旱时,危害重。

(2)天敌种类多,有时抑制作用强。

注意保护利用。

⊕专性天敌——捕食螨(植绥螨)、食螨瓢虫、捕食性蓟马(塔六点蓟马)、食螨瘿蚊等。

兼食性天敌——草蛉类、食虫蝽(如小花蝽)等。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浇水,特别在干旱季节。

减少氮肥的使用。

2、药剂防治

73%克螨特乳油2000倍,20%螨死净乳油3000—4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

第七节茄科蔬菜害虫

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

(一)分布、寄主和危害

特点:

1、分布广。

2、寄主多。

30个科、70多种植物,有茄科、豆科、葫芦科、伞形科蔬菜,以辣椒、茄子受害较重。

也危害一些花卉。

3、虫体小,不易发现。

4、危害器官多。

危害嫩叶、嫩茎、嫩枝、花蕾、果实。

表现的症状有:

叶片背面—变色呈灰色、黄褐色、灰褐色,呈油浸状。

叶片——卷曲,变小,变窄。

(似病毒病)

嫩茎(枝)——扭曲、变色、干枯。

花蕾——影响开花、坐果,落花落蕾。

果实——变色、失去光泽、木栓化、破裂、味苦而涩。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20代左右/年,露地一般不能越冬,少数在冬作物或杂草上越冬。

能在保护地内越冬。

2、发生规律

保护地在5/下开始发生危害,露地自6月至9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危害多种蔬菜。

危害茄子的高峰期在8/中—9/上,造成大量裂果。

3、生物学特性

(1)趋嫩性。

(2)生殖力强,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幼果凹处或幼芽上。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其发生(16~23℃,RH80~90%)。

(2)与品种抗性有关。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铲除棚室内的杂草。

种植抗性品种。

2、化学防治

注意早治,喷药部位和时间。

保护地青椒:

5/底~6/初

晚春早栽茄子:

6/底~7/初

夏播茄子:

7/底~8/初

夏播青椒和茄子:

初花期喷药。

以后,每隔10天喷药1次,连续3次。

药剂:

73%克螨特乳油2000倍、15%哒螨灵乳油3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

第八节葫芦科蔬菜害虫

黄守瓜Aulacophorafemoralischinensis(Weise)

(一)寄主与危害

寄主:

西瓜、甜瓜、黄瓜、冬瓜、丝瓜等。

成虫危害瓜叶时,先以身体为半径旋转咬食一圈,然后在圈内取食叶片,留下若干环形食痕或圆形、半圆形孔洞;成虫还可危害果实皮层,形成指甲环掐的圆印。

幼虫蛀食瓜类寄主的根部,轻者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整株枯死;也可蛀入瓜贴地面处,引起腐烂。

(二)发生规律

 1、世代和越冬:

山东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及土缝间潜伏越冬,越冬成虫常有群集性。

 2、发生时间:

当土温达6℃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10℃后全部出蛰,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

5/下—7月越冬成虫产卵期。

6月份为盛期。

6—8月为幼虫为害盛期,7月分尤重。

8/中成虫羽化盛期,危害秋季瓜类和其他蔬菜。

3、生物学特性

成虫飞翔力较强,有假死性和趋黄色习性,喜食瓜类的嫩叶、嫩茎,引起死苗。

卵散产或成堆产于寄主附近的湿润表土中。

初孵幼虫为害细根,3龄以后食害主根,也可蛀入瓜贴地面处,引起腐烂。

老熟幼虫在被害根际附近筑土室化蛹。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此虫喜温喜湿,耐热怕寒。

喜在湿润表土中产卵,湿度越高产卵越多,每在降雨之后即大量产卵,RH在85%以下卵不能孵化。

春季低温会冻死出蛰的成虫,发生为害轻。

(三)防治方法

  防治的关键主要是在瓜苗期及时防治成虫和阻止成虫产卵。

1、农业防治

(1)培育壮苗,早栽促早发,可减轻越冬成虫为害。

(2)用地膜覆盖栽培或在瓜苗周围土面撒草木灰、谷糠、锯末等,阻止成虫产卵。

2、化学防治

瓜苗移栽后到5片真叶前,及时喷药保护。

防治成虫:

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4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

防治幼虫:

4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4000~5000倍液灌根。

第九节 保护地蔬菜害虫

一、保护地蔬菜害虫的发生特点

1、温湿条件适宜,有利于害虫发生,特别是有利于在露地不能越冬的害虫存活。

从而增加了来年的种群基数。

2、保护地和露地害虫互为虫源地进行传播。

3、以小型的r-对策者发生为主。

 蚜虫(桃蚜、瓜蚜、萝卜蚜、韭蚜)

 白粉虱(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螨类(叶螨、茶黄螨)

 潜叶蝇(美洲潜叶蝇等)。

前两类还传播病毒病。

4、地下害虫有时为害较重。

如韭蛆,金针虫等。

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

(一)寄主和危害

寄主植物范围极广。

全世界:

114个科、670种

中国:

70科、270种

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