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457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丰碑反思回顾_3篇(共3页)1800字.docx

丰碑反思回顾

  丰碑反思回顾篇1

  《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竟然未留一件棉衣给自已而被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课文语言朴素、自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读罢令人难以怀。

那么,在《丰碑》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文中之情,从而从维持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呢?

结合笔者两次教《丰碑》一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丰碑》一课重点突出,&;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第一次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同学们回顾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以&;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个问题突破全文,交待学习任务。

这样一来,虽然从教的角度而言,本课的学习任务交待清晰,但是从学的角度而言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需要是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前提。

那么如何激发学习需要呢?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设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需要。

因此,再教时,我对原先设计作了修正:

首先让同学们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并思考&;&;红军队伍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接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后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着重理解&;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属于谁呢?

&;这句话。

自然而然,学生不禁要问,刚开始将军不是担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吗?

现在怎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支队伍?

这是为什么?

这样修正,就把原来的学习任务变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宽了主体参与的面,当然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能力的发展。

  丰碑反思回顾篇2

  《丰碑》一课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将军情感的变化来衬托军需处长精神的崇高。

第一次教学时,着眼于将军情感变化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我设计了自学思考题:

将军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要求学生圈画有关词句。

然后分别读议:

将军为什么&;愣了一下&;,为什么&;脸色严峻起来&;,为什么&;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又为什么&;愣住了&;?

  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体味将军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引起共鸣。

但从教学实践看,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但是学生思维空间狭窄,又压抑了创新个性的发展。

这是由于教师规定性的要求太多,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学习。

那么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呢?

引导质疑问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因此再教时,我尝试把学习设计权还给学生,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到第12自然段并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然后集体交流质疑,教师将同学们都不懂的问题按课文的顺序重新排列并摘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一般来说,学生的问题有:

当警卫员告诉将军前面有人冻死了,为什么将军只是愣了一下?

  为什么老战士牺牲时神态还那么镇定、安详?

将军为什么要向身边的人吼?

等;接着再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将军、老战士等人的内心活动并朗读体验。

这样由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自然情更浓意更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丰碑反思回顾篇3

  《丰碑》一文中第12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代表着将军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也代表着他对刚才发怒埋怨军需处长的自责、愧疚的心情,更为红军队伍中有这样的战士而自豪。

  为了进一步升华情感,理解课文内容,第一次教时,我设计了思考题:

将军为什么向军需处长敬这样一个军礼?

引导学生想象将军的内心活动。

虽然学生也能积极思考,发挥想象,但对将军情感的感受不够深刻。

这是因为这样教学学生只能内部自我协商,无法拓宽思路和想象空间。

那么如何改善呢?

强调主动的合作探究,自然能让学生从单向交流走向多方合作。

  优化问题设计,创设争论辩驳的条件是有效策略之一。

为此,第二次教学时,我作了如下修正:

首先让学生思考,读到这里你认为将军刚才应该不应该发火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将军刚才应该发火,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而眼前有位老战士因没有发到棉衣而被活活冻死,当然要发怒;有的学生认为将军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大发雷霆而错怪了一位老战士,当然这是不应该的等;接着在辩论之前,让小组持相同观点的同学读议交流;然后分成两大组辩论;最后集体评议。

  这样一来,学生在争论中自然分组并多方交流,层层深入而又主动剖析将军的内心活动,显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