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1940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docx

高考语文古今异义词语40例

高考语文:

古今异义词语40例

1.亲戚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

内亲外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

爱人(女方)。

  

  古义:

妻和子女。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

中原地区。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

很、大。

古义:

意外事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

①缘故;②表原因的虚词;③用来,靠它来。

  

  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绝境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

与外界隔绝之地。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

更不必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8.卑微

  

  今义:

品质恶劣。

  

  古义: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

  

  今义:

实际上。

古义:

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书》)

  

  10.春秋

  

  今义:

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

①年龄;②四季的代称,一年;③书名。

  

  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②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

  

  11.宣言

  

  今义:

指政府的公告。

古义:

公开扬言。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烈士

  

  今义:

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

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13.牺牲

  

  今义:

为正义而死。

古义:

作祭礼的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14.交通

  

  今义:

来往和运输。

古义:

①勾结;②互相通连。

  

  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15.可恨

  

  今义:

令人憎恨。

古义:

痛惜。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马钧传》)

  

  16.风流

  

  今义:

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

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

  

  17.开张

  

  今义:

店铺开业。

古义:

扩大。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18.学者

  

  今义:

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

求学的人,读书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19.地方

  

  今义:

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

①当地的事;②土地方圆;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

  

  ③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

  

  20.山东

  

  今义:

山东省。

  

  古义:

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②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

  

  21.反复

  

  今义:

重复。

古义:

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22.从容

  

  今义:

不慌忙。

古义:

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②举动。

  

  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

  

  ②从容中道。

(《中庸》)

  

  23.慷慨

  

  今义:

大方。

古义: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序》)

  

  24.无赖

  

  今义:

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

①胡作非为;②活泼好玩。

  

  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邪(Bīn)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

  

  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25.故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

先例、旧事。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26.南面

  

  今义:

南边。

古义:

面南而坐,即称帝。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读孟尝君传》)

  

  27.老大

  

  今义:

长兄,长子,船老大。

古义:

年龄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28.可怜

  

  今义:

值得怜悯。

古义:

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29.于是

  

  今义:

承接连词。

古义:

在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30.中心

  

  今义:

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③事物的重心。

古义:

心里。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叶公好龙》)

  

  31.中间

  

  今义:

当中。

古义:

中,当中;间,夹杂着。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32.指示

  

  今义:

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

指出,给人看。

  

  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3.祖父

  

  今义:

父亲的父亲。

古义:

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34.不必

  

  今义:

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

不一定。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35.感激

  

  今义:

深深地感谢。

古义:

感,感动;激,奋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36.因而

  

  今义:

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

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37.具体

  

  今义:

明确,不抽象,细致。

古义:

具,具备;体,形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38.智力

  

  今义:

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

智,智谋;力,力量。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39.前进

  

  今义:

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

前,走上前去;进,进献。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0.或者

  

  今义:

选择连词或副词。

古义:

有的人,有些人。

  

  或者曰: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封建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