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4523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docx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治痔药物药理药效研究方法

一.直肠黏膜损伤(或溃疡)试验

二.角叉菜胶致大鼠肛周肿胀试验

三.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渍疡试验

四.耳部炎症(或称耳肿胀)试验

五.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

六.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试验

七.小鼠镇痛试验

八.止血试验

九.大鼠塑料环肉芽肿试验

十.止痒试验

十一.抑菌试验

十二.安全性及毒性试验

十三.痔疮模型

附录一.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过敏试验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P164、166)

附录二.痔疮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P1083)

 

一.直肠黏膜损伤(或溃疡)试验

1.大鼠直肠黏膜急性损伤[1]

全麻下,以3%的乙酸棉签经大鼠肛门置入直肠30s,制备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直肠损伤模型。

将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将240只sD大鼠(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40g)直肠损伤模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损后30min至7d应用复方角菜酸脂栓20mg·只-1·次-1,每日2次,置人栓剂后按压大鼠肛门使栓剂融化;对照组不用药。

用药后30min和24、72、120h每个时间段处死1组(30只)大鼠,在15倍放大镜下观察大鼠直肠大体形态变化,记录黏膜损伤分数:

点线状出血、小红斑(﹤1mm),计为1分;片状出血、大红斑(≥1mm)计为3分;糜烂和溃疡计为5分。

所有标本经常规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并照相。

电镜标本也取新鲜组织立即固定于2.5%戊二醛溶液,锇酸溶液后固定,丙酮梯度脱水,Epon812包埋。

经半薄切片定位做超薄切片,醋酸铀及枸橼酸铅双染色,JEM型透射电镜观察。

染色方法: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所有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

采用7种分别针对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8(IL-8)、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缺氧诱导因子la(HIF-l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SantaCruz公司)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判断方法:

IL-8免疫组化阳性反应是细胞核或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棕黄色颗粒,VEGF、MMP9、iNOS和PCNA为细胞核或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沉淀为阳性,HIF-lα以细胞核或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将染色结果从染色强度和染色细胞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染色强度:

阴性(0分)、浅黄色或很少细胞着色(1分)、棕黄色或细胞数较多(2分)、棕褐色(3分)。

阳性细胞数:

≤1/3为1分﹤1/3~2/3为2分、≥2/3为3分。

将上述两项得分相加分为:

阴性(0~1分)、弱阳性(2分)、阳性(3~4分)、强阳性(5~6分)。

2.醋酸致新西兰兔直肠局部黏膜溃疡[2]

取新西兰兔40只,♂♀各半,体重1.2~1.4kg。

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供试品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对照药物组。

乙醚浅麻醉后,在直肠距肛口内0.5cm处4点位黏膜下注射36%醋酸20μl腐蚀直肠,造成溃疡面。

当日开始灌胃。

供试品组剂量分别为l100、550、275mg/kg;空白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痔根断对照组剂量为351mg/kg。

每天观察1次,千分尺测最大溃疡面直径,并记录愈合期。

3.乙酸致兔直肠粘膜溃疡[3]

取新西兰兔40只,饲养两天后禁食24h,给每只兔在距肛门口内约0.5cm处8点位粘膜下注射36%乙酸20μl,24h后用卡尺测量溃疡面的最大直径,作为药前值。

从中选取35

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海墨痔疮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痔根断阳性对照组(130mg·kg-1)。

按3ml·kg-1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直至溃疡面结痂脱落愈合。

在灌胃给药后第4天开始观察溃疡面愈合情况,并于4、7、10d测量溃疡面的最大直径。

以溃疡面直径和愈合天数为本品对兔直肠粘膜溃疡的治疗作用指标。

二.角叉菜胶致大鼠肛周肿胀试验[4]

取雌性大鼠4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克痔栓大小剂量组分别给高低浓度克痔栓混悬液1.5ml/l00g,肛泰栓组给肛泰栓混悬液1.5ml/l00g,对照组给等体积0.5%CMC-Na溶液,均为直肠给药,给药后用特别小夹夹住大鼠肛门以防药液外溢,1h后取下,每日1次。

于第3次给药后1h,戊巴比妥钠麻醉,肛门内直肠黏膜下浆肌层注入l%角叉菜胶0.1ml,分别于6,12,24,48,72h以圆规测整个肛门周围组织肿胀的直径,取其长短二直径的均值,作为所测量肿胀程度的指标,观察各给药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肛周肿胀的抑制作用。

三.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渍疡试验[4]

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

取滤纸用内径为6mm的打孔器制成大小相等的滤纸片,放入99.0%醋酸溶液中充分浸泡,将浸泡后的滤纸片放到肛门周围,使滤纸片紧密接触肛周皮肤及黏膜,每次用一片滤纸,每只大鼠1min,0.5min时换一次滤纸片。

第2d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药剂量和方法同二(角叉菜胶致大鼠肛周肿胀)。

于给药第3,5,7,9d观察大鼠溃疡愈合情况,评定溃疡程度。

评分标准:

有溃疡渗液1分;少许溃疡渗液2分;有焦痂,基本愈合3分;完全愈合4分。

观察各给药组对醋酸所致的大鼠肛周溃疡的作用。

四.耳部炎症(或称耳肿胀)试验

1.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2](给药后致炎)

取小鼠50只,体重24~26g,♂♀兼有,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

分设复方银杏叶黄酮(CoFGBL)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痔根断对照药物组。

CoFGBL组剂量分别为750,375,187.5mg/kg,空白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痔根断对照组剂量为35lmg/kg。

连续灌胃4d。

最后1次给受试药后1h分别将二甲苯40μl平均涂布于每只鼠右耳正反两面致炎,20min后处死动物,齐耳根剪下左右两耳,用8mm打孔器沿耳外缘取下相等的面积于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重,以左右两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求出肿胀抑制率。

2.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

①[5](给药前致炎)取昆明种雄性小白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l8~22g,随机分为金氏痔疮膏(金氏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马氏组)和赋形剂对照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

取二甲苯0.05ml均匀涂于小鼠左耳前后两面致炎,0.5h后,各实验组小鼠致炎耳廓上分别均匀涂上金氏痔疮膏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组小鼠涂赋形剂。

隔4h,将小鼠颈椎脱位致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8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一耳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求两耳片重量之差(△mg)反映肿胀度。

②[6](给药后致炎)选用昆明种小白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n=10),雌雄兼用,分别为基质对照组,止痛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分别为0.58、0.29、0.15g/2g)和尿素乳膏阳性对照组。

将0.3g药物涂于各对应组小鼠左耳正反两面,右耳作为对照,45min后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小鼠左耳正反两面5s,致炎,15min后拉颈处死动物,以8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电子天平称重。

以左耳标本重量减右耳重量为肿胀度。

按下式求出肿胀抑制率(%):

 

③[7](给药后致炎)选用雄性昆明种小白鼠50只,体重20~25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基质对照组;止痛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含生药0.58、0.29、0.15g/2g);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

将0.3g药物涂于小鼠左耳正反两面,右耳作为对照,30min后,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小鼠左耳正反两面,5s致炎,30min后拉颈处死动物,以9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电子天平称重。

以左耳重量减右耳重为肿胀度。

肿胀抑制率计算如上式。

五.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

1.[7]取SD大鼠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0~26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基质对照组;止痛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含生药0.58、0.29、0.15g/2g);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

用棉签按0.5g/只将药物涂布在大鼠右足跖,包括趾蹊之间,用敷料将双足包裹固定。

每日1次,连续7天。

于实验当日先用卡尺测量每只大鼠右后足跖正常厚度,末次给药6h后,予大鼠右后足跖(右后足掌心向踝关节方向)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

给药后每隔1h测量大鼠右后足跖厚度,用致炎后厚度减去正常厚度所得差值,为各时间段足跖肿胀度。

2.[8]取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给予生理盐水、泼尼松(0.05g/kg),痔疮止血丸(1.8、3.6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6天。

末次给药1小时后,用容积法分别测定各鼠右后中足跖容积,再于各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致炎剂1%角叉菜胶0.1ml,致炎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各鼠右后足跖容积,计算足跖肿胀率,并采用组间t值法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比较。

 

六.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试验

1.[2]取昆明小鼠50只,体重24~26g,♂♀兼有,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

分设复方银杏叶黄酮(CoFGBL)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痔根断对照药物组。

CoFGBL组剂量分别为750,375,187.5mg/kg,空白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痔根断对照组剂量为35lmg/kg。

最后一次各组给受试药后1h,每只小鼠按5mL/kg体重尾静脉注射0.5%的伊文思蓝,5min后每只小鼠按l0mL/kg体重腹腔注射0.7%的醋酸溶液。

30min后处死动物,打开腹腔,用蒸馏水多次冲洗腹腔至无色,收集冲洗液最后加水至体积为5mL,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1mL,混匀后放置20min,离心,取上清液在610nm处测吸收度值,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5]昆明小白鼠75只,随机分为赋形剂对照组,金氏高、中、低剂量组和马氏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

各组实验动物腹腔内注射受试药1h后,每只尾静脉注射0.5%Evans蓝0.1ml,随即每只腹腔内注射0.6%醋酸0.2ml。

30rmin后颈椎脱位处死小鼠,用5ml蒸馏水冲洗腹腔数次,吸取腹腔液,l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590nm处比色,读取光密度(OD)值。

3.[8]取ICR小鼠40只,体重19~21g,随机分为4组,给予生理盐水、泼尼松(0.05g/kg),痔疮止血丸(3.6、7.2g/kg)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6天。

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0.2ml/只,并同时腹腔注射0.6%冰乙酸0.2ml,20分钟后断头处死,剪开腹腔,用5ml蒸馏水冲洗腹腔数次,用吸管取腹腔液约465m1置于刻度试管,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在722-型分光光度计590mm处测定光密度(OD)值,并采用组间t值法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比较。

七.小鼠镇痛试验

1.热板致痛(热板法)

①[5]调节恒温器水温至(55.0±0.5)℃,将500ml烧杯放人其中,使烧杯底部接触水面。

每次取昆明种雄性小白鼠1只(体重l8~22g),放人烧杯内。

记录自放人烧杯至出现舔后脚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

凡30s内不出现舔后足者,弃之不用。

依次测量各小鼠的痛阈值,取预选合格的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金氏痔疮膏(金氏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马氏组)和赋形剂对照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重新测痛阈1次。

将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然后,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后的l5、30、60min时分别测定各小鼠痛阈值。

若60s仍无反应,立即取出,其痛阈按60s计算。

②[6]80只雌性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5g,分别为基质对照组;止痛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含生药0.58、0.29、0.15g/2g,n=20)。

测定给药前痛阈值后,用棉签按0.5g/只将药物涂布在小鼠四肢足跖,包括趾蹼之间,用敷料将双足分别包裹固定,30min后去除药物。

给药后20、40min将小鼠放在热板上,以小鼠舐后足或跳跃为疼痛反应指标,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

用药前去除舐后足或跳跃时间小于5s及大于30s小鼠。

用药后60s仍无反应以60s作为该小鼠痛阈值。

③[7]去除舐后足或跳跃时间小于5s及大于30s小鼠,将合格小鼠分组,以小鼠舐后足或跳跃为疼痛反应指标测定正常痛阈,作为给药前痛阈值。

将8O只雌性小鼠(体重20~25g)随机分成基质对照组,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含生药0.58、0.29、0.15g/2g,n=20),用棉签按0.5g/只将药物涂布在小鼠四肢足跖,包括趾蹼之间。

用敷料将双足分别包裹固定,30min后去除药物。

给药后15、30min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

如60s仍无反应以60s作为该小鼠痛阈值。

2.对醋酸扭体反应

①[2]取昆明小鼠90只,体重24~26g,♂♀兼有,按体重随机分为蒸馏水组(等容量0.2mL/10g)、复方银杏叶黄酮(CoFGBL)高剂量(600mg/kg)、中剂量(300mg/kg)及低剂量(150mg/kg)组共4组。

按上述剂量以0.2mL/10g灌胃给药,1次/d,连用4d,末次给药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

观察记录给醋酸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

②[5]昆明小白鼠100只(体重l8~22g),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金氏痔疮膏(金氏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马氏组)和赋形剂对照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给药30min后,每只鼠腹腔均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计算10min内各组出现扭体反应小鼠只数,计算各组镇痛百分率。

八.止血试验

1.剪尾法

①[2]取昆明小鼠50只,♂♀兼有,体重22~26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

分设复方银杏叶黄酮(CoFGBL)高、中、低3个剂量组,空白组和痔根断对照药物组。

次日开始灌胃,CoFGBL组剂量分别为750,375,187.5mg/kg,空白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痔根断对照组剂量为351mg/kg。

连续灌胃4d,最后1次于各组给受试物后1h,按剪尾法进行出血时间实验,并用毛细管取血10μl,用半自动血球记数仪进行血小板记数。

②[4]取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

克痔栓大小剂量组分别给高低浓度克痔栓混悬液0.6ml/20g,肛泰栓组给肛泰栓混悬液0.6ml/20g,对照组给等体积0.5%CMC-Na溶液。

30min后将小鼠置于特制的固定器中剪尾0.5cm立即记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至不再出血为止,记录出血时间。

③[5]昆明小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金氏痔疮膏(金氏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马氏组)和赋形剂对照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直肠给药,30min后,将3组小鼠固定,剪尾2cm,立即记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至不再出血为止为出血时间。

④[7]取昆明小鼠40只,体重(18±2)g,雌雄兼用。

随机分为4组,即基质对照组、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含生药0.58、0.29、0.15g/2g),每组10只。

按0.5g/只,将药物均匀涂于小鼠尾部,每天1次,连续7天。

末次给药后将小鼠置于特制的固定器中,擦去剩余药物,然后剪去鼠尾尖0.3cm,待血液自行流出,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吸时勿用力挤压断面,直至出血自然停止。

计算出血时间。

⑤[8]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槐角丸(3.6g/kg)、痔疮止血丸(3.6、7.2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6天。

末次给药1小时后,将小鼠分别置于固定盒中,用利剪将小鼠尾尖3mm处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隔30秒用滤纸吸出血滴一次,直至血液自然停止(滤纸吸时无血)为止,计算出血时间。

2.凝血时间

①[5]取昆明小鼠50只,随机平分为5组,分别为金氏痔疮膏(金氏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马氏组)和赋形剂对照组(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30min后,用眼科弯镊迅速摘去一侧眼球,即有血液流出。

于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血,血滴直径约5mm,立即用秒表记时。

每隔30s用清洁大头针自血滴边缘向里轻轻拨动一次,并观察有无血丝挑起。

从采血开始至挑起血丝止,所历时间即凝血时间。

另一滴血供最后复验,记录凝血时间。

②[8]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给予生理盐水、槐角丸(3.6g/kg)、痔疮止血丸(1.8、3.6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6天。

末次给药1小时后,用内径为lmm的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各鼠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至管内血柱达5cm。

每隔30秒折断玻璃毛细管一小段,检查有无出现血凝丝,计算从玻璃毛细管采血到出现血凝丝的时阃.即为凝血时间。

3.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影响[8]

雄性SD大鼠40只,颈动脉取血,以3.8%枸橼酸钠抗凝,血液与抗凝剂之比为9:

1,充分混合,离心5分钟(1500rpm)分离血浆。

取小试管40只,分别依次加人兔脑粉浸出液0.1ml、血浆0.1ml,随机分为4组,加生理盐水、槐角丸(0.36g/ml)、痔疮止血丸(0.18、0.36g/m1)各0.1ml,混匀。

37℃水浴预温2分钟,加入0.025mol/L氯化钙0.1ml,混匀,立即记时。

放人37℃水浴中10秒钟后取出试管,缓慢倾斜观察,当试管内液体流动缓慢、将要停止流动时,立即停表记录所需时间。

4.对大鼠血小板总数的影响[8]

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给予生理盐水、槐角丸(3.6g/kg),痔疮止血丸(1.8、3.6g/kg),灌胃给药。

每天1次,连续6天。

末次给药1小时后,用内径为1mm的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各鼠内眦球后脉丛取血,检测大鼠血小板总数。

九.大鼠塑料环肉芽肿试验[6]

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

基质对照组,止痛痔疮栓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分别为0.58、0.29、0.15g/2g)和尿素乳膏阳性对照组.以戊巴比妥钠(45mg·kg-1)腹腔麻醉大鼠,俯卧位固定,背部中线取直径为2.0cm圆形区域用脱毛剂脱毛,消毒铺巾,作一横切口(直径约15mm),用止血钳将皮肤组织分离至肌筋膜,然后用镊子轻轻拉开切口,将消毒的塑料环边缘埋入切口内,最后把紧靠塑料环边缘的皮肤缝合2针,术后每天向各组大鼠塑料环内涂相应药物(2g)1次,术后24h见伤口有液体渗出,45h结痂,7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下塑料环,用手术剪和镊子剥离肉芽组织,细心地去除肉芽肿上的血痂和肌筋膜,用滤纸吸干,在称量纸上,用电子天平称重。

按下式计算肉芽肿抑制率:

十.止痒试验[5]

豚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160~190g,随机平分为5组,实验前一日,给各组豚鼠右后足背剃毛,分别涂上金氏痔疮膏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各50mg(具体给药剂量文中未提),马应龙痔疮膏50mg、赋形剂50mg。

实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处,面积1cm2,局部再涂1次,末次涂药后10min,开始在创面滴0.0l%磷酸组胺液,每只0.05ml,此后每隔3min依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每只0.05ml,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阈。

十一.抑菌试验[6]

将止痛痔疮栓稀释成10.0、7.5、5.0、2.5、2.0、1.0、0.5、0.25g/L溶液,用上述药物溶液浸泡纸片24h,制成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纸片。

将于37℃培养箱培养18h的培养菌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平皿整个表面,待其干燥后用无菌镊子将待测的药物纸片贴在平皿表面,轻压纸片使其与琼脂适当接触。

37℃培养箱培养24h后,取出平皿,用卡尺分别测量每个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记录数据。

实验重复3次。

十二.安全性及毒性试验

1.皮肤刺激试验[4]

6只日本大耳兔分为两组,给药前一天背部对称脱毛2块,每块70cm,左侧为破损皮肤,右侧为完整皮肤。

一组两侧涂以克痔栓1.5g,第二组两侧涂赋形剂,上、下午各2次,连续7d。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连续观察3d,评分标准参见附录一。

2.肛门黏膜刺激试验[4]

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每天用克痔栓0.5g涂肛门1次,并保留3min,共10次。

另1组为对照组,按前法涂赋形剂。

用药10d后,肉眼观察肛门黏膜有无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

上皮及腺体是否正常,有无溃疡、糜烂及坏死。

3.皮肤过敏试验[4]

取健康的豚鼠9只,体重220~280g,背部两侧对称去毛3cm×3cm面积。

按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克痔栓组、赋形剂组、阳性对照组(1%2,4-二硝基氯苯用丙酮配制),取药物0.2g涂抹于右侧脱毛区,用一层油纸,两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的胶布固定,接触6h,隔日1次,共3次。

阳性对照组同法致敏。

激发接触:

末次涂药后第14d,给药组在右侧脱毛区涂药每只0.2g。

6h后洗去药品,立刻观察,并分别于24、48、72h后再次观察皮肤过敏情况。

阳性对照组与赋形剂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并观察。

按标准评分评价致敏程度(参见附录一)。

4.急性毒性试验[3][4]

十三.痔疮模型

1.[9]将经诱导液浸滞的棉花(或海绵)塞入大鼠肛门内,其中诱导液由水、吡啶(氯苯或嘧啶)、二乙醚以及用二乙醚溶解的6%的巴豆油组成。

试验表明该模型制作的最适条件为:

棉花(或海绵)浸满0.16ml的诱导液,将其塞入6周大的大鼠(体重约140g)的肛门内,持续10秒。

在7~8小时后,该处浮肿迅速呈现,且浮肿度将持续超过24小时无变化。

另外,每隔6小时肉眼观察一次,可发现该区域的发炎症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组织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出现浮肿、纤维蛋白渗入、炎症细胞、血管舒张、充血,以及粘膜上皮组织高度坏死等症状。

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对治痔类药物的消肿及改善血管舒张作用的评估。

2.[10]在肛门右侧的外部括约肌处切割一个会阴切口,从中分离出肛门下方的静脉血管,并使用不可吸收的3-0vicryl缝线结扎该血管,再用可吸收的4-0羊肠线缝合切口。

手术完成后,每天定时观察,以确定痔疮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振军,等.复方角菜酸酯对直肠黏膜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3):

245~248.

[2]范慧新,等.复方银杏叶黄酮治疗痔疮的药效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6,21(3):

170~172.

[3]李孝东,等.海墨痔疮胶囊的药效学实验研究.齐鲁药事,2005,24(10):

627~628.

[4]祝红达,等.克痔栓动物实验的主要药效学及毒性.中国药师,2005,8(7):

572~574.

[5]金可可,等.金氏痔疮膏的药效学研究.温州医学院学报,2001,31(5):

284~287.

[6]夏安周,等.止痛痔疮栓抗炎、抑菌和止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3):

251~253.

[7]刘子量,夏安周,等.止痛痔疮栓的药效学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5,32

(2):

152~153.

[8]杨竞,等.痔疮止血丸的药理研究.药学进展,2000,24(5):

301~303.

[9]Crotonoil-inducedhemorrhoidmodelinrat:

comparisonofanti-inflammatoryactivityofdiflucortolonevaleratewithotherglucocorticoids.(在由巴豆油诱导的大鼠痔疮模型中进行的戊酸二氟米松与其它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比较试验)

[10]Hemorrhoids:

anexperiment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