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38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docx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BIM应用

上海有一个很特殊的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它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关于世博会的博物馆,向大家展示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情况,并为与世博会相关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2017年,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世博会博物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文化博览区,总建筑面积46550平方米。

它南邻南外滩河滨公园,北为龙华东路城市次干道。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设计项目无论在管理还是技术层面都有很大的难度。

管理难度:

项目坐落于中心城区,施工时间及场地受限,参与单位多达30家,业主、施工、设计办公场所不同,管理、协调成本高。

技术难度:

“欢庆之云”造型独特,为空间三维扭曲网壳结构,杆件和节点数量多,设计深化难度大;

杆件为箱型,截面切割变化无统一规格,加工难度大;结构整体跨度大,杆件、节点、焊缝多,施工难度大。

BIM协同管理平台能让以上难题迎刃而解

世博会博物馆是上海市实施BIM技术管理试点样板示范工程,该项目利用协同管理平台,对整个项目应用全过程中的模型、图纸、文档、流程进行管理,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实现了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BIM组织

BIM应用目标

设计阶段:

各阶段建模;

通过模型进行光照、风环境、热环境、火灾烟气模拟等性能化分析,提高设计效率;

通过多专业综合管线碰撞,优化设计阶段的管线排布;

通过三维模拟,提高业主决策效率。

施工阶段:

在设计模型基础上进行钢结构、幕墙、机电的深化,调整模型可实施性;

通过场地布置模拟,快速制定施工组织方案;

通过施工过程BIM量价的动态数据,为造价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三维协同管理平台开发:

能支持PC端和移动端,提供项目管理效率。

户外庭院

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前:

制定完整方案,包括建模深度标准、文档及构件编码标准、协同平台使用手册、算量建模规范。

设计阶段:

采用Revit建立建筑、结构、机电模型;

采用Rhino+grasshopper进行异形曲面参数化设计。

施工阶段:

进行二次结构与机电专业深化,根据安装工艺添加保温层、法兰,形成施工模型;

采用Tekla进行节点深化并出图,模型加工预制,做正向三维设计施工。

竣工阶段:

添加设备属性、说明手册,满足系统需求。

运维阶段:

将竣工模型进行轻量化、构建化,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进一步完善模型信息。

团队组织

项目由业主主导,由BIM总包对各BIM应用团队进行管理。

由专家组对项目各阶段进行质量把控。

BIM应用团队来自项目设计、施工单位,通过三维协同平台进行协同,有效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唯一性。

组织架构

BIM应用环境

世博会博物馆项目有132项BIM应用,在其中挑选有价值的应用点深入实施。

每个应用完成后,通过平台将模型文件流转,各参与方进行自检并交至下游工作组。

在设计、竣工等关键阶段,由专家组进行指导、验收。

项目涉及软件众多,建模类软件有Revit及Tekla;协同平台在BentleyProjectWise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并在业主方、施工现场、设计院设服务器,以满足管理需要。

软硬件配置

设计阶段应用

构建云方案模型,对方案进行研究比选,确定形态,为后续方案深化提供依据。

通过手绘、物理模型、拼贴等方式勾勒方案原型,利用Rhino构建云厅轮廓,借助Grasshopper进行参数化形体构建并进行规整化板块处理。

本工程云单体结构为复杂曲面单层网格,在建筑底部以3条云柱扭转,逐级上升,其中24~26m包含大面积功能用房,在表现曲线造型同时,应采用参数化对云形体进行控制。

参数化云厅

采用Grasshopper插件设计、优化“欢庆之云”幕墙,使幕墙面积减少5%。

模型完成后,利用软件进行性能化分析,提高设计效率。

性能分析

施工阶段应用

项目确定钢结构为BIM应用点,施工团队在常规钢结构深化设计软件基础上,以BIM平台为基础,以设计、加工、安装技术数据为支撑,多专业协同,实现深化设计与原设计、工厂制作、现场施工数据无缝对接。

基本深化流程

根据结构安全性要求和建筑功能性要求,对各节点、杆件进行深化设计,并依次进行结构计算复核和各类建筑性能综合测试,包括安全、美观、通风、采光等因素综合考量,最终完成可施工的精细化模型。

复杂优美的内部结构

深化设计中的典型部位

云腿部分杆件截面及交汇节点优化:

利用Tekla平台可视化及参数化优点,通过对多杆交汇处作特殊处理达到合理连接且结构轻盈。

复杂的杆件加铸钢节点的形式,大幅减少了铸件使用,使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多杆交汇节点

24m钢平台处结构优化:

24m钢平台处结构形态突变,网格外扩角度增大,部分平台与网格碰撞。

设计团队借助BIM模型,调整平台结构标高,根据云网格实际空间位置调整平台构件布置,采用异形截面、铸件、锻件共用模式,合理解决网格面突变矛盾。

优化后24m平台效果

屋盖网壳系统深化:

该系统空间多杆交汇、节点众多。

采用多杆空间交汇节点,BIM软件辅助设计,使用机器人加工,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智能化,提高加工效率和精确度。

空间多杆交汇节点示意及成品

深化成果及应用

充分发挥BIM模型优势,对原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并进行一系列深化应用:

辅助钢结构构件加工及相关数据输出

辅助现场安装相关数据输出

云结果模型参数导出

运维阶段及协同管理平台应用

运维阶段应用

∙根据业主要求,定制化开发运维平台。

平台具有空间管理功能:

实现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联动,快速查找定位、显示空间体积等属性

实现物品智能模拟搬运,计算最优路径

设备结构化数据管理

提供标准开发的接口,将视频监控、楼宇控制系统、门禁接入平台统一监管

空间管理

搬运管理

协同管理平台应用

数据管理:

对现有图纸、模型、图片进行管理,并支持轻量化模型、图纸的预览和批注。

编码体系:

对文档统一编码及版本管理,保证数据唯一性和准确性。

权限及流程:

不同参与方拥有不同权限,既满足协同工作要求,又保证数据安全。

移动应用:

实现流程、数据存储、模型浏览等在移动端的应用,提高平台便捷性。

BIM技术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应用、施工深化应用、算量应用、协同平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该项目以项目管理公司为BIM总包方,有效遏制了BIM应用双轨制现状,对设计、施工方的约束管理有效加强,同时提高了钢结构等深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阅读性,可作为我国铁路行业的BIM全生命周期应用的优秀参考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