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408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docx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UNIT10

英语专业泛读教程第四册课文翻译(unit1-10)

一、天才与工匠

许多人羡慕作家们的精彩小说,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作家们是如何辛勤笔耕才使一篇小说问世的。

以下的短文将讨论小说的酝酿过程,以及作家是如何将这小说雕琢成一件精致完美的艺术品。

有一次,我在暮色中来到小树林边一棵鲜花盛开的小桃树前。

我久久站在那里凝视着,直到最后一道光线消逝。

我看不到那树原先的模样,看不见曾穿透果核,能崩碎你的牙齿的力量,也看不到那使它与橡树和绿草相区别的原则。

显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魅力。

当读者读到一部杰出的小说时,他也会这样如痴如狂,欲将小说字字句句刻骨铭心,不提出任何问题。

但即使是个初学写作者也知道,除那将小说带到世上的文字之外,还有更多的构成小说生命的因素,小说的生命并不始于写作,而始于内心深处的构思。

要创作出有独创性的作品,并不要求懂得创造的功能。

多少世纪以来的艺术、哲学及科学创造都出自人们的头脑,而创造者也许从未想到去关注创造的内在过程。

然而,在我看来,对创造工作一定程度的了解,至少会使我们通过知道两个事实,增长我们处理正在出现的故事的智慧。

首先,天赋不是掌握了技艺的艺术家独有的特性,而是人脑的创造性功能。

不仅所有对技艺的掌握都含有天赋,而且每个人都具有天赋,无论他的天赋发展是何等不充分。

对技艺的掌握是天赋的显现,是经过培养的,发展了的和受过训练的天赋。

你的天赋在最原始的层面上起作用。

它的任务就是创造。

它是你的故事的创造者。

第二,将你的小说带进世界的文字是艺术家的工作,它就和一个泥瓦匠的工作一样,有意识、谨慎而实实在在。

天赋正如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一样是我们的精神禀赋中的天然部分,而技艺却不是。

它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学到,并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

如果要使在我们内心深处浮现的故事跃然纸上,光彩照人,那么,每个故事都须有感染力极强的优雅文笔。

只有健全的技艺才能使我们做到这一点。

一个故事是如何酝酿成的呢?

据说,我们从一生中的前二十年,或许前五年起就开始写作。

这可能取决于个人,而写作中的很多事都取决于个人。

无论如何,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清晰印象,或多或少无条件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未被解释,不受约束,而且栩栩如生,永不磨灭。

困惑、徬徨、畏惧、喜悦、辉煌和平庸,在各种程度上以各种形式组合在一起。

这些对往事的印象在心中悸动着。

它们在等待什么?

是在等待某种圆满的结果?

还是对它们特有的真理的认可?

似乎它们的创伤需要切开,隐秘的见解需要表露,发现需要与人分享,苦恼需要承认,这种飘渺的美需要形式。

我们就这样背负着各种任务渡过一生。

时而,一个常常是小小的体验,撬开了记忆之门,抓住了这些虽已年代久远,却依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印象。

于是,故事就如种子一般开始萌动。

这种经历人人都有,却鲜为人知。

然而,一旦富有创造力的作家有了这种感受,他就会凝神屏息,专注于此,因为他知道这时故事的种子已经萌发并开始了它自己的生命过程。

就象任何一颗种子,故事的种子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要要经过作家对记忆中的素材进行精心筛选,从潜意识博大精深的阅历宝库中提取故事赖以实现其内在形式的素材。

于是,各种人物,他们的处世风格、气候、时间、地点及各种事物的精髓,都聚集起来。

简而言之,一个世界产生了,有灿烂的星辰,也有形形色色的障碍。

故事就是这样在“隐秘中构思,在思想土壤的最深处神秘地形成,”并不断地缓缓扩展、生长,直到它最终在意识中显现。

就在这意识的门槛上,故事带着希冀的颤栗等待它的文字整体的形成。

天赋创造的功能现已完成了它的使命。

只是到这时,工匠,这位故事的助产士才开始他的工作。

故事完整地呈现,即使有这样的情况,也是罕见的。

罗伯特?

弗洛斯特说过,他开始作诗时从不知道这诗最终会是什么样。

而我往往在小说的第一稿几乎完成时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小说该怎样结尾,或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有时甚至在写完第二、第三稿,甚至更多稿之后小说才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多年以前,十月的一个凌晨时分,我遥望小小的人造卫星划出一道弧线匆匆掠过星空。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心中一直萌动的故事呈现出来:

一位老人一生在都市中心过着寂寞生活,隐居到一个小海湾边的房子里。

他为那地方的美景和邻人的善良而激动不已,开始感受到那些生活道路将要走尽,由于某种原因从未付出或从未与人分享过任何东西的人们的绝望。

尽管当时心里朦朦胧胧仅有这点感受,我立刻着手第一稿,写道:

“波米洛依湾的人们将蓝天奉献给了帕拉蒂先生。

他们将这一切全给了他,每个黎明,一片片雷雨云、一群群飞翔的野鹅和冉冉升起的红色月亮。

当时我在干什么?

我在描绘一个奇怪的才能:

而且还有更多奇怪的才能。

接着我升上高空;尔后飞向运行中的万千星辰。

当我写到小说的结尾时,我不禁感到诧异,我开始写第一段时居然对整个小说毫无了解:

每一个字都指出方向。

然而,我浑然不知时,我为什么动笔写作?

我在干什么?

我是在实施工匠的三个功能中的两个:

信赖,第二:

写作。

不论我的小说会是什么样,我坚信小说的灵性,它的真实性;不论它可能在何时显现,我都坚信它的完整性和它的形式。

在写作中我听任它发展,迎候它的显现。

我在为它的显现提供载体,否则它又怎能显现呢?

信赖你的天赋吧,它是你的创造性功能,它的任务就是创造。

因为它在最原始的层面上起作用,因此,它所创造的小说是独一无二的。

这故事完全是你自己的。

没其他人能了解它,也没人能写出它。

这就是一个小说的价值,唯一的价值。

尊重你的创造性功能,依靠它获得智慧:

它不是盲目冲动的产物,而是工作的原则。

信赖它,为它感到欣喜,运用它。

这正是培养天赋的奥秘所在,也是真正能力的开端。

信赖并着手写作。

当你开始感到小说急不可待的脉动时,就动笔写作。

如果你对它并不完全了解,就尽你所知去写。

逐个地写你所知道的那部分,要有耐心,不久你就会完全知道你所写的是什么。

假如你写得不好,那就尽你所能去写。

务必竭尽全力,以你当时所能驾驭的全部智慧努力写得明白清晰。

如果能这样做并坚持不懈,你一定能稳步提高。

因为认真踏实的工作可以真正发展智力。

不懈的实践可以真正形成技能,而形成技能就是工匠的第三个任务。

以你最好的文笔尽你所能写每一个故事,每一封信,如果你写日记的话,要这样在日记中记每一件事。

要写好。

要写得有技巧。

要写得优雅,如果你能够的话,要写得完美。

对任何成文的材料都应力求谨慎、真实。

任何低于当时你所能达到的完美程度的文字都谈不上是技艺,而是浅尝輒止的儿戏。

初事写作者总是力图尽量快捷、高效地找到适合他的写作方法,以求省时省力。

谈起方法,我们都知道写作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

但是常识——天赋的狡诘的侍女却告诉我们,实际从事写作者象日复一日干着同一工作的管子工、从政者和金银首饰匠一样,谈起他们的工作都很在行。

读作家们所写的书,听作家们所说的话,你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工作习惯中有许多与自己相同的偏爱和冲动。

你会发现这些不仅是你自己独有的癖好,而往往是从事写作者的性情中特有的,极其重要的几种癖性。

它们对你有利,可以为你所用。

我每天写作四小时,一连写了十年之后,才发表作品。

在写作过程中,我没有老师指导,也没有写作的书籍可供参考。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一种写作方法。

多年之后,一位十分优秀的教师说:

“要知道,好小说不是写成的而是改成的。

”当时,我沉思着回答说:

“是啊!

我明白。

但愿早就有人告诉我。

我处理小说的方法简单而行之有效。

当一个故事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当我朦胧地感觉到它的显现,就迅速将它草拟成一个提纲。

不久,也许就在次日,我就通篇重写,这一次不可避免地会加进更多内容并填补很多缺漏。

我总是对小说进行整体处理。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继续重写,再将其搁在一边冷一段时间,然后根据需要反复重写,直到文字流畅、妥贴。

我总是试图用词准确,贴切,就象将湿绸缎紧裹在身上那样,努力使文字简明练达。

目的是有魔力的。

当你以追求卓越为目的而写作时,无论你的工作如何艰辛,它绝不会单调乏味。

不论你的工作成果如何不如人意,只要你不愿裹足不前就绝不是失败。

以这种方式重写不是乏味的苦工而是技艺上的探索。

如果你将小说当作活生生、有灵性的整体来对待,修改就有活力,因为在此过程中有三件事同时发生:

第一,你达到了对整个故事的完全了解。

你几乎不能相信,在写第一、第二稿时,你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是何等不足,直到第四第五稿,你才能领悟到这一点。

它一层层地显示出来;起先不受关注的小事件渐渐变得重要;含混处变得清晰。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闪过眼前的事物向你跳跃,以引起注意。

对这个故事的彻底理解给了你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力使你能将故事写到最好。

因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彻底了解一个故事也为你了解下一个故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你在写它的第一稿时就不会再感到困惑或束手无策。

尽管还会有种种缺憾,内容模糊不清或行文粗劣,你仍可以认为这是你写的最好的东西。

你会自信地去修改,确信它会逐步完善,

第二,你取得了一种其它任何练习、书籍乃至无论知识如何渊博的老师都所不能给你的技能。

在一次又一次解决情节问题、写作问题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工作;你学习了新的方法,而最重要的是,你获得了自己的方法。

重读往往宽容写作中的错误,而重写则往往揭示出错误。

不自然地过分炫耀词藻,常常在重写时暴露无遗;你自认为机智含蓄的东西,往往是对难以表述的问题的故意回避。

而这些问题对于故事而言,恰恰是至关重要而务必清晰表述的。

你的判断力和敏感性,由于你被迫面对那一个个枯燥乏味的字眼和粗劣笨拙的段落而变得敏锐起来。

每改进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你都在提高你的技能。

渐渐地,你会看到追求卓越并非空泛的梦想,而是一种可能。

第三,修改是修改,作家的工作是写作。

阅读、听课、与专事写作的作家们交谈都是极为有益的,但它们只在你致力于写作时才有帮助。

修改为脚踏实地的写作指明了目标,而这一目标会给予你终身受益的回报,即不断提高的技能。

修改有助于形成习惯,而世上再也没有比工作的习惯更能激发才智的了。

绝不要强加给你的能力任何限制,也绝不允许任何人这样做。

一旦力求完美成为你的习惯,你就会领悟到杰作并不神秘,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果。

                         

二、出人意料的人口变化

马克斯?

辛格

世界人口会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持续增长吗?

造成人口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弄清其观点。

现在起五十年后,世界人口将会减少,而且还看不到终止的迹象。

除非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变化,否则几个世纪后,生活在整个地球上的人口可能会比今天生活在美国的还要少。

过去二十年最令人吃惊的事情是,没有一个国家当其出生率降到人口置换率水平时——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子女——就停止下降了。

例如,在意大利,该比率已降到1.2。

整个西欧和日本降至1.5。

现在的证据显示大约五十年内世界人口将达到八十亿的顶点,然后将开始相当迅速地减少。

因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内,世界人口已从十亿增至将近六十亿,许多人害怕人口还会爆炸式增长,直到地球无法负担庞大的人口。

但是,这就好象担心因为你的宝宝在最初的七年内体重翻了六倍,他就会长到一千磅。

在六十年代,世界人口每年只增长2%,现在这一比率已降到每年1%。

如果上个世纪的生育模式没有根本性变化的话,这将会导致人口的负增长。

尽管公众们继续把目光集中在失控的人口增长带来的危险上,上述观点已开始被人口学专家普遍接受。

早在1974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行了一份人口研究专号,描述了人口学家开始将之称为“人口过渡期”的情况,即从传统的高出生率和死亡率转到现代社会的低出生率和死亡率。

专家们当时相信,将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会和过去一样大体相等,这样,在过渡期内人口达到一百至一百二十亿这样一个水平后,整个人口将会保持稳定。

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表明,专家们认为人口不会永远增长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但他们认为人口停止增长后就会维持该水平却是错误的。

专家们推测出生率一旦同新的低死亡率达到平衡后就会停止衰减,所以人口能够保持稳定,这种推测没有得到经验的证实。

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证据显示了一个并不令人惊讶的结论:

在现代社会,死亡率并不能决定出生率。

长远地看,如果世界范围内出生率不能与死亡率适当保持平衡,那么人口将肯定或者增长或者减少,这取决于出生率高还是死亡率高。

我们预计会看到什么呢?

 过去两个世纪内人口快速增长是由于低死亡率造成的,这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人均寿命从约三十岁增至约六十二岁(因为如果我们不改变人类的基本生理构造的话,最高人均寿命约为八十五岁,所以世界人均寿命的增幅已达到最大可能性的五分之三)。

这在一段时期内造成的结果就是人口的年轻化,每一代中母亲的数量将会更多,死亡人口少于出生人口。

但是即使在这段人口爆炸期间,现代社会中平均每位女性所生育的子女数(出生率)仍在下降。

基于几乎是人类的普遍行为,我们预测出世界人口将开始衰减。

美国二百多年来生育率一直在下降(除了二战过后出现的短暂的生育高峰期),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受移民的影响,在25年里它只略低于人口置换率。

 很明显,如果许多代平均出生率一直低于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子女,人口最终一定会停止增长。

最近,联合国人口署预测,世界44%的人口居住在那些出生率已经低于人口置换率的国家中,而在除此之外的几乎世界各地,出生率都在快速下降。

在瑞典和意大利,出生率早就长期低于置换率,以致于人口老龄化,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数。

出生率的降低使世界人均年龄增长,而且会导致四十至五十年后世界人口的减少。

在现代社会,因为死亡率和出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世界人口并不一定要保持稳定。

只有世界范围内的出生率能达到平均每位妇女生育2.1个子女,世界人口才可能稳定。

但为什么平均出生率一定是2.1,不是2.4或1.8,或其它什么数字?

如果无法使每个国家的平均出生率正好控制在2.1,那么就无法保证总体的平均水平正好为2.1。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的出生取决于家庭想要养育多少个孩子。

一个家庭在决定他们是否还需要一个孩子时通常所考虑的并不是全国或世界的人口数目。

谁知道或是在乎世界人口会不会从50.85亿降到50.81亿这类问题?

人口的变化是长期的而且变化微小,即使在仅仅100年间总人口就翻番或减半,人们也很难在生活中感受到。

世界人口是否正在增加或减少未必会影响某些决策的产生,使将来的人口增长或减少。

正如一些系统论研究人士会说的那样,这里不存在一种反馈环。

真正会影响出生率的是现代性。

几乎在生活方式已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所有国家中,人们选择的是少生孩子,以致于无法进行人口置换。

在西方和东方的国家,在天主教和世俗社会都是如此。

在最富庶国家中最富裕的地区同样如此。

唯一的例外好象是一些小的宗教社区。

我们不清楚穆斯林国家中会发生什么,因为它们几乎都不是现代化国家,但目前看来,其出生率好象也会象其它国家那样对现代性作出呼应。

没有人能肯定世界人口是否会一直减少到非常低的数目,这取决于人们将来的价值取向。

在即将到来的人口高峰过后,只要人们仍继续宁愿少生孩子以节省精力和金钱,那么人口将会继续减少。

(这并不意味少生孩子的决定是自私的,也许,比如说,这只是出于希望为每个孩子做更多的事情。

也许有些人的价值观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很不一样,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出生率。

如果这些人生活在特定的某个国家或特定的人口群体中,那么即使世界人口变化很缓慢,他们的价值观也会使该国或群体的人口数目产生显著的变化。

例如,美国人口由于受移民影响,也由于其出生率只是略低于置换水平,所以在将来的二、三百年内,有可能会从目前占世界人口的4.5%增长到世界人口缩减后的10%。

对于一些较小的人口群体来说,如果他们长时间内与平均出生率保持差距,那么他们所占世界人口的份额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变化。

(举例来说:

如果朝鲜的人口每年增长2%,而世界其它各地的人口每年递减1%,那么仅在一个生命周期内,朝鲜就会从世界人口的1%增加到10%。

要是人们的价值观不转变,世界人口就不会停止减少。

但人类的价值观是会变化的——价值观,而不是生物的必需要求,才是人口预测中不可捉摸的变数。

也有可能在一百、两百或三百年后,当几乎整个世界的现代化水平都能达到目前的西欧国家时,相比于当今的现代社会,人们会更看重孩子。

如果是这样,那么出生率就会攀升。

而且在达到每位女性生育2.1个子女这样一个平均水平后就会停止上升的可能性并不比降到2.1后会停止下降的可能性大多少。

仅在过去的二十年左右时间里,世界人口出生率每个妇女已降低了1.5个。

如果再发生如此程度的变化,那么就足以使以前长时间内1%的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变成长时间内1%的年递减率。

也有可能某一天出生率会象最近几十年急速衰减那样急剧增长,虽然一旦整个世界过渡到现代社会之后,出现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如果出生率仅增长到2.8,比人口置换率高33%,那么世界人口最终将会有1%的年增长率,即七十年内翻一番,在三个世纪内就能增长20倍。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一些国家中,包括美国,出生率衰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取得了世界人口减少的效果,因为开始衰减时的出生率比人口置换率要高得多。

而且,愿意少生孩子的观念与现代社会相关。

现代社会中,高生活水准使得时间变得很宝贵,而生孩子从经济上来说没有效益,养育和教育费用也很昂贵,所以只有当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后,低出生率的潮流才会遍及世界。

但是一旦整个世界都成为现代化国家,且任何地方的出生率都与置换率大体相当时,新的社会价值观又会在几十年内传遍全球。

家庭方式可能会继续变化,所以世界人口的出生率会在置换率附近上下波动。

如果每次波动只需要几十年或几代人的时间(虽然在其中任一方向的发展可能是长期性的),世界人口变化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狭窄的范围内。

但是,看起来,影响人们作出生育决定的价值观转变缓慢,却流传很广。

如果需要一段漫长时间使平均出生率从远低于置换率升到远高于置换率,然后再使它降下来,那么世界人口的走势会发展得很远,然后才会逆转。

其结果就是世界人口的巨大涨落——可能会降到10亿或20亿,然后升到200至400亿。

不管人口的涨落是短期、小范围的或是长期、大范围的,世界人口的平均水平在经过了几个周期之后,总体上会形成一种或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正如全球范围内妇女生育子女的平均水平不一定要正好达到2.1一样,几个世纪内的人口平均水平也不见得就是零增长,而可能是慢增长或慢衰减。

但是与长期的趋势相比,人口波峰与谷底所带来的效应显得更重要。

人口达到谷底时,人类数量会比古代还要少。

波峰时会由于某种短缺而产生危害。

一个隐含的结论是,即使由于疾病或战争使人口大量减少,它们对世界人口的长远影响也不能与由于人类价值观转变所造成的影响相抗衡。

我们从过去几个世纪戏剧性的人口变化中所学到的就是,不管任何时候世界人口是多少,人们愿意生育多少子女的个人抉择,能够使世界人口发生各种变化——到零,或者到1000亿,或者更多。

三、食品大战

杰弗里?

克卢杰

现在,基因改造作物越来越多的,而且成为了我们日常食品的一部分。

食用这种食品安全吗?

它们有什么副作用吗?

公众开始怀疑甚至反对这些转基因食品。

各国政府也为此争论不休。

那么论战的结果是什么呢?

反对者会如愿以偿吗?

请看下面的文章。

 

 

麦当劳店的人并不指望在法国受到特别热烈的欢迎,但停车场的粪便肯定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最近三个星期中,在几乎所有地方的麦当劳店,人们都能碰上成堆的新粪便和大量腐烂的水果和蔬菜。

这些都是抗议的农场主倾倒在麦当劳门口的。

 

麦当劳店的许多方面都让农场主们愤怒,如:

它的雷同,它的毫无特色,以及它所代表的餐饮霸权。

然而,开始时,示威还很温和,抗议者餐馆,给顾客提供一种里面塞着奶酪或鹅肝的面包作为替代食物。

但后来情况就非常糟糕了。

抗议者发现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典型的美国食物,特别是使麦当劳的牛肉,小面包和土豆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基因。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密切关注他们所食用食品的基因构成,并且对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变得越来越不安。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们改变了无数蔬菜和水果的基因,把这些日常食用的作物变成了超级作物,能够防霜冻,抗除草剂,甚至本身就能杀虫,因此转基因食物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

在总共测试的4500多种转基因植物中,至少40种通过了政府复审,包括13种谷类,11种西红柿和4种大豆。

对于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如;生产基地位于美国的蒙生特公司和位于瑞士的那瓦特斯公司,基因技术的兴起意味繁荣时期的到来。

基因作物种子售出的总值从1995年的七百五十万增加到去年的十亿五千万,并且他们生产的作物不仅出现在直接生产的产品中,而且出现在从饼干、薯条到婴儿食品的加工食品中。

 

但是,许多人提出疑问:

让容易犯错的人类摆弄其他物种的基因是否是个好主意。

他们说,如果实验室里的科学实验做错了,那是一回事。

但如果它最终出现在你的饭桌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什么表明转基因植物对谁有什么害处,但不管怎么说,欧盟已停止进口一些转基因作物,并且从1997年就开始要求含有重组DNA的食物必须如实标注。

许多华盛顿贸易观察家都看出,欧盟这一举动是日益强大的欧盟不再害怕美国经济威胁的又一次回击。

也许是这样,但事实是美国国会今年晚些时候会制定他们自己的商标法案,而一些民间团体正在威胁要诉诸法律迫使制定这一法案。

即使没有立法行为,舆论对转基因技术也持更加怀疑的态度。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丹尼丝?

德莫克利特说,“法国的农民是对的,没有什么比食物跟人类的关系更密切。

”他今年碰到了转基因食物这件事,正把它当成一件事业来做。

如果说法国的抗议确实预示着全球性的麻烦,事情是不是应该如此,则完全不清楚。

尽管转基因技术引起这些争论,事实是,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一些奇异的植物。

蒙生特公司生产了颇受大众欢迎的除草剂Roundup,他们的转基因作物的生产线也非常轰动,因为这种转基因作物对Roundup毒有免疫作用。

这多亏了该公司的科学家,他们从普通的喇叭花中提取一种基因,并将这种基因编织进他们的食用作物中。

设计的其他转基因作物,含有来自普通细菌的DNA成分,使作物对吃树叶的昆虫有毒而对人类无害。

 

可以理解,这种经过强化的植物深受农民欢迎,因为对他们来说产量的些微增长就意味着利润的大幅增加。

去年美国35%的大豆作物和42%的棉作物采用了转基因种子。

蒙生特公司的女发言人凯伦?

马歇尔说:

“这确实有效,给种植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但是,如果没有效果会怎么样呢?

几年前,一家公司开发了一种大豆,该品种大豆有巴西坚果中的一些基因成分,目的是增加大豆中的氨基苯甲酸含量。

结果,这种大豆非常象坚果,不但大量产出氨基苯甲酸而且产出了引起坚果过敏者过敏的化学物质。

这家公司很快就将产品停产。

去年五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含有杀虫功能的玉米花粉能杀死黑脉金斑蝶的幼虫,而任何人都不会把蝴蝶当成害虫。

库钦尼治说:

“当蝴蝶开始死亡时,我们就应该开始质疑了。

在海外,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

最近几年,欧洲人对质量差的食物越来越紧张,并且事出有因。

自从1996年爆发疯牛病,去年五月出现比利时受二恶英污染的鸡肉,以及后来法国和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受污染的可口可乐罐的销毁,卫生官员对他们居民所吃的食物越来越谨慎挑剔。

 

自从1990年,欧盟已经同意销售18种转基因产品(美国政府认为转基因成分只不过是添加剂,因此不需要食品和卫生部的同意。

)今年,欧盟已禁止进口未经许可的转基因玉米。

在美国,所有的转基因品种和普通品种混在一起,因此该国所有出口的玉米都成了不合法的。

德国环境部长于尔根?

特里汀说:

“只有在制定新法规后,我们才会让新品种进来。

这是事实上的暂停审批禁令。

但是一个国家暂时性的禁止,对另一个国家来说就是保护主义,美国对欧盟的行为表示怀疑。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