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816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5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

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

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

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

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说说自己的家

师: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

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

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

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

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

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

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

师:

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

小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活动二:

我想说

师:

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请大家思考:

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全班内交流。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活动三:

我能做点什么

师:

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教师举例提问:

小区垃圾没人管,你会怎么做呢?

水渠遭到破坏,你会怎么做?

生活区道路被占,你会怎么做?

小区绿地被占,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小结:

不论你是生活在村子里,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区里,人们都需要和谐相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舒适。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后记:

 

6我家的好邻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老师:

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

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

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2.生回答。

3.师小结:

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活动一:

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

1.师: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

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

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

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活动二:

感受邻居间的温暖

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图1:

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

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

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师小结: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

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活动三:

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出示教材37页图片)

图1:

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

图2:

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

图3:

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

师:

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38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

师:

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

活动四:

不给邻居添麻烦

(出示教材39页图片)师: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

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

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

师:

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师:

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

(出示教材41页图片)师:

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

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

六、课堂小结[来源:

学.科.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

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

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教学反思:

7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有几位同学要介绍他们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描述,你能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生1:

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生2:

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生3: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生4:

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回答:

区号是010的地方是北京,第一位同学的家乡是北京;江苏简称“苏”,第二位同学的家乡是江苏;广西桂林有美丽的漓江,第三位同学的家乡是广西桂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第四位同学的家乡是香港。

师: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

请大家在教材43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轮廓。

(1)学生描出轮廓后,小组进行展示

(2)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北省的轮廓像什么?

生:

像耳朵、像问号……

师:

请你在地图上找一找家乡的邻省。

学生找出后回答。

二、我是家乡小导游

假如有远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乡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导游吗?

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

咱们来做一个比赛吧,比一比哪个小组介绍得最精彩。

(1)小组合作整理收集来的资料。

(2)每个小组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介绍。

阅读教材45页,哪位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神话、传说或故事?

给大家讲讲吧。

三、我爱家乡的特产

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6页的图片:

图1,吐鲁番的特产——葡萄。

生1:

我的家乡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合葡萄生长。

这里的葡萄非常甜。

图2,无锡惠山的特产——惠山泥人。

生2:

很久以前,心灵手巧的艺人发现家乡的稻田下面有一种黑泥,细腻坚韧,很适合捏泥塑。

他们就把黑泥反复敲打,精心雕琢,捏出了人见人爱的惠山泥人。

师:

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

那么,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特产呢?

咱们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吧!

小组合作整理带来的特产或特产图片,选出最感兴趣的特产进行介绍。

师:

举例:

新疆哈密瓜、山西刀削面、四川火锅、泡菜,天津麻花等。

四、我的家乡人

1.师:

家乡的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生观察教材47页图片:

图1,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图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

图3,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

图4,手巧的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

师:

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最深?

最令你感动和佩服?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讲述。

2.学生观察教材48页的图片:

图1,山西人以面食为主。

图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

师:

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

(1)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阅读教材49页内容,提问:

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这样的“家乡人”在为家乡作贡献,请你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我们身边为建设家乡而默默奉献的人们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

课下,让我们拿起画笔,把你看到的家乡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