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8367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题库.docx

教育学复习题库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    )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    )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教育漫话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        》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      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库恩      D.柏拉图

二、多选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杜威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包括        。

A.对生活的理解  B.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C.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        。

A.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B.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

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    C.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6.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教育形式简单

7.关于现代教育本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

A.教育自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不能采取孤立的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

C.教育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更是规范性和表达性的。

D.教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

8.美国教育学者索尔蒂斯认为定义的形态为      。

A.规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叙述性定义  D.纲领性定义

9.关于教育本质的探索的基本学说有        。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教育文化说”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生活与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对生活的理解    D.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

()

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

()

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

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特殊范畴说”的观点。

()

9.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的同时不能缺乏价值的追求。

()

1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表现。

()

五、论述题

1.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3.谈谈对现代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二章  现代教育目的

一、单选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方案

8.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

二、多选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

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是(    )。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

A.商品的计划性生产      B.市场扩大的普遍性

C.自由时间增多          D.新产业不断兴起

8.教育目的的限定必须要说明的因素有(    )。

A.主体性因素            B.价值倾向因素

C.存在方式因素          D.客体性因素

9.教育目的具有的特点是(    )。

A.强制性                B.宏观性

C.历史性                D.理想性

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点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  )

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    )

3.    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    )

4.    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    )

5.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    )

6.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    )

7.    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    )

8.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    )

9.    “占有性个人主体”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目的追求的一个方面。

(    )

10.教育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    )

四、论述题

1.    试论述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2.    试论述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现代化是以(  )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人

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政治性                B.文化性

C.主体性                D.群体性

3.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二、多选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              B.劳动能力

C.社会关系              D.全人类解放

2.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  )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

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6.教育等于发展。

四、论述题

1.素质教育为什么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巨大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现代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第四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A.教育投资水平偏低B.教师工资偏低C.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D.教育投资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B.经济C.文化  D.人口

3.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表现在()

A.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B.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C.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D.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

4.教育具有()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军事功能

5.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B.加工政治信息C.决定教育领导权D.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6.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A.选择文化B.整理文化C.创新文化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7.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A.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B推动科学的体制化C.科学研究功能D.阻碍科学技术转化

8.校园文化包括()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教师文化

9.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A.属性与本质B.相互制约C.相互促进D.二者具有共同性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B.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C.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D.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2.教育创新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3.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

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

5.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

6.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7.在不同阶级中,教育具有“提升机”的作用。

()

8.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9.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10.教育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

四、论述题

1.试论“教育先行”

2.试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阐释“科教兴国”提出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现代教育与生活

一、单选题

1.教育原初的存在状态是_____。

A.生活式教育  B.学校式教育  C.科学式教育D.灌输式教育

2.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人物是_____。

A.哈贝马斯  B.胡塞尔  C.杜威D.海德格尔

3.生活世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背景,是“没有人能够任意支配的背景知识”。

这句话是谁的观点。

A.哈贝马斯  B.胡塞尔  C.杜威D.海德格尔

4.“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是_____。

A.科学世界源于生活世界  B.科学世界独立于生活世界  C.科学世界先于生活世界D.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同时产生

5.“课题化”的教育是指_____。

A.生活世界的教育  B.科学世界的教育  C.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总称D.一种基于“课题”解决的教育

6.以下哪个不是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自发性  B.异质性  C.创造性D.自为性

7.以下哪个不是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自发性  B.同质性  C.创造性D.自为性

8.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对生活世界_____的删除。

A.系统性  B.抽象性  C.结构性D.琐碎性

9.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______。

A.追崇科学世界B.回归生活世界  C.更多的科学世界,较少的生活世界D.都不是

10.现代教育主要缺乏______。

A.生活世界教育  B.科学世界教育  C.两者都缺乏D.知识教育

二、多选题

1.通常情况下,教育由哪几种组成

A.生活世界的教育  B.科学世界的教育  C.知识教育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以下人物中,有谁提出过“生活世界”的概念

A.胡塞尔  B.杜威  C.阿普尔D.哈贝马斯

3.生活世界的教育特点是

A.感性的  B.自发的  C.实然的D.组织性

4.科学世界的教育的特点是

A.理性化  B.结构化  C.技术化D.课题化

5.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自我的迷失  B.关系的异化  C.理解的缺失D.情感的疏远

6.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有哪几种观点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与生活若即若离  C.教育非生活D.教育即成长

7.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传统性  B.自发性  C.异质性D.自为性

8.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创造性  B.自发性  C.同质性D.自为性

9.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只要体现为

A.现代教育与自然的疏离  B.现代教育与人的疏离  C.现代教育与社会的疏离D.现代教育与自我的疏离

10.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

A.由过于注重“科学世界”转向更多地关照“生活世界”  B.在“生活世界”中认识“科学世界”C.只要求“生活世界”,不关心“科学世界”D.“科学世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不言自明的世界。

()

2.科学世界是一个由抽象的概念、逻辑性的程序、客观的话语的世界。

()

3.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意味着抛弃“科学世界”。

()

4.生活世界的教育的特点是感性的、自发的,并充满逻辑的。

()

5.科学世界的教育的理性化的教育。

()

6.现代教育重视“科学世界”的教育,而往往忽视“生活世界”的教育。

()

7.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自为的教育。

()

8.非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自发的教育。

()

9.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对生活世界的系统化、抽象化和结构化。

()

10.科学世界起源于生活世界。

()

五、论述题

1.论述生活世界的教育的主要特征

2.论述科学世界的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现代教师与学生

一、单选题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公共性    D.模糊性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3.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于(  )。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9年

    4.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内发论”学生观的代表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7.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

A.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B.只有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所以必须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C.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往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D.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8.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9.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10.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

A.课外活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

二、多选题

1.美国霍姆斯小组发表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有(    )。

A.《明天的教师》       B.《明日之学校》

C.《明日之教育学院》   D.《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2.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朗西斯•富勒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