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969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9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docx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汇总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

考纲要求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7)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溶液与胶体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识网络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颜色、状态、质量、密度、体积、气味、溶解性、熔沸点…

性质

溶解度

气体

摩尔

体积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其他反应

摩尔

质量

相关

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

NA

NA

NA

原子

分子

离子

分类

浊液

分散系

物质的量

组成

物质

胶体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核素等概念的涵义;能区别原子、离子和基团。

理解物质的微粒组成(特别是同位素)、熟悉物质的分类形式、正确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历年高考的常见考点。

高考试题中,本讲知识可以说是年年考,年年有新意。

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辨析概念,利用分类原理将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网络;在运用中准确、严密掌握各概念的涵义是复习本讲的关键。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理解同位素的概念,能区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考点1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

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离子

基团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

区别

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

联系

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

实例

OH-NO2-Cl-CH3+

-OH-NO2-Cl-CH3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

区别

是一种原子

是一种单质

联系

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

实例

16O和18O;12C和14C

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

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

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

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

如SO2、CO2、SO3、P2O5、N2O5等

④酸类:

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

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

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

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

金属单质、合金

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1)特征:

有无新物质生成

(2)本质:

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3)现象:

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

(4)典型实例:

物理变化:

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

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11)焰色反应(12)电离等

化学变化:

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电解(12)熔融盐导电

(13)电解质溶液导电(14)水泥硬化等。

2.化学之“化”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

催化--能改变反应速率,本身参与化学反应,但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歧化--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且为同一价态原子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酸化--向某物质中加入稀酸使之呈酸性的过程。

(酸性高锰酸钾应用什么酸酸化?

钝化--浓硫酸、浓硝酸在FeAl等金属表面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从而起到保护FeAl等金属的现象。

水化--物质与水作用的过程。

氢化(硬化)--液态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脂肪的过程。

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

老化--橡胶、塑料等制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等作用而变硬发脆的过程。

硫化--向橡胶中加硫,以改变其结构来改善橡胶的性能,减缓其老化速度的过程。

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酯化--醇与酸反应,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硝化(磺化)--苯环上的H被-NO2或-SO3H取代的过程。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树状分类: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包括稀有气体)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过氧化物

氧化物

氢化物

酸、碱

盐类:

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烃、烃的衍生物等

特别提醒:

1.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性质

(1)常见混合物: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

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粉精、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钢铁、黄铜(含Zn)、青铜(含Sn)、铝热剂、黑火药等。

2.化合物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还可以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依据能否电离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等。

2.物质的交叉分类(以氧化物为例):

 

特别提醒:

1.酸酐:

通常所讲酸酐是针对含氧酸而言的,对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来说,酸酐是酸中心元素的等价氧化物,如H2SO3→SO2;HNO3→N2O5。

对于某些有机酸,其酸酐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如醋酸酐→(CH3CO)2CO;某些金属元素也有相应的含氧酸,如HMnO4→Mn2O7,H2CrO4→CrO3;难溶性酸的酸酐一般不能直接与水化合,如SiO2。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酸酐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其它物质如O2)

3.酸和盐的分类

(1)酸:

根据分子中最多能够电离出的H+数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多元酸。

如H3PO3其分子结构如图,其中只有2个-OH直接与中心原子成键,最多可电离2个H+,故为二元酸。

CH3COOH分子中虽有4个H,但根据-COOH数确定它为一元酸。

(2)盐:

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如:

H3PO4是三元酸,其钠盐有正盐(Na3PO4)、酸式盐(NaH2PO4)、(Na2HPO4);

H3PO3是二元酸,其钠盐有正盐(Na2HPO3)、酸式盐(NaH2PO3)

第2讲化学用语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熟记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化学用语是富有特色的化学语言,它贯穿于化学的始终,是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用语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正确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是掌握本讲知识的关键。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能正确、合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整合

考点一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人们确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等等。

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离子符号:

表示各种离子的符号。

等等。

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Cl为例):

圈内+17表示Cl的原子核内有17个带正电荷的质子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Cl:

考点二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

1.分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过氧化氢的分子式为H2O2。

(最简式)n=分子式。

2.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CO2,SiO2,KNO3。

有些化学式不仅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同时也能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组成,也叫分子式。

如CO2

3.电子式:

用“·”“×”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4.结构式:

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及分子中各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

如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

H-O-O-H

5.结构简式:

结构式的简写。

如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

6.最简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中原子个数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

如乙酸的最简式为CH2O,过氧化氢的最简式为HO。

7.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特别提醒:

1.对于离子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等于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

2.对于共价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等于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化合价的正负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的。

共用电子对偏向哪一种原子哪一种元素就显负价,共用电子对偏离哪一种原子哪一种元素就显正价。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原子的电子式:

原子的最外层有多少个电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周围画多少个小黑点“·”或小叉“×”。

如:

Li×,︰Cl·

2.离子的电子式:

①阳离子:

简单的阳离子(一般指单原子形成的阳离子)是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此时若原最外层没有电子,其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如钠离子写成Na+、钡离子写成Ba2+;复杂的阳离子是原子团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的,其电子式不仅要画出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及它们的成键关系,而且要用“[]”将原子团括起来,并在其右上角标明所带的正电荷数,电子式中的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原子团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减去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值。

如:

H

H

[H︰N︰H]+

②阴离子:

简单阴离子,一般最外层是2个电子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在元素符号周围画出最外层电子,并用“[]”将其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所带的负电荷数,其中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上所带的电荷数值的绝对值.如:

[H︰]-、[︰Cl︰]-

3.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分子的组成判断出成键电子数和各原子的成键关系,再画出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如H2写成H:

H;Cl2写成︰Cl︰Cl︰

4.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原子间的单键即为一对共用电子,若为双键则有两对共用电子,依此类推。

一般来说,8减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原子的成键数目(H例外)。

写电子式时,共用电子对写在两成键原子之间,未成键的最外层电子,也应在元素符号周围画出。

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都达到了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

HCl写成H︰Cl︰,CO2写成O∷C∷O;至于含氧酸的电子式,一般来说先由酸的元数确定其结构中所含-OH的数目(一元酸有一个-OH,n元酸有n个-OH),然后再根据含氧酸的分子组成来确定其结构式或电子式。

如:

HClO写成H︰O︰Cl︰

②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若有多个阳离子或多个阴离子,书写时要使每一个离子都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相邻,并注意对称、规范。

如:

NaCl写成Na+[︰Cl︰]-;MgCl2写成[︰Cl︰]-Mg2+[︰Cl︰]-;

5.游离基的电子式:

游离基是由分子失去一个或多个原子所形成的活性基团,它显电中性,电子式中的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如:

-OH写成·O︰H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共价化合物:

如H2S的形成,H·+·S·+·H→H︰S︰H

离子化合物:

如CaCl2的形成,︰Cl·+·Ca·+·Cl︰→[︰Cl︰]-Ca2+[︰Cl︰]-

考点三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

1.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事实,要配平(即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还要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生成须注“↑”,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则须注“↓”。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时要清楚反应物的量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

所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要符合客观事实,等式两边要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如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守电子转移守恒原理……详见第4讲。

3.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的过程的方程式。

要能正确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准确区分强、弱电解质;清楚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之分,有一步电离和多步电离之分,书写时要注意可逆符号。

详见第32讲。

4.热化学方程式:

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标明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2)反应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再表示分子个数,所以可以用分数或倍数。

(3)⊿H表示反应热的数值,无需注明+或-号,但要有单位,且要与反应系数成比例。

(4)需注明测定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指的是温度为25℃,压强为101kPa

5.电极反应式:

表示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式子。

要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详见第36讲。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如HCl的形成过程:

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并熟练运用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学习化学,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常数,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

试题在考查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学科内综合,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状态、微粒组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以物质的量为基点,考查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目、化学键数、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的转化关系及反应过程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混和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

考点整合

考点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

n,单位为:

摩尔(mol)。

(2)物质的量的基准(NA):

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A,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

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g12C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mol12C的质量为12g。

同理可推出1mol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

n=

;n=

特别提醒:

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麦粒、1mol电荷、1mol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水(不正确)和1molH2O(正确);1mol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

3.语言过于绝对。

如6.02×1023mol-1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等。

考点二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表示符号:

Vm

3.单位:

L/mol(或L·mol-1)

4.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5.数学表达式:

气体的摩尔体积=

,即

特别提醒:

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特例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0)。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L。

在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不能简单地认为“22.4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因为这个22.4L是有特定条件的。

这些条件就是:

①标准状况,即0℃和101.325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L。

因此,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

例如,“1molH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③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

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

由此可知,1mol任何气体在0℃、101kPa条件下的体积与273℃、202kPa条件下的体积应相等,都约为22.4L。

考点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

T1=T2;P1=P2;V1=V2 

 n1=n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三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V1/V2=n1/n2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p1/p2=n1/n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1/M2=ρ1/ρ2

(2)二反比: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p1/p2=M2/M1。

(3)一连比: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m1/m2=M1/M2=ρ1/ρ2

(注:

以上用到的符号:

ρ为密度,p为压强,n为物质的量,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V为体积,T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考点四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M(混)=

2.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M(混)=M1×n1%+M2×n2%+……=M1×V1%+M2×V2%+……

3.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

M(混)=22.4ρ(混)

4.已知同温同压下与单一气体A的相对密度:

名师指引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见命题陷阱

陷阱1:

温度和压强

22.4L/mol是指标准状况(0℃,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用22.4L/mol进行换算,误入陷阱。

例如:

①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在25℃,压强为1.01×105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