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333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13夜莺的歌声.docx

课题13夜莺的歌声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第1课时(总第34课时)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写类似小英雄的文章,学生都比较喜欢,但由于篇幅较长,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比较远,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难点

课文比较长,这节课重点是读通课文,并了解大意。

导学策略

以读为主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交流预习情况,确定学习本课的方法

1、指名读文,读后评价:

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夜莺”指的是什么?

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过渡:

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争取讲得和故事一样精彩。

二、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1、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空行。

想一想:

“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情报的?

2、重点读课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莺”是怎样迷惑敌人,为敌人带路和怎样与游击队联络的。

3、试着把这篇故事的基本内容讲一讲。

可在准备的基础上分小组讲,讲后评价,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内容。

三、作业

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现在就是进行汇报交流。

(答案不要求全面,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齐读,指名读,对读。

 

反复朗读,讨论几个问题,并试着讲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再指名读重点部分。

 

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

达标情况分析:

喂不慌不忙呻吟垂头丧气毁灭这些词语学生易写错。

教学心得体会:

学生对战争题材的文章比较感受兴趣,在朗读时学生很喜欢分角色朗读,但在读书时觉得很好玩,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

老师还应有意识地介绍相关背景,让学生认识战争的真实面目。

第2课时(总第35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3、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

导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继续练讲故事

过渡:

上节课,我们试着讲了讲这篇故事。

不过这样讲故事恐怕还不能吸引听众。

怎样把故事讲精彩呢?

我们还要进一步地理解课文。

特别是要把课文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的内容想象出来,如“夜莺”这样做、这样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兵又会怎么想。

一、读重点句子

1、要求:

找出写“夜莺”说、做的句子,再读这些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

2、形式:

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或分小组交流。

三、组织讲故事比赛

1、要求:

不仅要讲清楚故事的基本内容,还要发挥想象,把课文中没有明明白白写出来的内容讲出来,也可以加进恰当的动作,讲演结合。

2、形式:

先自己准备,然后分小组讲故事,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全班讲。

注意讲评结合,评选“故事大王”。

四、总结升华

讲了“夜莺”的故事,谈谈对小夜莺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其他的小英雄的故事

2、完成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自由读一遍课文。

 

用“—”划出夜莺说的话,用“==”划出夜莺怎样做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再快速地读一遍课文,自己准备讲故事。

小组内交流,推选最好的全班汇报。

其余学生点评。

 

总结出小夜莺的特点:

机智、勇敢而又不失小孩子的天真活泼。

开始做作业。

课题:

14小英雄雨来

第1课时(总第36课时)

学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学情分析

在上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去读了这个故事,对故事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读几遍课文,重点是通过归纳小标题,让学生分步进行阅读。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重点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导学策略

快速导读法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板书课题,提出本课教学要求。

从课题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三、指导读第二、三部分(过程同前)

四、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

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

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

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

五、指导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

六、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七、讨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八、讨论:

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九、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段。

十、作业。

1、朗读课文。

    2、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自由快速地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新词语,想一想本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加一个小标题:

雨来游泳

 

重点读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展开讨论,教师总结后给出一个小标题。

 

自由快速读第五部分,划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然后加了一个小标题。

自由快速读第六部分,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加一个小标题。

反复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它的含义。

 

讨论雨来的人物特点:

勇敢、机智、爱国。

摘录好句子。

达标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课文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好。

教学心得体会:

课文适合训练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文章的比喻句很美,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1课时(总第37课时)

学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

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学情分析

书信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出现,格式还要加强学习。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

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导学策略

以读代讲,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情。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述导语:

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

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

"

(2)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

(2)指名读,评议,练读。

(3)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

(4)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配乐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师述:

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

(2)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

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

四、齐读全文。

五、注意书信的格式。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

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

 

反复朗读相关的段落,理解作者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再齐读配上音乐。

 

找出我发出呼吁的句子,反复朗读,说说他决心做到什么,我们听了以后,要怎么做。

 

齐读全文。

了解书信的格式。

达标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课内外结合,学习更投入,会更深刻了。

 

教学心得体会:

本课课文适合朗诵。

如四个“听到”的指导,最后一段都非常适合指导诵读。

课题: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课时(总第38课时)

学材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这样的儿童诗,学生都比较喜欢,适合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策略

以读为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

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反馈

 1、指名读诗,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

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

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

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学习

 1、回忆学习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作业:

仿写诗歌。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同桌互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提出不懂的问题。

 

指名读诗歌,有错的及时纠正。

四个小组第组读一段,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

 

读课文第三节,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平时在电视上看见的战争场面,想想这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自由阅读其余几节,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宣读课后的“儿童和平宣言”

达标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反复练度,都读出味儿来了。

 

教学心得体会:

体现独立阅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诗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诵读感悟。

课题:

语文园地四

第1课时(总第39课时)

学材分析

本组学习园地包含五块内容:

“口语交际”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

“习作”是一次看照片作文,加深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我的发现”安排了四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部分所表达的感情。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宽带网”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材料。

学情分析

战争离我们的学生比较远,所以对于习作中的照片,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需要老师精心指导。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积累与战争有关的词句

导学策略

以积累和记忆为主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师听写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节。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总结:

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

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自由读句子,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自己试着说几个类似的句子,帮助理解。

 

自由读文中的词语,同桌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

可以说说关于其中几个成语的典故。

举出这样的几个课外的词语。

达标情况分析:

通过多种形式,学生掌握了生字词。

 

教学心得体会:

从今天的“日积月累”很能够看出学生的课外知识掌握的情况。

有的同学对成语的来历说的头头是道,而有的同学却一无所知。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课外知识。

第2课时(总第40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重点难点

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导学策略

平等对话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触景生情

  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照片。

 

学生汇报: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

这个小孩为什么哭?

他的1父母在哪里?

当时发生什么事?

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达标情况分析:

 

教学心得体会:

这次的看图写话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成功还必须建立在对战争的充分了解上。

第3、4总第41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导学策略

倾听、表达、交流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

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说说自己了解新闻的方式:

看电视、听广播、听大人讲、看报纸等。

 

每位学生拿出自己已经准备的新闻材料,指名汇报,其余同学参与提问。

 

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评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和“头条新闻”。

 

课后每天收看整点新闻或晚上7点钟的新闻联播,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达标情况分析:

这次看图作文较难,学生较难入情入境。

老师的范文引导能减轻此次作文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心得体会:

新闻发布会,学生的课前准备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参与度与教学的效果。

课题:

17触摸春天

第1课时(总第42课时)

学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一个盲童安静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作者也触摸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学情分析

课文矮小精悍,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十分深刻,学生感悟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策略

学生自由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检查预习时掌握生字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说说自己预习课文后的感受。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自由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

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2课时(总第43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

导学策略

精讲多读,在读中体会。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自读课文

 二、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说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1、明确研读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交流了感悟,这篇课文有许多词句含义深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认真揣摩言外之意。

  2、全班交流,教师点播使学生理解引向深入。

  3、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2、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

海伦.凯勒说:

“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自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说说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认真揣摩言外之意,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读结果。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收获。

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交流:

“我”在树林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同学们谈一谈对海论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读后感想。

达标情况分析:

通过阅读,对安静这神奇的灵性有了初步的体会,对蕴涵其中的哲理,体会有难度。

教学心得体会:

本课的很多句子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多读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学习感悟的方法。

课题:

18永生的眼睛

第1课时(总第44课时)

学材分析

从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学习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生动细致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器官捐赠,小朋友们很陌生,他们都是健全人,可能很难理解器官捐赠的意义。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

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导学策略

抓住重点词句讲读。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的眼睛填空

出示课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四、围绕重点解决问题

文中讲了哪几个个人物?

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为什么?

1、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谈

体会。

指导朗读:

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2、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

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3、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

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

4、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还有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表达了父亲的这一观点?

指导朗读

(4)祖孙两代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