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336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docx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声乐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声乐是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的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一般学生能胜任中学音乐课声乐部分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

二、教学原则

   1、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鼓励对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融会贯通,为发展我国声乐艺术做出贡献。

2、贯彻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高、训练价值大的中外声乐作品为教材。

3、因材施教的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授课计划。

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进步。

4、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应首先造好人身乐器,再演唱难度大的作品。

不必超出大纲规定范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用启发式的教学,多肯定鼓励,少否定贬斥,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

三、教学形式

教学采用小组课、个别课、集体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形式。

1、个别课:

即传统的师生“一对一”的授课方式,着重解决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问题。

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声乐基础有一定的要求。

2、小组课:

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集体练声与个别辅导,解决共性问题纠正个别问题。

互相观摩学习。

3、集体课:

在教研室安排下,教师集体研究、公开教学,解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大班课:

讲授有关声乐理论或声乐知识专题讲座、名家欣赏等。

组织学生集体学唱一些声乐教学中的常用歌曲。

按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的必修和选修分别制订4套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

(1)

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必修用

课程编号:

学分:

4学时:

72

先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

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

1.集体大课

在第一学年的集体大课中,教师通过声乐理论的讲解,让非声乐主修的学生初步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发声原理等等声乐基础理论;通过发声训练和歌唱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发声技能,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用较正确的方法演唱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

对歌唱家表演的音像资料进行一定课时的赏析,也是集体大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2.小组课

小组课作为非主修声乐的学生在第二学年采取的授课方式,在3-4人的一节课上,教师通过一些练声曲对学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呼吸方法进行训练和巩固,使学生中声区声音统一并有所扩展,能够演唱3-5首以及3-5首外国作品。

3.个别课

个别课,即“一对一”授课方式,主要对象是指声乐主修的学生。

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声音状态进行判断,对于错误的观念与方法要进行纠正,使学生对自己的嗓音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发声的技能技巧(特别是气息),拓展音域,能够在两个学年内掌握6-8首中国作品以及6-8首外国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包括3-4首程度中等的歌剧咏叹调。

学生在学好作品的同时,需注意舞台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结合实际,用以补充课堂教学。

●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观念,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式

第一学年采取集体大课、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第二学年采取小组课和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

(一)、

(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

(一)、

(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核方式

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

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

2.考核要求

期中考查:

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

期末考试:

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

六、教学大纲

中文课程名:

声乐(I)

英文课程名:

VocalArt(I)

学分:

4

学时:

72

(一)集体大课

1.第一学期

1)声乐理论讲解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3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3)声乐文献赏析,著名歌唱家独唱音乐会1周

4)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5)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7)个别辅导,准备考试2周

2.第二学期

1)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3周

3)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4)文献赏析,歌剧作品一部1周

5)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7)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8)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9)声乐专场音乐会1周

10)个别辅导,准备考试2周

(二)小组课

1.第一阶段10学时

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

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

3)1-2首歌曲(中外均可)

2.第二阶段12学时

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

2)语音正腔练习

3)1-2首歌曲(中外均可)

3.第三阶段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

3)2-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应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

(三)个别课

第一学年

1.第一阶段10学时

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

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

3)2-3首歌曲(中外均可)

2.第二阶段12学时

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

2)语音正腔练习

3)2-3首歌曲(中外均可)

3.第三阶段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

3)3-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

第二学年

1.第一阶段10学时

1)恢复并巩固声音状态

2)分析、处理假期作业

2.第二阶段12学时

1)音色训练

2)学习、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

3)掌握2-4首中外艺术歌曲

3.第三阶段14学时

1)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

2)体会歌剧中剧情与角色心理

3)学习适合学生声部以及音色演唱的3-4首中外歌剧作品

4)温习与巩固两个学年所学的声乐作品以及技能技巧,为进一步选修作准备

 

声乐教学大纲

(2)

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选修用

课程编号:

学分:

4学时:

54

选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

(2)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是在声乐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即学生须通过考试获得选修资格),是一门提高性的教学。

本课程将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人声分类、常见的毛病及其纠正方法、嗓音保健等。

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

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

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同时,形成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具备声乐演员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主要内容

继续强化声乐基本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加强对气息、音色、力度的控制,熟练并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努力完成技能技巧的训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分析、处理歌曲,体会歌剧作品的戏剧表现力,能够用多种语言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并能够将其他课程如:

歌唱语音、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表演常识、朗诵与正音等选修课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在声乐课上所学的声乐作品中,使舞台表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课程中声乐作品的类型包括:

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声乐作品,格鲁克、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曲家的歌剧选曲,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人的声乐作品,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法、俄等德奥以外的艺术歌曲,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剧选段,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中国当代歌剧选曲,意大利语以外的歌剧选段。

曲目的数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进度,作具体的安排。

三、教学方式

采用“一对一”个别课的教学方式。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外国歌剧选曲集女中低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外国歌剧选曲集男中低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外国歌剧选曲集男高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外国歌剧选曲集女高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布拉姆斯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李斯特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舒曼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莫纪纲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马勒艺术歌曲精选》徐宜选辑译配,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意大利歌曲108首》周枫等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中国声乐作品选》满玉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陆在易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3.考核方式

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

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

4.考核要求

期中考查:

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

期末考试:

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

六、教学大纲

中文课程名:

声乐(II)

英文课程名:

VocalArt(II)

学分:

8

学时:

108

1.第三学年

1)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包括黄自、冼星海、聂耳等作曲家的歌曲)12学时

2)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声乐作品12学时

3)格鲁克、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曲家的歌剧选曲12学时

4)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如施光南、陆在易等人的声乐作品)9学时

5)德奥艺术歌曲(以舒伯特作品为主,包含沃尔夫、马勒等其他德奥作曲家的艺术歌曲)10学时

6)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人的声乐作品(以歌剧选段为主)10学时

7)中国古代诗词歌曲7学时

2.第四学年

1)法、俄等德奥以外的艺术歌曲7学时

2)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剧选段9学时

3)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6学时

4)中国当代歌剧选曲8学时

5)意大利语以外的歌剧选段(如莫扎特的歌唱剧,比才、古诺、梅耶贝尔等作曲家的法语歌剧等)6学时

声乐教学大纲(3)

音乐学专业的声乐必修用

课程编号:

学分:

4学时:

68

先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3)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

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

1.集体大课

在第一学年的集体大课中,教师通过声乐理论的讲解,让非声乐主修的学生初步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发声原理等等声乐基础理论;通过发声训练和歌唱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发声技能,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用较正确的方法演唱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

对歌唱家表演的音像资料进行一定课时的赏析,也是集体大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2.小组课

小组课作为非主修声乐的学生在第二学年采取的授课方式,在3-4人的一节课上,教师通过一些练声曲对学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呼吸方法进行训练和巩固,使学生中声区声音统一并有所扩展,能够演唱3-5首以及3-5首外国作品。

3.个别课

个别课,即“一对一”授课方式,主要对象是指声乐主修的学生。

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声音状态进行判断,对于错误的观念与方法要进行纠正,使学生对自己的嗓音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发声的技能技巧(特别是气息),拓展音域,能够在两个学年内掌握6-8首中国作品以及6-8首外国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包括3-4首程度难度不大的歌剧咏叹调。

●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观念,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式

第一学年采取集体大课、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第二学年采取小组课和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

(一)、

(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

(一)、

(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5.考核方式

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

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

6.考核要求

期中考查:

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

期末考试:

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

六、教学大纲

中文课程名:

声乐(I)

英文课程名:

VocalArt(I)

学分:

4

学时:

68

(一)集体大课

1.第一学期

1)声乐理论讲解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3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3)声乐文献赏析,著名歌唱家独唱音乐会1周

4)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5)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7)个别辅导,准备考试2周

2.第二学期

1)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3周

3)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4)文献赏析,歌剧作品一部1周

5)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7)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2周

8)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2周

9)声乐专场音乐会1周

10)个别辅导,准备考试2周

(二)小组课

1.第一阶段10学时

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

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

3)1-2首歌曲(中外均可)

2.第二阶段10学时

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

2)语音正腔练习

3)1-2首歌曲(中外均可)

3.第三阶段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

3)2-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应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

(三)个别课

第一学年

1.第一阶段10学时

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

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

3)2-3首歌曲(中外均可)

2.第二阶段10学时

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

2)语音正腔练习

3)2-3首歌曲(中外均可)

3.第三阶段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

3)3-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

第二学年

1.第一阶段10学时

1)恢复并巩固声音状态

2)分析、处理假期作业

2.第二阶段12学时

1)音色训练

2)学习、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

3)掌握2-4首中外艺术歌曲

3.第三阶段12学时

1)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

2)体会歌剧中剧情与角色心理

3)学习适合学生声部以及音色演唱的2-4首中外歌剧作品

4)温习与巩固两个学年所学的声乐作品以及技能技巧,为进一步选修作准备

声乐(4)

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用

课程编号:

学分:

4学时:

54

先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4)是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是在声乐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即学生须通过考试获得选修资格),是一门提高性的教学。

本课程将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力求让学生既学会唱,又学会教。

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人声分类、常见的毛病及其纠正方法、嗓音保健等。

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

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

学生通过选修能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及教学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

继续强化声乐基本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加强气息控制训练,扩展音域,逐步获得较好的整体共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分析、处理歌曲,学习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声乐作品,古典时期的歌剧选曲,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等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完成8-12首中国作品,4-8首外国作品。

第四学年,在三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注意歌唱发声的协调性,熟练并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努力完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演唱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在全面提高学生声乐理论与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其声乐的教学能力。

学生进一步学习浪漫时期的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曲,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和古代诗词歌曲,中国当代歌剧选曲等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完成8-12首中国作品,4-8个外国作品。

曲目的数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进度,适当调整。

三、教学方式

采用“一对一”个别课的教学方式。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二、三)外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

●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意大利歌曲108首》周枫等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声乐教学曲选》中国作品(一、二、三、四),外国作品(一、二、三、四),俞子正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声乐作品选》满玉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7.考核方式

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

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

8.考核要求

期中考查:

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

期末考试:

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

六、教学大纲

中文课程名:

声乐(II)

英文课程名:

VocalArt(II)

1.第三学年

1)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8学时

2)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声乐作品10学时

3)古典时期的歌剧选曲(主要指莫扎特的意大利语歌词的歌剧)9学时

4)当代中国艺术歌曲9学时

2.第四学年

1)浪漫时期的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曲7学时

2)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和古代诗词歌曲5学时

3)中国当代歌剧选曲6学时

附:

声乐教学基本曲目库

一年级声乐教学基本曲目库:

1、送别1=bE李叔同作词编配

2、大海故乡1=F王立平词曲

3、故乡的小路1=F陈克正词崔蕾曲

4、樱花1=F日本古谣

5、长城谣1=E潘子农词刘雪庵曲

6、南泥弯1=F贺敬之词马可曲

7、浏阳河1=F湖南民歌李忠勇配伴奏

8、交城山1=b山西民歌

9、洪湖水浪打浪1=F朱本和等词张敬安区阳谦督曲

10、花非花1=bE             [唐]白居易词黄自曲

11、康定情歌1=F四川民歌

12、思乡曲1=bE瞿琮词郑秋枫曲

13、金风吹来的时候1=F任卫新词马骏英曲

14、问1=F易韦斋词肖友梅曲

15、吐鲁番的葡萄熟了1=D瞿琮词施光南曲

16、渔光曲1=bA安娥词任光曲

17、铁蹄下的歌女1=G许幸之词聂耳曲

18、梅娘曲1=G田汉词聂耳曲

19、半屏山1=F于礼厚、魏梦君词魏立、王碧玉曲

20、我亲爱的1=bE[意]乔尔达尼曲子

21、摇篮曲1=bA舒柏特曲

22、谁不说俺家乡好1=A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词曲

23、我爱你塞北的雪1=B王德词刘锡津曲

24、珊瑚颂1=F赵忠、钟兵艺兵、林荫梧、单文词王锡仁胡士平曲

25、想给边防军写封信1=A瞿琮词钊邦曲

26、绣红旗1=A阎肃词单鸣、姜春阳、金砂曲

27、党啊,亲爱的妈妈1=E龚爱书、余致迪词、马殿银、周右曲

 

男声

1、二月里来1=A塞克词冼星海曲

2、踏雪寻梅1=E刘雪庵词黄自曲

3、卖布谣1=bE刘大白词赵元任曲

4、页里麦1=bA新疆民歌方国桢编曲

5、花非花1=bE[唐]白居易词黄自曲

6、月之故乡1=E[台湾]彭邦桢词

7、康定情歌1=F四川民歌

8、嘎俄丽泰1=F新疆民歌黎英海编曲

9、草原之夜1=bE张加毅词田歌编曲

1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G美丽其格词曲

11、问1=G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12、秋收1=bE贺敬之词张鲁、瞿维曲

13、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1=G余立生词阿金曲

14、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G芦芒、何彬词吕其明曲

15、牧羊姑娘1=F荻帆词金砂曲

16、在路旁1=F巴西民歌

17、太阳出来喜洋洋1=C四川民歌

18、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