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7929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性质、分期和特点

1.当代文学的性质: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指的是1949年之后的文学(该概念并不科学,可是已经约定俗成了)。

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也应该涵盖港台文学,这只是个外延。

2.当代文学的分期:

1949年—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1966年—1976年的十年文革;1977年—1989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叫新时期文学。

,1990年—上世纪末或者至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3.当代文学的源流和特点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经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逼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二、关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也就是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树立,比如尊严、人格、独立等等;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公民社会既民主社会的建立,实现一系列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制约,比如法制、民主、平等、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文学的现代化,是指脱离了“文以载道”的工具论的束缚,实现文学的自觉,创造出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

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也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几百年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

以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估量“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关键问题就在于,看它是继承、发展了“五四”传统,还是背离和消解了这一传统。

包括对于港台文学,也不管任何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什么样的流派、社团、口号出现的。

比如“左翼文学”、比如张爱玲等等。

三、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通常是以重大的政治事件为重要标示的,这一叙事方式本身,就意味着政治和文学的等级关系,或主从关系,这并不正常。

这就客观地揭示了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真正问题,这也说明,当代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还没有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共和国刚成立时,当代文学发生过很多重大的理论讨论,但目的都是文学怎么样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而不是出于对文学具体问题的兴趣(孟繁华教材第6页)。

第一章:

1949年—1966年的文学思潮

1.历次文代会评介

2.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

4.关于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5.“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重点:

建国初期三次大的文艺批判运动及其主要危害: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由丧失或萎缩了创作个性的作家所提供的封闭的、单一的、贫乏的作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生活也必然是封闭的、单一和贫乏的。

人们从“十七年”、“文革”时期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接受一种灌输式的政治思想教育,而很少得到审美的享受。

特别难以得到在审美中对社会、人、自我的体验。

文学向大众推出一个个“高、大、全”的英雄让人学习、膜拜,却不向大众展示普通人的尊严和美。

文学作品教导读者如何崇拜领袖,热爱阶级兄弟,仇恨阶级敌人,却把人性、人道主义、人权这些人类共同价值推给了资产阶级文学。

本来,提高大众的文学阅读与审美能力,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但多年来的“大众化”。

却只讲作家向大众靠拢,而不讲大众向文化提高,甚至将后者斥为资产阶级“化大众”。

作家们“深入生活”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个人生活,而是工农大众的生活。

可是什么才是深入了的生活,即生活的真实呢?

时代要求作家反映若干亿工农兵的生活真实,可是当他们真的深入到生活中,他们看到的并不尽然是阳光明媚,当他们把这些生活的真实反映到作品中,就遭到批判,被诘问以“你看到了多少中国工农”,贯以“歪曲社会现实”的各号,受到批判和压制。

文学的交流,本来是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对话,但工具化、政治化使这种对话由精神层面退到了政治层面,于是那种带有个性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在文学阅读世界里一度消失了。

80年代以前的中国当代文学很少真实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灵魂所追求的东西},没有经过普遍的思想解放与个性建设的社会,人不会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如果作家不在启蒙上先行一步,不能超越这一现实,那么他的作品也自然不会表现出更深一层的人的精神生活。

1.

2.

3.社会的一角。

这又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老舍的创新精神。

被曹禺先生称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

戏剧通过一个固定不变的地点——茶馆,展示了三个时代的真实画面,叙说了50年间发生在这里的不同事件。

这些事件由登场的70多个人物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组成,没有绝对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矛盾冲突随上场的人物的变换而变换。

这种结构特点,就像当今的一场时装表演会,通过一系列模特儿上场表演,将全剧组构为一个整体。

举例说明《茶馆》中荒诞与启发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茶馆》中“莫谈国事”的字条,在几幕中都出现了,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第一幕说:

“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第二幕说:

“‘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纸条,揭示出在这三代反动政府的专制下,人民受苦受压,是不能说话的,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临近解放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越加残酷的事实真相。

在剧中,一方面是人们害怕谈国事,另一方面,又写出“圣旨下来”维新派人物“谭嗣同问斩!

”,“大清国要完!

”以及伪市党部派人打进步学生,“打一个学生,五毛现洋”,“教员要罢课”,打手们根据上面的交派“看见教员就揍!

”以为“罢课就是不老实,不老实就得揍!

”等事实。

剧本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莫谈国事”的纸条在剧中的意义。

每幕的荒诞情节。

如,第一幕中,太监买妻。

第二幕中,两个逃兵来到茶馆,同人贩子商约以仅有的一点现大洋,想合娶一个老婆,。

剧的结尾处,三个老头撒纸钱。

  

第五章:

1949年—1966年的散文

重点:

杨朔散文是典型的“单调散文”。

1.单调的叙事模式:

由物及人、以物喻人,从人到理。

2.单调的思维模式。

叙述模式的单调与思维模式的单调是互为因果的。

中国古代即有比兴的传统。

“造文”的目的只有一个——歌颂和赞美。

这种单调的思维模式,严重地损害了活泼的思维和丰富的心灵。

3.单调的抒情方式。

刘白羽散文代表作

“三家村”杂文创作:

邓拓的《伟大的空话》、吴晗的《赵括与马谡》、廖沫沙的《从一篇古文看调查研究(邹忌讽齐王纳谏)》,还有《一个鸡蛋的家当》。

第六章:

文革十年的文学思潮

一、文革十年的文学创作特色

二、唯心主义创作论,名词解释: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在所以的人物当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三、“天安门诗歌”运动

第七章:

1976年—1989年的文学思潮

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和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价值:

1、弘扬了文学的创新精神。

2、强化了文学的主体意识。

3、保障了文学的民主权利。

4、解除了文学的历史积怨。

三、“三只报春的燕子”:

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第八章:

8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

新时期诗歌概述

第二节:

“归来诗人”的创作:

艾青、流沙河等诗人的诗歌艺术

第三节:

“朦胧诗”创作:

北岛、舒婷、顾城、海子等诗人的创作及特色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答: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

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

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

觉醒、独立、思考、追求。

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

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分)

第四节:

“新边塞诗”的思想和艺术:

周涛、杨牧、章德益的诗歌

第五节:

昌耀的诗歌艺术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了解新时期诗歌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掌握“归来的诗”与“朦胧诗”的思想文化特征与艺术特色。

讲授重点:

思想解放运动对诗歌的推动,朦胧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西部诗歌的崛起。

第九章:

第九章:

80年代的小说

时期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阶段:

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阶段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答: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

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4分)

军事文学的突破: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1。

恢复现实主义大胆触及军内矛盾,对军旅生活作全方位扫描。

2.抛弃神化、净化方法,塑造另类英雄的人物群像

3.表现人物情感的复杂状态。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

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一、汪曾祺的创作

第十章:

80年代的散文与戏剧

一、巴金、杨绛、孙犁、余秋雨等作家的散文代表作

二、写意戏剧观的倡导者及代表作

写意戏剧观:

与西方戏剧的写实性不同的,具有中国传统戏曲程式化、虚拟化艺术特点的话剧观。

第十一章: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一、90年代两个重要的时代标志:

互联网和市场经济迅速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学艺术。

二、90年代文化的时代特征:

以政治追求为本位,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的宏大视野文化,那么这以后的文化就转向为以经济建设为本位,以既有国家利益追求、又有个体利益诉求、还有复杂的利益折中的多元文化。

呈现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既碰撞又交融的百家争鸣,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流行文化既交锋又兼容的百花齐放。

第十二章:

90年代的小说

一、毕飞宇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毕飞宇中篇小说《玉米》的主题意义。

答:

《玉米》讲述了一个被权利异化的女性悲剧故事,小说以施桂芳、有庆家的、以及玉米等女人要改变生存处境的努力为契机,以政治权利的最基层的腐化专制为切入点,直接关照女性的生活;以“性”(还有生育)为焦点,透视女性的命运和男性的专制,同时把批判审视的眼光投向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伦理文化和男权思想。

三、刘庆邦的小说创作

四、王朔小说的三个阶段

第十三章:

90年代的诗歌

一、90年代的诗歌走向衰退的社会特征:

诗歌是农耕时代的文化,在工业化时代,它走向衰退是有可能的。

就整个文学范畴而言,接受者的文化心态与审美取向往往可以左右某一文体的命运。

在文化转型时期,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度,对物质的渴望和由新旧观念的冲突而产生的精神上的困惑和危机感,使人们更加关注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在文化上,人们关注最多的也主要是瞬时性、娱乐性的文化形态。

严肃文学面临着挑战。

在这种挑战中,各种文学样式又因其特性不同面有着不同的命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叙事文学还可以找到一些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影视、电脑等现代传播媒介便为小说、戏剧文学(含影视文学)等叙事文学样式提供了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

它们可以通过更具娱乐性、直观性的方式拥抱接受者。

而诗歌这种最不具备娱乐性、实用性的文体则很难找到与现代传播媒介的关联。

二、海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昌耀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琼瑶的言情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并有大量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片。

试论述其小说特点,并谈谈你对她小说的见解。

美化人生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入胜的主要手段;具有浓郁诗意、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独具魅力的重要特点。

人物浓重的理想化,人性的纯洁性代替了人性的复杂性,用性格、感情中美好的的一面掩盖丑陋甚至卑劣的一面等等。

第十五章:

新疆当代文学

1、刘亮程散文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试论刘亮程散文《我改变的事物》的思想意义。

答:

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下列几个方面论述。

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个永恒的话题。

有一种观念曾长期地支配着人们,那就是“人是万物的灵长”、“人要征服大自然”,后来人们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我改变的事物》就是说人与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是平等的,你改变了它,它也要改变你,人应该善待自然。

二、关于‘命运’人可以改变事物的命运,被改变了的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的生活和命运。

三、关于‘生命感悟’作者所做的事都是小事,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这些小事足以改变一些事物的命运,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往往都有它的意义,我们不能轻视这些小事。

这或许就是一种最朴素的生命哲学。

四、关于‘寻找精神家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住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我得给自己找点闲事,找个理由活下去。

”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村庄”有象征义,是虚指的,就是指人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我们都要也能“找个理由活下去”,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体生命价值。

2、王蒙的新疆小说有什么样的民族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