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64878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共3页)1500字.docx

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

》感受很深,体会如下:

  公司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基础,只有公司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个人利益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只有公司盈利了,我们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才能随之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维护公司利益就是维护员工的自身利益。

  工资从工作绩效中来:

  一、干出你的工作绩效

  企业的利润是由员工所创造出来的。

客观地说,员工所创造利润的多少将直接来自于工作效绩的高低,这也是员工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

业绩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每一个企业都把注重业绩当作自己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把业绩当作员工的重要素质标准之一。

  高绩效是好员工的显著标志,没有绩效,再聪明的员工也会被淘汰出企业。

  对于一名员工来说,出色的业绩是靠埋头苦干干出来的,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

要吃樱桃先栽树,要想收获先付出。

出色的业绩需要人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方法。

在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找到提升自己工作业绩的有效途径才是最重要的。

  员工所创造利润的多少将直接来自于工作效绩的高低。

老板心中分数很高的职员,一定是那些业绩斐然的员工,当然,他们将获得丰厚的奖赏。

对员工来说,出色的业绩是靠埋头苦干干出来的,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

  二、用业绩说话

  业绩对员工和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要蒸蒸日上,需靠好业绩,员工实现卓越也需要好业绩,没有业绩,一切都免谈。

一个员工每天辛苦努力工作,如果没有业绩,公司不赚钱,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呀?

  现在大部分公司都实行岗位薪酬制,除一定数额的基本工资,其余诸如奖金、福利等完全根据个人工作业绩来决定,业绩高则收入高,否则就只能是低薪。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大努力,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工作年限有多长,人品是如何的高尚,只要你拿不出业绩,那么老板就会觉得他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金钱,你的结局也就不言自明。

  一个员工每天辛苦努力工作,如果没有业绩,公司不赚钱,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呀?

一个为公司着想的员工,应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就是拿业绩说话。

  三、不重苦劳重功劳

  功劳是针对企业目标或产出而定的,只有当员工的所作所为有助于达成企业目标时,我们才可以说这位员工立下了功劳。

苦劳则是针对员工所出的力量而言,与企业目标并不相关;因此,才有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现象。

  在企业中最受重视的员工,并不是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员工,只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员工,才最有发展前途。

有这样一个理念: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企业里最重视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

作为一名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

  企业要永远保持创业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让“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只有功劳没有苦劳,传统观念认为“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

”这是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认同。

当员工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时,这句话就会变成员工潜意识的怨言。

  作为一名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

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才是好猫,现在讲究以功劳论英雄。

  四、向效率要业绩

  “拿业绩来说话”不仅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市场不关心你是否忙碌。

如果员工取得的业绩微乎其微,给企业创造的利润少之又少,或者再不时地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么即使整天在公司里忙得团团转,又有何实在意义?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

他们每天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

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效益。

  如果你已身心疲惫但是一无所获,那么,你可能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没有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在无意中浪费了你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