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s.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32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五首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诗五首s.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五首s.docx

《诗五首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s.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五首s.docx

诗五首s

30.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

体悟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四、教法设计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五、学法指导: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六、教具使用:

常规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2、解题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课文研讨。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

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5.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是写景名句。

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

“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

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

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6.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诗的开头四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已成了普遍现象。

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问君何能尔?

”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

“心远地自偏。

”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7.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二)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

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

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

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

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

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

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

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

时间副词,一会儿向:

副词,渐渐安:

疑问代词,怎么呜呼:

感叹词,

(2)实词(活用)。

向昏黑:

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

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

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

‘‘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

“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

“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

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深切的期望!

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

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l: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

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

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

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

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

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

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比较阅读。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课前准备

1.预习五首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流利地朗读。

2.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

教学设计

饮酒(其五)

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五柳先生传》导入。

2.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

3.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

a.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问题研讨

指名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b.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c.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

d.“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教学设计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3.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

4.人的自然本性。

研读赏析

1.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的名句是哪几句?

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

b.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说说理由。

2.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将诗人会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这两句诗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b.示例:

同上。

背诵诗歌

行路难(其一)

导入新课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诗歌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d.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共分三层,每层四句。

3.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4.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问题研讨

1.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

为什么?

2.陶渊明中《饮酒》诗序中说: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李白的诗句更好。

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

(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

2.《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获得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惟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

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

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亦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仕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竞背课文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教师抽查。

己亥杂诗

导入新课由学生所熟悉的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导入。

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b.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明确:

1.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2.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

研读赏析背诵诗歌,思考问题:

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思考讨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学生可广泛联系历史和现实,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背诵诗歌

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春望》《石壕吏》导入。

2.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草堂及草堂被风吹毁的背景导入。

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句的节奏、轻重音的处理,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思考问题: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研读赏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当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示例:

“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号”用得好,写出了秋风的肆虐,声响宏大。

“卷我屋上三重茅”中“卷”用得好,写出了风势之大。

“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得好,写出了被子又冷、又硬、又潮、又旧。

3.怎样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思想以及“三吏”“三别”等,以利于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竞背诗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送别诗导入。

2.由描写雪景的诗歌导入。

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诗歌,学生听读,正音,注意句子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

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明确:

a.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

c.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

3.自由朗读诗歌,争取背熟。

研讨赏析

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哪些词语用得精当)?

谈谈自己的理解。

4、本诗有何艺术特色?

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示例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想像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

示例2:

“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了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

(可引导学生联想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表达相似的诗句)

5、通过赏析语言及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

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像奇特、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

拓展延伸

1.你还学过哪些描写雪景的诗文?

请说出其描写精彩的句子。

请再找几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歌。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

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思考讨论:

1.示例:

描写雪景的诗歌如《湖心亭看雪》《江雪》等;表达送别主题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

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

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3.背诵诗歌

布置作业

1.默写五首诗歌。

2.发挥合理想像,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现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