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简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6493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国培简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简报.docx

《国培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简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培简报.docx

国培简报

卷首语

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

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温馨如家;

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头脑风暴;

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

有一种苦累,没有体会,你不会知道痛并快乐;

有一种信仰,没有执著,你不会知道任重道远。

数九寒冬,虽是冷气袭人,但老师们仍然坚持学习,坚守着那份承诺——坚守培训最后一道岗!

作为班级辅导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我感动的呢?

因这份感动,我的那双奋力敲击键盘的冰冷的手,也如同沐浴在冬日暖阳之中,变得如此温暖、轻柔。

用它们去点击大家的美文,点出我对大家的敬佩之情;点出我对大家的殷切希望;点出我对大家真诚的祝福……

伴随着窗外雪花飘落,2012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已接近尾声。

蓦然回首,几多喜悦,几多感慨。

在“全员培训”这块美丽神奇的热土上,我们播下了理想、热情和汗水,我们收获了阳光、鲜花和果实。

无言的屏幕,见证了我们如饥似渴的期待;跳动的键盘,记录了我们收获甸甸的喜悦;一篇篇优秀的个案、心得,一个个闪光的思想、理念,正从键盘上我们轻舞飞扬的指间轻轻地流淌而出……研修平台,专家解惑,视频授课,共同研讨,这一切都将为我们一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下数不尽的宝贵经验。

这是一个驿站,让我们收获了激情;

这是一个港湾,让我们放飞了心灵;

这是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我们舒展了自己的情怀;

这是一方肥沃的土地,让我们成长得更繁茂昌盛!

感谢远程培训平台让大师名家汇集一堂,为我们打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创建出一个精神的乐园。

学员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手,打开你们的心,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在专家的专业引领下,一起用心灵和智慧书写出教育工作的精彩篇章,迈出铿锵有力的坚实步伐,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从辉煌走向更辉煌。

学员感言

陶行知理论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生活即教育” “创造的教育”“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独特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

什么是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

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

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

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这样吗?

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会用学习到的知识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无不体现了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

——阜南县第八小学钟刚

看完杨瑞清校长的《走在行知路上》,我深深地为杨校长的激情与理想所打动,为他的坚持与开拓所折服。

他继承和发扬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只做人中人,让我们听讲的老师再一次感悟教育的真谛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让我们明白教育不必埋头苦干,而应抬头乐干,享受教育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讲“立大志,做大事”,坚持多年后杨瑞清将其改成“立大志,做小事”,后来又改成了“立大志,做实事”,再后来又变成了“立大志,做新事”。

  

杨瑞清校长对文化的坚韧执着,对教育的孜孜追求,他的高瞻远瞩,他的大教育理念深深感动着我们,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执着的创业者,博爱的教育家,但是他首先是个谦逊平和的人,他由内而外散发出真诚、执着、自信、谦和、内敛、从容,看不到半点张扬和炫耀。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办学智慧和育人智慧。

——阜南县第五小学吕烨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触颇深,平时总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学习,小学对于我来说太容易了,不会有难题难住我,所以只会在上课前把课本看看,知道这节课我要讲什么,课本上有哪些内容就行了。

看完这次学习讲座后,我发现以前的我完全错了,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做为一名老师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怎么能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那些渴望求知的孩子呢?

静下心想一想,专家在学生时代也不突出,甚至连个组长都没有当过,但他心里有个梦想,有目标,陶行知老先生始终影响着他,他靠着坚持,意志走过来了,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成功了。

而我呢?

想想自己真觉得惭愧。

是这次讲座影响了我,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时刻给自己充电。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完善自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更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阜南县第八小学郞逸仙

在本次培训中,我认为对我来讲比较有收获的讲座《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我深受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及观点的影响,讲得很好。

在教育行业上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争取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阜南县方集镇中心小学冯敏

听了杨瑞清校长的讲座,很受启发和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有句话很有教育意义: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这里的大事,就是指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民族的兴旺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听了讲座,又让我们想起了陶老先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其实,陶行知老先生的一生,不正是践行了他的这句话吗?

正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充满了磨难的祖国,饱受欺凌和沧桑的根源——教育落后,所以他要用教育来唤醒国民,强大自己的国家,他的一生,就是为教育这件大事而来。

因此,他放弃优厚的条件,去办教育并为之而奋斗终生。

今天,我们的国家,并不是教育强国,人人都知道,国之强大,教育为先。

要使我们的国家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还需要许多像陶行知那样“为一大事而来的人”。

当前,时值社会转型,人心浮躁,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充满人心,作为一名中国的教师,是否更应多想一想陶行知那样的先辈们呢?

向陶行知学习,献身教育事业。

作为教师,应立足于平凡的岗位,热爱自己的职业,视站好讲台为天职。

静下心来备好一节课,静下心来批阅好一本作业,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和信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

用自己高深的学识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最后,让我们铸师魂,树师德,提师能,共建文明文明和谐的校园,去迎接一个文明强大的国家。

——阜南县方集镇谢寨小学李保朝

乡村小学虽然艰苦,乡村教师虽然普通,可我们教的也是农民的孩子,我们身上也肩负着铸造人类灵魂,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全国有7亿农民的孩子需要我们去关心,去教育,我们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们的任务多么艰巨!

把他们培育成祖国的栋梁,我们将功不可没,那时我们将多么伟大!

还有谁会看不起我们乡村教师呢?

同事们,同志们,让我们也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吧!

——阜南县方集镇马圩小学刘祥仁

取得的成绩

根据“201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学习统计,参训率100%,学习率100%,合格率100%。

上传资源(含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合计452条(篇);发起话题合计218条,参与合计666个;活动参与合计603次;看课评论合计1127条,作业评论合计580条;作业合计451篇。

单项统计超额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如下:

视频学习达800分钟以上的114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作业完成3篇以上的114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完成自荐作业的114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发起话题4条以上的112人,占全班人数的98%;

课程、作业评论和留言10条以上的89人,占全班人数的78%;

提交培训总结(教案)的114人,占全班人数的100%;

在自荐作业中,吕晔、郞逸仙、刘祥仁、王正英、李保朝、刘大臣等6位老师的自荐作业被评为班级优秀并被推荐给专家。

以上所列充分说明我们阜南县小学数学2班是一个积极参与培训,并且乐于在全员培训这个宽阔的舞台上合作交流、探讨求真的有活力的团队。

优秀作业展示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

(阜南县第五小学吕晔)

学科

数学

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课堂观察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者:

吕烨  网络班级:

阜南小数2班  学员:

吕烨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2.核心知识:

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联系日常生活情境,通过“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解答正确吗?

三个步骤,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也就是:

联系实际、提供线索、经历过程。

3.内在联系:

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学生先学习10-20的认识,再学习本节课内容,建立了新旧知识的纵向联系。

教学中引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4.学科特点:

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教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本质:

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5.详略得当:

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对重难点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了总结归纳。

6.教学资源:

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以教材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并且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7.学法指导:

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利用生动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补充视点:

教师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结合得很自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什么”。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教学过程所需要的一些资源,不是每所学校都具备的。

如何进行适合本地条件的教学,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

(阜南县方集镇中心小学刘大臣)

专题讲座名称

走在行之路上创造精彩人生

主要观点记录

1.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三个学会“学会联合,学会赏识,学会自信”

2.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关于儿童的六大解放:

解放儿童的大脑,使它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它们可以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它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它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时间,别让稻草把他们的生活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的歌声在宇宙中飘荡。

4.陶行知先生有着丰富的学习经历,而且是一个积极宣传抗日的爱国者。

他的教育思想还影响到了印度。

5.陶行知先生有着“博大的中华文化造诣,精深的西方文化修养,丰厚的教育实验底蕴”

6.陶先生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案例式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陶老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格言,反映出他对人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首先就要有爱心,每天要以极大地耐心对待学生的点滴事情,要不厌其烦的来引导教育学生,要多从正面引导,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在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中,用真诚的语言赞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是十分重要的。

李明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测验成绩也比较差。

久而久之,同学们也就不愿和他一起练习,他也不愿参加练习。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时问他:

“为什么上课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呢?

”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

“其实我很喜欢数学课的,可我做起作业很吃力,字写的又不好看,考试的成绩又不好,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所以就不想学了”。

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

“不管谁在学习新课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们小学生,重要的是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不在于别人于否、成绩的好差。

只要练习的次数多了,字也就好看了。

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

不久在探讨课时,我发现该同学合作积极,特别是指挥比较好,他显得很快活、很自信。

全班当中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做到,这使许多同学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于是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共同探讨数学的技巧性。

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李明同学装上了自信的翅膀,我便对他说:

“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在学习中碰到不懂不会的他就主动请教,反复练习。

同学们也觉得他变了,与他合作、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课堂上我也留心观察他,有时提醒他一下,有时带他一下,有时和他一起练习。

对于特别难的,让他尽力去完成。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的数学成绩也在慢慢提升。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一点点暂时的不足或偶尔的落后,就把他看死,就放弃对他的教育,更不能冷言冷语来对待他,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孩子肯定会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将自己的爱心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学生,用爱心来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

(阜南县方集镇中心小学王正英)

专题讲座名称

走在行知路上 创造精彩人生

主要观点记录

一、学会联合——整合无限的班主任工作资源

二、学会赏识——践行至善的班主任理念

六次觉醒,六条原则,要有花苞心态,去呵护童心。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博爱——自爱——真爱——会爱

三、教孩子不是技术活。

教育孩子,主要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四、学会自信——激发不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一心坚持——选择好人生的立足点

诚心感激——把握住人生的平衡点

全心成长——创造出人生的制高点

“真正值得我们感激的人是在关注我们的成长的人。

 五、品读好三本书

读后行知这本人书、读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

躬干实践  勤于读书   善于交友   精于思考   乐于动笔

 六、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

1、学会自主,做自己精神生命的控股股东

2、找回自信,拥有自己的快乐老家

七、班主任工作是至善至美的事业,善解人意、发现美;班主任工作是真爱会爱的事业,发出真诚的弘愿、珍惜无然的缘分、奉献无偿的爱心、收获成长的快乐。

案例式

学习心得

“教育孩子主要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觉得这一点是对的。

我现在就教几个所谓笨学生,回答问题千万次启发也不行,作业常常错题满篇。

怎么回事呢?

我家访了解情况知道了一二……上课时我看看这几个孩子的反应,等他们明白了点我再接着讲……作业时我就坐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信心鼓励。

读题时我就让他们慢慢理解什么时间悟出了问题什么时间让他们做。

课下我就陪他们玩,边玩边引导,日久——他们有了起色……我们不是过分的强调爱的作用,而是在爱的心态下我们会找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方法。

在教育史上已经有无数这样的生动的例子了。

一个老师如果连这样爱心也没有,他就不会去用心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如何解决孩子存在的发展成长事宜,这样的后果就是对学生的漠视和无所谓。

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自然难以亲其师信其言,又如何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施以启发引导影响呢?

一年级数学全年段教材的内在联系

(阜南县第五小学韩利萍)

执教年段

初中()小学(√ )

执教学科

数学

执教年段教材

的内在联系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了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编写特点:

主要分为四个板块: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教材编排是呈阶梯式上升的,各部分之间密不可分。

例如:

“ 数与代数”方面

1、数的认识。

第一学段从认识20以内的数到认识100以内的数最后到认识万以内数的。

第二学段认识万以上数。

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第一学段认识简单小数、分数,为第二学段小数、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学段认识自然数、整数等知识为第三学段认识有理数和无理数打下了基础。

2、数的运算。

第一学段20以内加减法从数物体个数过渡到心算,到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从表内乘除法,到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第二学段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这些内容都是从阶梯式呈现的。

第二学段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及简易方程。

这些内容是第三学段学习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和函数提供了保障。

“图形与几何”方面

1、图形的认识。

第一学段初步辨认部分几何体和几何图形,以及分类。

只要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学段就要求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利用数方格、剪拼、平移等方法进行面积公式推导。

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及体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计算。

在了解、熟悉几何体和几何图形的特征后,计算才能得心应手。

2、测量。

第一学段直观认识角,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测量给定角的度数。

以及由第一学段长度单位向第二学段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延伸。

3、图形的运动。

在第一学段是结合实例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在第二学段就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平移、旋转现象画在方格纸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以及根据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图形。

“ 统计与概率”方面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简单整理分析数据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数据。

第二学段要求在用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呈现数据。

要求不断提高。

“综合与实践”方面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以上比较我认为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之,教材的编者力求反映《标准》的基本理念、适应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需求,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阜南县第八小学王丽)

《标准(2011版)》是在坚持课程改革大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充分讨论、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经过深仔细的调查和分析思考,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完善而形成的文件。

下面着重分析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修订要点。

一、总体内容的变动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共安排了以下内容:

认识图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总复习。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变化较大:

调整了《位置》、《分类》、《统计》等内容。

二、内容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档。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1)内容较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

如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

(2)给出了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4、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并在对问题解决的检验与回顾环节有所侧重。

5、整套教材统一,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单元教材编写要点

1、认识图形。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主要是直观认识,能够辨认和区别。

(1)内容的变化及原因。

①实验结果的反馈。

②学生的心理特点(观察能力决定的)。

(2)教材编排及教学建议。

①结合直观和操作活动认识。

②注意渗透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③新增问题解决的例题。

2、20以内的加法,

(1)增加了解决问题的例题。

(2)减缓坡度。

3、分类与整理。

(1)内容的变化与原因。

①变化:

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

②原因:

从大纲到课标的变化,教师教学中的困惑。

(2)教材编排:

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

②两个例题层次上的变化。

4、100以内数的认识。

(1)以计数单位为基础认识100以内的数。

(2)难点在数数过程中突破。

(3)重视读写数的意义,结合组成按数位写数。

5、认识人民币。

(1)重视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人民币。

(2)加强了操作。

(3)练习强度增加。

6、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教材编写要点。

①情境更接近学生生活。

②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③新增内容:

小括号、解决问题。

7、找规律

(1)简单图形和数的排列和规律。

(2)教材编写要点

①在教材中多出渗透,在本册安排单元教学。

②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7个例题减少为5个。

 

各位尊敬的老师:

相聚总是太匆匆,才刚相知,却又要道别,离别之际,心中多有不舍,但请相信,离别是暂时的,我们还有再聚的时候。

虽然我们暂时离开了国培平台,但我们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的交流也不会停止。

若有缘,还会再聚。

若再聚,请勿相忘!

 

阜南县小学数学2班

二〇一三年一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