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822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docx

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二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试题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的出版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高等教育学》

2.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

A.教育学和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

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

3.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是(  )。

A.赫尔巴特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杜威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  )。

A.教育制度不合理

B.学生认识不足

C.教育方法不合理

D.分工和私有制

6.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  )。

A.素质加特长

B.合格加特长

C.学习加特长

D.身体加成绩

7.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

A.低级与高级

B.简单与复杂

C.个体与整体

D.部分与整体

8.我国从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  )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培养目标

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

A.学校教育

B.个别教育

C.集体教育

D.小组教育

10.少先队教育的根本原则是(  )。

A.教育性原则

B.趣味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1.下列不属于校园的物质文化的是(  )。

A.校舍

B.设备

C.生活设施

D.校风

12.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接触和了解研究对象,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调查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教育实验法

13.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过程的教育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素质教育

D.创新教育

1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

A.必然结果

B.必要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趋势

1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B.废科举,兴学校

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

16.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  )为依据。

A.知识的分类

B.技能的分类

C.目标的分类

D.科学的分类

17.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  )。

A.正常秩序

B.共同目标

C.平等关系

D.严密的组织结构

18.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活动

19.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A.社会性

B.稳定性

C.连续性

D.共同性

20.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的是(  )。

A.智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家庭德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

而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________决定的。

3.教师的职业道德,择其主要方面来说,可分为六个重要品质,即:

坚定的职业信念;师爱;_______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的言表风度。

4.________是教师法的核心部分。

5.小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环境首先是________。

6.________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7.________规定着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在各类学科中,工具学科是小学学科课程的主要部分,其中________又是主要的基础。

9.教科书也叫________,它是根据教学大纲、不同年龄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教学法的要求而编写的、供师生使用的教学用书。

10.________原则是指教学要有教育性,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________、复习法以及指导小学生自学的各种方法。

12.17世纪以后,随着各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________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13.到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______才第一次采用班级上课制这种组织形式。

14.________是搞好考核工作的中心环节,考核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考核的命题。

15.________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教育自己,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16.________是对学生突出的优良品德作出的较高评价。

一般分以下几种:

颁发奖状、发放奖品、授予称号。

17.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________。

18.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辅助工具去直接了解学生的言论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

1.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简述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

3.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5.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2.C【解析】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而相关的学习管理知识没有必然要求,因为教师主要工作是教学和学生管理。

3.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

4.D【解析】杜威是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

5.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6.B【解析】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7.D【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8.B【解析】我国从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

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的课程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9.C【解析】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

10.A【解析】教育性原则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原则。

11.D【解析】校风属于校园的精神文化。

12.B【解析】教育调查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接触和了解研究对象,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13.B【解析】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的速度加快,教育不能再以掌握和积累知识为目的。

故此题干所指的是传统教育。

14.B【解析】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将无法顺利进行。

15.B【解析】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所以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16.D【解析】科学的分类是小学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

17.A【解析】正常的秩序是维持和控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学生同样如此。

18.C【解析】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19.A【解析】不同的社会都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德育,因此,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

20.B【解析】学校的教育中,德育是灵魂,对其他教育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填空题

1.主导主动2.培养人政治经济制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教师的权利和义务5.家庭6.创新能力

7.教育目的8.语文9.课本

10.教育性11.练习法12.班级上课制

13.京师同文馆14.出好考题15.自我教育法

16.奖励17.创新精神18.观察法

三、简答题

1.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答: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2)正确处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作用的辩证关系。

(3)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4)建立教师威信。

2.简述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

答:

(1)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步骤、程序、顺序)方面,变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介绍知识的程序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习的程序,即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或引导学生从感知的教材中提出问题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探求理性认识一引导学生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解决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的横向结构方面,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一学生答、众学生听的集体同步学习的组织形式为“学生独立学习”、“学生成对活动”、“学生小组研讨”、“全班集体同步学习”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增加信息的交流量,增加每个学生在一节课内表达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3)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在引导学生认识活动的每一步骤,始终重视调控学生的意向活动,激发情趣,陶冶情操。

3.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答:

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外活动的任务,以及小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的。

(1)思想教育活动,这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组织的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这是为小学生学习科学技术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这是为培养学生文艺爱好和发展学生才艺才能而组织的活动。

(4)体育活动,这是为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而组织的活动。

(5)社会公益劳动,它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的义务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答: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在集体中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思想品德;(3)在集体中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思想品德;(4)在集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个别教育工作;(5)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6)协调本班各方面的教育影响;(7)学生操行评定与三好生评选;(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5.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

(1)对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熟悉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懂得科学和教育、教学业务;具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开拓前进的精神;(3)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同社会有关方面、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依靠社会力量办好学校;(4)有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作风,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全校人员的表率;(5)具有一定的策划决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论述题

试述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将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1)第一层次,作为客观因素的遗传、环境(包括外界的教育影响在内)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

遗传,这里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即先天的素质,包括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生理机体和生理器官的心理功能所构成的物质基础。

它们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机体和心理潜能的展开、生长和成熟,是遵循着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的机制的。

环境的影响对人的个性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

这个存在,就是指环绕人周围的客观世界,这首先是指人所处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大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即社会的整个物质生活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一切条件在内,它们构成人的发展的大前提,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归根到底,人的发展是受社会大环境所控制的。

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环境是指在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个人直接接触到的周围的具体环境。

(2)第二层次,作为主观因素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付诸于客观的人的实践活动,把人的个性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人的个性发展不是遗传素质的自在的展开和发展,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的结果。

在这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表现为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去认识和改造外部环境,去认识和改造自我。

由此可见,人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外界的影响,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

明确上述这一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使我们看到,遗传和环境包括作为外部条件的教育在内,对人的个性发展固然十分重要,它们的交互作用构成人的发展的前提,但是,它们充其量不过为人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则需要依靠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依靠人的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