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9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69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8套合集湖南省永州市名校高中届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装置及药品和实验室制备的气体相匹配的是()

A.甲装置用来制备氧气B.乙装置用来尾气处理氯化氢气体

C.丙装置用来制取氯气D.丁装置中盛有碱石灰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F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锂、钠、钾、铷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越来越难

C.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D.Al3+、Na+、O2﹣微粒半径依次增大

3.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A.0.15B.0.225C.0.35D.0.45

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C.该物质一定是氯化钠

D.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SO4溶液为黄色

B.苯的作用是隔离氧气

C.可将苯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D.沉淀的颜色变化是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6.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l2O3+2Fe

Fe2O3+2Al

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

Fe3++3SCN—=Fe(SCN)3↓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7.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

甲橱

乙橱

丙橱

丁橱

药品

盐酸、硫酸

CCl4、C2H5OH

红磷、硫

铜、锌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

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

8.6.4g铜跟1L8mol/L的硝酸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

铜完全溶解后,测得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2mol/L,此时溶液中所含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2mol/LB.0.22mol/LC.0.32mol/LD.0.38mol/L

9.以下各组物质中与34gOH—所含电子数相同的是(  )

A.常温下,20g氖气B.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

C.2mol/LNaOH溶液中的Na+D.2L1mol/L氢氟酸中的F—

10.油条和豆浆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物,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HCO3B.Ca(OH)2C.NaOHD.NaCl

11.下列关于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先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一定有SO42-

B.加入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C.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一定有C1-。

D.加入KSCN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一定有Fe3+。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少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

OH-+SO2=HSO3-

B.H2S通入氯水中:

S2-+Cl2=S↓+2Cl-

C.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2+H2O=2H++2NO3-+NO↑

D.少量NaHSO4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

2H++SO42-+Ba2++2OH-=BaSO4↓+2H2O

13.对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槽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能反应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其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

C.在蔗糖固体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碳酸具有脱水性

D.反应:

CuSO+H2S=CuS↓+H2SO4能够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14.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OH)2B.Fe(OH)3C.FeCl2D.FeCl3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B.14C与14N互为同位素

C.迄今为止人们发现了118种元素,即有118种核素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取决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6.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

乙>甲

C.最外层电子数:

甲>乙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丙>丁>戊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18.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mL2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24B.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D.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19.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

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1molN2的质量是2.8g

B.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C.2L0.1mol·L-1NaCl溶液中,c(Na+)=0.2mol·L-1

D.标准状况下,11.2LO2含有的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

21.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冶炼原理

方法

A

2HgO=2Hg+O2

热分解法

B

2Al2O3(熔融)=4Al+3O2

电解法

C

Cu2S+O2=2Cu+SO2

热分解法

D

Fe2O3+2Al=2Fe+Al2O3

热还原法

A.AB.BC.CD.D

22.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或条件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Cu与HNO3溶液;②NaOH与AlCl3溶液;③Fe与稀HCl溶液;④Na与O2反应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

23.下列溶液中,与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0.5mol/LMgCl2溶液B.200ml0.25mol/LAlCl3溶液

C.50ml1mol/LNaCl溶液D.25ml0.5mol/LHCl溶液

24.在含有大量Ba2+、O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HCO3-B.NO3-C.H+D.Fe3+

25.下列化学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26.

(1)在一个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并密封,易拉罐会慢慢变瘪,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后又慢慢鼓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J是磁性材料。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E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J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最后溶液中的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

(1)加热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恢复至室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8NH3+3Cl2=N2+6NH4Cl,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中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元素被氧化;

②在该反应中,若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N2的体积为______L。

五、实验题

29.化学上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如下: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

(2)从海带提取碘的操作如下,除特殊说明外,请在空白处填上装置中的序号:

将干海带进行灼烧,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__________得到澄清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进行___________操作将上下两层溶液分开。

将含有碘的CCl4溶液置于蒸馏烧瓶内进行___________操作,可以粗略从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3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药品前,检查Ⅰ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用止水夹夹住C处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预期现象,应如何改进装置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B

D

B

C

C

B

B

A

B

C

A

A

D

D

D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A

D

B

C

二、填空题

26.CO2+2NaOH=Na2CO3+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3Fe+4H2O(g)

Fe3O4+4H2CaCO3+2H+===Ca2++CO2↑+H2OCa2++2OH-+CO2===CaCO3↓+H2OFe2O3+6H+===2Fe3++3H2OFe+2H+===Fe2++H2↑HCO3-+H+===CO2↑+H2OAl(OH)3+3H+===Al3++3H2O

三、推断题

27.Fe2O3Al2O32Al+NaOH+2H2O=2NaAlO2+3H2↑3Fe+4H2O

Fe3O4+3H2Fe3O4+8HCl=FeCl2+FeCl3+4H2O2Fe3++Fe=3Fe2+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变色,再通入氯气变血红色,证明含有二价铁离子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或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四、综合题

28.1molClN1.12

五、实验题

29.冷凝管分液漏斗BH2O2+2I-+2H+=2H2O+I2CA

30.分液漏斗橡皮管,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好MnO2+4H++2Cl﹣

Mn2++Cl2↑+2H2O无色溶液变蓝色氯气中的水蒸气在Ⅱ和Ⅲ之间可加浓硫酸干燥装置,来干燥Cl2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B.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K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

D.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B.4.0gNaOH固体溶于100mL水中,得到1mol·L−1的NaOH溶液

C.常温、常压下,22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1L0.5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3.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NaHCO3>Na2CO3B.酸性:

H2SiO3>H2CO3

C.熔点:

SiO2>CO2(干冰)D.硬度:

SiO2

4.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

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NaA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Ca(OH)2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或浑浊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5.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2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得到SO2为0.3mol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的量程一致

D.1molNaHSO4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F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锂、钠、钾、铷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越来越难

C.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D.Al3+、Na+、O2﹣微粒半径依次增大

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Zn+2HCl===ZnCl2+H2↑

B.Ca(ClO)2+2HCl===CaCl2+2HClO

C.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D.3Cl2+6KOH(浓)

5KCl+KClO3+3H2O

8.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沸点117.5℃)

中的乙醚(沸点34.6℃)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AB.BC.CD.D

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水中B.氢氟酸(HF)保存在玻璃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10.下列各选项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硫酸钡B.盐酸、蔗糖

C.硝酸钾、酒精D.氢氧化钠、氯气

11.金属钠跟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KClB.Ca(HCO3)2溶液C.FeCl3溶液D.CuSO4溶液

12.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者做法不当的是()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应当保留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D.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防护漆

13.取36克某铁矿石(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5.6g不溶物。

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灼烧,得32g红棕色固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铁矿石转化为红棕色固体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铁矿石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滤液中:

n(Fe2+):

n(Fe3+)=1:

1

C.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D.36g该铁矿石与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L

14.要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NaOH溶液B.稀盐酸C.氨水D.AgNO3溶液

15.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硝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l-

C.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表明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16.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0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曲线中消耗盐酸0

OH-+H+=H2O,H++CO32-=HCO3-

B.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C.B曲线最终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112mL

D.加盐酸之前A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7.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和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⑤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A.只有①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①②③D.全部

18.粗盐提纯实验用到的试剂中,不是为了除去原溶液中杂质离子的是()

A.盐酸B.烧碱溶液C.纯碱溶液D.氯化钡溶液

19.下列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A.2H2 +O2=2H2OB.Na2O+H2O=2NaOH

C.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D.Cl2+ H2O=HCl+HClO

20.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

B.小苏打作食品蓬松剂

C.硅胶作食品干燥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

A.只有H2B.只有NH3C.H2和NH3D.O2和H2

22.某溶液中含有Na+、SO42-、CO32-、HCO3-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HCO3-B.Na+C.CO32-D.SO42-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B.在0℃和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1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如果1L水中含有1molNaOH,那么这种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

D.我们通常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25.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I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II

Na2SO4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III

H2SO4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A.实验I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

B.实验II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

C.实验III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D.将实验II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II中的现象相同

二、填空题

26.关注饮用水,保证生活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上述反应中,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当有1molN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2)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