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160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docx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1

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理念】

  带领学生从写的角度读懂本文用语言描写写贝多芬富有爱心,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写乐曲变幻美妙的特色,达到“识人赏曲,得意知言”的目的。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2.核心性目标:

在读文中识人(富有爱心的乐圣贝多芬),赏曲(美妙的名曲《月光曲》),得意(内容),知言(语言描写、联想的写法)。

  3.拓展性目标:

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说一说或写一写听到的乐曲内容、推荐阅读《贝多芬传》。

  【教学重难点】

  核心性目标。

  【教学方法】读中思,读中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贝多芬

  

(一)(提前板书“月光曲”)

  同学们,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月光曲》一起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齐读课题:

一起读课题。

  (三)了解贝多芬:

《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一支钢琴曲。

(板书“贝多芬”)

  关于贝多芬,你了解多少?

谁来说说?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41页下的“资料袋”。

贝多芬被人们称为什么?

(乐圣)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出示自读提示: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

《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贝多芬是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音乐家?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光曲”这个传说,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

《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贝多芬是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音乐家?

  谁来领着大家准确地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

  莱茵河

  幽静

  蜡烛

  清幽

  失明

  盲姑娘

  陶醉

  苏醒

  纯熟

  琴键

  微波粼粼

  霎时间

  陌生人

  飞奔

  谱写

  记录

  

  (交流:

读了这个传说,你初步感受到了《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贝多芬是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音乐家?

  三、精读课文,得意知言

  

(一)从语言描写中感悟乐圣品格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与两个人紧密相关,这两个人是盲姑娘兄妹。

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盲姑娘兄妹的对话,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一次对话,边读边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读的时候注意“啊”字的不同读法。

出示: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nɑ)!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uɑ)!

  是啊(iɑ),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谁来说一说。

  

(1)(预设:

因为她家太穷。

)你从哪句话听出了太穷?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这里有一个表示程度的词出现了两次,它是?

(“太”字变红),“太”就是?

(很、非常、十分)这说明听音乐会对他们来说有可能吗?

(不可能),这句话是哥哥对妹妹说的,哥哥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是怎样的?

(愧疚),带着这种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2)除了因为穷还因为什么?

读来读读盲姑娘的话?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这是一个对音乐有着一种怎样情感的姑娘?

(热爱)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来读姑娘第一次说的话。

  (3)当哥哥对她表示愧疚时,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她真是随便说说吗?

她这样说其实是在?

(安慰哥哥)看来这对兄妹虽然家境贫寒,但兄妹之间的情谊怎么样?

  (4)带着这种体会,我们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男生读哥哥的话,女生读盲姑娘的话。

  读完后,你们知道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吗?

  (5)贝多芬弹完一曲后,姑娘激动地赞叹道,出示: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6)从这两句赞叹中你们感受到了姑娘此时正沉浸在一种什么感觉之中?

(幸福)这种幸福也正是贝多芬所追求的幸福,出示:

  我的音乐应当为贫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7)贝多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一起读——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你们知道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吗?

(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贫苦人造福的)可见,贝多芬对穷苦人富有?

(爱心或同情心)(板书“爱心”)

  (8)小结:

没有用词直接点明贝多芬富有爱心,而是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的爱心?

(语言描写)(板书“语言”)

  

(二)从联想语句感受艺术魅力

  .“未成曲调查先有情”,贝多芬开始即兴创作《月光曲》,描写《月光曲》的段落是哪一段?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九自然段,用括号括出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2.写他们好像看到什么的句子是哪些?

  

(1)(加下划线)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这些好像看到的部分不是现实中的景物,而是兄妹俩的?

(联想)(板书“联想”)

  3.现在让我们在月光的照耀下,轻轻地走进这间清幽的茅屋,一起来聆听,一起来感受。

  

(1)出示第一二句:

  ——谁来读读这两句?

读这两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注意评价联想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是根据哪些词句联想到的)这时乐曲的声音是高还是低?

节奏是快还是慢?

带着刚才的体会,你再读读。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联想想象一起来闭上眼睛聆听这段乐曲(出示图片配乐听)

  ——听了这段乐曲之后,谁还想读一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

  

(2)出示第三句:

  ——谁来读读这句话?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注意评价联想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是根据哪些词句联想到的)你耳边的乐曲声音比前一段是高了还是低了?

节奏比前一段是快了还是慢了?

(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带着这样的理解你再读读。

  ——谁再来读(2人)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段乐曲,展开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出示图片,配乐听)

  ——听过乐曲之后,这组同学来读

  ——另一组的同学也来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3)出示第四五句:

  ——谁来读读这两句?

在读之前,老师问问你,你想在读的时候声音比前两段是更高还是更低?

节奏比前两段是更快还是更慢?

为什么?

(注意评价是根据哪些词句联想到的)请你读一读,我们来听一听他的读是不是能把我们带到那样的情境中。

  ——全体女生来读

  ——全体男生来读

  ——就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听一听这段乐曲(出示图片,配乐听)

  ——谁来读读(两三人)

  ——来,带着我们刚才所有的联想想象来读读这部分。

  (4)出示五句:

  ——多么美的画面呀!

现在让我们把三个画面连起来读。

  4.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让盲姑娘兄妹联想想象到变幻的月亮和大海,其实是希望他们感受到什么呢?

贝多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出示名言)

  自由和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它们是我们整个人生的目标一样。

  

  ——贝多芬

  这变幻的月亮和大海就象征着什么?

其实他想要通过音乐通过变幻的月亮和大海让盲姑娘兄妹俩感受到自由和进步的力量。

  5.隐去写联想的语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如果去掉这写联想的语句,大家再读读。

  你感觉怎么样?

(不美了)为什么?

  可见联想是理解艺术作品的很好的方法,生动的联想语句也能让读者从无声的文字中欣赏到有声的乐曲。

  6.于是课文写到(出示句子)——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板书“美妙”)

  多么美妙的琴声!

  这份美妙的感觉就来自乐曲让人感受到的自由和进步的力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四、欣赏乐曲,练笔运用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联想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巨大作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森林狂想曲》,想不想听听?

出示《森林狂想曲》——

  下面让我们欣赏这首曲子,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一)学生听曲子,请两个学生谈听了乐曲,联想到了什么。

  

(二)把丰富的联想化作生动的语句和大家分享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拿起你们手中的练习纸,写下你刚才的联想吧!

  (三)展示交流若干个作品(视时间而定),提示注意倾听,重点评价联想的丰富生动。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富有爱心的乐圣贝多芬,一起感受了美妙的《月光曲》,欣赏艺术,用联想表现艺术的魅力其乐无穷,老师希望大家课后(出示作业)——

  作业:

  .背诵第九自然段。

  2.听一首乐曲,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读《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

  

  【板书设计】

  

  联想

  月光曲

  ←——→

  美

  妙

  语言

  

  贝多芬

  ←——→

  爱

  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