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716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docx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二

高三历史练习导学案

(二)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4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

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

……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伙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

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

学制严格,八年毕业。

……考试制度也特别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

……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抵估的。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那么是原始材料?

(3分)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

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

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

(10分)

【当堂检测】1、(济宁模拟)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烟台模拟)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

“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全然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3、(启东模拟)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4、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

“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

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那个地方的“皮毛”是指

A、西方科学技术B、西方生活习俗C、西方经济制度D、西方教育制度

【拓展延伸】

5、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同意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6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要紧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妨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上海南汇月考)有人说:

“西方工业文明在东方国家中已被证明其价值,并为先进人士所认可,然而这种异质文明与中华文明相比,是一种二千年未见的差异性极大的文明,这种文明不通过一定的调和折中特别难被根深蒂固的东方文明所大量吸收的。

……自强运动的折中只是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但后来的实际作为已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

……洋务派在这条现代化道路上走了一步以后,便发明还得再走第二步、第三步,结果便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无法遏止的持续学习。

请回答:

(1)文中“异质文明”与中华文明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

(2)简要表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在这条现代化道路上”是如何“走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第三步”的。

(16分)

【当堂检测】1、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

然那么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

既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幸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④

2、1919年3月,林纾在上海《新申报》发表短篇小说《妖梦》:

一人梦游阴曹……途见一城市广场上有一所“白话学堂”,……校中容貌丑陋、长喙如狗、似欧西之种的“鬼中三杰”——校长元绪、教务长田恒和副教务长秦二世,最后被能啖食月亮的罗罗阿修罗王攫食并化为臭粪。

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林纾

A、强烈主张在文体上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客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文学等领域的作用

C、作者的立场是完全拥护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

D、用文学的形式发泄他对新文化运动的不满

3、“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下运动中思想主张的内涵与其一致的是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拓展延伸】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曾说:

“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养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

”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差不多态度是

A、完全批判,全面否定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西学为体,中学为用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

5、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进展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8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1、①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评价;②三民主义的实践。

2、①旧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②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及评价。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

“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那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

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

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的说,确实是世界主义。

现在的英国和往常的俄国、德国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什么原因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

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

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能够讲世界主义。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进展,“一些评论家那么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那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只是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

——《全球社会学》

(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2分)

(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4分)

(3)依照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什么原因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

(4分)

(4)依照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

(4分)

【当堂检测】1、(福建厦门模拟)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那个地方的“社会革命”是指

A、实现社会主义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B、提出并进展三民主义

C、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进展道路D、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孙中山汲取并进展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思想,提出在国家机构中设立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称为“五权宪法”。

该主张要紧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扶助农工思想

【拓展延伸】

4、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要紧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5、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怀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怀植树造林要紧表达了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毛泽东思想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12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革命道路的探究;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进展;(3)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

《复兴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以后,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材料一千年局变时间跨度:

1840~1911年。

本集以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究为要紧内容。

(1)上述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三幅图片各是怎么样表达这一主题的?

(6分)

材料二峥嵘岁月时间跨度:

1912~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究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进展、挫折到壮大并赢得胜利的历史。

材料三伟大转折时间跨度:

1976~1992年。

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围绕上述主题,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突出贡献有哪些?

分别产生了什么妨碍?

(10分)

(3)在探究民族“复兴之路”中,以上仁人志士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

【当堂检测】

1、(江苏南京一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实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差不多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以下历史术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新三民主义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山东临沂模拟)假如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进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拓展延伸】

3、(江苏东海二模)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

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确实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4、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

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透亮。

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确实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么样的思想精髓?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新时期的理论探究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13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伟大转折的背景及十一届三中全会;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内容及评价。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核心及评价。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

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纳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

第一,“在五四往常,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

”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确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请回答:

(1)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3分)

(2)该同学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进行论证?

(3分)

(3)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前后,它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缘故是什么?

(6分)

(4)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那么材料: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他引用这那么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

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

概括指出这两次飞跃分别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贡献。

(8分)

【当堂检测】1、(福建四校联考)“邓小平……最大的功绩确实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要紧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差不多原那么思想

4、2017年1月据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山东干旱已达特大级,32万人口临时性饮水困难,山东省政府在前期将中央支持全省的2000万元特大抗旱经费拨付旱情严峻市县的基础上,近日又紧急拨付5000万元,专项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抗旱机具购置。

这表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项内容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进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全然利益

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

【拓展延伸】5、(梅州模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紧缘故是()

①“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进展②“三个代表”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进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进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三个代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以下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是涵盖政治系统的科学理论B、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

C、继承和进展了毛泽东思想D、其历史地位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立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14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进展的要紧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技工作的不到500人。

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技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3年

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转

我国最大的核电站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3.2倍。

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

1976~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这些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3)依照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二】三所述内容出现的缘故。

(6分)

(4)由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4分)

【当堂检测】1、〔南京模拟〕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

“原子弹确实是这么大的东西。

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

”张爱萍将军说:

“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棍。

”文中的“人家”和“狗”要紧是指

A.占据和操纵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2、(宁德模拟)西班牙《世界报》报道:

“中国龙差不多飞起来了,而且飞得特别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那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这两那么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拓展延伸】

3、江泽民指出: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以下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明

4、(山东烟台文综适应性练习)“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进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进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16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明白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1.概念辨析;“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从“双百”方针遭遇挫折中能够得到什么教训?

【当堂检测】1、假设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进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表达当时概况的“关键词”。

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盼望工程”

2、1959年,文化部在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10周年国产新影片展览月”活动。

35部优秀影片一齐展出,故事片就有17部。

不到一个月,观众达1.2亿人次。

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

1969年,建国20周年时,全国各地上演的只有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八个“样板戏”。

这充分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该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妨碍

【拓展延伸】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要紧缘故是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4、(通州模拟)“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

“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

”你应如何回答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②没有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是不巩固的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④“百家争鸣”确实是完全自由了,想说什么就能够说什么,想如何说就能够如何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

【当堂背诵】导向自学内容5分钟

【课后反思】

课题:

现代中国教育的进展

科目:

高三历史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2017-12-17

主备:

主审:

课型:

复习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教育进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同上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境创设】〔已备〕

【导向自学】阅读课本完成《创新设计》页知识梳理。

【互动展示】(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为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大规模地预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进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