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226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51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8页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docx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

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变化点汇总

章节

变化知识点

2017年大纲内容

2007年大纲内容

第〔一至十四〕章

无变化

 

 

第十五章

删除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概念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以后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临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以后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以后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临时性差异。

删除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概念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那么意味着该项负债在以后期间能够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临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以后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以后期间同意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

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临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以后期间能够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那么意味着该项负债在以后期间能够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临时性差异。

用资产负债表余额而不是发生额计算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第〔十六至二十〕章

无变化

 

 

第一章 总论

本章点评:

2017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动,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可比性要求、慎重性要求、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那么。

  [差不多要求]

  〔一〕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那么

  〔四〕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五〕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

  〔六〕了解会计差不多假设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我国财务报告目标,要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要紧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差不多目标。

  〔二〕反映企业治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治理层是受托付人之托经营治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治理层所经营治理的各项资产差不多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治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

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治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治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第二节 会计差不多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能够预见的今后,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接着经营下去,可不能停业,也可不能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明确这一差不多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能够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可能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假设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以后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妨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依照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七、慎重性

  慎重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慎重,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然而,慎重性的应用并不同意企业设置隐秘预备。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关于差不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早或者延后。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差不多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依照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l〕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依照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以后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要紧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截了当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直截了当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要紧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表达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要紧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要紧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依照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依照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三〕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截了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截了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截了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要紧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要紧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第五节会计计量

  【一】会计计量差不多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会计计量属性要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那么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纳历史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那么同意采纳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假如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那么不同意采纳其他计量属性。

第六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及其附注小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不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第二章 存货

本章点评:

2017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动,本章重点内容是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期末计量和存货跌价预备的计提和转回,难点是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差不多要求]

  〔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托付加工物资等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为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企业发出的存货,能够按实际成本核算,也能够按计划成本核算,但资产负债表日均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核算。

  企业应当采纳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关于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多次使用的、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周转材料等存货,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纳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建筑承包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能够采纳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关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纳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关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纳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发出的存货,通常还能够采纳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那么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预备,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可能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可能将要发生的成本、可能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如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纳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那么成本应为经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企业应以确附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附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截了当妨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存货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说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同时在可预见的以后无回升的盼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利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差不多发生减值的情形。

  存货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说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同时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妨碍等因素。

  2.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截了当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可能售价减去可能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需要通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说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能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可能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预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

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三〕存货跌价预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预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预备。

  存货跌价预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然而,关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能够按照存货类另」计提存货跌价预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能够合并计提存货跌价预备。

  2.存货跌价预备的确认和回转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假设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子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当往常减记存货价值的妨碍因素差不多消逝,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预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预备,假如其中有部分存货差不多销售,那么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

  关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预备,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那么进行会计处理。

  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预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预备。

第三章 固定资产

本章点评:

2017年考试大纲没有变动,本章重点内容是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处置等。

难点内容是具有融资性质的购建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以及与借款费用相结合的资本化。

[差不多要求]

  〔一〕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二〕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四〕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五〕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治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那么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这些支出包括直截了当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关于特别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等义务。

关于这些特别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应当按照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现值计入相关油气资产成本。

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①、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纳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自行建筑固定资产

  自行建筑的固定资产,按建筑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其中,"建筑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子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企业为在建工程预备的各种物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应当按照本书"第十四章 借款费用"的有关规定处理。

  企业自行建筑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筑和出包建筑两种方式。

  〔1〕企业为在建工程预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库存材料,按事实上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