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形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363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琴形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古琴形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琴形制.docx

《古琴形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琴形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琴形制.docx

古琴形制

古琴形制

古代造琴基本分为三类:

一是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

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

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璐王琴等。

好了,快来下面找找自己钟意的形制吧,哪个形制让你一见钟情。

为方便可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上面形制名称,直接跳转。

注意啊。

按住Ctrl键的时候别习惯性用鼠标滑轮。

1、仲尼式

琴首为常见的方首,

琴颈、肩处内收一斜下的圆弧,

腰部内收一方条。

整体简洁大方,弧度有圆有方,颇具儒家处世之道。

表格1仲尼

2、伏羲式

琴首微圆,

其项自肩上阔下窄与琴首一体,

琴腰为内收双连弧形,

整个造型简洁大方,自唐代出现此样式以后,历代均有伏羲式名琴问世。

伏羲式为样式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样式,与仲尼式同为流传最广,为使用最多的两种古琴形制之一。

()

表格2伏羲

3、连珠式

琴首无太多变化,为常见的方形,

琴颈与琴腰分别有三个内收的弧形,与另一侧的三个弧形组成一串漂亮的珠子,远观像双进珠相连,故曰连珠式,此样式为典型的物象命名。

连珠式自唐代出现以来,历代均有名琴存世。

()

表格3连珠

4、落霞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哈哈,名字就很美,会联想到无际的天边,灿烂的晚霞,落日的辉煌,动人的情怀。

()

这款琴也属文人造琴,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琴的声音雄浑洪亮,适于表现比较宏大的有气魄的乐曲。

表格4落霞

5、灵机式

此形制概为古代文人灵机妙想而创,造型精巧,项有两大半月形弯入,腰则一小半月弯。

又称“万壑松式”,取自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

表格5灵机

6、蕉叶式

蕉叶式是属于文人造琴的一类,

它的形状顾名思义就是像一片芭蕉叶,

曲折的线条像流动的的音乐,优美的身姿表现着文人独有的浪漫的情趣。

并且琴护轸部位匠心独运的斫制成叶柄的样式,十分惹人喜爱。

()

 

表格6蕉叶

7、神农式

上部从琴肩部位起弯直接连到琴头;

下部大致在雁足部位起一个弯,

非常简捷,是流传较普遍的款式。

(但神农式形制一直存在争议)

()

表格7神农

附上另外一种“号钟式”形制(也有观点说这种形制才是神农式)

 

8、凤势式

这一形制的特点是从琴头直接起弯或从岳山起弯,上边两个弯,下边两个弯,式样古朴而流畅,它是属于文人造琴的一种。

()

表格8凤势

 

9、列子式

是的它跟仲尼式比较相像,只是在琴头部位缺了两个角。

小编脸盲,是分别不出来了。

()

表格9列子

10、混沌式

混沌式古琴通体浑圆,

琴头琴尾都是圆滚滚的,

个人比较喜欢这个形制,简单,看上去统一、圆润。

表格10混沌

11、正合式

这是最素净的一种样式啦

明清以后,古琴形制的风格多趋向于华丽、繁琐,但唯有一种样式例外,那就是正合式。

“大巧若拙”一词在此样式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琴首、颈、肩、腰等处,浑然一体,一线直下,无一丝变化,此样式若冠之以“素琴”再恰当不过。

正合式为明代以后出现一种样式,因其造型素净、大方,也颇得琴人喜爱。

()

表格11正合

12、梁鸾式

把梁鸾式放在这里是因为楼主觉得她长得和正合式很像,唯一的区别就是正合是线条笔直,而梁鸾是有曲线的,特别在腰部,曲线很柔美。

()

表格12梁鸾

 

13、绿绮式

相传司马相如的琴“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

当然,现在这张绿绮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他的形制却流传了下来。

绿绮琴见证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哦

()

表格13绿绮

14、师旷式(又名月琴式)

相传为春秋时期着名盲人琴师师旷所创,琴体在项腰间作圆月形,造型奇特,音韵如磬。

(哈哈,我觉得就像一个大手表)

()

表格14师旷

15、此君式

又名阮竹式(琴上能看到模仿的竹节)

竹,雅称修竹,又名篁,文人雅士取其正直虚心高节的意思,当作君子的象征。

将竹称作“此君”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何可一日无此君“。

可看出古时文人多恋竹。

()

 

表格15此君

16、玉玲珑式

此形制琴头为方头,作内收双连弧形项腰,与凤势式特别相像。

只有腰部的弧度存在一下差别,相比较凤势式,玉玲珑显得更玲珑可爱一些。

()

表格16玉玲珑

17、凤嗉式

这个与灵机太像了,大家细细看琴腰的地方,灵机是一个弯后有个小弧度。

()()

表格17凤嗉式

18、宣和式

宋徽宗好琴,曾设立“万琴堂”,“宣和式”古琴应该也是徽宗宣和年间由宋徽宗或官方主持创制的新造型。

()

表格18宣和

19、鹤鸣秋月式

()

表格19鹤鸣秋月式

 

天一琴茶杨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