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8518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江津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江津区2018届八年级下学期生物六校联考试卷

一、单选题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生殖方式上看属于(   )

A.出芽生殖B.组织培养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主要包括: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从生殖方式上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2.将一黄色玫瑰的枝条做接穗,红色的玫瑰做砧木进行嫁接,嫁接上去的枝条上开的花是( )

A.只有红色B.只有黄色C.橙色D.有黄色又有红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由题意可知黄色玫瑰的枝条是接穗,则嫁接后的枝条所开的花和接穗的一样,即开黄花。

考点:

植物的无性生殖

3.如图是菜粉蝶发育的四个时期,其中个体发育的起点(    )

A.1B.2

C.3

D.4

【答案】C

【解析】图中的1是成虫,2是蛹,3是受精卵,4是幼虫,新生命的开始是从受精卵开始的,菜粉蝶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个体发育的起点是3受精卵,C正确。

4.稻螟和玉米螟都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所处的变态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D.成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稻螟和玉米螟都是蛾类,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

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期以农作物的幼嫩的叶片为食,且食量大,对农作物的危害大。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昆虫的发育,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

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答案】B

【解析】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成虫菜粉蝶只进食一点花蜜与露水,A正确;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B错误;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可使幼虫生长大而壮,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C正确;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D正确。

6.关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青蛙的受精卵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会很快的死亡

B.即使出现久旱天气,两栖动物的数量也不会减少

C.只有青蛙是变态发育,其他两栖动物不是变态发育

D.青蛙有抱对的行为,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

考点:

此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7.鸡卵中能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    )

A.卵白B.卵壳C.卵壳膜D.胚盘

【答案】D

【解析】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不能发育成小鸡,A错误;卵壳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发育成小鸡,B错误;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发育成小鸡,C错误;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小鸡,D正确。

8.睾丸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精子B.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储存精子D.分泌雄性激素

【答案】B

【解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其中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可以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同时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9.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需要大量养分,胎儿从母体获取养分的结构是(   )。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胎盘和脐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

考点: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点评:

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即可解题。

10.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基因数和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D.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

【答案】C

【解析】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如人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B错误.

C、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C正确.

D、生物体的每个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这对基因只有都是隐性基因,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

C

【考点定位】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名师点睛】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

11.牛的体细胞中含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中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30对,30对

B.30条,30对C.30条,30条

D.30对,30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

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所以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对。

故选D。

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2.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

A.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个基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数目是成对存在的。

但是,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考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B.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没有影晌到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C.只有通过杂交的方法才能获得能遗传的变异

D.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答案】C

【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体现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属于变异,A正确;

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能遗传的变异,C错误;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属于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D正确。

14.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B.紫外线照射使人得皮肤癌

C.在一群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出现了白眼果蝇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答案】C

【解析】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这属于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紫外线照射使人得皮肤癌,这属于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情况下不会传给子代,B正确;

在一群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这属于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这属于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15.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

B.艾滋病

C.骨质疏松症D.天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钙引起的营养缺乏症;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考点:

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16.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

点睛:

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其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

17.米勒的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答案】B

【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正确。

18.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

【答案】B

【解析】根据进化论,B化石在A化石之前,所以A化石是经过了物种竞争之后生存下来的,相对来说,A的结构肯定比B复杂,但是A是否由B进化而来,取决于他们的亲缘关系。

故选B。

19.现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 )

A.抗生素质量越来越差B.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

C.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D.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A不正确;

B、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B正确;

C、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C不正确;

D、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D不正确.

故选:

B.

20.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是(   )

A.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B.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产生变异

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菊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

故选:

C.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原因.

21.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长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特点,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变异→环境选择→适者生存。

2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猴子C.森林古猿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在距今6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少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你黑猩猩、猩猩、6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少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3.与类人猿比较,人类有多种不同的特点,生物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猿分界的最重要标准(   )

A.大脑特别发达B.直立行走C.制造和使用工具D.产生了语言

【答案】B

【解析】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24.今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以下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

C.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就会遗传给后代

D.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不是有一个基因,A不正确;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如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B正确;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形状的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如割双眼皮,则不会遗传给后代,C不正确;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并不是都相同,D不正确。

25.用基因为Aa的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为aa的砧木上,所结的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几率是( )

A.25%B.50%C.75%

D.100%

【答案】D

26.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 Dd或dd

B.红色 DdC.红色 Dd或ddD.红色和黄色 Dd或d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果实的颜色由母本的基因控制,因此“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接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

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仍然是黄色。

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接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种子胚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7.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

A.3/4B.1/4C.1/2D.1/8

【答案】B

【解析】父母是双眼皮,孩子是单眼皮,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那么双眼皮的父母基因组成为Aa、Aa,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Aa、Aa、aa,生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为1/4。

28.下列与遗传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取决于女的,与男性无关

B.水稻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也为12对

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D.一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答案】D

【解析】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A错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水稻体细胞内有l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数目是l2条,B错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种生物的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C错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由一对基因控,D正确。

29.鸡冠的形状有玫瑰冠和单冠,现将玫瑰冠的两只鸡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有玫瑰冠和单冠的个体(用R表示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单冠是显性性状

B.子代的玫瑰冠基因都为Rr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都为Rr

D.若用子代的玫瑰冠和子代的单冠繁殖,则后代鸡冠性状比为1:

1

【答案】C

【解析】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而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单冠,说明单冠是隐性性状,玫瑰冠是显性性状,单冠由隐性基因r控制,控制亲代玫瑰冠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由一个显性基因R和一个隐性基因r组成,即Rr;子代中玫瑰冠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

RR或Rr,如图所示:

若用子代的玫瑰冠和子代的单冠繁殖,后代性状可能全是玫瑰冠,也可能是玫瑰冠和单冠比为1:

1,如图:

可见,C正确。

30.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神经调节的结果D.激素调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

北极熊的这种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

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二、填空题

31.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器官是________,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

【答案】

(1).花

(2).花蕊

【解析】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器官是花,一朵花的结构包括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胚珠、花瓣、萼片等,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32.受精的鸡蛋里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___,卵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答案】

(1).胚盘

(2).卵黄膜(3).卵黄(4).胚盘

【解析】鸡卵由外及里的结构为:

卵壳、卵壳膜、气室、系带、卵白、卵黄膜、卵黄和胚盘,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卵细胞由卵壳膜、卵黄和胚盘组成。

33.人类的________是亲代与子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因此后代有亲代双方的________.

【答案】

(1).生殖细胞

(2).父(3).母(4).遗传信息

【解析】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就实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亲代的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后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34.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答案】

(1).DNA

(2).蛋白质(3).基因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一种有机物,它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