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95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46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诗词秋韵——

  乘着诗歌的翅膀飞翔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恩生活”。

编者凭借“诗词秋韵”这一外在形式,安排了《老师,您好!

》《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四篇课文和“练习1”“习作1”两个训练项目。

 《老师,您好!

》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作者用优美的笔触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但愿人长久》以“文包诗”的形式,通过故事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过程,表达了词人在中秋之夜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向世间所有离别亲人诚挚祝福的情怀。

《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秋天》是一首语言活泼、富有情趣、意境优美的现代抒情诗,通过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习作1”安排了“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的写作训练项目。

要求能把设立节日的原因和想象人们怎样欢度节日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练习1”安排了5个训练项目,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为训练重点。

 选入的4篇课文体裁丰富,有现代诗歌、历史故事和古诗。

两首现代诗歌各居首尾,这样编排,意在让学生初步体会现代诗歌和古诗的不同。

4篇课文感情丰富,并且都与秋天有关。

无论是描写秋天美景,还是借秋天抒怀、感受秋天的收获,都蕴含着同一条主线——赞美人间美好的愿望和情感。

因此,教学时,应以朗读与品悟为主,让孩子乘着诗歌的翅膀飞翔,在不断朗读、品悟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意境,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知识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会认读二类字,掌握“埋”“磨”两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诗歌和古诗的意思。

 3.了解秋天的特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感悟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体会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

背诵《老师,您好》《古诗两首》和《秋天》全文,以及《但愿人长久》中的第四、五、六自然段。

积累有关赞美老师、描写秋天和月亮的诗句。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疑惑。

 2.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进一步提高对古诗、诗歌的鉴赏能力。

 3.能在别人帮助解决困难的情况下,学会感谢别人,培养交际能力。

 4.能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能把设立节日的原因和想象人们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培养想象、表达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受他的豁达宽慰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两首》和《秋天》两篇课文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会感谢”栏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感受爱,善于珍惜别人的关爱,懂得感激,真诚回报,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4.能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古诗、诗歌的意思,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读懂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把设立节日的原因和想象人们欢度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

 1.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诗歌的特点,理解古诗、诗歌的意思,进而由文字转化成想象,正确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古诗、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2.通过习作练习,实实在在地把设立节日的原因和想象人们怎样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老师,您好!

》  2课时

 《但愿人长久》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秋天》  2课时

 习作1  2课时

 练习1  3课时

1 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

》是一首现代抒情诗,用优美的笔触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同时也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所以文章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描写和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

两条线索交错发展,构成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主题。

全诗共九句,分为两小节。

第一节(1~5句),赞美教师事业的高尚,表达对老师的深深谢意。

第二节(6~9句),描写教师工作的辛劳,表达对老师的衷心祝愿。

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真情。

课文中还配有一幅彩图,是根据诗歌的内容创作的,学习诗歌时,把图文对照起来,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的能力。

 题目“老师,您好!

”,是作者对老师发出的由衷问候和赞美。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它的句式整齐,长短结合,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

它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整首诗含义深刻,富有韵味。

比如把老师比成春蚕,把笑语比成甘露,用鲜花象征学生。

 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诗歌的大意的环节;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来阅读,在作者创造的一个个意象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蕴”字会读即可;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的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通过抓住“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等诗句的理解,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5.根据本课的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教师工作的美好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抓住“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等重点诗句,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1.在检查学生预习的环节,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通过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分组交流汇报、抓文中的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激发学生认识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美好的,进而尊敬、爱戴教师。

 【教师准备】

 1.搜集和本课有关的歌曲、诗句等资料。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1.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预习课文。

 2课时。

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蕴”字会读即可,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的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蕴”字会读即可,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方法一

 (听歌入境,导入新课。

 

(1)欣赏视频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交流:

听了这首歌,你最想和老师说的是什么?

 (3)教师小结:

正如歌中所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这首歌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4个意象,深情地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颂老师的诗歌

 板书课题:

老师,您好!

 (4)指名读课题。

读出课题中感叹号表达的感情。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视频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营造积极思考的氛围,使学生的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方法二

 (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

在这美丽的九月里,我们要把最深沉的祝福送给谁?

 当学生回答“送给老师”的时候,板书“老师”,并追问:

为什么要把最美的祝福送给老师?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名言或诗句总结教师的美称有哪些。

 预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人才的培养者。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了教师十分美丽的称呼:

 江泽民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看作对教师最好的礼赞。

此外,人们还用“园丁、春雨、人梯、铺路石、孺子牛”等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

》,把课题补充完整。

 (4)学生齐读课题,发现问题:

和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有标点符号)

 (5)这是用课文里的一句话当标题,后面有个感叹号,思考:

它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用“您好”不用“你好”?

(抒发了作者对老师衷心祝愿的强烈感情,有礼貌、尊敬等)

 (6)学生带着理解再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中,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生字词,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情。

 

(1)检查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PPT出示:

 浸 崇 霞 劳 项 涌 编 塑 茁 衷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些字,看一看哪些字容易读错,并说说容易混淆的读音是什么。

 ②指名读,并说一说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混淆的读音是什么。

 预设:

(“崇、茁、衷”是翘舌音。

“塑”是平舌音;“浸”不要读成“qīn”;“劳”是边音;“茁”是二声,不要读成“zhuō”。

 ③再读一读这些字,看一看哪些字的什么地方容易写错?

哪些字有好的识记方法?

 指名说。

 预设:

(“崇”上面是“山”不是“出”,不能写成“祟”;“茁”下面是“出”,不是两个“山”;“霞”字的下面不能写成“段”。

 ③你们还见过哪些和它们相似的字?

(同音或形状相似。

 形近字:

浸(侵) 涌(拥) 编(篇、偏) 衷(哀)

 ④组织学生正确、规范书写。

本课中有五个上下结构的字,有四个含有“宝盖头儿”的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宝盖头儿”字的规律。

 ⑤学生互评书写,练习写错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认读理解。

 出示课件:

PPT出示:

 崇高 浸透 一项 辛劳 涌起 春蚕

创造 祝愿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新苗 蕴含 智慧

 ①开火车读。

 ②你理解了哪些词?

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③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谁来帮帮他?

(通过查词典理解“塑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浸透”。

 ④集体认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方式识字、读词、解义,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梳理、自己分享的知识点往往记得很牢固。

二、指导朗读长句子。

 要求:

1.读得正确、流利。

 2.指导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PPT出示: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PPT出示: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PPT出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4.比赛读。

 [设计意图] 通过划分停顿的方法,指导读好长句子,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下基础,进而读好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诗歌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用哪一句话可以概括?

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用哪一句话可以概括?

快速读课文,用笔画下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说。

 课件出示:

PPT出示: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1)指名读。

 

(2)把两小节的重点内容串起来,就是整篇诗歌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读诗歌。

 5.再读诗歌,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6.交流。

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预设: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3)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4)“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新苗”指什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质疑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老师,您好!

》这篇现代抒情诗歌的主要内容:

作者用优美的笔触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1.读拼音,写词语。

chónɡɡāo(    )  jìntòu(    )  sùzào(    )

zhāoxiá(    )  xīnláo(    )  zhōnɡxīn(    )

zhuózhuànɡ(    )  yǒnɡqǐ(    )

2.比一比,再组词。

3.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事业 (  )的理想 (  )的新苗

(  )地编织 (  )地洒水 (  )地祝愿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蕴含(  ) 崇高(  ) 闪耀(  )

祝愿(  ) 塑造(  ) 情不自禁(  )

【参考答案】

1.崇高 浸透 塑造 朝霞 辛劳 衷心 茁壮 涌起 2.衷心 哀求 水桶 汹涌 偏离 编织 侵略 浸透 3.崇高/美好 远大/崇高 茁壮 悄悄 轻轻 衷心 4.包含 高尚 闪烁 祝福 打造 不由自主

课时

 1.能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通过抓住“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等诗句的理解,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3.根据本课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重点】

 通过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教师工作的美好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抓住“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等重点诗句,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方法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老师,您好!

》这首诗歌,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崇高 美好

 2.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

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把两小节的意思串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抒情诗歌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3.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课文,继续感悟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

 [设计意图] 以复习的方式导入,通过再次梳理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方法二

 (读词导入。

 课件出示:

PPT出示: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循循善诱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诲人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指名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2.齐读。

 是啊,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们像春蚕和蜡烛,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学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以读词语和名言的方式引入,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又积累了一些词语,进一步了解了教师工作的性质。

一、品读第一小节,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

 1.学习第一小节,重点解决质疑问难的问题

(1)和

(2)。

 

(1)自由读第一小节,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

教师工作的辛苦。

 (3)引导学生读“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抓住句中的“心血、辛劳、浸透、蕴含、哪个人、哪一项”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课件出示:

PPT出示: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哪个人”是指哪些人?

(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

(所有项,每一项。

)理解“浸透”的表层意思。

(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

 ②引导学生联系整句话体会“浸透”的深层含义,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老师的培养,因而,所有人的成长都饱含着老师的辛勤汗水。

 ③联系生活积累,举例加深理解。

 可以谈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也可以谈自己知道的其他人成长的事例。

如海伦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她用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4部著作。

而她的顽强成长历程,离不开她的老师莎莉文的教育;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出色成就离不开法国老师达仰先生的精心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的实例和自己知道的其他人成长的事例,来加深对以上两句话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如果把文中的这句话换一个说法,该怎么说?

 预设:

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课件出示: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作者的感情。

PPT出示:

 1.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⑤学生比较后,教师小结:

原文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事业的崇高(伟大/神圣)与辛苦,感叹号比句号更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板书:

崇高。

 ⑥指导感情朗读。

 (4)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老师的工作又是非常崇高的。

看看第一小节,从哪里能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

 课件出示:

PPT出示: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①指名读句子,其他学生思考:

“昨天、今天、现实、理想、铺设大道、架起金桥”分别指的是什么?

 ②讨论交流。

 ③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引导:

“昨天”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昨天吗?

(指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今天”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今天吗?

(中国和世界的现状)“理想”指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老师是铺路、架桥的人吗?

 预设: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引领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从无知的过去走到幸福的现在,走向灿烂的未来。

老师引领学生寻求真理,实现理想,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④教师小结:

是老师引领学生从无知的昨天走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是老师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

(再次感情朗读: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5)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呢?

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句子,齐读:

PPT出示: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①这一声问候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尊敬、感激、热爱、赞美等)

 ②哪个词语最能突出这种感情?

(“涌起”)

 ③带着体会再读这句诗。

 (6)诗歌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教师的感激、热爱和赞美之情,那就让我们把这些传递感情的文字积累下来吧。

 ①学生尝试背诵。

 ②指名背诵。

 ③小结: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一种阅读的方法: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认真地想一想,然后结合生活积累具体地谈一谈,最后再融入课文读一读,我们就能很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设计意图] 通过背诵让学生及时积累语言。

通过总结学习第一小节的学法指导,既为学习第二小节打下了基础,又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品读第二小节,感悟教师事业的美好。

 1.默读第二小节,采用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重点解决质疑问难中的问题(3)和(4)。

 2.小组合作交流,分组汇报。

 从哪些诗句能感受到教师事业的美好?

根据学生所说诗句进行课件呈现。

 预设:

 

(1)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①指导理解“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

(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

 ②指导理解“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新苗”分别指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春蚕”指老师,“理想的丝线”指教学成果,“甘露”指老师的心血,“新苗”指学生。

 ③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④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

 ⑤教师引读:

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学生的心灵,所以,诗人不由赞叹道: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⑥教师小结:

教师如同春蚕一样为学生编织理想的丝线,如同甘露一样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把一个个无知的、幼稚的孩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代新人,也正因为如此,诗人发自肺腑地赞美道(学生再次感情朗读):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3.带着对教师的感激、赞美及祝愿之情,齐读第二小节。

 4.尝试背诵。

 5.同桌互背。

 [设计意图] 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学完了这篇诗歌,我们感到在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诗人对教师的尊敬、感激、热爱、赞美、祝愿之情,这种感情全都凝聚在了作者对教师的那一句发自肺腑的问候:

 课件出示,男生读:

PPT出示: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课件出示,女生读:

PPT出示: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

老师,您好!

 2.拓展小练笔。

 我们的成长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蕴含着老师的辛劳。

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那感人的一幕吧,你是不是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两句诗,长短不限,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题目:

老师,我想对您说。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的品读,了解了教师工作的崇高与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辛劳。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最美的赞誉献给可亲可敬的老师们。

 课件出示,齐读。

PPT出示: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循循善诱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诲人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设计意图] 及时积累学生的语言,拓展小练笔让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作业1

 

(1)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诗句或诗歌,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有兴趣的可以尝试背诵。

 

(2)教师节快到了,请你展开创造的翅膀设计出美丽的贺卡送给老师,这将是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