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59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Word格式.docx

 

微量移液器是一种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可随意调节的精密取液装置(俗称枪),基本原理是依靠装置内活塞的上下移动,气活塞的移动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结构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动杆使活塞向下移动,排除活塞腔内的气体。

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实验步骤:

1、设定好移液器的读数(1µ

l,5µ

l,10µ

l),按到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下几毫米;

2、缓慢松开控制按钮,否则液体进入吸头过速会导致液体倒吸人移液器内部吸人体积减少;

3、将液体缓慢点在做好标记的滤纸片上,操作时先按到第一档,稍微停顿1sec后,待剩余液体聚集后,再按到第二档将剩余液体全部压出。

读数的设定:

P10 

0.5~10;

P20 

2~20;

P100 

20~100;

P200 

50~200;

P1000 

200~1,000;

P5000 

1,000~5,000。

图1: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思考题:

1.要取265µ

ldH2O,请问如何选择移液器?

第二部分实验蓝色白色菌落筛选重组子

E.coli总DNA

BamHI酶切,回收片段

质粒

T4连接酶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细胞

蓝色白色菌落筛选

图2:

第二部分实验总设计图

实验二质粒(pBlueScriptIISK)DNA的碱法提取

实验目的:

掌握质粒小量碱法抽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细菌质粒是一类双链、闭环的DNA,大小范围从1kb至200kb以上不等。

各种质粒都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独立于细胞染色体之外的自主复制的遗传成份,通常情况下可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DNA的方法,碱变性抽提质粒DNA是基于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

在pH值高达12.6的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

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也断裂,但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以pH4.8的NaAc/KAc高盐缓冲液去调节其pH值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原来的构型,保存在溶液中,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形成缠连的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在实验前一天晚上,由杨老师在5mlLB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单菌落培养)。

1、取3ml培养物倒入微量离心管中,12000rpm离心1min,尽量去除上清液。

2、将细菌沉淀悬浮于100μl溶液I中,充分混匀。

3、加200μl溶液II(新鲜配制),盖紧管口,轻轻颠倒试管数次,混匀样品。

4、加入150μl溶液III,盖紧管口,迅速颠倒数次混匀,12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转至另一离心管中。

5、向上清中加入等体氯仿(Caution:

氯仿对移液器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反复混匀,12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转至另一离心管中(Note:

考虑酚有挥发性,且毒性大,在这不用)。

6、向上清中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20℃放置30min,1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吸干离心管中的液体。

7、用1ml70%乙醇洗涤质粒DNA沉淀,颠倒数次混匀并12000rpm离心1min,去除上清,用枪头将剩余液体尽量吸干,然后打开离心管的盖子,让样品在37℃培养箱中自然风干(Caution:

乙醇一定要去除干净,因为它会在以后的操作中影响酶的活性)。

8、加25μlTE缓冲液(其中含有20μg/ml的胰RNA酶),充分溶解DNA。

样品放入-20°

C冰箱保存待用。

附1.各溶液的配方:

溶液I:

50mM葡萄糖/25mMTris-Cl/10mMEDTA,pH8.0;

溶液II:

0.2NNaOH/1%SDS;

溶液III:

3M醋酸钾/2M醋酸

1.碱法抽提质粒时,NaOH的作用是什么?

掌握细菌基因组DNA抽提的方法。

制备DNA的过程中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

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通过SDS和蛋白酶K裂解细胞并消化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去除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

细菌基因组DNA通常是个很大的环状DNA,而在抽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机械剪切力必将切断DNA,要尽可能地温和操作,减少剪切力,减少切断DNA分子的可能性;

另外细胞内及抽提器皿中污染的核酸酶也会降解制备过程中的DNA,所以制备过程要抑制其核酸酶的活性。

(在实验前一天晚上,接E.coliDH5alpha到LB培养基中培养。

)1、10000rpm离心3min收集3ml新鲜的菌体(两次离心),尽量去除上清。

2、沉淀中加破菌缓冲液300μl(200mMTris-HCl(PH8.0),250mMNaCl,25mMEDTA,0.05g/LSDS;

可以不用溶菌酶、与蛋白酶K),然后60℃,1hr温育,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轻弹一下,使样品混合均匀。

3、-20℃预冷5min,12000rpm离心10min。

4、取上清液加等体积饱合酚混匀,12000rpm,5min离心取上清液。

5、上清液再加等体积饱合酚:

氯仿=1:

1混匀,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

(Note:

4-5步骤,因为酚有毒,本实验考虑只是提取总DNA,对其纯度要求不高,可以考虑不用做这两步。

)6、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小离心管中,加等体积氯仿混匀,12000rpm,5min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小离心管中。

7、向上清中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并加3MNaAc(pH5.2)90μl混匀,-20℃预冷30min,12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吸干离心管中的液体。

8.用1ml70%乙醇重悬沉淀,12000rpm,5min离心后尽量去除上清,然后打开离心管的盖子,让样品在37℃培养箱中自然风干(Caution:

9.将干燥好的DNA样品溶于25μl的TE。

1.用本方法抽提的总DNA是否是完整的E.coli基因组,为什么?

掌握DNA酶切方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位点上,并切割双链DNA。

DNA纯度、缓冲液、温度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本身都会影响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

BamHI的识别位点是:

5‘-G↓GATCC-3’

3‘-CCTAG↑G-5’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

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的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

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长度相同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同时,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

1、在灭菌的微量离心管中依次添加以下样品,混匀后放入37°

C培养箱中保温2-3hr。

dH2O12μl

DNA15μl

10XBuffer3μl

BamHI1μl

总反应体系30μl。

2、称取0.7克琼脂糖,加入100mlTAE缓冲液,微波炉加热溶解(注意此处应该不能看到颗粒物质,在溶液中,一般应沸腾三次),制备0.7%琼脂糖凝胶。

3、待琼脂糖凝胶不烫手时,加入7μl的goldenview(Caution:

该染料可能对人体有害)。

4、封好胶板,插入梳子,制备凝胶。

5、将5μlDNA样品与1μlloadingBuffer(上样缓冲液)混合,加入到点样孔中,在最后一个孔中加入分子量标记(marker)。

6、80V稳压电泳,直至溴酚蓝泳动到离上样孔约2-3cm的位置。

7、带上手套,将胶放入到紫外灯(360nm或254nm)下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记录实验结果(Caution:

UV有诱变作用。

)。

图3: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和样品的loading。

B.

A.

8kb

10kb

图4:

A.λ-EcoT14分子量标记的带型图;

B.电泳图的标注方式。

1.为什么未酶切的质粒样品会出现2-3条带?

2.上样缓冲液的作用是什么?

掌握乙醇沉淀和胶回收两种不同的DNA回收方法。

利用融胶液断裂琼脂糖的多糖键,从而使凝胶完全融化,同时采用了硅胶膜特异性吸附DNA,使DNA结合到纯化柱上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能被充分洗脱下来,从而实现DNA的快速纯化。

1、制备回收用的琼脂糖凝胶。

2、将待纯化的DNA样品(质粒酶切后的样品)加到胶上进行电泳。

3、在紫外灯下用干净的刀片切下含有目的DNA的琼脂糖凝胶条(速度要快,UV有打断DNA的作用),将其装入离心管中,估计其体积。

4、加入3倍凝胶体积的BufferDE-A。

5、悬浮均匀后于75°

C加热8min,每隔2~3min混合一次,直至凝胶块完全融化。

6、按BufferDE-A体积的50%加入BufferDE-B,混合均匀。

7、将DNA-prepTube置于2mlMicrofugeTube中,将步骤6中的混合液移入DNA-prepTube中,5500rpm离心1min。

8、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回到原2mlMicrofugeTube中,加入500μlBufferW1,5500rpm离心1min。

9、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回到原2mlMicrofugeTube中,加入500μlBufferW2,5500rpm离心1min,弃滤液,以同样的方法再用500μlBufferW2洗涤一次。

10、弃滤液,将DNA-prepTube置于原2mlMicrofugeTube中,12000rpm离心1min

11、将DNA-prepTube置于一洁净的1.5mlMicrofugeTube中,在silica膜中央加入15μldH2O,室温静置1min,12000rpm离心1min洗脱DNA,收集离心后的洗脱液。

1.为什么DNA需要回收?

2.回收胶和检测胶有什么不一样?

了解感受态细胞生理特性及制备条件,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培养物,该生长阶段的细菌能接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理论尚未有统一结论,形成的机理有两种假说: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

细胞表面的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即局部失去细胞壁或局部溶解细胞壁,使DNA分子能通过质膜进细胞;

2.酶受体假说:

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形成一种能接受DNA的酶位点,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

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和RbCl/KCl法等,RbCl/KCl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CaCl2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无菌甘油至总体积15%,于-70℃保存半年之久,因此CaCl2法为使用更广泛。

1、取出保存的大肠杆菌DH5α菌株在LB平板上划线,置37°

C过夜培养;

2、挑取一活化好的DH5α单菌落至盛有50ml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

3、37°

C、300rpm摇床培养3hr,使其OD600=0.6~0.8;

(预实验)

4、将培养好的菌液分装到无菌1.5ml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min,于4°

C,4000rpm离心4min收集菌体;

5、弃上清,加入1.5ml0.1mol/L氯化钙溶液悬浮菌体,轻轻摇匀,置冰上放置30min;

6、再次4000rpm离心4min收集菌体;

7、弃上清,加入200μl0.1mol/L氯化钙溶液悬浮菌体,摇匀后置冰上或冰箱中放置待用。

*在整个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1.感受态制备中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了解重组子构建的方法并掌握大肠杆菌转化的方法。

T4DNA连接酶(T4DNALigase)可以催化粘端或平端双链DNA或RNA的5’-P末端和3’-OH末端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结合,该催化反应需ATP作为辅助因子。

转化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

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

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转化过程中,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

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

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

1.将经BamHI处理过的pBlueScriptIISK质粒和回收的目的DNA片段进行连接

线性质粒2μl

目的DNA片段6.5μl

10X连接Buffer1μl

T4DNA连接酶0.5μl

总体积10μl,16°

C水浴,反应过夜。

2、将酶连产物用无菌枪头加入到100μl感受态细胞悬液中,轻轻旋转混匀,冰上放置30min;

3、将上述离心管置于42°

C热激60sec后立即冰上放置2-3min;

4、向离心管中加入0.8mlLB培养基,然后置37°

C摇床180rpm复苏45~60min;

5、样品在4000rpm离心2min,去掉700μl上清,然后将剩下的样品混匀并涂布于添加有氨苄青霉素、IPTG和X-gal的LB平板上。

6、平板在37°

C倒置培养14~18hr后观察结果。

附1:

X-gal/IPTG平板的制备

在事先制备好的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表面加40μlX-gal(20㎎/ml)储藏液,和4μlIPTG(200㎎/ml),用无菌推子涂匀,置于37℃3-4小时,使液体被充分吸收,备用。

1.经过BamHI酶切的pBlueScriptIISK质粒片段和BamHI酶切的大肠杆菌基因组片段混合后,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时可以发生哪几种方式的连接,哪种方式占主导?

2.

了解alpha-互补的原理,掌握重组率的计算方法。

蓝白斑筛选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菌株为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菌株,宿主菌的染色体基因组中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突变,造成其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失去正常N段一个146个氨基酸的短肽(即α肽链),从而不具有生物活性,即无法作用于X-gal产生蓝色物质。

用于蓝白斑筛选的载体具有一段称为lacz'

的基因,lacz'

中包括:

一段β-半乳糖苷酶的启动子;

编码α肽链的区段;

一个多克隆位点(MCS)。

MCS位于编码α肽链的区段中,是外源DNA的选择性插入位点,但其本身不影响载体编码α肽链的功能活性。

虽然上述缺陷株基因组无法单独编码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但当菌体中含有带lacz'

的质粒后,质粒lacz'

基因编码的α肽链和菌株基因组表达的N端缺陷的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互补,具有与完整β-半乳糖苷酶相同的作用X-gal生成蓝色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即α-互补。

1、计算平板上的总菌落数。

2、计算平板上的白色菌落数。

3、计算重组效率。

设计创新实验

实验九:

PCR扩增目的DNA

掌握PCR过程中引物的设计,PCR体系的设定,以及PCR产物的检测。

引物设计的原理:

以基因或cDNA的5’→3’方向的单链为标准,确定待扩增片段两侧的引物序列。

按5’→3’方向,照抄模板的序列,先写下5’端引物的序列;

然后根据模板3’的序列,写下由5’→3’方向的互补链的碱基序列,即为3’引物的序列。

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G+C含量在40%~60%之间;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5′端可以修饰;

引物3′端不可修饰。

实验过程:

1)根据下面给出的pBlueScriptIISK质粒DNA序列,8个同学一组,自己设计引物,

2)送公司合成引物。

3)设定PCR体系,扩增目的DNA序列。

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PCR的原理和反应体系:

图5:

PCR的基本原理

反应体系:

forward引物(10µ

M)20pmol

reverse引物(10µ

dNTP(2.5mM)4µ

l

10XBuffer5µ

Template0.1-2µ

g

TaqDNA聚合酶2.5U

dH2Otototalvolume50µ

附2:

pBlueScriptIISK质粒的序列:

1cacctaaattgtaagcgttaatattttgttaaaattcgcgttaaatttttgttaaatcag

61ctcattttttaaccaataggccgaaatcggcaaaatcccttataaatcaaaagaatagac

121cgagatagggttgagtgttgttccagtttggaacaagagtccactattaaagaacgtgga

181ctccaacgtcaaagggcgaaaaaccgtctatcagggcgatggcccactacgtgaaccatc

241accctaatcaagttttttggggtcgaggtgccgtaaagcactaaatcggaaccctaaagg

301gagcccccgatttagagcttgacggggaaagccggcgaacgtggcgagaaaggaagggaa

361gaaagcgaaaggagcgggcgctagggcgctggcaagtgtagcggtcacgctgcgcgtaac

421caccacacccgccgcgcttaatgcgccgctacagggcgcgtcccattcgccattcaggct

481gcgcaactgttgggaagggcgatcggtgcgggcctcttcgctattacgccagctggcgaa

541agggggatgtgctgcaaggcgattaagttgggtaacgccagggttttcccagtcacgacg

601ttgtaaaacgacggccagtgaattgtaatacgactcactatagggcgaattgggtaccgg

661gccccccctcgaggtcgacggtatcgataagcttgatatcgaattcctgcagcccggggg

721atccactagttctagagcggccgccaccgcggtggagctccagcttttgttccctttagt

781gagggttaatttcgagcttggcgtaatcatggtcatagctgtttcctgtgtgaaattgtt

841atccgctcacaattccacacaacatacgagccggaagcataaagtgtaaagcctggggtg

901cctaatgagtgagctaactcacattaattgcgttgcgctcactgcccgctttccagtcgg

961gaaacctgtcgtgccagctgcattaatgaatcggccaacgcgcggggagaggcggtttgc

1021gtattgggcgctcttccgcttcctcgctcactgactcgctgcgctcggtcgttcggctgc

1081ggcgagcggtatcagctcactcaaaggcggtaatacggttatccacagaatcaggggata

1141acgcaggaaagaacatgtgagcaaaaggccagcaaaaggccaggaaccgtaaaaaggccg

1201cgttgctggcgtttttccataggctccgcccccctgacgagcatcacaaaaatcgacgct

1261caagtcagaggtggcgaaacccgacaggactataaagataccaggcgtttccccctggaa

1321gctccctcgtgcgctctcctgttccgaccctgccgcttaccggatacctgtccgcctttc

1381tcccttcgggaagcgtggcgctttctcatagctcacgctgtaggtatctcagttcggtgt

1441aggtcgttcgctccaagctgggctgtgtgcacgaaccccccgttcagcccgaccgctgcg

1501ccttatccggtaactatcgtcttgagtccaacccggtaagacacgacttatcgccactgg

1561cagcagccactggtaacaggattagcagagcgagg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