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38979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范文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共5页)2800字.docx

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

  

  7月12日~7月31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在这二十天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在教学之外还进行了社会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自从7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以来,总共报到学生96人。

我担任初中班班主任,初中班总共报到42人,但是实际上课的人数没有那么多,平时每天来上课的大概只有十几个,多的时候会有二十几个。

初中班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都有,还有三个高中生。

学生主要分布在大哨村、补抽村等离中心小学比较近的村,此外还有几位米沟村和大本村的学生,离中心小学很远,步行大概一个多小时。

  我担任初中班历史和小学五六年级地理老师。

在教学及家访的过程中发现:

首先,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很多东西我们自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的实际上学生可能并不很了解,班里面也有比较突出的学生,但极其个别。

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础非常一般,有的甚至很差。

其次,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也比较消极。

在平时和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同学对读书目标并不是很明确。

当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很茫然。

有的学生表示,家里面经济条件不好,考上了家里人也供不起。

也许经济条件落后是教育问题最致命的硬伤,当教育问题明显受制于经济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便不是那么强烈了,也许对于一个能考上大学,但却上不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件比考不上本身还要痛苦的事情。

  此外,当地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种积极的读书受教育的影响氛围,学生也便寻找不到一种标杆和旗帜,在这种氛围中自己要求上进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毅力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完成所计划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更注重的是在心理和精神上鼓励学生认清现实,并且心有理想,克服困难,能执着于信念,把读书当成一种追求,能有一种以读书人的身份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理想,从而能更清醒地认识世界,**乡,心怀理想,**乡。

用温总理的话说便是: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二、调研方面。

二十天里除了搞活动放假的两天和7月25、26、27下雨三天之外,其他时间几乎每天都出去调研,队员的调研足迹**乡十多个村,**乡政府周边的大哨村、补抽村、吉久村和董哨村,此**乡政府比较远的大本村、排当村、米沟村、夯尚村、大龙村和大卡村等。

调研对象分三部分,分别是贫困学生、农村青年和留守老人。

  调研大部分都采用访谈的方式,因此比较详细地了解**乡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经济条件:

大哨村、补抽村和董哨村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因为当地人大多数都种烟,政府负责收购,因此风险比较小,只要有地、有劳动力,一年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且**乡政府,因此这里的公路比较畅通,信息也比较通畅,一般的惠农政策也能及时的享受到。

吉久村土地比较少,种植水稻或是烟草都比较少,因此当地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但是形势也并不乐观,有些人在外面挣钱还要让家里人寄钱过去。

有些人实在迫不得已,就去矿上做钻工,但是去矿上非常危险,几乎天天都会看到死人。

好多人条件都很差,出行基本靠步行,有些人条件好一些买得起有摩托车,但那都是买的二手货,新的买不起。

吉久村经济条件比起前面三个村是比较差的,但是吉久村公路也比较畅通,政府也帮助村民安装了电视,对外界的信息接收也是比较方便的。

大本村、排当村和夯**乡政府相对比较远,经济条件更要落后一些,大本村、排当村和夯尚村甚至没有完全通公路。

这几个村的土地也比较少,烟草种植的也不多,**乡政府较远,有些惠农政策并没有享受到。

**乡政府调研时了解到政府出钱帮助当地村民修沼气池,只要求村民出劳动力和少量的钱就可以修,但是在排当了解到的情况是政府要求村民出一千多块钱,因此好多村民由于出不起便没有修。

还有关于房屋保险、作物保险,村民表示不知道这回事。

在董哨调研时,村民表示平时和政府不怎么打交道,真正有事找政府的时候,政府也不怎么管事。

这充分说明政府与村民关系比较疏远,政府有些惠农政策在宣传和普及上有待于提高。

大本和排当要求政府帮忙尽快修通公路。

  关于教育问题的态度:

几个村的具体情况不太相同,总结如下。

以乡政府周边的四个村大哨、补抽、吉久和董哨为例,比较说明。

我去过次数比较多的是吉久村和大哨村,其次是董哨,然后是补抽。

吉久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上完初中毕业就不上了,有个别中专生,很少有高中生,有一个高中生,读了半学期就不读了,因为成绩很差,而大学生更是没有。

在调研中发现吉久村大多数人对教育观念比较淡薄,很多人表示孩子只要初中毕业,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就可以了,除非学习成绩特别好,否则家里面也不会供,不会冒风险贷款,考上一般的学校家里是没有钱继续支持的。

而且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想对孩子学习重视也没有办法。

有些学生本来成绩也是比较好的,但在学校老师也不是很重视,好学生也给差的学生影响坏了。

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教育普遍有一种很消极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性,认为初中毕业就可以了。

吉久村村长表示,学生考上大学一般都需要家里面贷款,不贷款是没有办法支持的。

但贷款,除非是重点大学,数一数二的学校家里人才肯冒险贷,一般的学校毕业出来工作不好找,还款会成为问题,因此贷款读书就不划算了,所以读书要么读最好,家里人哪怕砸锅卖铁就一心一意供;要么最差,彻底放弃了。

读书读的中游的,一般情况下也就放弃了。

另一方面还怕贷了款读书出来找不到好工作,会让别人笑话,自己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

村长自己的孩子也是,村长表示,孩子读书如果是尖子生,家里人就贷款供,不是的话就算了。

大哨村和董哨村情况类似,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视的,很多村民表示,只要孩子读书读的好,能考上,哪怕再难也要供。

董哨村和大哨村高中生和大学生相比吉久村是比较多的。

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还送孩子去吉首读书。

  分析原因:

首先,教育问题主要受制于经济条件。

**乡大多数自然村都是政府鼓励种烟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都是靠种植烟草发展经济。

大哨村、补抽村和董哨村由于种植烟草比较多,因此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能负担起的,家长也会尽力想办法。

有个别家长表示,自己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希望孩子多读点书,尽量接受高等教育。

吉久村经济条件很落后,由于人均土地很少,所以种的烟草并不是很多,经济条件相当落后,很多人外出打工形势并不是很好,有些人甚至需要家里寄钱过去,因此负担学生的学费显得很吃力,当家庭经济负担不起学生庞大的学费支出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接受教育似乎也便很难行得通了。

其次,家庭子女众多也是家庭经济条件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子女众多是当地的一个普遍情况,一个家庭三到四个小孩的情况极其普遍,甚至还有四五个的。

当地人普遍的观念是“有儿有女穷不起,无儿无女富不长”,家庭子女多,加上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因此子女的教育问题分外困难的一件事。

不过,吉久村村长反映,通过接收外界的信息,村民也在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两三年传统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变为“儿子有一个就可以了”。

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注重人口数量转变为质量的提高也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