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824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循环结构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程序的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中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应要求是:

“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教材通过“超级水稻种植试验的统计分析”、“陈婷植树”、“乘法表”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分析程序,介绍了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和Do循环

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二、设计思想

⒈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展示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造性设置,突出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对比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执行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循环语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掌握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循环语句来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循环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比较,体会

到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

利用循环结构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探究法等。

六、教学准备

⒈教学用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教学系统、VB6.0、课件。

时间

(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

复习:

1.FOR循环语句格式:

For循环控制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循环体

Next循环控制变量

2.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组织

就座

准备

3

提问

阅读

创设情境并为新知识作铺垫

分析

思考

回答

1

引导

 

思考

 

明确学习内容

3

七、教学过程

2.DO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DO循环执行过程

板书

观察

引导

思考

分析

理解

3

 

 

思考

学会

教授新课:

二、循环结构应用举例

例1:

S=1-1/2^2+1/3^2-1/4^2+……+1/99^2

试编写程序求S的值

分析问题:

此问题是一个有限数列求和问题。

此问题的求解要首先写出通项公式。

循环次数已知,应使用FOR循环完成。

设计算法:

①I=1

②S=S+(-1)^(I+1)*1/(I*I)

③I=I+1

④若I值小于99,返回第②步

⑥输出S的值

⑦结束

 

6左右

 

2

 

3

 

9

编写程序

For循环部分Fori=1To99

S=S+(-1)^(i+1)*1/(i*i)

Nexti

完整程序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iAsInteger,nAsInteger

n=InputBox("请输入")Fori=1Ton

IfiMod2<>0Thensum1=sum1+1/(i*i)Elsesum2=sum2+(-1)*1/(i*i)

Nexti

Sum=sum1+sum2PrintSum

EndSub

调试运行

 

例2:

π/4=1-1/3+1/5-1/7+……

利用以上公式求π的近似值,直到发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6为止。

(该项不累加)

分析问题:

此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有限数列求和问题。

循环控制条件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6为止。

循环次数不定,应使用DO循环完成。

演示

 

分析指导

 

引导

 

师生协作小结

分析讲解

理解

 

思考上机实践

 

探究

 

归纳

 

思考学会

通过流程图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通过实例突出重点

 

分层教学

 

加深理解

 

知识目标学习

 

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分层教学

程序设计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iAsLong,piAsSingle,sAsSingle,nAsDouble

i=1Do

n=(-1)^(i+1)*1/(2*i-1)s=s+n

pi=4*si=i+1

LoopUntilAbs(n)<10^(-6)Printpi

EndSub

调试运行:

案例3:

小球弹跳问题

小球从10米高处自由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原高度的千分之一时,小球会停止跳动。

(1)计算小球在整个弹跳过程中所经历的总路程。

(2)计算第10次小球落地时经历的总路程。

分析问题:

此问题本质上累加求和问题。

(1)循环控制条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原高度的千分之一时,小球会停止跳动。

循环次数不定,应使用DO循

 

分析指导

布置

思考实践

探究

环完成。

(2)循环次数已知,应使用FOR循环完成。

程序设计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DAsSingle,UAsSingle,SAsSingleS=10

D=10

Do

D=D*0.5S=S+D*2

LoopUntilD<10/1000

Print"小球移动的总路程是:

";S;"米"

EndSub

调试运行:

例4:

编写程序:

输出2~10000以内的完全数。

完全数:

因子(不算自身)之和等于它本身的数称为完全数。

28的因子是1,2,4,7,14,且1+2+4+7+14=28,则28是完全数。

分析问题:

应先设计出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完全数的程序

再使用嵌套循环完成出输2~10000以内的完全数。

程序设计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mAsInteger,iAsInteger,SumAsIntegerForm=2To10000

 

i=0:

Sum=0

Do

i=i+1

IfmModi=0ThenSum=Sum+iLoopUntili=m-1

Ifm=SumThenPrintm;"是完全数"Nextm

EndSub

调试运行

 

3

 

三、不同循环语句的比较

⒈For循环语句和Do循环语句的比较

For循环语句:

适合于描述预先知道重复次数的循环,是一种计数循环。

Do循环语句:

适合于描述难以预先确定重复的次数的循环。

四、总结归纳:

如果一个算法涉及到循环结构,一定要分析以下几点:

⒈分析循环次数:

已知或未知

⒉分析进入和退出循环体条件。

⒊分析循环体内容:

①需要重复的内容

②改变循环变量值的方法。

不同问题,用同一种循环语句解决;同一个问题,

可以用不同循环语句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