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810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docx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

第一单元检测题(5.15-5.16)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6分)

右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1—2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

对应的期间是()

A.I期B.II期C.III期D.IV期

2、在I期()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

(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4、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较严重趋向的阶段是()

A.

(1)   B.

(2)    C.(4)    D.(5)

5、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多呈点状、线状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水源的影响C.政策的影响D.文化背景的影响

6、下列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影响的是()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文化教育状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8、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

9、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10~13题。

10、曲线②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乡村→城市B.城市→乡村

C.城市→城市D.不固定

11、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A.①B.②C.③D.④

12、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气候因素

13、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力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4~15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4、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15、该城市可能是()

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完成16-17题。

16、则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一直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

17、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6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

18、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B.acdC.abdD.bcd

19、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B.bC.cD.d.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6、图7回答20~21题。

20、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图。

若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21、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22~23题。

具体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22、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我国某校高三

(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

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

图3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回答24~25题。

24、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5、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据此完成26~27题

26、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A.制造业高度发达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C.大量征兵抗战D.畜牧业水平高

27、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28、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属于环境难民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共4个题,44分)

29、读“某地区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20世纪下半叶,该地区人口出生率总体呈__趋势,死亡率呈_______趋势。

(2)该地区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属()

A.传统型B.过渡型C.现代型

(3)该地区在20世纪下半期明显地出现了____________次人口增长高峰,那么你预测下次人口增长高峰应是在()

A.世纪之交B.21世纪中叶

C.21世纪20年代初D.21世纪20年代末

(4)若我国人口的再生产情况与该地区相近的话,那么我国人口再生产转型较___________,(填快、慢)原因如何?

30、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3)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而70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

(5分)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代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_______。

(2分)

(3)利用下表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1995年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

(2分)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9%

1.42%

1.43%

1.05%

(4)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

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_______阶段,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1、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每处2分)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5.15-5.16)

一.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B

D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D

B

A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D

D

B

A

D

B

A

B

4、(5)阶段后期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是这个阶段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

7、“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两者共同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

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人类晚婚晚育,所以世代更替慢。

10、曲线②对应的图例是由城市到乡村;

11、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大量的乡村人口前往城市,即城市化的过程。

14、从表中可以看出0~14岁(%)所占的比例在减少,同时65岁及以上(%)所占比例在上升,而15~64岁(%)的比重却在上升,表明这个城市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非常低,人口是以机械增长为主。

16、该国1951——2000年,前期以自然增长为主,后期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1971——1980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17、该国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D.20世纪末,自然增长率非常低,老年人口比重偏大。

18、a为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迁出,b为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迁入,d为大量的青壮年男性人口迁入。

20、图6中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在减少,说明出生率在降低,若持续下去会造成人口老龄化。

2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金字塔的塔底在变窄,塔顶在变宽。

22、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一个是地形(平原/高原)一个是热量(纬度低,热量高/海拔高,热量不足)

23、青藏地区主要特点是“高、寒”,生态脆弱,而非干旱;但该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能。

25、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Ⅱ,即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

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Ⅰ—Ⅲ—Ⅳ—Ⅱ的过程即由高高低-高低高-较高低较高-低低低;

目前该地区由于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7、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男性人口,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A。

二、综合题

29、

(1)下降下降;

(2)B;

(3)二C;

(4)快①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教育不断进步,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出生率下降明显;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医疗卫生进步,死亡率下降明显且处于较低水平;③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更明显,所以人口转变速度较快,已接近“现代型”。

30、

(1)高建国之初,政治上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没有同步下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2)60三年自然灾害,使死亡率上升

(3)略

(4)低低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1、

(1)高大量的人口迁入

(2)偏低自然增长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大量外地人到北京定居对北京自然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用水紧张,环境污染等

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社会秩序混乱

(5)迁往东部沿海地区原因:

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由内陆迁往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31、下表描述了A、B两国人口按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读后回答(9分):

年龄段

小于15岁

15----65岁

大于65岁

比重

A

35%

60%

5%

B

10%

60%

30%

(1)B国大于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达30%,说明出现了严重的化;(1分)

(2)A国的人口结构,对该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年轻人的比例,人口将;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4分)

 

(3)A国应采取的措施是;(2分)

图1

图2

(4)A、B两国人口按年龄结构分布情况,除用表格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图1、图2。

请你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A、B两国人口按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2分)

31、

(1)人口老龄

(2)上升持续增长少年儿童比例上升,教育培训经费增大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增高经济发展缓慢,消费水平降低

(3)鼓励生育或吸引移民

(4)大致有创意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两例如下,其他形式也可。

3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

(2)

针对该国问题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2)

(2)B国的人口问题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32、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7)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省(区)

内蒙

老年人口比重

12.8

8.5

8

7.5

6.8

6.5

6.9

5.1

5

5

3

人口承载状况

0.2—0.8

0.3—1

0.5—1

0.2—0.7

0.7—1.3

0.9—2

>2

>2

>2

>2

>2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4分)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3分)

 

材料三:

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世界

中国

美国

人均耕地(公顷/人)

0.24

0.08

0.76

(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

(4分)

34、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的地区是       、        和        。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5分)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2 分 )  

 

二综合题

26.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共8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_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  。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区,原因是____。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____ 。

27读下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分)

⑴根据城市化水平判断,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曲线。

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的发展水平。

28.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其计算方法是。

(2分)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属于

人口增长模式。

(2分)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填字母)

(4)下表中的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填字母)阶段。

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阶段。

由于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模式。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0.6

3.1

中国

1.71

0.66

1.05

(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6)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____型向_____型过渡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6.

(1)AC

(2)A、商业区、人口多,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利于商品聚散。

(3)住宅区、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方便职工上下班与购物。

(4)地租低,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保护市中心的环境。

27.⑴①、②

⑵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⑶社会经济

28.

(1)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忙率

(2)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原始型

(3)A、E

(4)E、C、D

(5)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任选四项)

(6)传统型、现代型

52.读“接受教育程度统计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子女数(1981年)图”,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妇女,随妇女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

(2)从图中可推知:

①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②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大。

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落后地区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当务之急。

5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人口流动超过1.2亿,读下图回答问题。

(4分)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1、

(1)人口老龄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平均寿命延长,同时出生率下降。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2)人口增长过快;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32、

(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33、

(1)沪、苏、津、粤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

(2)沪、粤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

(3)特点:

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

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原因:

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4)自然原因:

灾毁耕地社会原因:

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

34、

(1)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

(2)矿产资源丰富;

(3)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