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35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docx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

政法系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

张璐

 

运城学院

2012年6月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系别:

政法系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

张璐

指导教师:

张彩琴

 

运城学院

2012年6月

浅析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摘要: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然而,在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有效生成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重知识传授轻价值生成、重教师说教轻学生体验、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重教师权威轻平等交流等问题,要有效实现情感目标,就必须把采取知识传授与价值生成、教师说教和学生体验、德育评价和智育评价、教师权威与平等交流相结合等措施,促使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生成

 

AnalysesEffectivegenerationofEmotionaiminPoliticsteachinghighschool

 

Abstract:

Thepoliticsoftheclassroomteachingofmiddleschoolemotionaimistocultivatestudents'healthybodyandmind,thecorrectideology,andtopromotethecorrectworldoutlook,theoutlookonlifeandvaluestoforminthenewcurriculumteachinggoalinthepositionofespeciallyimportant.However,inmiddleschoolofthegenerationofpoliticsintheprocessofeffective,existingsuchasheavylightvalueknowledgegeneration,heavylightstudentsexperience,teacherssermonheavyintellectualeducationevaluationlightmoralevaluation,heavyteacherauthoritylightequalexchange,torealizetheemotionalgoal,wehavetotaketheknowledgeandvaluegeneration,teachersandstudentsexperience,preachingmoralevaluationandintellectualeducationevaluation,teacherauthorityandequalityexchangessuchascombinationofmeasurestopromotetheeffectivepoliticsemotionaimhighschoolgeneration,soastopromotetheall-rounddevelopmentofstudents.

Keywords:

middleschoolpoliticallesson;emotionaim;isgenerate

目录

引言1

一、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内涵及重要性1

(一)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内涵1

(二)情感目标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2

二、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有效生成过程中的问题4

(一)重知识传授轻价值生成5

(二)重教师说教轻学生体验5

(三)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6

(四)重教师权威轻平等交流7

三、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有效生成的途径7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生成相结合7

(二)教师说教与学生体验相结合9

(三)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相结合10

(四)教师权威与平等交流相结合11

结语12

参考文献……………………………………………………………………………..12

致谢14

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皆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而情感目标正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性质和任务的最终体现。

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只偏重知识认知,而忽略情感培养,使情感目标不能有效生成,思想政治课作用发挥受到极大限制。

因此,深入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内涵及重要性,探析情感目标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情感目标有效生成的途径,对于实现政治课的价值和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内涵及重要性

如上所述,在中学政治课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中学政治课性质和任务的最终体现,而要有效实现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内涵及重要性是基础和前提。

(一)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内涵

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新课改理念下,他们被赋予非常丰富的内涵。

1.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

情感反应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客观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产生了对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指出,初中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要基本实现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热爱劳动、勇于创新以及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等情感目标。

高中政治课课程标准中对情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要使学生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的具体界定,为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明确了方向。

2.态度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新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学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态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有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学习,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

态度教育对学生有终身的价值,它对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反映、判断,并形成稳定的、根本的观点和态度。

”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要求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时,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尤其是涉及利害问题时,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走好人生道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个体的人格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为核心,情感的结果是态度,价值观则具有终极的意义。

中学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具备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情感目标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程最基础的目标就是,帮助中学生提高道德品质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

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但这一过程又不可能自发完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体验,在实践中探究、领悟人生的意义,明辨是非,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情感目标的突出有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要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综合了政治素质、德育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开拓创新、勤于探究、与同学合作的精神。

中学政治课作为现代教育课程的一门基础德育课,要求既要教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各种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形成,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而这些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正是通过情感目标的实现而达到的。

由此不难看出,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突出有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

2.情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促进认知的发展

认知发展是情感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而情感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促进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学政治课是为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综合性也就是强调学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均衡、全面发展。

但长期以来,认知水平的提高一直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有片面追求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有效生成的情况。

然而,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目标的实现有密切关系,正如,布卢姆指出,“认知行为的变化与情感行为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情感行为都有着某种性质的认知行为与其对应,反过来也是如此”。

忽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而过于强调认知的发展,不仅不能促进认知的发展,反而会阻碍认知发展的水平,所以情感目标的实现对认知水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情感目标的生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求知欲、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原动力,而情感则是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前提。

”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就不会有积极进取的行为。

因此,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确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和社会规范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进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

4.情感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

由于从小到大生长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的影响,学生个体在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都参差不齐。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等,而这些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合理、充分调动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某事物有深刻的内心感受而勇于探索和实践,而且可以使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创新能力。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情感目标中,要求学生要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确立和落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各自特长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综上可知,情感目标对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的生成有助于中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二、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有效生成过程中的问题

新课改虽然已推进数年,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在有效生成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重知识传授轻价值生成

目前政治课教学中,与传统应试教育相适应,教师更多的倾向于灌输学生知识结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等知识,而忽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作为“附属物”。

如在永济市涑北中学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实习期间,我以高二年级为重点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

在听取高二年级三名政治老师的十几节课后发现,只有一名资深的老教师,在讲课时能较恰当的把政治课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渗透在教学内容中。

而其余的两名教师,在授课时,一节课45分钟,有四十分钟都在单纯传授知识,价值观、情感在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出来,严重倾向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价值生成和情感体验。

这种重知识传授轻价值生成的倾向,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教师说教轻学生体验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体验,良好社会规范只有通过学生积极实践体验,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学生实际体验的缺乏,最终也会阻碍情感目标的生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但是,在我国,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记,这种教学模式使当前的政治课堂大多过于机械、呆板、沉闷,将学生当成是装纳知识的口袋,完全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情感体验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个体。

在实习校听课过程中发现,采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178班,学习风气好,基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而且,在行为上也有明显表现,他们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向上,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且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班级评比中也能获得好成绩,集体意识较强等。

而较多采用讲授法的180班,单纯依靠教师说教,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很难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因此,在压抑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容易产生厌恶等消极情感,受到这种消极情感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不能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对认知活动产生极大的干扰,更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在涑北中学整个高二年级十二个班中,仅有两个文科重点班,其他十个普通班级的政治课教学基本都采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记笔记、划重点,没有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

以致造成学生思想上不思进取,行为上也没有突出的表现,把学习当成任务完成,被迫学习,效率不高。

由此看出,情感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并生成,仅靠说教难以让学生认可,更难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为。

(三)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对政治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既重视学生对政治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良好公民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然而,长期以来,与传统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相适应,政治课教学评价也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即智育评价,而忽视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生成的评价,德育评价严重缺失。

虽然,近十多年来,政治科考试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政治术语正确表述等学科能力的考查,但这些能力归根到底还是应试的能力,而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思想品质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等则无从考评。

所以,从理论上说,思想政治课是“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但事实上,思想政治课评价跟其他智育课程的评价并无什么差别。

比如,我实习的涑北中学,每周都有周测,除此之外,还有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

而所有的考试都是纸笔形式。

在与政治课老师的谈话、聊天中得知,考试过于频繁,把纸笔测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德育,即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程度,这种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的方式,从根本上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能感觉到,过多的周测、月考让他们疲于题海大战,真正能力提高以及道德水准的上升程度无法衡量与考评,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挫,情感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了。

可见,传统的教学评价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四)重教师权威轻平等交流

目前政治课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

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

针对师生关系的问题,我曾在实习的班级做过一次简单调查。

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你们班主任对你们严厉吗?

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等,每个同学用纸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不需要写名字,只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即可。

之后,我做了简单统计,发现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所谓的好老师,就是和蔼可亲,尊重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点进步等。

还认为他们的班主任以及代课老师过于严厉,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不敢与老师平等交流,总觉得老师高人一等。

其结果是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应对各种考试,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思想品德难以形成。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平等交流,把老师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不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即使是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出现偏差,也不能进行积极的疏导,这样,从根本上说,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阻隔了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三、中学政治课情感目标有效生成的途径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不能有效生成,严重影响政治课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生成相结合

要做到使知识传授与价值生成有机结合,可以有两个途径:

1.有效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价值生成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中学生认识并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包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

被普遍使用人教版政治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可读性,用大量的图片和事例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事例,通过有感情的讲述去渲染,通过故事、音像等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对正确认知和接纳价值观。

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块内容时,教师先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消费观点,之后教师设问:

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

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消费?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情感效果的关键,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身边实际事例,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价值生成。

2.巧妙组织教学内容,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

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

就学生而言,其自身潜力能否发掘,素质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有没有积极的心态。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信息的接受和加工状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

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引发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趣导学,通过设计疑问等手段,让学生积极思考,使情智发展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好学、愿学、乐学;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通过愉悦赏析、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我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图片,如海宝——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每个同学想象中华文化的代表物,如汉字、故宫、武术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我通过分享几则传统美德故事,如状元还乡、孔融让梨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形成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

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意知识传授和价值生成的有机结合,把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品德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渗透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生成。

(二)教师说教与学生体验相结合

注重教师说教和学生体验相结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体验

新课程改革后,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践行。

而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学政治课教学除了采用讲授法外,还宜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

法。

其中,一般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宜采用启发式,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宜采用讨论式,而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创新题目则宜采用探究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要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就要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让他们的思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

讲解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录像、VCD,甚至网络等现代媒体引进课堂,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暗示法、启发法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推理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与教师一起构建新知识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增长与情感的体验充分结合。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初中思想品德《与诚信同行》这一块内容时,教师刚上课安排五个同学演一个场景剧,大概是这样的:

有位同学英语考试得了91分,是班里的最高分,而他的爸爸答应他,如果这次英语考试得了第一,就送他一个MP3作为奖励。

可是,在无意间,一个同学发现他的试卷有一道题被判错了,应该扣二分,这样他就不是最高分,也就得不到爸爸的奖励。

情景剧表演之后,分组讨论,假如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认为必须跟老师说,要不然就是不诚实的孩子;有人说可以回家先跟爸爸讲,得到奖励后再去找老师等等。

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踊跃参与。

老师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这位同学如何做,他跟老师说了,老师说不错,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回去后,又把事情的原委跟爸爸说了,爸爸为了奖励他诚信还是给他买了MP3,他非常高兴。

接着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老师唱了一首自创的歌曲,升华主题,强化价值认知,以激励的方式结束这节课。

不难发现,运用多媒体以及学生自己表演情景剧等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独特的见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体验得到充分发挥,情感目标最终得到较好的落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感目标关键是增强情感激发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在内容上是抽象的理论教学,缺乏生动性和具体性,而事物具体形象正是情感激发的载体。

生动的具体形象能刺激人的感官而唤起人的情感,但教材的文字内容很难起到直接刺激感官的效果。

在教学中只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演变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增强激发情感的效果。

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人们文化生活的变迁时,如果只通过语言来讲述文化生活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生成。

教师可以播放每个历史时期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风格、歌曲的内容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使本课的情感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