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252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docx

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ān)澎湃(péng)炽热(chì)亘古未变(ɡèn)

B.抹杀(mó)哺育(pǔ)悲怆(chuànɡ)斩钉截铁(jiè)

C.阖眼(hé)钥匙(chi)朔气(shuò)颠沛流离(pèi)

D.告罄(qìng)剥落(bō)遨游(áo)妇孺皆知(rù)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廷广众

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语无论次群蚁排衙

C.筹划独裁言外之意鞠躬尽瘁

D.洗濯猥琐悲天悯人莫明其妙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迫不及待,诲人不倦,大庭广众。

B语无伦次。

D莫名其妙。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B.期末考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划即将来临的暑假生活。

C.同学们像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一心扑在书本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使用对象错误。

C呕心沥血:

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使用对象错误。

D五彩缤纷: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语序错误。

改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B残缺宾语。

句末加“的活动”。

C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但”改为“也”。

点睛: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眯。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土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

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①总起,点出竹“入诗入画”;③解释提出的观点;②竹子的特点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⑤以郑板桥苏东坡为例;④写人格。

整个语段的顺序,是由竹的“入诗入画”写到人的品格。

因此选B。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市诗歌协会举办的《纪念普希金读诗会》邀请了我市部分诗人、诗歌爱好者、小记者参加。

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两个“啊”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B把“《纪念普希金读诗会》”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D“享受”后加逗号,句末加问号。

7.根据提示填空。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陋室铭》)

(2)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春》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无案牍之劳形

(2).

(2)万里赴戎机(3).(3)正入万山圈子里(4).一山放出一山拦(5).(4)榆树知春不久归(6).百般红紫斗芳菲(7).(5)此夜曲中闻折柳(8).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试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牍”“戎”“柳”“园”等字词的书写。

二、语文综合运用

8.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班开展“感受父爱,感恩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怎样回报父亲?

(3)都说父爱如山,请借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父亲的爱吧!

编辑一条短信问候下父亲,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心声吧!

(至少用上一种修辞)

【答案】

(1)示例:

父爱无言,我心温暖。

(2)示例:

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亲;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关心、体谅父亲。

(3)示例:

爸爸,你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指路明灯,在您的爱的羽翼下,我一定会健康地成长。

谢谢您,爸爸!

我爱您!

【解析】试题分析:

(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

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感受父爱,感恩父亲”的主题。

(2)开放性试题。

言之有理即可。

如作为一个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可以报答父母,目前唯一能够报答父母的就是做个好孩子,让父母少操心,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

这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3)编辑一条短信问候下父亲。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要求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流。

在编辑问候语的时候,力求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

注意修辞的使用。

9.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

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

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祥子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2).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骆驼祥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三、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秦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A11.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解析】

10.试题分析:

A项“自近而远”对这首诗赏析有误。

“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

11.试题分析:

考查诗句抒发的顺序感情。

“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

“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蕃蕃:

______

(2)陶后鲜有闻鲜:

______

1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之爱

B.自李唐来自钱孔入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

D.同予者何人之者亦舍然,大喜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6.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案】12.

(1).

(1)多

(2).

(2)少13.A

14.

(1)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有很多。

(2)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了去玩弄它。

15.D

16.示例:

这两种说法都不全对。

环境对一个人的品行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不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

【解析】

12.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蕃”:

多。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3.试题分析:

A项加点词语意思不同,前者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起取独作用;后者结构助词“的”。

B“从”。

C表转折。

D“……的人”。

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甚蕃”“远”“亵玩”等字词的翻译。

15.试题分析:

D项“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理解不正确。

是用牡丹反衬莲之美。

16.试题分析:

开放性试题。

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认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人们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自己的操守的,从而像莲花一样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可以实现的,而不能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作为自己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借口,这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

坚守自己还是同流合污是看自己的定力,看自己的内心的。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

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

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

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

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

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

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毛,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

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

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

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

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

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

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

只有灯笼腰身糊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笼才有了灵魂。

细密的纹路村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

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栓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

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

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

“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栓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

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

”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

”拴柱一个劲地道谢。

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

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

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

“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

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17.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8.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9.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

20.“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21.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说说“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17.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父亲将给自己留着过年的灯笼送给别人。

18.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

19.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20.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正如父亲的善良和爱心,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含蓄地赞美了父亲的高尚品德。

21.“灯笼”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

【解析】

17.试题分析:

本题不难,抓住文章中的情节,依次概括即可。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关键的信息点要明确,这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学习的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经验,了解方法。

仔细阅读,理清人物的主要行为以及事迹加以概括,注意要与“灯笼”有关,以“父亲”为陈述的主体。

语言要简练,不需过多的叙述。

18.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此题从父亲把给自己留着过年的灯笼送给别人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憨厚、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

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他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地回答性格特征。

19.试题分析:

此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比较突出。

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含意及作用,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能力,答好这类题目,平时就要在阅读时读得细,深究词句,注意词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要从情节细微处体会了解人物情感,要注意作品中前后情节的联系和作者对人物细致入微的描写。

要注意一些方法,比如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等。

先要说明写法:

神态和语言描写。

然后再根据语境中人物的表达来体会描写中的包含的人物情感。

20.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

此题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来理解,从“照亮别人”这个方面考虑解题思路。

从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角度作答。

要答出中心,即含蓄地赞美了父亲的高尚品德。

21.试题分析:

首先根据第一题解答的内容理解“灯笼”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再从“灯笼”本身的特点“照亮”来理解作者以物写人的方法,父亲就像一个“灯笼”,用善良和爱心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放牛

李汉荣

(1)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

(2)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3)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的山呀。

我有些害怕,说:

“我怎么认得路呢?

(4)父亲说:

“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5)父亲又说:

“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6)现在想起来仍觉得有些害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7)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

(8)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

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

(9)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

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10)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

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能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

(11)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

(12)我的小脑袋就想:

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它面前,我更是小小的。

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13)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

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14)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15)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

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

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16)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

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

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

(17)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

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

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

牛要背我回家。

(18)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在心里又喊了一声:

我的老黑,我童年的老伙伴!

(19)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

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

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高高的星空里。

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

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

(20)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

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

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21)秋天,我上了小学。

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

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22)半年后,老黑死了。

据说是在山上摔死的。

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23)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我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叫“梯子崖”的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那个大石阶。

它已比当年平了许多,石阶上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

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