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624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学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装……………………………………订……………………………………线……………………………………

八年级语文

成绩__________

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

红花xīn香,碧草连天,绿柳婆娑,白杨

xiùqí,在这万象更新的春天,让我们不忘初心,砥lì前行!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即使是创新,也要把传统中合理的东西留下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改革必须瞻前顾后。

C.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那些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牵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潜滋暗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过新年,逛灯会”已成为近两年备受泰州市民追捧的一项春节文化。

B.大年初一,在江苏泰州老街凤城河庙会上,民俗文化大巡游如约登场,踩高跷、舞龙、舞狮、荡湖船等一个个民俗表演方阵争奇斗艳,吸引了数万市民和外地游客观展。

C.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玲建议进行演讲比赛。

我同意她的建议。

D.扬剧《小尼姑下山》以炫丽的舞台艺术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⑥每题2分)

①为山九仞,。

②独学而无友,。

③,疏而不漏。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⑤一堆堆乌云,,。

⑥“世上不是没有

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韩愈也在《马说》一文中说过“,”。

5.名著阅读。

(6分)

(1)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B.小说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文学语言,简洁、鲜明、准确、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C.小说中的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性格特征。

D.小说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性格各异,例如李逵足智多谋,宋江谦逊深沉,阮小七性情急躁。

(2)《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

(1分)

(3)《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你能举出其中一个人物及其绰号吗(上面题目中已经出现的不算数哦)?

《水浒传》里的故事家喻户晓,你能举出其中一个吗(不超过7个字)?

(3分)

人物:

绰号:

故事: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1)【熟语闯关】写出含“狼”字的一个成语和一个俗语或谚语。

(2分)

①②

(2)【读诗悟理】

逼出森林的狼

在漫无目的的流浪

没有食物

冷眼旁观着

人与人厮杀的战场

无奈与彷徨

沿着冷漠

寻找家的方向

读上面这首诗后,说说你有什么启发?

(2分)

(3)【阅读分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任务(4分)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

A《狼图腾》中的狼,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

它强悍、智慧、温情以及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

B《狼图腾》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

《狼图腾》带给读者的强烈震撼还在于它的文化学术价值。

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与狼有关的故事中,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优劣比较。

C作者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以《狼图腾》为精神线索,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进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华民族信奉的“龙图腾”极有可能源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的惊世骇俗之说。

他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且从未中断。

1上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请你找出来,并加以纠正:

(2分)

句用错了,修改:

②结合上述文字,请你在课前一分钟推荐阅读中向你的同学推荐这本书:

(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第7题。

(6分)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

,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②惊残:

惊醒。

③故山:

故乡。

7.

(1)关于本词内容及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

B.“茅檐”“蓬窗”指其寓所简陋,形容客居的萧条。

C.“总”字传达出了一种怨责、无奈的情味;“又”表明作者对杜鹃夜啼的喜爱。

D.结尾两句运用“犹自……况”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

(2)“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

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

“良马可形容②筋骨相也。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轍③。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纆④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

,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

“何马也?

”对曰:

“牝而黄⑤。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⑥。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色物⑦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

“一至于此乎!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⑧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

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子姓:

子孙,这里指儿子。

②形容:

形状,形貌。

③绝尘:

蹄不沾尘。

弭(mǐ)轍(zhé):

没有足迹。

弭,止、息。

④纆(mò):

以挑东西的绳索代“挑”。

⑤牝(pìn)而黄:

黄色的母马。

牝,雌性的鸟、兽。

⑥牡而骊(lí):

黑色的公马。

牡,雄性的鸟、兽。

骊,纯黑色的马。

⑦色:

纯色。

物:

杂色。

⑧天机:

天赋的悟性。

8.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4分)

①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

②一狼洞其中()

③而遗其所不视()

④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2)下列语句中的“以”与“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B.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C.策之不以其道D.屠惧,投以骨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分)

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1.结合九方皋相马与《马说》,谈谈你有什么启发?

(2分)

(三)阅读《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

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

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

”“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

”“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

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

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

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

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

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

了“目”。

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最古老的文字。

B.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C.因为汉字以形表意,所以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都具有表意的作用。

D.本文综合运用了列数字、引资料、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13.认真思考,回答下列两小题。

(6分)

(1)汉字具有哪些功能,请用简要的文字进行概括。

(3分)

(2)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请说明理由。

(3分)

14.依照下面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

(2分)

示例:

“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四)阅读游宇明的《君子知“怕”》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

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15.根据要

求,完成下面两题。

(5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2)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分)

16.关于本文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从朋友的做法写起,目的在于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名言论证论点,增强权威性和说服力。

C.运用举例论证法论证观点,典型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D.第⑤段加点词“必要”起限定作用,强调在一些事上心存畏惧是必要的,但这在实际上等于承认自己怯懦。

17.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请说明理由。

(3分)

【材料】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

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五)阅读宗璞《报秋》,完成18~21题。

(20分)

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即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是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

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上,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花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

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⑧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8.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为什么吃惊?

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请分别用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4分)

19.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7分)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6分)

A.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B.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起作用?

(1分)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本文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不仅是为了介绍玉簪花,更为重要的是由花及人,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6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宗璞《紫藤萝瀑布》)

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⑤段都写到了花香,试比较两个文段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用意的不同之处。

链接材料(3分):

本文第⑤段(3分):

三、作文(60分)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

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22.请以“晒出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OO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