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115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docx

教学计划与第一单元

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

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令我们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个单元,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这个单元,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

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

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要更加放手。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14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要写的生字和新词,教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并及时听写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

高年段的朗读训练,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

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

默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为此,本册教材将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强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训练。

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许多也是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

为保证默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供相应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并在默读之后检查学习效果,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流于形式。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一般都不是单一地用朗读或默读,而是要根据读书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此教师要妥善安排,做到每次读书的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并能体现出对课文学习逐步深入的层次性。

2.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

第一,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领会表达方法。

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多方面。

从句子的训练来说,有涉及句子表达的形象生动的,如《草原》课后练习二;有感受句子表达情感的效果的,如《再见了,亲人》;也有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的,如《白杨》课后第三题。

从段的训练来说,有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段与篇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如《将相和》的课后练习:

“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有抓段落表达效果的,如《再见了,亲人》,前三个自然段表达方式相同,都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语气,并且都运用了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落实到课后练习,要求是:

“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

从篇的训练来说,本册教材对篇的训练要求明显加强,有体会选材和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的,如《武松打虎》一课安排的思考题是:

“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有揣摩文章是怎样条理清楚地表达的,如《草船借箭》:

“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有揣摩语言表达的艺术的,如《晏子使楚》,引导学生体会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第二,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大量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

第三,在“交流平台”中总结学习的收获。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将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如果把一组课文的教学看做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交流平台就起着帮助学生把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的作用。

如,在“他们令我们感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学习,了解了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情感的方法;通过《桥》这一课的学习,揣摩把强烈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对事情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之中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本组的“交流平台”中得到总结和提升。

与此同时,还把以前学到的其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这里进行归纳、小结,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体验文本与个性化感悟的关系。

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实现自我建构。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不能走极端,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需的。

二是,把握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

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教师会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甚至只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或直奔文章的主题,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情趣的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

要警惕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忽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能力的培养,防止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分离或偏向一端。

要在正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下功夫,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4.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方法策略应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体裁广泛,文体的丰富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的教学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少量文言词语的意思,能背诵短小的文言文。

剧本和相声,适宜于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人物或重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或者是演一演。

这两类文体的教学都不适宜用集体朗读的方式。

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

作为精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抓住重点,不能平均用力。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人物服饰的大段描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不要去深究,大概知道穿的是什么就可以了,重点要把握的是这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三)口语交际教学

1.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教材在提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前,都有几句激趣的话,大多是由课文的学习引导到交流的话题,教师要联系上述提示,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其他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来激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创设情境来实现。

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学生由交际得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

3.要体现双向互动。

交际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教材中多次出现“商量一下”“和同学分享”“小组交流”“评一评”“讨论”等提示,第五组“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提出:

“先商量选哪篇课文或课文的哪一部分演课本剧,然后商量怎么演……商量好后,就可以分角色进行排练。

最后,在班上表演,互相观摩、评议。

”这些提示,强调了在交流中的双向互动,也提供了一些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的方法。

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提示来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

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讨论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目标要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加以落实。

此外,还要加强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

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的表现。

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

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一上来就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

开始时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

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可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习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其中涉及的问题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

讲评的时候,既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要充分肯定大多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

习作素材的获得,往往来自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及独特的感受,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可是由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表达的内容常常是一般化的、缺少个性的。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

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合理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想清楚。

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

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本册教材安排了四次小练笔,一次在《白杨》课后,仿照课文句式夸夸祖国的建设者或保卫者;一次是在《古诗词三首》后,从课文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一次在《再见了,亲人》课后,想象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再写下来;一次在《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

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是教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写段、写篇,可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在典型处仿写、在简略处扩写、在可变处改写。

例如,可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也可以进行由简到繁或者由繁到简的语言转换练习。

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需要习作。

习作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作文的社会意义,而比较忽视作文对于学生自己的作用。

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总之,生活有多么广阔,读写的用武之地就有多么广阔。

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就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来说,目的是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

1.阅读两篇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师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

而后,确定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自己家节约用水的调查;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3.分头搜集资料,在组内交流,汇总。

4.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白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按照信息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搜集到的信息还要进行筛选。

5.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形成初步观点。

6.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1

2.10——2.14

1、草原2、丝绸之路

2

2.17——2.21

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3

2.24——2.28

5、古诗词三首6、冬阳童年骆驼队7、祖父的园子

4

3.3——3.7

8、童年的发现9、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

5

3.10——3.14

10、杨氏之子11、晏子使楚12、半截蜡烛

6

3.17——3.21

13、打电话14、再见了,亲人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7

3.24——3.28

15、金色的鱼钩16、桥17、梦想的力量

8

3.31——4.4

18、将相和19、草船借箭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9

4.7——4.11

20、景阳冈21、猴王出世期中考试

10

4.14——4.18

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

11

4.21——4.25

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22、人物描写一组23、刷子李

12

4.28——5.2

24、金钱的魔力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13

5.5——5.9

26、威尼斯的小艇27、与象共舞28、彩色的非洲

14

5.12——5.16

补充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七八

15

5.19——5.23

补充课文

16

5.26——5.30

补充课文

17

6.2——6.6

期末复习

18

6.9——6.13

期末复习

19

6.16——6.20

期末复习

20

6.23——6.27

期末考试

21

走进一至四单元。

一、关于前四单元的阅读教学

单元主题

课文

单元训练重点

备注

第一组:

西

精读:

1、草原3、白杨

略读:

2、丝绸之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把握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交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遇到不懂会提出问题。

四年级要求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到了高年级多次强调。

三—四学段:

体会含意深刻的句子。

第二组:

精读:

5、古诗词三首

6、冬阳·童年·骆驼队

8、童年的发现

略读:

7、祖父的园子

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留住童年,感受童真。

一下:

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三上:

多彩的儿童生活

四上:

成长的故事

六下:

难忘的小学生活

第三组:

精读:

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略读: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文言文的理解要求

第四组:

精读:

14、再见了,亲人

16、桥

略读:

15、金色的鱼钩

17、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有条件的话,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五上第二单元

中高段读写训练点的呈现方式有明线和暗线,导语的第二部分和“交流平台”是明线,每课的课后练习是暗线。

所以教学思路应当是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整体——部份——整体的思路设计整组教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往单元重点进行教学。

比如第一组的“把握主要内容”,在四年级要求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到了高年级多次强调,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重点落实好。

总而言之,应当将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第一组“走进西部”教材分析

A、文本解读方面的零碎感悟。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本组要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发现语言表达的角度,如《草原》运用修辞的方法,《白杨》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等。

本组教学还要关注背景,要让学生了解西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文化,认识西部开发生重要意义。

B、教学策略例谈

一、整体入手,板块教学。

二、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三、体会优美语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案例1:

《草原》教学结构

1、你印象中的草原是怎么样的?

2、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3、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语段: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讨论:

课文主要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案例2:

《白杨》教学片断

1、出示句子: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自由读——默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体会一下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2、演示图片,这里常年干旱,并经常有沙尘暴出现‘风沙一起,遮天蔽日,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

可就在这大戈壁上,却有一点绿色,那就是高大挺拔的白杨。

请同学们再来读爸爸的介绍。

3、再次出示句子: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大家想像一下,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儿?

请试着填进去,读给大家听。

4、按学生的反馈进行小结并师生接读。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拳头大的冰雹来了……

5、背诵积累。

6、爸爸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吗?

不,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请大家再读读,说说你的理解。

3、第二组“永远的童年”教材分析

A、文本解读方面的零碎感悟。

《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请注意,“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是本组读写所要围绕的一条主线,也是与其它年段要求的区别,“交流平台”作了提示,老师们要关注。

另外,《冬阳童年骆驼队》属于成人怀旧文章,与学生生活有距离;朗读、背诵等把握好情感基调,不赞成改编文体,不赞成用拓展材料,在场面描写上要有所得。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的内容主题是快乐、美好,浓浓的亲情,与原著有出入,作者觉得童年生活并不快乐,文字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这些也都值得老师们关注。

B、教学策略例谈:

一、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丰富语言积累,描绘自己的童年的生活。

案例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想

一课书到整本书。

本文是林海音女士所著《城南旧事》一书的出版后序,教学时若割裂与《城南旧事》的联系,教学内容显然是孤立的。

只有将其置于《城南旧事》这一创作背景中,学生才有可能更逼近作者的童年生活,对文章情感的体悟更周全。

教学中链接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的一段话:

“不能忘怀的北平!

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

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

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引导孩子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对被北平、对童年思念之“苦”,而后引出《城南旧事》一书。

在舒缓的音乐中,书的目录一行行呈现,孩子们轻轻地读着目录,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进了那些童年往事。

课前课后,引导学生去阅读了《城南旧事》一书,实现由一篇课文带出一本书的超值阅读。

案例2:

《童年的发现》,围绕“发现”开展教学:

1、初读课文,“发现什么?

2、再读课文,“怎样发现?

3、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