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3093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docx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4.6.25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编制依据

5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6实施要求

 

1总则

1.1为规范施工技术交底,提高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质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施工技术交底标准化,特制定《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办法依据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等标准、公司现行相关文件编制,当上述规范换版时,应按新版规范规定执行。

1.4行业、地方主管部门另有规定时,应同时执行。

1.5施工技术交底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进行,

当施工人员、环境、季节、工期等变化或施工方法改变时应重新交底。

2术语

2.1施工技术交底

是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而编制的技术性文件,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班组的施工活动。

2.2施工班组

承担施工的各专业施工班组。

2.3施工作业人员

专业施工班组具体进行操作的施工人员。

3基本规定

3.1原则上,分项工程施工前均应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新技术应用的工序等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2施工技术交底应针对工程的特点,运用现代施工管理原理,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实现绿色施工。

3.3施工技术交底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材料、机具、人员等资源和施工条件,严格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编制,并针对施工操作进行细化。

3.4施工技术交底应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

主要项目齐全、内容具体明确、符合规范、重点突出、表述准确、取值有据,必要时辅以图示。

施工技术交底中不应有“未尽事宜参照×××××(规范)执行”等类似内容。

4编制依据

4.1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规范。

4.2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4.3工程施工图纸、标准图集、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工作联系单等技术文件。

4.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对本分项工程的技术、质量等要求。

5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5.1施工准备

5.1.1主要机具

5.1.2作业条件

5.2操作工艺

5.2.1工艺流程

详细列出施工操作工艺流程。

5.2.2施工要点

根据工艺流程所列的工序,分别对施工要点进行叙述,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

5.3质量标准

5.3.1主控项目

验收规范要求,包括抽检数量、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5.3.2一般项目

验收规范要求,包括抽检数量、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5.4成品保护

常规的不写,重点叙述与本工程施工有关的成品保护措施。

5.5应注意的质量、安全问题

6实施要求

6.1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确认。

6.2施工技术交底书面资料至少一式三份,分别由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资料员保存。

6.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的格式应符合当地要求,当地无要求时应符合表6.3的表格。

6.4施工技术交底经签字确认后,施工班组应严格按其操作。

6.5当施工班组按施工技术交底操作时,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否则由施工班组负责。

6.6当设计图纸、施工条件等变更时,由原交底人对施工技术交底进行修改或补充,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重新交底。

6.7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公司技术质量部联系,

便于修改。

 

表6.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共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xxx商住楼

交底日期

2014年7月1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示例如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共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001

工程名称

xxx商住楼

交底日期

xxxx年x月x日

施工单位

xxxx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土方开挖工程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1)挖土机械有:

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

(2)一般机具有:

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米,然后才能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实现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准备工作。

(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2、坡度的确定:

(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A、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米

B、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米。

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米。

(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米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1—3

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

宽)

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1、中密的砂石1:

1.001:

1.251:

1.50

2、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

0.751:

1.001:

1.25

3、硬塑的轻亚粘土1:

0.671:

0.751:

1.00

4、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

0.501:

0.671:

0.75

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

6、老黄土1:

0.101:

0.251:

0.33

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

1.00————

(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米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4

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

宽)

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

1.25~1:

1.15

2、一般粘性土坚硬1:

0.75~1:

1.00

硬塑1:

1.0~1:

1.25

3、碎石类土充填坚硬、1:

0.5~1:

1.00

4、充填砂土1:

1.00~1:

1.50

(4)、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米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

台阶形。

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1)、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离基坑(槽)的两侧。

(2)、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或管沟深度1/2。

如挖土深度超过5米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米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20㎝左右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4)、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休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2)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5)、雨、冬期施工:

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

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期施工方案进行。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5。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表1-5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表面标高+0,-50用水准仪检查

2、长度、宽度—0用全钻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3、边坡偏陡不允许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四、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五、应注意的质量、安全问题

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应合理:

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底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米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底下水位0.8米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坑(槽)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审核人

xxx

交底人

xxx

接受交底人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