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78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docx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树立学好学科知识的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来产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技能,并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青莲中学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山区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山区农村家庭。

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自主学习的意识普遍较差,加上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多、知识面广、难度大,而相当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其表现为:

①学习无计划,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求上进;学习缺乏激情、懒散,拖拉和应付现象比较严重。

②意志品质稍差,过分依赖教师和家长,独立自主性不强,学习精神容易涣散,注意力不能持久,一心多用;又由于他们缺乏自制力,抗干扰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诱惑的影响,学习兴趣便转移到课外,如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致使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动力不足。

③学习效率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学习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学习思维质量不高,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停留在机械记忆的低水平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上课时被动接受老师提供的现成答案。

以上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容易形成不良个性品质,导致学习困难、能力不高,变成学困生。

而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而是需要持之以恒,期间会有反复,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见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学困生真正改变了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困生的学习会取得新的进步。

因此及时关注学困生学习的情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

“教育是什么?

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诸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等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

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赫尔(C.L.Hull)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了学习过程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或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并指出学习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所决定的,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会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这就要视习惯强度而定。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在国内,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葱⊙г凇靶⊙⒄剐匝跋肮吲嘌氖导胩剿鳌笨翁庋芯糠矫婧臀饨兴闪暌恢性凇芭┐宄踔醒己孟肮哐刹呗缘难芯亢褪导笨翁庋芯糠矫娑冀辛顺晒Φ奶剿鳎⑷〉昧耸敌А8飨钛芯慷贾っ髁伺嘌己醚跋肮叩闹匾浴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

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这一目标,作为中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初中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习惯若自然。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裨益于社会;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则十分困难,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初中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促进班风、学风乃至校风建设,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运用新的教学形式,促进初中学困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学困生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科知识探索,由厌学——趣学——学会——会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界定

学困生:

指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习惯:

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自信学习的习惯、喜爱读书的习惯、刻苦钻研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科学思维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正确解题的习惯、实验操作的习惯、独立学习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自觉守时的习惯……。

六、课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1、叶圣陶的教育理论。

在叶老先生的教育观中,最具有个性特色的就是“习惯说”。

在他的论著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精辟而又通俗地论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方法。

他认为①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②“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

③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

叶老还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

2、素质教育理论。

心理学基础知识告诉我们:

“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过来推动内因,内因与外因是有机的统一体。

”,“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心理过程受个性心理的制约和影响。

”按照心理学的分类,习惯属于心理过程,是内因。

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外因。

所以我们既不能把习惯培养好了之后再去培养能力,也不可能脱离开习惯的培养去讲培养能力。

七、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究指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找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根本途径。

1、在分析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成因基础上,搞清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及规律,做到教育教学胸有成竹。

2、根据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表现的不同类型特征,探索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各班级、各年级拟定学困生,把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转化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率要达80%以上,使这些学困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4、初步形成我校指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构建青莲中学的育人风格。

八、课题研究内容

(一)学困生成因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同班学生反映、科任教师反馈,对我校各学科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分析学困生在学习习惯方面的成因。

(二)保进学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的研究。

根据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的不同类型特征,探索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致情况如下:

学习方法——不断训练——形成习惯

明理——导法——典型——规范——形成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将尝试采取以下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1、认知策略。

即让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和意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我们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而在思想上纠正学生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

2、科学量化管理策略。

即科学地认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结构,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分化、细化、量化,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3、教育网络化策略。

即家庭、社会和学校加强联系沟通,加强教育督促,促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增强教育效果,从而使各种教育同步一致,构筑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4、学科定位策略。

要求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确立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并贯穿在课堂内外。

也就是说,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5、渐进性策略。

对于所有期待的习惯难于一举实现的,就采取不断时接近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学生的写字习惯一下子很难达到彻底的改变,那只能先从字迹端正、清楚开始,逐步地要求其美观、成体。

6、常督促、勤反馈策略。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是常抓不懈,学校要精心规划、具体部署、分步训练、逐条评查。

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及时地批评或表扬。

离开评查、监督,那么再好的计划都难以落实,而评查监督的结果将反馈给学生、家长和老师、督促的人员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

把评查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公布上墙,这是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可行之举。

7、分级推进策略。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困生在习惯要求上可提出不同的目标,七年级可着重考虑如何矫治以前的不良习惯,培养适应新学科的良好习惯,如自信学习、喜爱读书、合作讨论等习惯;八年级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习惯,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科学思维等习惯;九年级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习惯,如:

观察思考、练后反思、系统复习等习惯。

(三)保进学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的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学科特点和学困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以下几方面途径着手,对初中学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

1、把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主阵地,逐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途径。

我们根据初中学困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规律。

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

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审题习惯,会听、看、想、说的习惯,检验改错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如科学思维习惯,提出问题的习惯。

(3)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课堂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思路,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和身边的学科信息,研讨处理信息方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

(4)自信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再让我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2、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科学量化考核制度,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治是复杂的、系统的、又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这里就需要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细化和实化。

我们把学生的良好习惯分为良好的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考试习惯及课外阅读习惯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订出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

在把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构成细化、分化、目标化后,再对每个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量化考核,每个班级都有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操行等级记分条例和学生操行等级记分方法,每周进行统计反馈、公布上墙,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表现进行扣分,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表现进行加分奖励,这样使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经常化、制度化,不因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注意力的转移而转变。

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进行细化、量化考核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对班级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工作进行百分考核,把它作为班级创建先进班集体或“文明班”评比的主要内容。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好教育网络,共同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困生由于意志品质稍差,他们自制力不足,抗干扰能力不强,易受外界诱惑的影响,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兴趣降低。

当学科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时,他们的兴趣便转移到课外,如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

因此,在学困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上,我们要与家庭和社会保持积极的联系,通过家庭访问,电话访问,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会等方法,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家长,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更要关心子女习惯的养成。

还要积极与镇关工委、派出所加强联系,不断地整顿学校周围的环境。

同时邀请有关人员到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为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矫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4、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学困生当中最具影响力。

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会学习,必须注意创新改进教育方法。

比如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一些在学习上有大进步的学生现身说法,同学会更感兴趣,容易接受。

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让学困生们能汲取同学之间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可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学困生解答疑难,改进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学困生不仅可以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先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样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良好气氛和人际关系可以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竞赛机制,促进学困生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争强好胜,因此在班级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竞赛机制是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与巩固的好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上进心,我们通过开展创评“读书之星”、“学习之星”、“小发明手”、“创新能手”活动,举办“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小品、故事演讲比赛”、“才艺才智展示”活动和建立“成绩优异学生奖励制度”等奖励、竞赛机制,在每学期末把这些学生荣誉写进“给学生家长一封信”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让家长分享学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进取的愿望。

九、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重点:

(1)了解和分析初中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2)探索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本课题研究难点:

探索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十、课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设总课题研究,下设各学科子课题研究。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又确定了各学科各级选取2个班为试验班,其余班科为对比班,通过加大横向和纵向对比力度,从而使本课题实施方案落实到学科、班级、个人,使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教育更明显。

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以实践研究为主,先提出理论假设,然后展开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中检验理论假设,最终提炼成理论。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教学观察,了解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的表现。

定量分析采用卷面测试的方法,测试学困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转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成功率。

十一、实验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资料搜集。

2、编制课题方案。

实施阶段:

(2010年12月——2013年8月)

1、2010年11、12月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其成因问卷调查

(一),撰写问卷调查报告

(一)。

2、2011年1月举行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讲座。

3、2011年3月表彰各类先进的同学,树立学习的典型。

开展创评“读书之星”、“才艺才智展示”等活动。

4、2011年4月举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经验交流会

(一);组织优异学生和学困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加强课内外辅导学困生工作。

5、2011年7月表彰各类先进的同学,树立学习的典型。

6、2011年7、8月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7、2011年10月举行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讲座。

开展创评“学习标兵”、“小发明手”等活动,举办“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小品、故事演讲比赛”。

8、2011年11月举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经验交流会

(二)。

组织优异学生和学困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加强课内外辅导学困生工作。

9、2012年3月表彰各类先进的同学,树立学习的典型。

开展创评“学习之星”、“创新能手”等活动。

10、2012年4月举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经验交流会(三)。

组织优异学生和学困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加强课内外辅导学困生工作。

11、2012年6月学困生综合能力测试,撰写学困生综合能力调查报告。

12、2012年7月表彰各类先进的学生,树立学习的典型。

13、2012年7、8月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总结阶段:

(2012年9、10月)

1、整理课题实验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调查报告。

2、调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个案研究)。

3、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4、学生期末质检和中考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十三、课题实验组织与分工

学校设总课题研究,下设各学科子课题研究。

课题顾问:

陈礼广(阳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毛鸿鸣(阳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物理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负责人:

沈志亮(青莲中学教导主任、团委书记、物理中学高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学校总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学校总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学校总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4、负责撰写学校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冯绍欢(青莲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政治中学一级教师)

1、负责协调学校总课题研究工作。

2、负责协调学校总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李志云(教导副主任、语文中学一级教师)

1、协助制定、编写学校总课题实验方案。

2、协助开展学校总课题研究工作。

3、协助学校总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4、协助撰写学校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主要成员:

江丽萍(语文教研组长、语文中学一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语文科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语文科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语文科课题资料整理。

4、负责撰写语文科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叶兰香(数学教研组长、数学中学一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数学科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数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数学科课题资料整理。

4、撰写数学科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马彩霞(英语教研组长、英语中学一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英语科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英语科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英语科课题资料整理。

4、撰写英语科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陈锐锋(政史地教研组长、中学政治一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政史地科组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政史地科组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政史地科组课题资料整理。

4、负责撰写政史地科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邹远华(理化生教研组长、物理中学一级教师)

1、负责制定、编写理化生科组课题实验方案。

2、负责理化生科组课题研究工作。

3、负责理化生科组课题资料整理。

4、负责撰写理化生科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十四、课题研究的保证与措施

1、学校要为实验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

2、学校有关部门要支持实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实验不得半途而废。

4、学校应为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实验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投入实验工作,保证完成实验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