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024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docx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已经放弃使用精神病一次,只保留精神病性作描述之用。

精神病性也只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

1、幻觉;2、妄想;3、显著

的兴奋和活动过多;4、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5、显著的精神运动型迟滞;6、紧张症性行为。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

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

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希波克里特:

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2、以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推演出的判断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固着”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

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焦虑是因为自我需要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造成的。

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的表达自己,导致异常

心理和行为。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

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

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

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

“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

“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第一单元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生存发展

保障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承担社会责任

保障人正常的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单元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

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包括病人的内省和观察者的内省;具有主观性。

社会适应标准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包括自知力)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量夺走,称思维被夺。

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思维云集(强制内,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突然出

性思维)现,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迅速消失,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夹杂不必要的细节,见

病理性赘述

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理性象征思

混淆了具体的形象概念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界限,

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

词语新作

含意。

见于精神分裂症

逻辑倒错性思

推理过程十分荒谬,见于精神分裂症

关系

见于精神分裂症

被害

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特殊意义

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

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物理影响

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等受外界力量支配控

制和操纵,见于精神分裂症

妄想

夸大

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

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特点:

1、

主要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

以毫无根

自罪

据的设想

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为前提进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

行推理;

疑病

思维内容障碍

期精神障碍

2、坚信不

疑;3、自

嫉妒

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和更年期性精

我卷入。

神障碍等

钟情

坚信某异性爱上自己,见于精神分裂症

内心被揭露

又称被洞悉感,见于精神分裂症

按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为原发性妄

想(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和继发性妄想(见于很多

精神疾病)

原发性妄想:

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

又叫强迫性思维。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观念

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独立观念。

见于

 

第二单元情绪障碍

 

专栏4-3:

焦虑

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

客体性焦虑:

分为原发和继发客体性焦虑。

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焦虑的临床表现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

(2)精神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转换:

心理的东西变成随意肌或特殊感官的功能障碍躯体化:

心理的东西变成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焦虑神经症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

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

 

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

 

症状表现

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见于躁狂和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严重时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见于精神

意志缺乏

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也见于痴呆患者

意志活动减少,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绪低落影响,自知力可能部分

意志减退

存在,

精神运动分为协调性(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和不协调性(见于精神分裂症的

性兴奋青春型或紧张型,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

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不动,完全抑制状态,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

木僵型木僵,抑郁症的抑郁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心因性木僵以及脑气质性精神障碍的器质性木僵

违拗主动性违拗和被动性违拗,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蜡样屈曲木僵到任人摆布,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不语,不答,但有时可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写字交流,见

缄默

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患者

精神被动性服从绝对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运动性

刻板动作机械、刻板的反复重复,与刻板言语同现,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抑制

与上述几个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同现可构成紧张性木僵征候群,

模仿动作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

意向倒错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

多见于精神

作态

分裂症青春型

做出违反本人意愿且反复出现的动作。

多见于强迫症,也可作为强

强迫动作

迫状态的一部分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及其他妄想

障碍

 

心境障碍

 

神经症(非

精神病性,

具有精神和

躯体症状,

非人格障

碍,可逆)

 

应激相关障

 

人格障碍

 

心理生理障

 

癔症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

精神分裂症

的衰退。

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妄想性障碍

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现实不荒谬,病程演进缓慢,有时人格保持完整

急性短暂性精神

两周内急性起病,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病前有相应心因,

2-3个月内痊

障碍

躁狂发作

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轻型躁狂,有或无精神病性症

状躁狂,复发性躁狂症

抑郁发作

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迟缓。

轻抑郁症,有或无精神病性

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

双相障碍

情绪高涨与低落交错出现

持续性心境

特点:

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发作极少严重到轻躁狂,不到轻

度抑郁。

障碍

形式:

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

恐怖症

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焦虑症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

强迫思维

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

强迫性障碍

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强迫性计

强迫行为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反复陈述症状,无器质,多样常变的躯体症状),疑病症,

躯体形式植物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神经衰弱

精神疲乏,注意力下隆,回忆联想增多,对声光噪音敏感,易恼易激惹,

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急性应激障碍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

天。

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人格解体,强烈恐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

(PTSD)

碍。

闯入性重现。

适应障碍

应激性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

6个月

偏执,分裂样,反社会,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发作性睡眠异常

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暴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

分离性障碍

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

转换性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

流行性癔症或癔症的集体发作

形式

 

人格障碍:

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

 

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人格障碍的作用有限,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神经症的五个特点:

意识的心理冲突

精神痛苦

持久性

妨碍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心理冲突常形:

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心理冲突变形:

与现实处境没什么联系,不带有道德性质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主要表现:

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闪回

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情感麻木,情绪迟钝,与他人疏远,回避引起创伤的情境植物神经过度兴奋,警觉,失眠

伴焦虑抑郁,可有自杀观念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

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第三,有幸福感

第四,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本教材中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

 

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

体验标准

操作标准

发展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峰)

 

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健康心理的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

身的正常功能。

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健康心理的定义

健康的心理活动室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概述

用途

效度:

症状学效度、预测效度、结构效度

 

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概述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第二单元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压力源的测评

压力的内省体验

冲突的种类:

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叠加性压力:

同时性&继时性

破坏性压力:

极端压力

灾难症候群:

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

二、压力的适应

一般适应症候群:

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一)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二)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有三类:

(1)认知、评估作用。

(2)控制。

(3)人格。

2、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亲密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3、生物调节系统的作用

(三)临床相阶段。

 

临床症状分为:

及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