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3135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人教部编版)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明白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

2.能看图说话,能写一次做家务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把事情写生动的技巧。

2.能够根据图片信息合理想象,说话要有重点,有条理;能使用恰当的动词进行场景的刻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风筝》与《麻雀》课题图,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习了哪些课文吗?

(生答)没错,《风筝》和《麻雀》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大家还记得吗?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很好,回答得非常准确。

其实呀,大家能够把课文内容记得这么清楚,除了你们专心听课、认真复习外,也离不开作者将文章写得清楚、有条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学习这些大家的写作技巧,看看他们是怎么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

2.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课文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风筝》

《麻雀》

预设:

可以尝试让学生凭借记忆填写表格,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阅课本进行填写。

填好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答案,教师再出示参考答案。

有疑问的学生可以针对正确答案质疑,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分析、讲解。

方法拓展: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统称为记叙文六要素,它们是记叙文写作的核心。

一篇记叙文,无论是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都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只有将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一篇文章才算完整、具体。

尤其是对接触篇章作文才一年多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些要素能帮助他们快速把握作文的写作内容,不致丢三落四。

3.学生研读课文,讨论将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1)引导学生明白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①回顾《风筝》一文,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

预设:

教师设问——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抓住三个动词进行归纳,再作答。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②展示名家作品和学生范文,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预设:

选择几篇经典的名家记事作品(文章应完整叙述一件事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连续发问,如文章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或抓住文章的线索具体进行。

学生范文则可放开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③预设场景,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师: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讨论,大家对按照一定顺序写事情都有了大概的体会了吧。

那么面对一件事,我们怎么决定它的写作顺序呢?

这就要靠不断地练习你会怎么安排写作顺序呢?

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让你写,下面这些事,了。

再说一说吧!

说一说,你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制作一只风筝◆和同学去春游◆帮妈妈洗衣服◆解决作业中的难题

◆暑假在乡下捉知了◆学习游泳◆和好朋友吵架◆独自乘公交

(2)引导学生明白怎么把事情写具体。

①回顾《麻雀》一文,分析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的。

预设:

点名学生回答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再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如何才能把看到的场景写得生动形象。

②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方法归纳:

A.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去观察事物,获取写作素材;B.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C.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D.写清重要情节、重点场面;E.重点刻画主要人物的表现……

小结:

大家说得都很不错。

写一件事不仅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还要注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这件事写得既有条理又生动。

二、初试身手

1.出示场景图片,激趣导入。

过渡: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同学们在刚才的讨论中说得头头是道,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咱们还是要通过大家的表现来判断。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小组内互相发言,点名学生在全班进行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他们在什么明确图片上都有些什么人,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预设:

地方,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

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周围的环境氛围是什么样的。

分小组讨论时,可以小组成员互相发言,互相修改;也可以一个说,其他几个成员进行补充。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选择几位同学作为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

示例:

“加油!

”“加油!

”操场上传来了一阵高过一阵的加油声,热闹极了。

那儿在干什么呢?

哦,原来跑道上正在进行校运动会男子400米的决赛。

你看,参赛的运动员们向前拼命迈开双腿,仿佛一颗颗出膛的炮弹,直奔终点。

他们的双臂快速地前后摆动着,嘴巴都微微张着,跟随节奏一呼一吸。

近了,近了,马上就要冲到终点了!

一旁加油的同学更加兴奋了,拼命摇旗呐喊,有的急得直跺脚,有的跟着运动员一起往终点跑,还有的眉开眼笑,已经准备庆祝了。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或做过的家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预设:

可以先请学生回忆自己做过哪些家务,做家务难不难,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

再让学生回忆家人有没有什么做家务的过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自己记得哪些环节。

必要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表演当时的动作;然后引导学生把想写的场景说出来,提示学生动词的使用;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发言写下来,自己或请他人进行修改,争取把这段话写得更精彩。

示例:

妈妈先把锅洗干净,把煤气灶打开,等锅里的水烧干后就把油倒进锅里。

油微微热了,再放入切好的生姜和葱花,锅里立刻发出“嗤——”的声音。

看见生姜和葱花变黄了,妈妈赶紧把菜倒进锅里,此时锅里更热闹了。

妈妈却很淡定,操起铲子开始翻炒,前一下,后一下,左一下,右一下,青菜就这样在锅里渐渐塌下去,香味渐渐从锅里传出来。

关火,出锅,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青菜就完成啦。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课本上给出了两篇习作例文(包括旁批和文后的思考题),旨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写好一件事。

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总结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具体的习作教学。

课文中已经给出了参考题目,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指导,然后拓展学生的选材范围,争取让他们的作文素材更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习作例文的写作技巧,回答文后的问题。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能参考他人的意见修改作文。

重点难点:

1.学习并运用习作例文中的叙事技巧。

2.交代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万花筒实物。

3.3.向家长征集学生生活中有趣的视频或照片。

学生:

1.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自行回答文后的问题。

2.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拟写几个主题,或参考课文给出的题目进行思考。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传阅万花筒,让学生感受习作主题的内涵。

导语:

万花筒是老师小时候很着迷的一种玩具,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它。

(在班级里传阅)请大家说说,你透过万花筒的镜片看到了些什么?

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回答“五彩缤纷”)是的,从万花筒里我们能欣赏到无数缤纷的“花儿”。

那么,“生活万花筒”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思考作答)没错,它实际是指生活多姿多彩、丰富有趣。

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是平淡的。

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我们亲历的、我们看到的、我们听说的……单说同学们亲历的就不少,不信请看——

2.出示学生生活中有趣的视频和照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中的种种滋味。

预设:

教师可先展示照片,引导学生体会照片中的情感,回忆事件的经过,再播放视频,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知自己丰富而精彩的童年生活。

过渡:

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你们天真活泼的记录;童年就像一幅画,画里有你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童年就像一个梦,梦里有你们丰富的想象和憧憬。

看着照片上你们那多变的表情,听着视频里你们那或好笑,或难受,或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语,老师真是不得不感叹:

你们的生活就像一支支万花筒呀!

看,这次习作的素材不就有了吗?

二、拓展思路,精选素材.

1.结合学生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往事。

预设:

采用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说清楚主题即可,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按一定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情感相同、主题相近、事情发生的地点相同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发散思维,拓展选材范围。

思考:

(1)我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2)我是不是也有过同样主题的往事?

(3)在某个地点我有没有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

(4)我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写?

2.回顾课文要求,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事。

预设: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强调“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说的”事情均可以写。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身边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可以是同学、朋友、家人、邻居等讲述的奇闻,还可以是自己目睹的发生别人身上的事。

这些事或是在心灵上触动了自己,或是在情感上打动了自己,或是具有传奇色彩。

3.出示参考题目,确定写作主题。

预设:

出示课文中给出的参考题目,如果学生与某些题目产生共鸣,则可以直接选择该内容作为写作对象;如果学生有别的难忘的事,也可以自拟题目。

三、研读范例,交流方法

过渡:

这次作文写什么,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

可是怎么把这件事情清楚地写出来,并且能打动人呢?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了。

不如我们先去看看两位小朋友是怎么写的吧!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两篇习作例文,结合旁批,分组讨论。

)说说爬天都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思考:

(2)“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例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

(1)爬天都峰的起因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看到天都峰太高“我”有点胆怯;经过是遇到一位同样来爬山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汲取力量;结果是“我”和老爷爷都登上了天都峰并合照留念。

(2)课文把事情写得很清楚。

对“我”和陈明产生矛盾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作者都做了清晰的介绍,尤其是将友谊破裂的过程完整细致地记录了下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次矛盾持续的时间虽然长,但那属于矛盾产生后的无变化阶段,因此可用“转眼几个月”将时间快速拉进,直接进行后面情节的描述,这样写既不影响情节的推进,又能让文章更简洁。

3.再读例文,教师指导并归纳写作技巧。

过渡:

这两篇文章的小作者各自记叙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写得都非常精彩。

那么,他们是怎么把文章写得让人觉得生动又真实的呢?

请大家再读一读,品一品,认真体会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好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

(1)引导学生说清楚主要内容。

明确:

《爬天都峰》主要写了“我”对天都峰的畏惧心理和爬上天都峰后大家的表现,借此点明文章主旨。

《小木船》的重点是“争吵”和“和好”两个片段,即第3、4自然段。

作者写得非常详细,先写拿小木船“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不料失手摔坏了;再写陈明哭,“我”争辩,却不小心把小木船踩得更碎,二人的友谊就此破裂;然后写陈明搬走前向“我”道歉并赠送“我”新的小木船,二人和好,情节写得十分曲折动人。

(2)总结归纳写作技巧。

明确:

《爬天都峰》一文采用了顺叙的手法,交代了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最后点明文章主旨,对文章进行升华。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小描写,此外还进行了恰当的心理、外貌、神态描写,将事情写得生动有趣。

木船》一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借由“小木船”引发回忆,然后叙述事情的经过。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

在记叙一件事情时,应当选择一定的记叙顺序,再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进行刻画,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四、确定顺序,完成初稿

过渡:

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对这次习作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

材料有了,方法有了,还等什么?

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叙写你们记忆里那件印象深刻的事吧!

1.学生互相交流,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

提示: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一说自己要写的事。

讨论作文中应该重点写什么,哪些内容应该略写或不写,重点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安排……重点交流这件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这是本次习作的核心内容。

2.根据讨论结果,列出写作提纲。

提示:

列提纲时,可以标注写作重点、写作技巧、应该交代的内容,防止在写作过程中疏忽大意。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明确,印象深刻的地方要醒目标注。

3.练习草稿。

根据交流的内容和写作提纲,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叙述的顺序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没有交代清楚;1(评议重点:

有没有条理;(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的标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点,哪些地方可以简写或删去。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

(1)叙事过程完整;

(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3)描写生动,情感真挚;(4)标题、开头、结尾夺人眼球。

【优秀习作范文】

避暑记

去年夏天,天气酷热难耐,我和妹妹待在家里,倍感无聊。

一天,妈妈出门买菜去了,我们按妈妈的吩咐乖乖地看电视,可是电视节目一点儿也不精彩。

“实在太热了!

”我喊道。

妹妹说:

“我们吃西瓜吧!

”于是,①我们打开冰箱拿西瓜。

当我触到冰冰的西瓜时,忽然想道:

冰箱里凉凉的,不正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吗?

我高兴地叫起来:

“我们到冰箱里去避暑吧!

”②妹妹一听,也兴奋地跳了起来。

我们把冰箱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在地上,取出隔板,我抱着妹妹钻进了冰箱,哇,太舒服了!

凉飕(sōu)飕的,身上的暑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在里面嘻嘻地笑着、闹着,开心极了。

过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但我们没在意,继续闹着。

渐渐地,寒气越发逼人,仿佛寒冬腊月似的。

”妹妹叫道。

我刚想打开冰箱门,门却自动开“姐姐,快出去吧!

好冷呀!

了,一张疑惑的脸出现在我们面前。

哎呀,是妈妈!

原来妈妈回来后看到满地的东西,觉得莫名其妙,便打开冰箱看个究竟。

妈妈惊奇地看着冰箱里的我们,急忙把我们拉了出来,气得脸都红了。

她厉声问我:

“为什么要钻到冰箱里?

”我结结巴巴地回答:

“实在太热了,所以我们就想在冰箱里……避暑。

”妈妈听了张大了嘴,又生气又觉得好笑,过了半晌才说道:

“以后别犯傻了,人待在冰箱里是很危险的,曾经有个小孩捉迷藏躲在冰箱里,结果被冻伤了。

”我和妹妹吓得脸都白了。

不知今年夏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得记住,那就是千万别玩危险的游戏!

⑤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明酷热难耐的天气和无聊的电视节目,为下文做铺垫。

②西瓜的“冰”给了“我”一个灵感,冰箱里确实很凉快。

③由“爽”到“寒”,写出了在冰箱避暑的感觉变化。

④作者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充分展现了“我”的天真稚气和妈妈的惊奇、哭笑不得。

⑤提出建议,深化了中心。

总评:

小作者生动地记述了“我”和妹妹突发奇想,在冰箱中避暑的趣事,故事取材新颖,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充分表现了“我”的天真稚气。

文中的语言、神态描写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使其形象生动鲜活。

收玉米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忙碌的季节。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十一”假期,正是农活最忙的时候,姥爷给妈妈打电话,说玉米已经熟透了,要掰玉米.

了。

我们来到了姥爷家所在的小村子,看见家家户户都正忙得不可开交:

有的剥玉米,有的晾玉米,有的收稻子,还有的摘水果……到处是收获的繁忙景象。

姥爷带我们来到田地里,只见满地的玉米棒像调皮的娃娃,乐呵呵地咧开嘴巴,露出满嘴金黄的牙齿冲我们傻笑。

但看着这些瘦高的玉米秆上结着一个个③粗大壮实的玉米棒,把玉米秆都给压弯了,我又于心不忍。

不行,不能让玉米这么欺负玉米秆,我要充当“护秆使者”,把玉米一个个都掰掉!

说干就干,我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没多久,我就碰到了难题:

一个个粒大饱满的玉米好像粘在玉米秆上一样,怎么掰也掰不掉。

无奈,我揪住它的叶子,喊着口号:

“一、二、三!

”终于掰下来了,但我总感觉右手中指好痛,原来裂了个口子。

没事儿,这点儿伤不算什么,我继续掰着,刚掰下几个,就发现伤口流血了。

④因为当时没有纸,我就用叶子胡乱地擦了擦,心想:

姥姥、姥爷年年掰玉米,手上、身上的口子要比我多得多,他们那么大年纪了,都不嫌疼,我怕什么!

于⑤是,又动手掰了起来。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两行玉米终于被消灭了。

看着掰下的成堆的玉米,我开心地笑了。

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

这次劳动虽然累,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有了收获,再累也没关系!

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题,并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②描绘村庄热闹忙碌的场景。

③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玉米成熟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出来。

④描写“我”掰玉米的不易。

⑤心理活动,联想到姥姥、姥爷的吃苦耐劳,为自己打气。

⑥总结全文,抒发内心感受。

总评:

这篇文章选取“收玉米”这一情节进行描写叙述,内容完整、充实。

整篇文章用明快的语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自己掰玉米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收获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心情。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总结:

生活像一支万花筒,里面充满了稀奇古怪的事儿;生活也像一个调味盒,里面充满了酸甜苦辣咸。

生活中有笑也有泪,有苦也有甜,希望大家能把这些事儿一一记录下来,让它们成为我们回忆之海里的颗颗珍珠,成为回忆天空里的点点星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与花有关的生字词,初步了解其含义。

2.学习与神话人物、故事相关的成语。

3.认识神话,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情节的神奇。

学习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古诗,并进行积累。

4.

教学重点:

1.理解与神话人物、故事相关的成语的意思。

2.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其情节的神奇,积累关于神话故事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1.把握与花有关的生字的字形,理解与其相关的词语的含义。

2.积累关于神话的成语,理解它们的意思。

1.识记关于花的生字词。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积累并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生字,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把握其结构、部首、笔顺等。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2.教师给出教材中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ɡnátnādǔmìlòmiémǐruìhuǔp棠海丹牡莉茉瑰玫蕊花卉花花圃.

3.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和花的关系。

过渡:

花是美好的象征,人们爱花、赏花,在花中寄托希冀和渴望。

同学们是不是也十分喜爱花呢?

你们都知道哪些花?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花)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了解一些与花有关的词语。

明确:

“花圃”指培育花草的园地;“花卉”指花草;“花蕊”是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玫瑰”“茉莉”“牡丹”“海棠”都是花的名称。

二、词句段运用

(1)

1.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词语。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

2.学生分组讨论,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成果,并说说由这些词语联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神话人物或故事。

生1:

“腾云驾雾”的意思有①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②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天上的神仙,他们能乘云雾飞行。

生2:

“上天入地”的意思是升上天空,钻入地下。

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孙悟空,他能上天入地,本领高强。

生3:

“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形势,决定策略。

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生4:

“各显神通”的意思是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由这个成语我想到。

,有一句俗语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神话传说“八仙过海”

4.教师适当拓展,引导学生积累其他有关神话故事或人物的成语。

成语积累:

天衣无缝火眼金睛开天辟地

点石成金吴刚伐桂夸父追日

三、课堂回顾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词和成语,了解了关于花的生字和相关词语的意思,并由一些成语想到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人物。

这部分内容重在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我们的字词储备。

同学们都能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很不错。

相信这样坚持下去,你们的语文能力一定能大大提升。

1.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鉴赏古诗,积累关于神话的古诗词名句。

1.讨论、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把握古诗中的神话人物及相关的故事。

一、交流平台

教师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神话的特点。

1.

导语:

同学们,这个单元选编的课文都是有关神话故事的。

通过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感受到神话的特点了吗?

读读教材中的文字,我们再来讨论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简单记录讨论结果。

3.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探讨关于神话的问题。

明确: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

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的特点: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3)神话中的很多人物个性鲜明。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特点。

过渡:

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数不清的神话传说,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进一步感知神话,了解神话。

5.指名学生表达对神话的认识。

生1:

《夸父逐日》讲的是一个名叫夸父的巨人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故事中的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生2:

《后羿射日》讲的是后羿射掉九个太阳,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故事中的后羿神勇非凡,他杀猛兽,射太阳,救万民于水火。

生3:

《神农氏尝百草》讲的是神农氏为了不再让民众受饥饿、疾病的困扰,亲自尝百草、寻找五谷为百姓治病的故事。

从中我体会到了神农氏持之以恒的品质和一心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