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修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559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程序文件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序文件修订.docx

《程序文件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文件修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程序文件修订.docx

程序文件修订

QHSE增加程序文件

2.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程序

3.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12.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13.应急管理程序

14.《HSE绩效监测管理程序》

16.《员工健康管理程序》

18.事故管理程序

22.环境保护程序

程序文件修订

一.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程序

参照原《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编号KD/D7.2

二.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程序

1.目的和范围:

为对本公司无损检测作业现场和固定场所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辨识。

合理评价确定出公司的危害和主要环境因素,实现对事故事件的有效预防,将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受益范围内的活动和场所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活动。

2.依据:

本程序依据Q/sy1002015.3.1条款。

GB/T28001和GB/T24001标准中4.3.1条款及防护的法规

3.职责:

3.1综合办公室该程序的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公司固定场所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组织各部门和项目部对无损检测施工现场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3.2无损检测室和项目部具体负责对无损检测项目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4.程序内容:

4.1固定场所的危害及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按照其所在的场所和活动,按以下单元识别固定场所的危害

a.办公楼及生产类房屋的结构隐患(开裂、漏水、下沉等)

b.办公及生产用电及的隐患

c.采暖、供水、排水中的隐患

d.消防的隐患

e.办公及生产设施中的风险

f.办公及生产活动中的风险

g.库房仓库中的风险

h.交通中的风险

i.维修过程中的风险

4.1.2.综合办公室依据上述单元的危害识别的结果进行汇总编制《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4.1.2综合办公室针对《危害因素识别清单》的危害,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评价。

对于办公及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可采用LEC法进行,确定出重大的危害因素。

补充LEC法

对于其他风险可采用对照有关法规标准用直接判断法进行评价。

凡下属情况,可直接评定为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规及规范标准要求的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曾发生过事故事件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4.1.3综合办公室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固定场所设施的安全排查工作,凡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列为重大风险。

4.1.4综合办公室组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a.对于重大隐患的治理,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

b.对于办公及生产及辅助生产活动,建立管理作业文件,并传达培训、实施

c.对于潜在的突发事件建立并实施应急预案

4.1.5.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综合办公室对固定场所办公及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废、污水、废液、粉尘的排放,能耗及资源消耗等环境因素进行系统识别。

依据识别结果,编制《环境因素识别体系》

4.1.6综合办公室针对所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评价的依据为:

a.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b.相关方的期望和合理要求

c.发生的频次和影响程序

评价的方法:

见7.6中4.2.2标准

4.1.7依据评价出的安全环境因素,编制《安全环境因素体系》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下发各部门。

4.1.8对确立的安全环境因素,建立目标及各项方案。

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无损检测项目施工现场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

4.2.1无损检测室项目部在接受无损检测施工项目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危害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a.营地的危害和环境因素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在选择及租赁营地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①营地房屋结构中的风险

②营地消防及消防设施

③营地用电系统的风险

④营地供水系统及饮水安全

⑤营地的固废回收装置

⑥营地废水排放设施

⑦营地就餐卫生安全

⑧营地周围的医疗卫生情况

⑨周边气候、气象、自然条件及交通情况

⑩营地周边地方病及传染病情况

b.依据上述几个方面,在选择租赁营地前对风险进行充分识别。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确定重大危害和安全环境因素。

当存在重大安全健康及环境风险时,原则上不予选择租赁。

但如现场情况不允许时,应向租赁方提出进行整改要求,或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实施,以预防重大风险的发生。

c.检测作业现场的危害及环境因素识别。

接受检测项目的无损检测室或项目部,要依据如下几方面进行现场的风险识别。

①营地至现场的交通情况

②检测现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

③检测场所的工作条件:

(地面检测、高危检测、沟下检测、作业场所检测等)

④临时用电系统

⑤施工单位提供的设施状况(如临时电源、脚手架、平台、基境支护…)

⑥检测的方法及工艺(如采用射线检测、超标、表面、磁场)

⑦检测过程(现场拍片、洗片、评片)

⑧人员资格

⑨现场防护(范围,员工防护用品)

⑩废液、废胶片的产生处置

⑾现场生态环境保护

⑿相关方带来的风险

依据上述几个方面,对识别的危害和环境因素分别编写相应的识别。

识别由该项目的负责人组织实施

d.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识别的危害和环境因素参照4.1.2条款和4.1.6条款的规定进行评价。

确立出《各因素》和《环境因素》编入HSE作业计划书,经公司主要领导审批后,报综合办公室备案。

并由综合办公室整理后,纳入公司的《》和《环境因素》

4.4公司综合办公室每年初对上年度的《因素》和《》进行一次评审。

当发生变化时进行更新。

4.5公司《重大危害》和《》作为公司建立目标,管理方案法律法规识别获取。

作业指南的制定。

员工场所监视测量及。

无损检测施工项目条划管理程序

1.目的和范围:

为规范无损检测施工项目的条划文件的编制与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无损检测项目施工条划的管理工作。

2.依据GB/T19001-20087.17.5.2GB/T2008和GB/T240014.4.6Q/sy/1002015.5.6条款

3.职责:

3.1技术负责组织文件的编制工作

3.2各项目部具体负责所承担项目条划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4.程序内容

4.1条划文件编制依据:

4.1.1监测项目施工合同的要求

4.1.2相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的要求

4.1.3现场勘察结果

4.1.4监测项目风险识别评价的结果

4.1.5业主及监理的要求

4.2条划文件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工程项目的概况

4.2.2文件编制的依据

4.2.3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和过程

4.2.4项目实施的目标、指标

4.2.5组织机构和职责

4.2.6资源需求计划。

包括:

①施工机具设备的选择,监测设备的规格、型号、能力确认

②施工人员(含:

评片人员资格,检测人员资格鉴定)

③其他辅助设施

④施工材料(规格、数量)

4.2.7检测作业的施工工序及控制方法及执行的规程标准

4.2.8检测过程中的。

活动及依据的标准

4.2.9主要风险的控制措施(环境因素的控制)

4.2.10与施工监理及受控制方的交流

4.2.11监测报告的确认

4.2.12监测报告的交付

4.2.13应建立的记录

4.3条划文件的类别

4.3.1条划文件一般为《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型。

4.3.2当在进行无损检测施工时,条划文件中还应包括《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

4.4条划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4.4.1条划文件由技术进行编制。

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审核。

经公司主要领导签批后下发至无损检测室或项目部

4.4.2由承担检测项目的无损检测室和项目部将条划文件报工程监理审批。

如监理提出修改意见,由技术质量部进行修订。

经监理确认后按条划文件实施检测。

无损检测项目施工控制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施工活动中的风险,特制定该程序。

该程序适用于无损检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风险控制

2.依据:

GB/T190017.5.17.5.27.5.37.5.47.5.58.2.38.2.4GB/T28001和GB/T240014.4.64.4.3Q/sy1002015.5.55.5.65.4.55.5.7

3.职责:

3.1无损检测室和项目部具体负责工程检测项目过程的控制

3.2综合办公室。

4.程序内容:

4.1无损检测施工项目现场施工的主要过程的确立,由如下组成

接受检测指令单施工准备、现场勘察,确认并标识检测的进入现场进行检测定影、洗片、评片出具检测结果报检测结果

4.2个主要过程的控制要求

4.2.1接受检测指令

检测指令单一般由工程监理下达,项目负责人对监理下达的指令单要进行确认。

明确实施

检测的焊口号,焊工号,材规格,焊口型式、位置、数量、检测的方式等。

确认后在指令单上签字。

4.2.1项目负责人针对指令单确认的材规格、焊口型式及检测方式,依据相应的标准规程的要求。

确定传用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能力,要经过确认以满足该项目检测任务单规定的要求。

对参与检测的检测人员、评片人员的能力进行鉴定确认。

直接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其中评片人员必须持有Ⅱ级及以上资格的持证人员。

配合人员要经过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培训。

同时项目部要依据指令单的要求取备适用的检测器材。

项目部要将无损检测的设备、人员、材料情况填写到“进场设备、人员、器材确认中”中,并报工程监理进行验收确认。

4.2.2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检测现场进行勘察。

对施工方(负责检测方)提供的作业设施进行查,特别是对高空、沟下及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的检测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

登高作业设施,沟下支护防护设施,隧道及容器的通风设施等要认真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查,记录存在的风险。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由项目负责人与施工作业方联系沟通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或项目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认安全。

所采取的措施要向参与检测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建立交底记录。

4.2.3项目负责人与工程监理沟通,现场确认被检焊口的分布情况并做出标识。

4.2.4进入检测现场后,凡进行射线检测的项目,检测前由项目部负责。

依据施工方案和标准的要求,警戒线。

警戒线离检测关的距离要符合辐射防护安全距离的要求。

设置警示灯喇叭,取备巡警人员,严禁外来人员的入内。

4.2.5射线检测的开关控制相离检测关的距离要符合辐射防护的安全距离的要求且不小于25米。

现场进行射线检测的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并取带射线计量笔。

在启动射线探伤机前,所有人员均要撤离到安全距离之外。

射线拍照完毕,在关闭控制箱开关后,无损检测人员方可进入检测焊口处取片装盒。

4.2.6在启动X射线探伤机开关箱前,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对检测现场进行检查。

确认警戒线范围内无人后,方可下令启动探伤机。

4.2.7射线检测中对焊口清理、贴片、取片装盒的控制要求按《X射线探伤规程》的规定编制。

对胶片在传用前由无损检测人员进行检查。

确认规格型号及密封正确后方可传用。

同时在每个装片带上标识出被检焊口的焊口号。

焊口号及位置。

4.2.8超声波探伤按《规程》要求进行磁粉探伤,按《规程》要求表面渗透探伤按《规程》。

4.2.9X射线胶片的定影显影依据《规范》执行。

对废定影液、显影液、废胶片要采中回收,拉回公司基地,由综合办联系有资质的处置单位,签订合同进行处置。

当工程规模较大时,也可由项目部与当地有资质的单位联系,依法进行处置。

并建立回收处置的记录,执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4.2.10工作环境的要求

a.现场检测不许在雷、雨及下雪的环境中进行

b.胶片的储存环境

c.洗片、凉片的工作环境

4.2.11检测报告的编制与交付。

交付

4.2.12不合格焊口的再检测

4.3与重大HSE风险相关的运行活动的检测

4.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项目部负责。

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进行安装,检查验收与传用。

并按照《作业许可管理程序》的要求和提供电源相关单位的要求,办理作业许可。

4.3.2凡在高处进行无损检测时,要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进行防护。

操作人员要佩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并依据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规定办理作业许可。

4.3.3凡在隧道或沟坑内进行无损检测时,在作业前要对其通网等防护设施的可进行查确认。

办理作业许可。

具体执行《作业许可程序》。

4.3.4在易燃易爆作业场所进行检测时,要遵守现场的管理规定。

作业前对现场的可燃气体,有毒有害物质的进行检测。

并按照《作业许可程序》的要求办理作业。

4.3.5无损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编制并经审批的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实施检测。

4.4无损检测过程的测量

4.4.1由负责单位对使用的材料(胶片、药剂)等要有出的合格证。

并在使用前进行验证确认。

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4.4.2对检测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如焊口的清理、贴片曝光(位置、时间)、洗片、凉片、评片要由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4.4.2检测报告编制完毕,要由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依据检测过程中的各项记录。

包括选用设备的能力,人员的资格,过程的查各项参数的记录,使用的方法及依据的标准等进行查验证确认。

签字后交付和存档。

4.4顾客财产的识别、确认与防护

无损检测任务单中的规定的被检的设施视为顾客提供的财产。

接到任务单后,项目部负责人要对被检设施的名称、规格及部位依据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识别确认。

并与工程监理或委托方代表一道做出标识。

如发现不具备检测条件,应向工程监理或委托方代表报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检测所需的条件。

项目部要建立报告及采取措施的记录,并由工程监理或委托方代表确认。

检测过程中,项目部作业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被检设施因无损检测作业造成损坏。

4.5无损检测活动中产品的防护管理

4.5.1无损检测活动中的产品为拍摄的胶片和编制的检测报告,对其防护。

由无损检测室或项目部负责。

4.5.2拍片过程中要按照《规程》的要求对所拍的底片采取密封、防潮等措施。

防止底片的曝光或损坏。

4.5.3在定影、洗片、凉片、评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作业环境和储存环境。

严格执行《规程》。

以确保胶片的完好,底片要装入文件袋中进行保存,并做好焊口号及位置的标识。

4.5.4检测报告的储存,按《记录控制程序》实施

4.6:

当检测的设备、人员、工艺、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项目部要对变化情况进行评审,修订相应的指南。

对无损检测过程进行确认。

相关文件: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的修改意见

1.目的、范围

2.依据

3.职责

4.程序内容:

a.作业许可的类别和范围

①射线检测前(项目负责人许可)

②进入易燃易爆场所检测(委托方)

③进入隧道或受限空间场所检测(项目所在地)

④高空作业(项目部)

⑤临时电源接入(与电源提供方)

b.作业许可的审批

c.作业前的准备

d.作业过程的实施

e.作业过程的关闭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1.目的范围

2.依据Q/sy1002015.6.2BG/T240014.5.2

3.职责

4.程序内容:

4.1合规性评价的依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其他要求)

4.2合规性评价的范围

4.2.1企业法定资质有效性的评价

4.2.2射线人员防护的取备

4.2.3从事射线人员职业健康。

4.2.4监测设备的标准情况

4.2.5无损检测作业活动规范规程的执行情况

4.2.6废液的处置情况

4.2.7固废的处置情况

4.2.8检测人员的培训持证情况

4.3合规性评价的实施

4.3.1项目在工程要将

4.3.2综合办公室进行综合评价

4.3.3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