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9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docx

唐河县历年招教考试真题汇集

2012年唐河县公开招聘教师笔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选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30分)

1.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现象。

A.疲劳B.对比C.融合D.适应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考试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这是()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

6.国务院决定,从()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A.2007B.2009C.2008D.2010

7.我国的私学开始于()

A.殷商B.春秋C.汉朝D.唐朝

8.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

A.祖逖北伐B.官渡之战C.八王之乱D.赤避之战

9.早晨起来后发现地面有积水,由此可以断定昨天晚上下雨了。

这一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

10.北京奥运会理念不包括()

A.绿色奥运B.科技奥运C.文奥运D.活力奥运

11.孟母三迁故事说明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体因素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

A.情调B.激情C.应激D.心境

1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承包经营B.租赁经营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土地收益权的转让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于()

A.1978年B.1985年C.1986年D.1992年

1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

A.稳定性B.分配C.广度D.转移

16.我国新课和改革于()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

A.1999B.2000C.2001D.2002

1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18.师者,人之楷模这名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永恒性

19.杀鸡做猴属于()

A.替代性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正强化

20.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

21.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派生类学习D.上位学习

22.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团队活动B.劳动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

23.某些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

A.5岁B.6岁C.7岁D.8岁

24.某人因偷税,抗税,依法应追究()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民事责任

25.利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这种方法属于()

A.榜样B.陶冶C.修养D.参观

26.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记忆术。

A.缩简法B.关键词法C.位置记忆法D.视觉想象

27.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示D.布告

29.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B.道德认识C.道德意志D.自我教育能力

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前面可能会有多选题)

31.为了便于记忆,将√2的值1.41421……记作“意思意思而已……”,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32.在我国,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

33.为当三好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

()

34.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

35.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

36.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

()

37.遗传素质,环境都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只有教育才能决定人的发展。

()

38.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

39.在中小学分快慢班的做法符合分组教学的精神。

()

4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

()

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41.传统的智力理论是以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的。

42.一般认为,智商在以下为智力落后。

43.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4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4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孟子》,和《中庸》。

46.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4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4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制义务教育。

49.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5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

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四、简答(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51.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52.在德育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53.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4.如何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复习?

五.论述(15分)(3道题)

55.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六.案例分析(15分)(2道题)

56.下面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堂数学公开课的一个教学片段,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乘法。

教科书上有一幅彩图:

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草地上零星地分散着几棵小树,还有一些小白兔正在吃草,小白兔是一对一对(两只两只)在一起的,一共有6对。

正是这6对小白兔蕴含了乘法这一数学内容。

教师将这幅彩图投射到大屏幕上,教学就从教师的提问开始了。

师:

小朋友们,看这幅彩图,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见了大树。

生2:

我看见了绿草。

生3:

我看见了小河。

生4:

我看见了河上的小桥。

师:

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5:

我看见了河里面的水。

师:

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小白兔吗?

生(齐):

看见了。

师:

好!

那你们数数看,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学生开始数小白兔,不一会儿,许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

师:

小强,你告诉大家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教师叫起了举着手的小强回答问题。

小强:

一共有12只小白兔。

师: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数的吗?

小强:

我是一只一只数的。

(小强的回答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回答,教师只是让小强坐下,对小强的回答没有作任何反应,而是叫起了举着手的小林。

师:

小林,你告诉大家多少只小白兔?

小林:

12只。

师:

你是怎么数的呢?

小林:

我也是一只一只数的。

师:

你们不会两只两只地数吗?

(作为认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巩固,教师又呈现了教科书上的另一幅图画;3排玫瑰花,每排5朵。

师:

小朋友们,你们再数数看,一共有多少朵玫瑰花?

(学生们于是低头数起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叫小文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也看到小文举起了手。

师:

小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文:

老师,两个两个没办法数!

综上述案例,请回答:

(1)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了怎样的教学观念?

(2)案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运用该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案例中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设计存在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改进?

 

2010年唐河县公开招聘小学教师笔试试卷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不填或不符的按违纪处理。

2.只准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上作答,用两种以上颜色答题按违纪处理。

3.本试卷共五大题。

题型

单项

选择

判断题

简答题

案例

分析题

作文

总分

分值

25

10

20

20

25

10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选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25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

A.稳定性B.分配C.广度D.转移

5.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7.早晨起来后发现地面有积水,由此可以断定昨天晚上下雨了。

这一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

8.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9.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三元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结构论

10.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11.医生在诊病时常用听诊器,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

A.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

D.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2.可以用于下行文的一组文种是()

A.通知决定请示会议纪要

B.通知决议意见函

C.报告决定公报条例

D.通知命令通报批复

13.我国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

A.杨利伟B.翟志刚C.刘伯明D.明海鹏

1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78年B.1985年C.1986年D.1992年

16.教师职业胜任,职业作为不断提升的重要品质是()

A.师德B.思想C.学识D.社会关系

17.考查一个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关键是()

A.教师学历高低

B.教师的治学态度

C.教师的工作表现

D.教师的能力

18.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会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2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2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出自()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23.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瓦根舍因D.斯金纳

24.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

2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应是()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天职。

()

2.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3.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4.依法执教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依法维护保护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

()

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启发式教学。

()

6.在中小学分快慢班的做法符合分组教学的精神。

()

7.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

8.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9.记忆电话号码是一种配对联想学习过程。

()

10.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

三、简答(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师表风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

2.简述在班级管理中,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3.目前中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4.简述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案例分析(20分)

下面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小学两位数学老师(A教师和B教师)的两堂教学公开课的教学片段,教学内容同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A教师按照教材顺序,从例l顺次讲到例5。

师:

(出示复习题,小新家养鸡10只,养鸡只数是鸭的几倍?

)谁会列式解答?

(学生踊跃)

生1:

30÷10=3。

师:

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2:

因为求30是10的几倍,就是求30里有几个10,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

完全正确!

(出示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谁会列式解答?

)(学生冷场)

师:

我来讲给大家听。

养鹅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类型的应用题,它与我们过去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属于同一类的应用题,所以也应该用除法计算。

现在谁会列式?

生3:

10÷7=……(学生议论:

错!

生4:

7÷10=7/10

师:

对了,用除法做要选好被除数和除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该用什么数做被除数,什么数做除数呢?

生5:

老师,我发现求几倍,用大数除以小数;求几分之几,用小数除以大数。

师:

你真聪明!

B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与A教师不同,他先进行例2、例3的教学,在学过例2、例3之后,接着进行例1的教学。

师: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回到第二88页例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一班有42人,其中5人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昨天我们已经用分数意义的知识得到了它的答案,今天我们再用刚刚学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大家想好以后可以把算式补写在自己的课本上面,然后讨论两个问题:

1.为什么这样列式?

课本上为什么没有把算式印出来?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42可以看作5除以42的商,所以可以这样列式:

5÷42=5/42。

生2:

我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用除法计算。

生3:

昨天我们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所以只能用分数的意义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

今天学过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可以用除法算出它的答案,

师:

说的真好,其实想出答案与算出答案都是可以的,以后做题目可以用你感到方便的方法去做。

(B教师把例5提到例4前,出示复习题与例5,学生尝试练习板演。

生4:

(板演复习题)30÷10=3。

生5:

(板演例5)7÷10=7/10。

师:

大家讨论一下,这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

生6: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两种应用题都是用除法计算的。

生7:

两种应用题都应该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生8:

商大于l就是几倍,商小于1就是几分之几。

比较上述案例中两老师,请回答:

1.结合案例分析A教师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反映了其怎样的教学观念?

(6分)

2.结合案例子分析B教师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运用该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分)

3.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B教师灵活运用了教材。

请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分)

五、作文(25分)

这是一首在北京市一些小学生当中广为流传的《我能行》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互相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请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

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010年唐河县公开招聘初中教师笔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不填或不符的按违纪处理。

2.只准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上作答,用两种以上颜色答题按违纪处理。

3.本试卷共五大题。

题型

单项选择

判断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

作文

总分

分值

25

10

20

20

25

10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选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25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发展D.科学筹划

3.孟母三迁故事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人的主体性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

A.稳定性B.分配C.广度D.转移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

A.激情B.心境C.情调D.应激

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7.早晨起来后发现地面有积水,由此可以断定昨天晚上下雨了。

这一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想象

8.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9.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三元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结构论

10.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11.医生在诊病时常用听诊器,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

A.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

D.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2.可以用于下行文的一组文种是()

A.通知决定请示会议纪要

B.通知决议意见函

C.报告决定公报条例

D.通知命令通报批复

13.我国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

A.杨利伟B.翟志刚C.刘伯明D.景海鹏

1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78年B.1985年C.1986年D.1992年

16.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D.18周岁以下

17.教师职业胜任,职业作为不断提升的重要品质是()

A.师德B.思想C.学识D.社会关系

18.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爱岗尽责B.热爱学生C.依法执教D.为人师表

1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会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2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2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出自()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23.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瓦根舍因D.斯金纳

24.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

2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应是()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践活动课为主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天职。

()

2.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3.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4.依法执教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依法维护保护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

()

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启发式教学。

()

6.在中小学分快慢班的做法符合分组教学的精神。

()

7.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

8.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9.记忆电话号码是一种配对联想学习过程。

()

10.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

三、简答(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师表风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树立良好的师表风范?

2.简述在班级管理中,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3.目前中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4.简述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案例分析(20分)

下面是一位数学教师的一些教学片断,教学内容是“多边形内角和”。

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哪些知识是我们把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