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83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寒假专题声现象.docx

寒假专题声现象

年级

初三

学科

物理

版本

人教新课标版

课程标题

声现象

编稿老师

马云朝

一校

黄楠

二校

林卉

审核

王新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3.知道什么是声能

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5.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6.了解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

7.能探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

探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三、考点分析:

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分值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知道

填空、选择、实验探究题

2—10分

声速

知道

填空、选择、计算题

声音的特性

知道

填空、选择、实验探究题

超声波、次声波

了解

填空、选择题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了解

填空、选择、简答题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由物体而产生,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以的形式在介质中向外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中不能传声。

3.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声音在中传播得最快,在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4.回声:

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回来的现象。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小结:

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回声现象。

知识点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人耳构造图

2.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小结:

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知识点三: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

音调

声音的高低

音色

声音的品质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小结: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知识点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及其危害:

噪声通常是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物理学中的噪声则是指波形无规律的声音。

危害:

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会损害身体健康。

2.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控制噪声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消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

小结:

知道什么是噪声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知识点五:

声的利用

1.声音能传递信息

2.声波能传递能量

小结: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回顾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例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悦耳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中不能传声。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

D

平行练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

答案:

振动空气

回顾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2)声音以形式向外传播,真空传声。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例2:

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__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填序号)

解析:

①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②说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③管乐器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

答案:

②①

平行练习:

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小纸团跳动,说明可以产生声音。

例3: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

答案:

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而且牛皮制成的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知识点二:

声音的特性

回顾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通过、、显示其特性的。

(1)音调:

①决定音调大小的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

②音调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是:

,音调越高。

,音调越低。

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

(2)响度: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

发声体的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对应关系是:

,响度越大。

,响度越小。

(3)音色:

音品、音质,影响音色的因素有:

材料、结构。

例1:

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

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

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顶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的空气柱由于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解析: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纸筒发声是因为筒内的空气柱在振动;当纸筒的转速增大时,铜内空气柱的振动变快,即频率变高,因此音调变高。

答案:

振动频率

平行练习:

下面是老牛和蜜蜂的对话,你认为说得对的是。

解析: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牛发声时的响度大音调低,蜜蜂发声时的响度小音调高。

答案:

蜜蜂

例2:

当收音机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首歌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

“是韦唯在演唱。

”他们是根据声音的()作出的判断。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解析:

音色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特色,一般来说,发声体不同音色也不同。

音色是分辨不同发声体的重要特征。

答案:

C

例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例4:

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则分别可以发出“1、2、3、4、5、6、7、

”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瓶内水的振动,瓶内水的高度

B.瓶内水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的振动,瓶内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答案:

A

平行练习1:

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

(填对应的序号)

(2用小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填对应的序号)

答案:

ABCDDCBA

平行练习2:

班里正在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学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的________不同,但现在瓶子的顺序排乱了(如图),那么正确的瓶子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相应的序号)。

答案:

音调BHFAGEDC

知识点三:

噪声、声的利用

回顾声的利与弊:

(1)弊:

噪声防治途径:

、、;

(2)利:

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声音还可以传递。

例1:

如果你家附近的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解析:

A、C、D项均为减小噪声的方法,B项打开门窗不能减小噪声。

答案:

B

例2: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用电动牙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解析:

超声波也属于声波,只是由于其振动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故人耳无法听到,因此A、B、C选项都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D

平行练习1:

下列实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要下雨

答案:

B

平行练习2:

下列各图中,表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答案:

B

知识点四:

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例1:

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

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30

0.3

B

30

0.6

C

尼龙丝

40

0.5

D

50

0.5

E

尼龙丝

50

0.5

(1)丽娜同学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请你帮她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只填字母代号)

(2)丽娜同学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请你帮她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只填字母代号)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

你认为丽娜要完成本探究实验的过程,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解析:

丽娜同学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以及琴弦的松紧程度,表中未列出可暂不考虑)相同,再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只能选择表中编号为D和E的琴弦。

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以及琴弦的松紧程度,表中未列出可暂不考虑)相同,再选择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来比较,因此只能选用表中编号为A和B的琴弦。

控制变量法在我们今后的物理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希望同学们掌握好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

答案:

D和EA和BCABD

例2:

如甲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去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另一个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把泡沫塑料小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答案:

发声体在振动空气能传声

平行练习:

下图是实验室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看图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声音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2)由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泡沫塑料小球的振动,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泡沫塑料小球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

例3: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测:

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想出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

声音的响度与__有关,振幅_______,响度越大。

答案:

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团或碎纸屑振幅越大

例4: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

硬纸片从木梳上划过得快时音调高,划过得慢时音调低。

这表明:

解析:

纸片划过得快音调高,划过得慢音调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纸片划动的快慢有关,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答案: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5:

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这个实验说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会影响音调的高低,伸出的部分越短,钢尺振动得越,音调越。

利用该图所示实验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试举1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快;高;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小会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

平行练习:

用刻度尺设计实验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

(1)改变刻度尺离开桌面的长度,使其以不同的频率发声

(2)用不同的力扳动刻度尺,使其以不同的振幅发声

知识点五:

声现象的有关计算

例1:

远处正在零星地燃放礼花,礼花弹升空后爆炸,放出耀眼的光芒。

给你一个计时用的秒表,请你设计出一个方案大致估测出礼花弹爆炸处离你有多远。

写出测量步骤及距离的表达式。

(注:

空气中的声速为已知)

答案:

步骤:

(1)当看到礼花弹放出耀眼光芒时,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接着仔细听,当听到礼花弹爆炸时,立即停止计时,从秒表上读出这段时间间隔t

公式推导: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在较短的距离内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秒表上读出的时间间隔t就是声音从爆炸处传到测量者耳中所用的时间,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所以距离S=vt。

平行练习:

在百米赛跑中,假如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他记录下某运动员的成绩是12.2秒,那么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

该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二问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

声速=340米/秒,计时员听到起跑枪声时,比赛已经开始100/340=0.29秒,所以:

1、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12.2+0.29=12.49秒;

2、该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100/12.49=8.0米/秒。

例2: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离高山m,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m。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析:

假设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为S,则2S=S车+S声,解得S=710m,此时汽车距离高山S′=S-S车=650m

答案:

650;710

平行练习: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

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______米。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注意单位换算:

80千米/时=22.2米/秒

答案:

362.2

重视教材或生活中涉及声学知识的观察和实验,要将实验原理熟记于心,会用一些简单器材设计相关的声学实验。

实验探究题型渗透、体现的科学方法:

1、实验推理;2、进行比较;3、把微小的内容变化放大。

同学们还记得以下内容吗:

1、光是如何传播的?

2、光在反射、折射时分别遵循什么规律?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答题时间:

60分钟)

一、填空题

1、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歌唱家的歌声通过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于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选填“乐音”或“噪声”)。

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2、“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3、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从声学上讲,这是从处减弱噪声。

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5、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会看到碎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

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碎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6、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

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8、许多市区的主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一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这样一个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

9、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产生的,靠传播过来,表演过程中,“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相似。

10、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的响度大,的音调高。

1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二、选择题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人们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知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1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许多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14、如图所示,兰兰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音调

C.判断发声音叉的好坏D.估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1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D.机场跑道上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6、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7、如图所示,是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18、对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C.二胡演员在演奏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琴声的响度

D.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19、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人说话的音调

2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2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塑料瓶的微小形变。

下列做法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B.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C.在研究电阻的串联时,为了使研究更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

D.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的磁场

24、魔术师在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这一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并使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时,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25、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

2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27、某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

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相同,但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

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无法判断

28、“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振幅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29、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喝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的距离,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对方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细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