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703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完整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倍”,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4.反复吟诵,边读边想,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理解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5.感受浓烈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喜爱古诗,积累古诗。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优美和完整的意境,体会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

 

难点:

理解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三、知识梳理 

通过对古诗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反复的吟诵,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律,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四、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讨论交流诗中的描绘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结合看图,查阅资料在读中体会。

 

五、学习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兴趣。

 

1.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可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 还孤独地在他乡苦读。

此时,看着别人携老扶幼、开开心心地过节时,于是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首王维的思亲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知流程。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生字“倍”,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自学讨论释疑惑。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方法。

 

(3)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指导:

异,与形近字“导”区别开。

 “异”廾“导”寸“巳”字头。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在纸上书写两遍。

(提前发纸) 

(四)从“忆”出发解诗题。

 

1.师:

读一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2.生:

我知道了(时间、思念、家乡、亲人) 

3.师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那种思念?

 

4.生:

(忆) 

5.师:

怎样记住“忆”?

“竖心旁”表示什么?

 

6. 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忆”在这里是“想念”的意思。

“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一样,它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再读诗题,注意停顿。

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再读诗题,注意停顿。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走近诗人知背景。

 

1.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王维少年时的心境。

 

2.师:

你知道王维的资料吗?

展示一下吧。

 

3.生答,师补充说明。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六)吟诵古诗感乡思。

 

1.师: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所思所想,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

 

2.生读古诗。

 3.吟诵古诗。

 

师:

我们刚才读诗的方法是现代人的读法,我们古人运用平长仄短来吟古诗。

认真听,老师是怎样吟诗的。

 

师:

谁愿意再来吟给大家听一听?

 

师:

在这样的吟诗声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七)精读古诗悟乡思。

 

1.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

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

独组词(单独、独自……)     

2.角色互换:

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

你的心情?

带着感受读。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

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

(生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

再读,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心弦?

(板书:

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

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

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

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

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

  (中秋节、春节、元宵节)       

4.就在这样的孤独中,王维想起了以前在家乡读书的时候。

(课件出示)那时候,自己也会在重阳节时,和兄弟们一起插上茱萸、登上高处,可如今兄弟们站在高处,却少了一人,少了谁呢?

 生:

王维。

 

5.假如此时你是王维的兄弟们,看着王维不能和他们一起庆祝,你会感慨地说什么呢?

 生:

“少一人” 

6.我们再静静地默读,想想这幅画面最不完美的地方是什么?

 

生:

“少一人” 

7.指导朗读:

“少一人”是诗人此时最大的悲伤,让我们带着这种悲伤,一起来表达诗人心中无奈的呐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齐读 

10.师:

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兄弟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也一定正惦念着我,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丝安慰。

“遥知--” 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师:

“遍插茱萸少一人”,唯独少我一个人啊,怎能不让我-- 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拓展延伸说乡思。

 

2.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有小礼物送给大家。

一组思乡诗。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6)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九)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       

倍感孤独   

思乡情怀 遥想家乡      

触景生情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诗中描述的节日情景,要通过理解诗句,情境创设,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生体会不够深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均达不到。

教学方法

1.通过链接诗人背景,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情境朗读和想象,感悟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图片导入,走进重阳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吗?

(重阳节)

2.那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古代的人又会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登高,放风筝,赏菊花并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3.你感受到的重阳节是什么样的呢?

4.在重阳佳节,有亲人团聚的幸福,也有亲朋共饮的欢乐,就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

王维(板书),一位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又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链接背景,了解古诗意。

1.解诗题,强调“忆”“山东”的意思。

2.初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插图和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

3.全班齐读。

三、想象诗境,品味思乡情。

(一)品味王维对亲人的思念情。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指名读。

(2)抓住“独、异乡、异客、倍”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

2.同学们,那诗人只有在重阳节的时候才思念自己的亲人吗?

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情景朗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品味亲人对王维的思念情。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

3.与亲人天各一方,不能团聚,这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啊!

王维只能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寄托浓浓的思亲啊!

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吧(深情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拓展诗文,丰富思乡情。

同学们,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骚客为了抒发思乡之情不惜笔墨。

在王安石的笔下,思乡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在李白的笔下,思乡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无奈和痛苦,在杜甫的笔下,思乡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寄托。

(课件出示诗句全班齐读)。

小结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总有一天,我们也有可能远离家乡,那时候我们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当重阳来临,我们也会用这样一句诗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一位诗人(王维),会想到他的那首关于重阳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会这样轻轻吟诵。

(吟诵全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佳节之日,王维独自一人在长安,看到别人家家团圆,亲人团聚,感到格外的孤单和寂寞;同时回想起往年的重阳都会和兄弟们登高,插戴株茱萸,今年却唯独少了他,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

本首诗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诗人的情感表达,还要让学生了解重阳节这个节日以及节日的风俗。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古诗,体悟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重阳节以及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4.诵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体悟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重阳节传统节日和习俗。

 

3.诵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黑板字贴。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分别是《元日》和《清明》,我们一起背诵好吗?

(集体背诵)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那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 解诗题。

 

师:

这首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过渡:

同学们,题目告诉了我们,诗人在重阳节那天思念着在华山以东的兄弟。

是谁在重阳节里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兄弟呢?

(王维)  

四、 知诗人 

出示: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一名画家。

他常常把绘画的精髓加入他的诗歌中,所以,宋代诗人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过渡:

你们知道吗?

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一个人在异乡漂泊两年,这天又到了重阳节,他看到人们亲人团聚,自己却孤零零的一个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范读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师:

如果你就是王维,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五、 图文结合,品诗眼,悟诗情。

 

(一).学习品读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设置情境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感受到了深深地思念。

(板书:

思念) 

(三)、指导书写生字,异。

 

师:

下面把这个字送进田字格里,需要注意什么?

 现场写,教师展示,点评 

过渡:

王维深深的思念着他的亲人。

那么,远在家乡的亲人们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四)、学习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

登高,插茱萸 

师:

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兄弟中的一个,想到王维,你想对他说什么?

 

(五)、设置情境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填空背诵。

 

过渡:

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体会到了那份深深的思念,同学们能够带着这份感情背诵这首古诗吗?

(同桌互相背诵,再指名背诵) 

_______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每逢佳节----------。

 

遥知兄弟---------,遍插茱萸-------------- 。

 

七、拓展古诗,畅谈佳节。

 

师:

孩子们,除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学生自由读。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师生对译读。

 

师:

端午这个佳节因何而来的呢?

 生:

节分端午自谁言, 

师:

千百年来,人们都说是因屈原而起的。

 

生:

万古传闻为屈原。

 

师:

可笑的是,楚江水浩浩荡荡,奔流而去。

 

生:

堪笑楚江空渺渺。

 

师:

竟然也洗不去屈原所早熟的冤屈啊。

 

生:

不能洗得直臣冤。

 

师:

孩子们,这首诗写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

 

3、师生对译读 

师:

秋天的夜晚,银白色的烛光冷冷地照在屏风的画上。

 

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 

师:

一个宫女正挥舞着小扇子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生:

轻罗小扇扑流萤。

 

师:

不知不觉就已经是深夜了,她坐在那冰凉的台阶上抬头眺望着天空, 

生:

天阶夜色凉如水, 

师:

天空上那牵牛星和织女星让她想起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那故事太动人,以至于今晚怎么也睡不着了。

 

生:

卧看牵牛织女星。

 

师:

孩子们,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

 

4、总结传统节日和习俗(拍手读):

 

九月初九,重阳节,插茱萸,登山顶。

 

正月初一,春节,贴春联,拜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长龙,看花灯。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  

八、总结:

同学们,回顾这堂课,我们读懂了王维的思乡之情,了解了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呢!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爱上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也能去收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哦。

  

九.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思乡 

插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忆”、“独”、“异乡”、“异客”、“倍”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3.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4. 阅读古代优秀诗文,了解传统节日及习俗,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1.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2. 感受“忆”字包含的家人之间互相牵挂的美好情谊。

 

教学方法: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借助朗读与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1.孩子们,我们中国有不少传统佳节。

春节里,我们放烟花爆竹,贴年画对联,王安石的元日就写出了我们的欢喜——生背《元日》。

 

2.刚刚过去不久的是清明节,我们祭祖扫墓,怀念逝去的亲人,大诗人杜牧清明节是这样写的——生背《清明》。

 

3.背得很流畅,看来学得很扎实,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 解题,导入主线 

1.齐读课题 

2.诗题很重要,是我们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

诗题比较长,我想请同学来帮我们把停顿读出来。

 

生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 

3.停顿读的很准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读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打开书,建议大家结合注释想一想。

 

(引导学生理解“忆”、“山东”、“兄弟”) 

PPT出示“忆”造字起源,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

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亲人们。

) 

5.你们读懂了诗题的意思,让我们将意思记在心中,一起来再读诗题。

 

把声音放轻,速度减慢,古诗的味道可以读出来,思念的感觉也就慢慢读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三、 初读古诗 

1.诗题中的一个“忆”就写出了满满的思念,诗中又表达着怎样的情感呢?

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要求: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同桌之间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指名读,男生、女生,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预习做的不错。

 

3.除了流畅的读出来,还要带着感情读,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心灵的独白,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心灵相通。

 

介绍诗人:

王维,唐代诗人,少年聪慧,9岁就以文才出名。

王维15岁时离开了家乡,远到京城长安求取功名,这首诗就是他17岁那年所写。

 (请班上的朗读小达人帮我来读读) 

4.通过诗人的介绍你读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画一座山山,右边写上家乡。

 

5.年少的王维身在他乡,孤独一人,又到重阳佳节,心中怎能不思念呢。

 请同学们听教师读,一边听一边感受古诗的节奏。

 

过渡:

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与文中人物一起高兴、一起悲伤。

我们来试一下吧,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维了,尽情感受文字的温度。

 

男生读、女生读。

  

四、 走进古诗 

1.好诗要多读,每一遍说不定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让我们走进古诗去细细感受。

小小年纪的王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已经整整两年了。

此时此刻,他会想到什么呢?

诗中有两句话最能表达诗人此刻的心情,读——(教师出示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2.自己再自由轻声地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孤独和思乡之情) 

3.你是从哪几个字中读到王维的孤独的?

请用圆圈圈出来。

并说说你是怎么从这几个字中体会到王维的孤独呢?

同桌互相讨论。

 

(因为“独”指一个人、单独,突出了王维的孤独。

异乡:

他乡、外乡。

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

作他乡的客人。

两个“异”字说出诗人在外地很孤单。

)指导书写“独”、“异” 

4.是啊!

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异乡)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

两个“异”字,更突出了诗人的“独”。

 

5.让我们再读这句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6.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们不难想象:

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尤其是在节日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于是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这千古名句中(PPT出示:

每逢佳节倍思亲) 

7.这一句的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

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

 (板书:

倍思亲)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

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8.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

(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9.“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

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汉字是会说话的,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春节人们都__________时,王维却只能______________。

 远在异乡,当端午节人们都________时,王维却只能______________。

 远在异乡,当中秋节人们都________时,王维却只能______________。

 …… 

10.是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

远在异乡的王维看到身边的人家家团圆,难免会——生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

 

11.你们读出了王维浓浓的思乡之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亲人们在干什么?

 齐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示课件) 

12.对呀,他们在登高、在插茱萸。

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出示茱萸介绍图片) 

13.长安离王维的家乡这么远,王维怎么会知道亲人们都登上了高处,头上插上了茱萸呢?

他是真的看到了吗?

是真的知道了吗?

(不是,那是他在猜想) 

14.王维想到亲人们结伴分茱萸,分到最后,手里还剩下一枝总是分不出去。

那就是谁的?

是啊!

遍插茱萸少一人哪!

 

15.此时的王维呢,他最想做什么?

(想马上回到家人的身边,和家人团聚) 

前面四组的学生把自己当成王维,让我们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读出王维的心声吧。

 

16.如果你们就是王维的家人,在登高望远这天,插遍茱萸,却唯独少了王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对王维的思念、担心、多久归家。

) 

后面四组的学生把自己当成王维的亲人,读出王维亲人们的心声吧。

 

17.王维感受到了家人对他的思念,他内心应该是——(温暖的,美好的) 出示“忆”汉字构字法,表示将美好情意记录在心。

除了感受到了诗人的孤单和思念家乡,其实家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呢?

 

18.我们把这种牵挂放入诗句中再来读一读  

五、 诵诗歌 

1.大家读得真有感情,一个个都是诗中的小王维,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合作读一读,我们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你们读完一句,老师重复最后三个字,我们来试试。

 

看,我们多有默契,咱们再换过来试试看。

 

2.思念就像我们刚刚的朗读一样盘旋缠绕,就像美酒一样越酿越醇。

王维15岁离开家乡,孤身在外,让我们再次跟随王维去感受他的思乡怀亲之情: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低声地吟诵着—— 

六、 拓展 

1.不仅是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在此之前,还有三位诗人在重阳节同登玄武山,分别写了一首诗,请自由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借助注释读通意思。

从诗中找到重阳节的习俗,圈出来,结合你的预习和同伴说一说重阳节的习俗。

 

2.你们都从诗中找到了哪些习俗?

你能将这句诗读给大家听听吗?

你能结合自己的预习给大家说说这个习俗吗?

 

赏菊、登高、喝菊花酒。

(学生简述,老师补充) 

通过大家的回答,一个个都是传统文化的小小代言人,真不错。

重阳节不仅有大量的传统习俗,在现代,我们还赋予了重阳节新的内涵——敬老节、老人节。

 

七、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