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5942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血液教学设计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教学设计2.docx

《血液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教学设计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教学设计2.docx

血液教学设计2

 

血液(教学设计2)

血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功能。

  

(2)学会用照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血细胞的观察和对血常规化验单的分析,判断该病人所患疾病并对该病人的治疗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审慎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较强,但观察常常满足于新奇的现象,其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较差,所以我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人血涂片,从而让学生认识血液的组成成分、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本课时以一位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引入,并最终使学生学会解读化验单中的一些数据,使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因素学习生物知识,利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解决的问题:

  1.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疾病有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血细胞功能学习及教会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的作用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提前准备:

  1.家兔的血液、5%的柠檬酸钠、人血涂片、显微镜。

  2.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整个教学是按以下过程进行的:

1.新课引入

  提前在医院找一张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提出怎样阅读化验单,怎样判断化验结果是否正常,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对化验单上的符号做一些说明,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常值,从而引出下一个话题――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共同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血液的成分?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参考教材,可以知道血液分层、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方法,并产生探究欲望。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层后的血液,感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存在,再参照课文提问探讨,明确血液分层的原因,并判断各层是什么物质。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详细描述观察的结果,并提出疑点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血细胞的自述》(血细胞的种类、形态、结构、数量、功能等特点),看后让学生对本组的观察结果做出自我评价,找出观察结果错误的原因,并对没有观察到的血细胞的某些特点重新观察,直到发现观察结果。

对血细胞功能的教学主要是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总结并掌握所学知识。

3.巩固应用

  学生交流后由教师画出表格总结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值等。

最后在学生了解血液的成分和血细胞的正常值、功能后,再组织学生分析前面出示的病人化验单。

学生可以与正常指标对比,判断该病人哪项指标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是与血细胞的功能有关,从而对症下药,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所普通中学,学生素质一般,但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较浓,通过多媒体和做实验学习生物效果更好。

学生对血液感到神秘,所以探究欲望更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1.演示实验应课前准备,观察前教师先简述实验的做法,并准备一些凝固的血液样品,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

  2.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应提出注意事项:

单个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淡红色,细胞边缘部分颜色较深,中央部分较亮,不要误认它是细胞核,白细胞个大,细胞核染色较深,不要误认为白细胞染色后的颜色就是它本身的颜色,如果在一个视野里看不到白细胞再换一个视野,不要误认为血液中没有白细胞。

  3.看化验单时,由于化验单上内容和项目比较庞杂,所以应指导学生先找到“检查结果”部分,根据“检查项目”中的中英文对照识别检查结果,其中RBC中的R是英文“红色”的第一个字母,WBC中的W是“白色”的英文第一个字母,这两个单词学生应该很熟悉。

  4.要总结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等特征时学生可能总结得没有条理,所以打出表格帮助学生总结,有利于学生记忆。

  5.讲述动脉血和静脉血时,提醒学生并不是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6.结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当我们初看化验单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了方便患者你认为应该做哪些改进

  附表

〖教学点评〗

  笪老师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重视引导学生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多媒体,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这节课体现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节有水平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