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8670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docx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文月考检测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默写填空。

(1)                ,各领风骚数百年。

(2)夜发清溪向三峡,                  。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洲西涧》)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               ,                。

 

(6)《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人世凋敝人生飘零的句子是          ,         。

(7)写出连续两句关于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的诗句              ,          _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蓦然(mù)   撺掇(chuān) 羸弱(léi)      戛然而止(jiá)

B.砭骨(biān)颦蹙(pín) 吞噬(shì)  嗔视(chēn)     蕴藻(yùn)

C.星宿(xù)  归省(shěng)蘸水(zhàn)  晦暗(huì)    养精蓄锐(chù)

D.呓语(yì)羁绊(jī)   叱咤(chà)     崔巍(wēi)      浑身解数(ji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束搏真谛  恬静  变换多姿

B.亢奋 战栗 妥帖  逼不及待

C.震撼 辐射  褶裙  孜孜不倦 

D.凫水 铿锵 明淅  姗姗来迟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5.下面对课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

B.《登上地球之巅》的作者是郭超人,这是一篇散文,赞扬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C.《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D.《观舞记》作者冰心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6.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11年4月,重庆市妇联、大渝网等联合发起了“爱心字典捐赠”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并表达了期盼和祝愿。

“亲爱的小朋友,愿小小的字典能为你开启知识的大门!

”一名大学生在认捐的字典上写下了深情的祝愿。

“爱心字典,点亮人生!

”一位老人在捐献后留言。

截至目前,捐赠字典的“爱心大接力”仍在传递中。

(1)“爱心字典,点亮人生!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请简要谈谈。

答:

                                

(2)如果你捐了一本字典,请在字典上写一句留言,表达鼓励之意。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照抄材料中的留言。

答:

                                                                 

8.综合性学习。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文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某校七年级

(2)班拟举行一次以“戏曲大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置三个栏目。

(2)我国传统戏曲中,很多段子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曲。

如《天仙配》是黄梅戏。

《穆桂英挂帅》是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          。

(3)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

你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让戏曲自生自灭呢?

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

谈谈你的看法。

(4).中国戏曲应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9.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本文选自清代        编选的                 ,作者是          。

全文紧扣一个“______”字叙写,体现了表演者精湛的技艺。

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A.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

B.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________________

C.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

D.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请你用/标出第4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10.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船,在桥石上(),( )几尺,即又( )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乙)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的       (课文题目),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弥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宛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赏析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甲处                                                                                                                                                                    

乙处                                                                                                                                                                     

选文第一段说“飞一般前进”与第二段“我却还以为船慢”是否矛盾?

为什么?

11.秦腔(节选)

①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

戏班排演开始了。

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

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导演是老一辈演员,享有绝对权威,演员是一家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也同台。

  

②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

一年十二月,正月元宵日,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

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

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

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玩童。

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

③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

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

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

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

绝了!

绝了!

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A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

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矬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

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④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

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

如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

B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

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

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

⑤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

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

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

从选文的第①段中我们获取了秦腔的这些信息:

(1)                   ;

(2)                ;(3)                    。

  

“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一句中的“攒拥”一词能否换为“晃动”?

为什么?

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文中A处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2)文中B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文中哪一句表明秦腔具有“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的?

它蕴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你的家乡流行哪一种地方戏?

你喜欢吗?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2.作文(任选一题)

(一)以“捕捉生活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如“瞬间”、“美丽”、“感动”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题目:

《记一场      的表演》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上“精彩”“拙劣”之类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描写角度,描写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表演。

提示:

题目中的“表演”既可以是艺术表演,也可以是某些人在人生舞台上的一次思想、性格的或正面或反面的表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江山代有才人出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野渡无人舟自横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6)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沉香帖阁柱  金缕画门楣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渝”、“渡”、“窥”、“琵琶”等词语的书写。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

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

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A项应为蓦然(mò)、撺掇(cuān);C项应为星宿(xiù)、归省(xǐng)、 蘸水(zhàn)、养精蓄锐(xù);D项应为叱咤(zhà)、浑身解数(xiè)。

B项注音全部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词语的能力。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

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A应为:

束缚、变幻多姿;B应为:

、迫不及待;C项正确;D应为:

明晰。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②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③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

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⑤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⑥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词语和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学会使用。

C项中“参差不齐”的意思“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不能用于时间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

B项表述错误,​《登上地球之巅》是通讯报道。

故选B。

6.【答案】

(1)第一处搭配不当,应将“欢迎”改为“迎来”。

(2)第二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3)第三处句式糅杂,应该为“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的交响乐为主”。

(4)第四处成分残缺,应在“打动”后添加“山城人民”(或“人民”或“观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欢迎”改为“迎来”。

)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第③处句式杂糅​,应该为“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的交响乐为主”。

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打动”后添加“山城人民”​。

7.【答案】

(1)慷慨解囊,捐赠字典,表达爱心,以知识的力量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2)示例: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人生。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既要解释其表面含义,也要解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爱心字典,点亮人生!

”这句话是讲慷慨解囊,捐赠字典,表达爱心,以知识的力量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2)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要结合提干要求,通顺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人生。

用了对偶的修辞。

8.【答案】

(1)答案:

①、查一查,比一比谁收集的戏曲多;②、听一听,唱一唱谁唱戏曲美;③、议一议,写一写谁写的戏曲好。

(2)豫剧、越剧

(3)答案:

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

因为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4)答案:

(至少两条)①、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②、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

  ③、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搞清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哪些。

常见的活动形式有开主题班会、歌咏比赛、街头宣传、社会调查……套用到本次活动,可采取这样几种活动形式:

查一查,比一比谁收集的戏曲多;听一听,唱一唱谁唱戏曲美;议一议,写一写谁写的戏曲好。

(2)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戏曲知识的掌握。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穆桂英挂帅》是豫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

(3)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时,应仔细阅读材料,把握关键语句,从材料中筛选出书写能力低及原因即可。

注意要总结出现象,并结合材料内容说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示例:

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

因为戏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4)此题考查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

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探究归纳。

示例:

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

9.【答案】【小题1】

张潮《虞初新志》 林嗣环  善

【小题2】

A.妙:

​妙处、好处;美妙  B.绝:

极 ;消失  C.坐:

通“座”,座位;坐在   D.指:

指头; 指明

【小题3】

(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小题4】

第一层划到“不能名其一处也”后;第一层:

表演者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的场景;第二层:

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小题5】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也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及作家作品的掌握。

对于文学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

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能力和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林嗣环。

全文紧扣一个“善”字叙写,体现了表演者精湛的技艺。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回答多义词的含义,可以对整句话的翻译进行比照得出该词的义项。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字字落实。

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此题翻译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少顷、妙绝、虽、名。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概括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