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243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docx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五)

  割肉相啖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

卒然①相遇于涂,曰:

“姑相饮乎?

”觞数行,曰:

“姑求肉乎?

”一人曰:

“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②求肉而为?

于是具染而已③。

”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勇若此不若无勇。

  ①卒然:

卒,同“猝”,卒然,即突然。

②革:

更,另。

③于是具染而已:

于是,在这里;染,调味用的豆酱。

在这里置办点豆酱就可以了。

  4.解释加点字词

  其涂姑子

  2.“觞”在句子“引觞满酌”中作本义讲,但在文中“觞数行”一句中词性发生了改变,应作讲为妥。

  3.文中表明态度的一句话是:

  4.联系生活实际就“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一话题谈一点感想。

  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

“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

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

“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

“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

何哂之有?

  ①攫:

jué夺取。

②羞:

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③市伯:

市场上的管理官吏。

④直:

通“值”。

⑤哂:

shěn,讥笑。

⑥戟手:

戟,jǐ。

戟手,即“叉手”。

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已索予甚于

  2.下列句子句式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不知为尔物也。

B.我若富贵当尔偿。

  C.世人好利甚于我。

D.何哂之有?

  3.选出括号里字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皆若己所固有我若富贵当尔偿

  B.遇物即攫之旁有哂之者

  C.世人好利甚于我岂不又贤于彼哉

  D.皆若己所固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因因然莫相知①。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②,荡倚冲冒③,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口阚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因因然莫相知:

小心谨慎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②狎:

戏弄。

③荡倚冲冒:

冲撞冒犯。

④跳踉大口阚:

跳起来,大声吼叫。

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

  ⑴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⑵驴不胜怒,蹄之。

  ⑶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选出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因因然莫相知然往来视之

  C.益习其声稍近益狎

  D.以为且噬己也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3.以上故事即是成语的由来,现在用来比喻.

  4.文中的“黔”是贵州的简称,南京和上海的简称分别是、.

  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停车坐爱枫林晚  B.族诛连坐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视不理

  6.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齐人固善盗乎?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寡人反取病焉。

  7.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驳斥,使楚王陷于尴尬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不计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

“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

“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⑤。

  [注释]①吕蒙正:

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

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

中央官员。

④同列:

同事。

⑤量:

度量,气度。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不喜计人过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③是小子亦参政耶④同列犹不能平

  ⑤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

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遂止之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

  3.翻译: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

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

如果有,是什么?

  答: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

  ②辄以水沃面音:

  ③食不给音:

  ④乃至被谗受贬音: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中起了的作用。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

  3.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欧阳修苦读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阅读训练]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

  3.就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阅读训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

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

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阅读训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阅读训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张溥。

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

  ,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荆人涉水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使人先表雍水”中的“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处处志之

  C、寻向所志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翻译“军惊而坏都舍。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射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呢?

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

  ②李生说之曰音义

  ③不应而还音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