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109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docx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

中医学Ⅰ教学大纲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二、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了解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

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

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难经》秦越人著

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3、《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载药365种

早期对药物进行分类

4、《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

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5、《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著

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6、《医林改错》王清任著

勇于改正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

二、中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人体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辨证——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一)中西医学基本属性与特征的比较

(二)中西医学的优势与互补

1、中医学的优势

2、中西医学的互补性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二章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一、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从整体上说明人与自然

(二)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三)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四)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五)用于疾病的诊断

(六)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2、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三章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一、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

1、相生与相克:

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生:

某一行事物对别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生顺序: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

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克制和制约作用

相克顺序:

木克木、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相乘与相侮:

说明事物之间的反常现象

相乘:

乘虚加强克制、压抑的意思

相侮:

恃强反克的意思。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用五行系统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传变

(3)确定治则治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抑强、扶弱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四章脏腑学说

【目的要求】

一、掌握各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二、掌握气、血、津液的来源和功能

三、熟悉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一、五脏

(一)心

1、部位:

居于胸腔之内,与小肠互为表里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

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物质

脉——血液运行的通路

·主神志

·系统联属:

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二)肺

1、部位:

位于胸中,上连气道,喉为其门户,与大肠互为表里。

2、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系统联属:

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三)脾

1、部位:

位于腹中

2、脾的生理功能

·主运化

·主统血

·主升清

·主四肢肌肉

·系统联属:

在液为涎,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脾对维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被称为“后天之本”。

(四)肝

1、部位:

居于胁下,与胆互为表里

2、肝的生理功能

·主疏泄

①调节气机

②促进消化功能

③调畅情志

·主藏血

·系统联属:

在液为泪,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五)肾

1、部位:

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与膀胱互为表里

2、肾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精的含义: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后天之精——水谷精微所化生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物质

肾阴——具有滋养、濡润机体和制约阳热等功能

肾阳——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气化的功能

·主水

·主纳气

·系统联属: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对生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二、六腑

(一)胆

1、部位:

附于肝

2、胆的生理功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二)胃

1、部位:

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

2、胃的生理功能

受纳、腐熟水谷

3、胃的生理特性

胃气宜降

喜润恶燥

(三)小肠

1、部位:

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

2、小肠的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

·分清泌浊

(四)大肠

1、部位:

位于腹中,上接阑门,下接肛门

2、大肠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

(五)膀胱

1、部位:

位于小腹中央

2、膀胱的生理功能

贮尿和排尿

(六)三焦

三焦按部位分为上、中、下三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

·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心与肺

2、心与脾

3、心与肝

4、心与肾

5、肺与脾

6、肺与肝

7、肺与肾

8、肝与脾

9、肝与肾

10、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气、血、津液

(一)气

1、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与来源

3、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4、气的运动形成

5、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先天之气

来源:

先天之精化生,后天补养,藏于肾

功能:

推动生长发育生殖

推动各脏腑器官功能

(2)宗气——后天之气

来源:

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积于胸中

功能:

司呼吸

贯心脉

与元气相合充养全身

(3)营气

来源:

水谷精微生化,行于脉中

功能;提供营养

化生血液

(4)卫气

来源:

水谷精微化生,行于脉外

功能:

护卫肌表

温煦脏腑、皮肤、肌肉、皮毛

调节腠理开合、启闭汗孔,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二)血

1、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来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三)津液

1、基本概念

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

其中清稀部分称为津,浊稠部分称为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0学时

第六章病因与病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二、掌握病机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病因的概念

二、病因的分类

(一)外感病因

1、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特点

2、疠气的概念

(二)内伤病因

1、七情

2、过劳过逸

3、饮食失宜

4、病理产物的形成

三、病机

病机的概念

外感病与内伤病在病因、病机、病程、病位、临床表现等方面的比较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篇辨证论治

第七章四诊

【目的要求】

掌握望、闻、问、切的主要方法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望诊

望诊包括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以及其他各部出现的异常变化

(一)望神

1、神:

表现于外的精神状态及意识思维活动

2、病理情况

·得神

·少神

·失神

·假神

·神昏

·神乱

(三)望色

1、通过观察面部和全身皮肤色泽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常色

3、病色

白——主虚、主寒、主失血

黄——主虚、主湿

赤——主热

青——主寒、主痛、主瘀血、主惊风

黑——主寒、主痛、主瘀血、主水饮、主肾虚

(三)望舌

1、望舌的方法:

(见习)正常为淡红舌、薄白苔

2、望舌质

(1)颜色

淡白——主寒证、虚证

红——主热证

降——主内热深重

紫——主血瘀

(2)舌形

·老嫩:

老——多热、实证

嫩——多虚、寒证

·裂纹与齿痕:

裂纹——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

齿痕——同胖大舌

·胖瘦:

胖大——主虚、寒、心脾热盛

瘦小——主阴血亏虚,舌体不充

(3)舌态

·舌强

·歪斜舌

·卷舌

3、望舌苔

(1)苔色

·白——主寒证、表证

·黄——主里证、热证

·灰——寒重、寒湿、热重

·黑——与灰苔相同,惟反映的病情更为严重

(2)苔质

·薄厚:

薄——属表证

厚——属里证

·润燥:

苔滑腻——水湿过剩

苔干燥——津液不足

苔白滑——寒证

苔黄燥——热证

·腻腐

·剥苔:

伤阴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

(一)听声音

语声

呼吸

咳嗽

(二)嗅气味

三、问诊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带,小儿当问麻疹斑。

·问寒热

·问汗

·问头身

·问饮食口味

·问二便

·问睡眠

·问经带

·问小儿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

(一)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二)基本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见,不快不慢,和缓有力,节律一致

(三)常见脉象及主证

(四)按诊

1、按肌表

2、按手足

3、按腹部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习

【教学时数】讲授4学时,见习2学时

第八章辨证论治概述

【目的要求】

一、掌握辨证论治的含义

二、掌握证与病和症的关系

三、熟悉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辨证论治的含义

所谓“辨证”即认识疾病的过程;所谓“论治”即处理疾病的过程。

二、证与病和症的关系

三、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九章八纲辨证

【目的要求】

一、掌握八纲的概念

二、掌握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各自的鉴别要点

三、熟悉六要结合辨析

四、熟悉八纲辩证与其他辩证的关系

【教学内容】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一、表里辨证

表证

里证

发病

起病急,病程短

起病缓,病程长

症状

恶寒

多有呼吸道症状

不恶寒

出现本脏之症状

舌象

常无变化

有变化

脉象

二、寒热辨证

寒证、热证鉴别表见教材83页。

三、虚实辨证

虚证、实证鉴别表见教材84页。

四、阴阳辨证

五、六要结合辨析

六、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习

【教学时数】讲授2学时,实习2学时

第十章病邪辨证

【目的要求】

一、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二、熟悉内风证、内寒证、内湿证、内燥证,内火证。

三、熟悉郁证、瘀证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痰证、食证的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一、风证

(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二)风的病证:

外风证、内风证

二、寒证

(一)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二)寒的病证:

外寒证和内寒证的鉴别

三、暑证

(一)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二)暑的病证:

伤暑、暑湿、中暑

四、湿证

(一)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

2、湿性黏滞

3、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二)湿的病证:

外湿证、内湿证

五、燥证

(一)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二)燥的病证:

外燥、内燥

六、火(热)证

(一)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性炎上

2、火易消灼津液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扰心神

5、火易致疮疡

(二)火(热)的病证:

外感火(热)证、内伤火(热)证

七、郁证

(一)气滞证的临床表现特点

1、气郁则胀

2、气郁则痛

3、气结则聚

(二)郁的病证

八、瘀证

(一)血瘀证的临床表现特点

1、不通则痛

2、色青紫暗

3、积瘀成块

4、瘀血阻络

(二)血瘀的病证

九、痰证

(一)痰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痰贮于肺

2、痰性类湿

3、痰致百疾

(二)痰的病证

十、食证

(一)食滞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不纳

2、不运

3、积滞

(二)食滞病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4学时

第十一章虚损辨证

【目的要求】

一、掌握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分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二、熟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原理

【教学内容】

一、气虚

脏腑机能不足

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肾气虚

二、血虚

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心血虚、肝血虚

三、阳虚

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

四、阴虚

肾阴虚、肝阴虚、心阴虚、肺阴虚、胃阴虚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二章脏腑辨证

【目的要求】

掌握脏腑辨证的概念

掌握脏腑辨证各证型的临床表现

熟悉脏腑兼证

【教学内容】

脏腑辨证的概念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三)心火亢盛

(四)心脉痹阻

(六)痰火扰心

(七)痰迷心窍

(八)小肠实热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一)肺气虚

(二)肺阴虚

(三)风寒束肺

(四)寒邪客肺

(五)风热犯肺

(六)热邪壅肺

(七)燥邪犯肺

(八)痰湿阻肺

(九)寒饮停肺

(十)大肠湿热

三、脾与胃病辨证

(一)脾气虚

(二)脾气下陷

(三)脾不统血

(四)脾阳虚

(五)寒湿困脾

(六)湿热蕴脾

(七)胃阴虚

(十)食滞胃脘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一)肝气郁结

(二)肝火上炎

(三)肝血虚

(四)肝阴虚

(五)肝阳上亢

(六)肝风内动

(七)肝胆湿热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一)肾气虚

(二)肾阳虚

(三)肾精不足

(四)肾阴虚

(五)膀胱湿热

六、脏腑兼证

【教学方法】讲授与见习

【教学时数】讲授5学时,见习2学时

第十四章治疗原则

【目的要求】

掌握治疗原则

熟悉治则与治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

治则的概念

治则与治法的联系与区别

一、标本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标本缓急(三)正治与反治

二、同异治则

(一)病治异同

(二)三因制宜

三、虚实治则

(一)扶正祛邪

(二)塞因塞用(三)通因通用

四、寒热治则

(一)寒者热之

(二)热者寒之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五章治疗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治疗方法的概念

熟悉各种治法

【教学内容】

治疗方法(治法)的概念

一、解表法

二、催吐法

三、攻下法

四、和解法

五、温里法

六、清热法

七、补益法

八、消散法

九、固涩法

十、开窍法

十一、重镇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六章中药概述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二、掌握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

【教学内容】

一、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

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二)五味

(三)升降浮沉

(四)归经

(五)毒性

二、中药的应用

(一)配伍

七情: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

(二)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服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及服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七章方剂概述

【目的要求】

熟悉方剂的组成

了解方剂的变化、方剂的剂型

【教学内容】

方剂的组成

组方原则:

君、臣、佐、使

(1)君药:

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本病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引经药;调和药

方剂的变化

方剂的剂型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三篇证治药方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表证、热证、寒证、湿证、痰证、血瘀证的证候、治法、药物、方剂

【教学内容】

以病例为基础学习

表证、热证、寒证、湿证、痰证、血瘀证的证候、治法、药物、方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

【教学时数】1学时

 

针灸学部分教学大纲

针灸医学教学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4个学时,其中理论讲课12学时,临床见习4个学时;全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针灸医学学科的四个基础学科,即经络学、刺灸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总论;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中医教学内容掌握的要求程度分重点掌握、熟悉、与一般了解三个层次。

一、经络学教学大纲要求:

理论教学3个学时。

1、重点掌握内容:

经络学说概念;

经络概念;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命名原则、走向与交接规律、循行分布总的原则与特点、表里络属关系、流注方向和次序等;

络脉概念;

奇经八脉概念;

经络的临床运用(包括:

生理功能、病理解释、疾病诊断、治疗依据、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

2、熟悉内容: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络脉的功能;

十二经别概念及作用;

奇经八脉的功能;

3、一般了解内容:

十二经脉的循行;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功能;

二、刺灸学教学大纲要求

理论讲课3学时。

1、重点掌握内容

针法概念;

常用进针手法;

常用行针手法;

得气概念及意义;

针刺晕针意外和防治处理;

灸法概念;

灸法的作用;

常用灸法手法;

灸法的适应症;

2、熟悉内容

针刺器具;

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针具的消毒、患者体位的选择等);

针刺角度、深度;

留针、出针;

滞针、血肿等针刺意外事故的处理;

灸法的注意事项;

3、一般了解内容:

针刺的补泻;

灸法的补泻;

其他临床常用针灸器具的部分知识,如三棱针、皮肤针、火罐等;

三、腧穴学教学大纲要求

该部分知识分总论与分论两部分,讲课学时4学时,其中总论1学时,分论3学时;

1、重点掌握知识:

腧穴学概念;

腧穴概念;

腧穴分类;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四十个左右的十四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的定位、基本主治功能,具体如下:

手太阴肺经:

尺泽、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曲池、迎香;

足阳明胃经:

颊车、天枢、足三里;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

臑俞、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天柱、肾腧、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阴肾经:

涌泉、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肩髎、翳风;

足少阳胆经:

阳白、风池、阳陵泉;

足厥阴肝经:

太冲;

任脉:

关元、中脘、膻中;

督脉:

命门、大椎、百会、人中;

经外奇穴:

印堂、太阳;

2、熟悉内容:

腧穴主治规律;

临床选穴原则;

十四经穴主治规律特点;

40个左右所选腧穴的临床针灸操作特点、穴性特点;

3、一般了解内容

其他书本所列腧穴的定位、主治特点、及临床针灸操作特点;

四、针灸治疗学总论教学大纲:

理论讲课2学时。

1、重点掌握知识:

针灸治疗疾病的原则、机理;

针灸处方选穴的原则;

针灸处方配穴的原则;

2、熟悉内容:

常见疾病的针灸处方:

面瘫、下腰背疼痛、呃逆、尿潴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