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418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 第12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第12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教材分析: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比较及小数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题

买文具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用小数表示元、角、分,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学会如何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

 

一、预习自测

1.读商品价格,观察比较异同.

面包:

2元7角2.70元瓜子:

1元8角1.80元

饮料:

11元6角11.60元水果刀:

5元2角5.20元

水杯:

4元4.00元

2.学生试填

2.18元=()元()角()分17.50元=()元()角()分

二、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

感受与理解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1、观察橱柜里(教材P2)陈列的文具,与同桌说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2、独立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课本P2页,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比较两种标价异同。

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角分,每枝铅笔元角,每盒水彩笔元角分,每枝钢笔元角.

3、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探究点二:

认识小数

1、读数

5读作90读作1087读作,这样的数是()数.

2、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与上面的数有什么区别?

叫什么数?

试着读一读.

3、小数的读法。

1、)读一读。

5.9读作4.06读作10.58读作

2、)写一写。

二十六点三:

写作六点零八:

写作十二点五八:

写作

三、当堂检测

1、完成P2页试一试。

交流展示订正。

2、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

2、读下列各数,并说出是什么数。

77.00.050.319.5010.33

读作读作读作读作读作读作

3、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

四、课堂总结

课题

买文具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熟悉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学会如何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

 

一、预习自测

1、什么样的数叫小数?

2、小数怎么读?

3、用元作单位的数怎样表示?

二、合作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

书包3.05元____元____分

帽子2.95元____元____角____分

雨伞9.60元____元____角____分

手电2.88元____元____角____分

球鞋15.60元____元____角____分

胶卷12.30元____元____角____分

2、把商品的价格改成小数。

电灯30元5角_______元

火柴5角5分_______元

计算器25元8角5分_______元

3、我来显身手

一张伍元、一张贰角、一个伍分

____元____角____分_______元

一张10元、一个5分、一个1分

____元____角____分_______元

一张50元、一张2元、1元

____元____角____分_______元

一张100元、一个1分

____元____角____分_______元

4、找一找、连一连

3.564.0513.7835.06

四点零五十三点七八三十五点零六三点五六

三、学生展示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结果和想法。

四、课堂总结

课题

货比三家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是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一、预习自测

1、读一读:

0.50读作:

0.02元读作:

1.85元读作:

2.3元读作:

16.25元读作:

6.00元读作:

2、写一写:

零点二五写作:

零点三四写作:

二点四零写作:

十六点零五写作:

3、填一填:

1.02元=元分5.50元=元角

元=8元6角4分元=41元8分

8角=元7分=元2.68元=元角分

二、合作探究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1)观察上图,说一说有那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2)问题: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思考:

要比较4.90元与5.10元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

我是这样想的:

1)4.90元=元角5.10元=元角

因为4元○5元,所以去文具店便宜。

2)4.9元比5元,5.1元比5元,4.9元○5.1元

所以去文具店便宜。

结果:

4.9元○5.1元,所以去文具店便宜。

(3)去哪个文具店买书包便宜?

丁丁文具店:

8.20元豆豆文具店:

8.50元

因为8.20元○8.50元,所以去文具店便宜。

三、课堂练习:

根据书本P5页的主题图,比较三个小数的大小:

比较哪家文具店橡皮擦便宜?

(1)列出各店橡皮擦的价格:

元,元,元

(2)找出以上三个小数中最小的数。

方法:

按照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把前两个小数进行比较,再把小的那个小数同第三个小数相比。

结果是:

最小。

五、课堂总结

结论: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比较,小数点左边的数越()这个小数就越大;如果小数点左边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越(),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就要比较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课题

货比三家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用小数表示元、角、分,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学会如何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

 

一、预习自测

1、读一读:

(同桌互读)

0.50元0.02元1.05元2.3元16.25元6.00元

1.2米10.2米0.01米15.45米20.351.475.68

2、写一写:

零点二五写作:

零点零四写作:

二点四零写作:

十六点零五写作:

3、填一填:

1.02元=元分5.50元=元角

元=8元6角4分元=41元8分

二、课内探究

(1)

 

(2)

 

(3)在〇里填上“>”、“<”或“=”。

1.25元〇2.4元0.48元〇1.3元0.05元〇0.50元6.05元〇6.1元

3.06元〇3.60元6.00元〇6.0元4.59元〇4.58元4.00元〇40.0元

三、反馈交流

小组内进行,最后交流。

三、课堂练习

1、

 

(1)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商店便宜)

(2)你还想买,到商店买便宜。

2、计算:

35×8=81÷3=45×3=210÷3=

83×2=630÷3=72×5=75÷5=

四、实践活动:

见课本第5页。

课题

买书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加减法。

学会如何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预习自测

1、填空。

(1)5.9元=元角=角

(2)3.3元=元角=角

2、列竖式计算。

25+11=46-48=124-23=103+28=

二、合作探究

1、问题: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

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1)读题目,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列式:

○=答:

(2)探索算理和算法。

1)估一估:

大约有元。

2)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第一种:

先把元和角分开计算,再合起来

第二种: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第三种:

用竖式计算。

3)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与同学分享多种算法。

4)讨论:

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一定要对齐)

(3)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

()

三、课堂练习

1、问题:

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1)列出算式:

○=答:

(2)列竖式计算:

(注意:

列竖式计算时,也要对齐)

2、计算:

7.5元+0.4元=7.5元-0.4元=

4.1元+10.6元=10.6元-4.1元=7.6元+2.2元=

7.6元-2.2元=26.7元+3.1元=26.7元-3.1元=

四、达标检测

1、

 

2、列竖式计算。

2.5+54.4=45.8-4.6=1.46+0.53=8.47-2.25=

3、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

(2)一束满天星比一束菊花贵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对齐。

 

课题

寄书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培养估算意识。

 

一、预习自测

1、出示菜单:

菜名

青菜

肉片

炒蛋

鱼片

单价(元)

1.00

0.5

1.20

1.00

0.40

1.6

(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

(4)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二、课内探究

1、观察图,理解情境,找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3、列式:

○=

(估一估,大约需要元的邮资。

4、探索计算方法:

(1):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列竖式计算:

(2):

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

(4)议一议:

①比较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适用。

()

②讨论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是否对齐。

③比较今天的方法与上一课的方法,找出不同点:

二、小组探究

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钱?

(先独立解决,再交流)

三、当堂检测

1、竖式计算我最行。

元角元角元角元角

3.915.922.613.7

+14.4-4.1+10.7-3.3

四、课堂总结

列竖式时可要注意数位对齐。

 

课题

寄书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或退位)。

 

一、预习自测

列竖式计算。

386+241=684-189=48.2+10.4=19.8-16.2=

二、精题点拨

1、问题:

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1)列式:

○=(元)

(2)竖式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1)要对齐2)退位:

不够减时,要。

三、当堂检测

1、直接写出得数。

2.4+1.7=3.8+2.9=5.6-4.2=11.6+5.5=

9-5.1=10.9-8.2=7.7+3.4=7.4+1.6=

7.4-2.1=4.9-2.4=

2、数学门诊。

(1)

(2)

7.814.5

+5.4-1.3

12.21.5

四、课堂总结

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先要把()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

 

课题

森林旅游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并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自测

填一填。

25元8角5分_______元  30元5分_______元。

0.05元 0.50元    6.00元 6.0元

二十五点零三 写作:

      

 0.18 读作:

          

二、课内探究

1.参看课本P10《蓝猫商店》图,并解答问题。

(1)买一支手电和一节电池需要多少元?

(2)我有20元,买一双旅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当堂检测

参看P10《森林食品店》图,并解答问题。

(1)矿泉水比果汁便宜多少元?

(2)我用5元可以买哪种东西?

(请列出算式)

四、课堂总结

课题

森林旅游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并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自测

1.森林医生

16.5  23

+3.5  -3.6

5.15  20.6

 

2.竖式计算

8.3+17=  15.3-2.4=

二、课内探究

1.参看课本P11《纪念品商店》图,并解答问题。

(1)根雕比拐杖贵多少元?

(2)如果你有20元,你会给家里带些什么?

(请列出算式)

 

(3)还有30元钱给爷爷买了根拐杖,还想买一个根雕,够吗?

三、当堂检测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四、课堂总结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材分析:

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对称轴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

首先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其次,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再次,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内容:

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难点:

1、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

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3、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

课时安排:

10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对称图形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一、预习自测

说说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图形两边的形状是。

二、课内探究

1、认识轴对称图形(看下图)

 

上图中,箭头对折以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1)对称轴:

上图中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

(3)自己试一试(用长方形的纸)。

4、猜一猜,剪一剪。

(1)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猜一猜整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把它

们的的名称填在括号里。

(2)利用课本附页1中的图2,剪

出完整的两幅图。

()()

5、看一看,说一说。

(见课本第13页)对称图形有:

6、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三、达标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题。

 

四、课后阅读:

你知道吗?

(课本第16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对称图形

课时

第2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一、预习自测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

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

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

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

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

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

想到什么?

三、课堂练习

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ILOVEMYMOTHER!

3、画出下图的对称图形。

 

四、达标练习

完成同步练习作业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一、预习自测

1、什么是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

二、课内探究

1、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镜子中的人的大小和形状、上下与左右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

2、我们看到的房屋与它在水面上的倒影的大小和形状、上下与左右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

实际物体与镜面图形是对称的,它们的大小、形状完全。

对折后,完全重合,但左右(或上下)方向。

3、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图形见)原图与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形成一个“”字。

4、自己也来试一试。

5、小结:

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把镜子看做对称轴,那么镜子内外所组成的图形就是图形。

三、精题点拨

四、达标检测:

1、

 

()()()

()()()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