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55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真题附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

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

(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

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2)英雄气,是一种精神,一种超越的力量。

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结合小

说某个情节说说理由。

A.汤姆·索亚B.保尔·柯察金

4.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

要求:

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4分)

赵老师:

李敏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

李敏:

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

赵老师:

那场地布置得怎么样了?

李敏:

已经布置好了。

就是学校报告厅有点小,要安排初三两个班级的同学自己带凳子。

赵老师:

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他们不参加了。

李敏:

那就没问题了。

赵老师:

好的。

请你以学校团委名义写个通知吧,让初一、初二师生准时参加活动。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8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自为诸生,已工诗歌。

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

,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

,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

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

【注】

沈周:

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杨循吉:

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

馆选:

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

癯(qú)):

瘦。

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4分)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7.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3分)

8.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1)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3分)

(2)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

说说你的理解。

(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分)

10.诗中用了多个叠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

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

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莫砺锋

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

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

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

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

“每岁春光九十日。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

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

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

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

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

《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

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

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

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

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

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

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

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

“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

”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选自2018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

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2分)

A.历法上“立春”的日期一般是固定的,而从气象学意义看,春季开始的时间是变化的。

B.从气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后南京的春天一定会来得更晚,变得更短。

C.《红楼梦》里贾府四位姑娘的名字证实了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很短促。

D.紫金山下的梅花、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等扎堆开放,是为了满足人们赏花的需求。

12.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旬,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

(2分)

13.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改成“夏天”,有怎样的用意?

(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饺子记盛

谢冕

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

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

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

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

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

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

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

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

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

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

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

有情,有趣,有气势。

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

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

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

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

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

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

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

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

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

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

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

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

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酪、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

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心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

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

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

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

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

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

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

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

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

此日丁酉腊八

(选自2018年2月23日《文汇报》,有删节)

14.标题“饺子记盛”的“盛”有哪些意思?

文章围绕“盛”,写了哪些内容?

(4分)

15.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16.第③段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来写饺子的“调馅”,有什么用意?

(3分)

17.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

(3分)

18.落款处为什么要在日期之后加上“此日丁酉腊八"?

请联系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

第三部分(60分)

19.作文。

(60分)

好,是壮丽的山川,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1)①承②绘③漫④纬(4分)

(2)①恣—姿②弛—驰(2分)

2.①在水一方②海日生残夜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⑤温故而知新⑥土地平旷陶渊明

⑦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3.

(1)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

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

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

(3分)

(2)示例:

①汤姆·索亚在山洞中克服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一面安慰照顾蓓姬,一面用心寻找出路,体现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团结友爱的精神。

②保尔·柯察金克服天气恶劣、匪帮袭扰、食物短缺等种种困难,与其他工人一起完成筑路任务,体现出顽强坚韧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分)

4.正文内容:

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端午诗会”,请初一、初二年级师生准时参加。

格式要求:

正文开头空两格,正文后署名“学校团委”。

(4分)

5.CD(4分)

6.①(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

②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

(4分)

7.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3分)

8.

(1)示例:

①第一联中用“叶未下”“秋欲生”,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的景象,渲染出秋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凄清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②第二联用一个“独”字,突出偌大的武昌城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伤之情。

(3分)

(2)尾联以雁乐衬人悲,借问大雁为什么乐于远途跋涉,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漂泊他乡的倦怠之意,以及思归不得的无奈与惆怅。

(3分)

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

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

11.A(2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12.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表明在古代历法中,春天的法定长度是三个月。

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表明由千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突出了普通人对春、秋两季的喜爱。

(2分)

13.进一步强调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之情。

(2分)

14.“盛”有隆重、丰富、深厚、广泛的意思。

文章围绕“盛”写了:

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与热闹;饺子的调馅功夫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饺子里满含着亲情,寄托了乡愁;在维也纳小店参加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

(4分)

15.采用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条理清楚地描写了包饺子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的精彩场面,有情,有趣,有气势,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分)

16.突出饺子是否好吃,关键是调馅。

作者借凋馅的功夫表达了中国烹调的文化含义:

把握好主客关系,处理好搭配关系,这样就超越了饮食的范畴,富有哲理。

(3分)

17.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带有地道中国味的饺子店,吃到了纯粹中国味道的饺子;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饺子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分)

18.文中包饺子、吃饺子,以及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都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最后的落款特地加上农历的日子,突出这一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分)

19.作文略(60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1

  在一次踏青活动中,我认识了彩虹,一个皮肤很白的小美女。

  她对自己的外形不太满意,一米六的身高,体重接近130斤。

听说我是跑步爱好者,她马上加了我的微信,希望能跟我一起晨跑,锻炼出一个好身材。

我满口答应,承诺每天电话催她起床,到约定地点同跑。

  第一天见面,彩虹让我眼前一亮:

崭新的运动服、高束的马尾辫、箍在大臂上的手机袋,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踌躇满志的精气神。

  我开始跟她讲路线和跑步要领,她却摆摆手示意我“等一下”,让我先给她拍照。

跑步的时候,她顺手拿着相机自拍,时而嘟嘴,时而眯眼,有时也让我停下来帮她拍几张跳跃动作。

  我以为她才开始跑步,有新鲜感,拍一次就会静心锻炼。

殊不知,她竟然每天晨跑都要拍照,选不同的角度,拍各种各样的跑步姿势。

  后来我才发现,她拍照是为了发朋友圈。

她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不同的跑步图片,配上激励的文字:

“跑步者,加油”“跑向更远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等等。

  我觉得,有拍照片磨蹭的时间,还不如甩开膀子多跑几里路。

一边跑,一边拍照修图,走走停停的,我真不知道这样的锻炼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果然,鸣锣开道般的跑步运动只坚持了半个月,她就以腿痛为由,再也不肯跑了。

  她说自己真没出息。

我心里暗笑:

你不是没出息,你只是有点假努力。

努力,不需要那么多仪式感。

真正的努力,都是直接朝着目标前行,并不需要做给任何人看。

  2

  前不久,堂嫂拿到了会计证。

  堂嫂读书不多,按毕业证算来才初中学历。

她一直很想跟外地打工的堂哥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但苦于自己文化不高,又没特长,在外地不好找工作,便想着考个会计证。

  她拿到证书来报喜的时候,我很惊讶。

因为她报考会计证的培训班就在我家附近,我居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至少来市里培训可以住宿在我家,学习资料之类的我们也可以支持啊!

  堂嫂说,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没必要声张。

再说,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考过,别人太高的期待反而会造成压力。

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堂嫂学了两期才考过。

  但睿智如堂嫂,认准了目标便一直默默努力,没有让外界因素干扰自己。

真正的努力,往往都悄无声息。

  3

  太多的人,把努力当成了一种“人设”。

  想做一件事情,还没动工,就敲锣打鼓;想达成一个目标,八字还没一撇,就高谈阔论。

好像他们的努力,不是为了追求结果,而是为了把努力的形式公布于众,像完成某种仪式。

  如果喊着要努力的人,都可以扎扎实实下功夫,可能这世上的遗憾也会少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与牛人的差距,就是差那么一点脚踏实地的真努力。

  真正的努力,是“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的踏实;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勤奋;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精进。

  真正的努力,都不喧嚣。

只需要卷起袖子,行动起来。

1、《前世今生》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

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

  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

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病愈。

  2、《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

  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

“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

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

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

“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

“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

“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3、《纯真的心》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

人群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

  就在这时候,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

“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

”于是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牧师接着说:

“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

”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有时我们不得不说:

小孩子其实一点都不小,他们其实很大!

他们的爱心很大!

他们的信心很大!

  4、《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

  那天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

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说:

“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老公却说:

“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

  听到老公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让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许多。

  心念一转,世界可能从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转向的能力,就看我们怎么想,怎么转。

我们不会在三分钟内成功,但也许只要花一分钟,生命从此不同。

  5、《年迈夫妻住旅馆》

  一个初春的夜晚,大家已经熟睡,一对年迈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可是旅馆已经客满。

  前台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再去找旅馆,就将他们引到一个房间:

“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们不用再奔波了。

  老人看到整洁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要结账时,侍者却说:

“不用了,因为你们住的是我的房间。

祝你们旅途愉快!

  原来,他自己在前台过了一个通宵。

老人十分感动说:

“孩子,你是我见到过最好的旅店经营人。

你会得到报答的。

”侍者笑了笑,送老人出门,转身就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他按信中所示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

原来,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亿万富翁和他的妻子。

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并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

  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和他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