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0249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

《心脏的结构》

内容:

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板书。

(2)要有小组合作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

大家平时喜欢运动吗?

运动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感觉到心脏狂跳不止,呼吸也非常急促。

教师继续追问:

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其意义是什么?

这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密不可分,那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究竟是什么呢?

引出课题。

(二)新课展开

(1)心脏在身体的部位。

将手按住胸部左侧,大家能感受到心脏在跳动吗?

心脏在我们身体内何处呢?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跟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2)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心脏橡胶模型,并提出要求:

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上讲台来观察和触摸,观察心脏的外形像什么?

并触摸心脏壁,来感受它的薄厚。

(学生回答,像一个桃子,像自己平时画的心。

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心脏外面有心脏壁,主要是肌肉组织组成。

是一个中空的器官,内部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几个部分。

那左右不相通的几个部分是什么?

那么心脏内部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

(2)多媒体展示心脏解剖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

心脏的内部有几个腔?

他们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

(左右心房,心室。

上房下室,如何画。

—与血管的相连: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3)心脏中的血液为什么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出现倒流呢?

(左右不通,上下相通。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心室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同样心室与动脉之间也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动脉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总之,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4)从心脏解剖图可以看出,心室比心房的心脏壁厚,请大家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心脏是由肌肉组织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教师进一步总结心脏收缩舒张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三)巩固提升

同桌两个说一说心脏的结构都有哪些?

具体的位置都在哪里?

(四)小结作业

1.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

课下预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答辩题目】

1.简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

 一、考题回顾

题目:

《尿的形成》

内容:

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脏(kidney)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图4-44)。

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小球的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里的毛细血管。

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个“小漏斗”。

3要求

(1)教学过程中有互动环节;

(2)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过程性评价。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病人看病,医生有时会要求病人做尿常规化验,同学们知道这项检査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泌尿系统),追问:

泌尿系统中肾脏是最重要的器官!

尿液在肾脏中是怎么形成的呢?

导入新课:

尿的形成。

(二)新课教学

1.肾的微观结构——肾单位的组成

提出问题:

肾脏中的什么结构起重要作用?

请自学感知,探索交流。

(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观察PPT上的肾单位结构图,小组讨论思考如下问题:

①肾单位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有什么特点?

②标出肾单位各部分名称。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在黑板前板画并标注出各部位结构的名称。

2.尿的形成

模拟活动:

筛粮食

教师出示一包带杂质的粮食,(有花生米、大豆、绿豆、黑米,也有石子、沙粒。

)启发学生:

你怎么有效去除杂质呢?

(筛子),请两名同学到讲台参与活动,动手将杂质的粮食筛干净。

引导:

筛出去的杂质能否直接丢掉呢?

(不能,因为杂质中还有一些小粒的粮食。

教师由此继续引导:

应该把漏掉的小粒的粮食从杂质中重新捡回来。

那么我们回顾下,刚才“筛粮食”的情境中,都包含了哪些过程?

(筛出去和捡回来。

课件展示尿的形成动画。

引导:

“筛出去”的过程发生在肾小球,即将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筛出去;“捡回来”的过程发生在肾小管,即把筛出去的某些小分子物质重新捡回来。

(三)总结升华,知识拓展

1.课件展示:

血液透析示意图。

师强调:

人工肾是模拟肾脏滤过作用的原理,依靠体外循环装置净化血液,又称“血液透析”。

2.学以致用:

为什么这位病人要做血液透析?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画概念图总结本节知识点。

作业:

课后大家查阅资料关于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哪些物质被过滤出去了?

原尿流经肾小管又有哪些物质被重吸收回来了呢?

【答辩题目】

1.请简述尿的形成过程。

2.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

一、考题回顾

题目:

细菌

2.内容:

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知道,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prokaryotes)。

此外,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有鞭毛,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小资料

荚膜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细菌的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图5-45)。

分裂完的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3.基本要求:

(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

(2)要有互动环节;

(3)试讲时间10分钟。

答辩题目1.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2.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吃饭前,总要唠叨一句,“快洗手去,手上的细菌很多,不然细菌会跑到你的肚子里去。

”那时,我想同学们可能就对细菌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

细菌究竟怎样进行繁殖的?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导入新课)

(二)动手探究,学习新知

知识点一: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上节课学习了细菌的结构,它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

与动植物的区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本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最主要的区别: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细胞外有荚膜,有些细菌有鞭毛,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教师总结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我们将其叫做原核生物。

并对细菌的相关信息进行补充:

鞭毛不仅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同时鞭毛还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运动。

知识点二:

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非常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有机物,有的还需要氧气。

提问:

为什么细菌却能分布广泛,无处不在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①个体微小,极易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快,数量多;③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④芽孢小而轻,随风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菌无处不在,而且繁殖能力很强。

究竟细菌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我们手上的细菌数量,借此来感受下细菌超强的繁殖能力。

问题:

环境适宜时,细菌每30分钟就繁殖一代,假设你手上现在有100个细菌,4小时后细菌的数目是多少?

(100×28。

(三)巩固提高

你认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呢?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抑制有害细菌繁殖的重要方法,如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通过良好的个人习惯,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

让学生自己去预习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与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答辩题目】

1.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2.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批

一、考题回顾

考题: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内容

分化

3.基本要求:

(1)在10分钟之内讲完;

(2)有板书设计;

(3)增进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提问:

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

引出本节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观察学习,理解组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图片,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得出分裂和分化的概念,逐步引出组织的概念及其四个基本组织。

(2)联系自身,理解器官

四种基本组织结合在一起又会形成什么结构层次呢?

通过多个器官的示意图、幻灯片进行观察,得出器官的概念。

(三)通过游戏,理解系统

通过“找伙伴”的游戏:

写上人体器官的名称:

耳、鼻、喉、关节等,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结构来讲解人体八大系统,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自身结构理解器官形成系统的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展示并引导学生回顾。

作业: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继续分析讨论、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组成情况,或阅读有关书籍、资料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答辩题目】

1.说一说你这节课是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的?

2.你认为通过本节课的讲授,学生能够掌握哪些知识?

……………………………………………………………………………………

一、考题回顾

题目: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内容: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但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弯曲: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你不妨再做-次肘部屈伸的动作,体会一下屈肘和伸肘时,分别是哪块肌肉在用力?

为了更明显地体会到伸肘时也需要肌肉收缩,可以把胳膊高高举起,再做屈伸动作。

其他哺乳动物的运动也是这样产生的。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3)要有适当板书;

(4)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基于之前的标本和图片的观察学习,说说运动系统由什么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答: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提出问题:

动物是怎样完成运动的?

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展开

通过体验屈肘、伸肘动作,感受运动的形成。

观看伸肘、屈肘动作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是相连的,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

(2)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因此,每一个动作都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配合完成。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需要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因此,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结合图示试着描述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是如何完成的。

强调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4)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

如果不是,还有哪些系统的参与呢?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补充总结,掌握运动的形成原理。

提出问题:

推测鸟的胸肌两端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学生回答,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三)小结作业

小结:

学生分享本课所学。

作业:

课下尝试用硬纸板、松紧带和工字钉制作演示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答辩题目】

1.请简述动物运动的意义。

2.你认为导入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

一、考题回顾

题目:

初中生物《植物的根系》

内容:

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

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斩形成根系。

幼苗及早地扎根和形成根系,有利于吸收营养和固定植物体。

那么,胚根是如何生长和形成根系的呢?

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

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

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

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根形成直根系。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伸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

这样的根系像-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也不相同。

此外,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料等因素的影响。

你能推测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规律吗?

(1)试讲过程中要有提问环节;

(2)教学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板书;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获得的呢?

(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吸收的)

根的形态各异,有些艺术家甚至以根的造型创造了很多艺术品,这些形态各异的根是怎样发育而来的?

顺势引出课题——植物的根系。

(二)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种子萌发的图片,教师提问:

萌发种子的胚,哪一部分最先突破种皮?

(胚根)。

接着教师补充:

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

接着教师提问:

胚根是如何形成根的呢?

形成的根是否都是一样的?

多媒体展示大豆的根系形成过程,让学生试着描述其过程:

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

并且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

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枝的侧根形成了直根系。

接着教师提问:

除了大豆属于直根系外,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和大豆的是一样的?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直根系的植物还有白菜、萝卜等。

多媒体展示小麦的根系形成过程。

让学生类比直根系的学习,试着总结一下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一直向下,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

这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

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植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学生根据一些生活经验能够举例回答。

(葱、甘蔗、玉米等的根系都属于须根系。

(三)巩固提高

对比区分直根系与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发达,直而粗,侧根细小,如大豆、萝卜的根系;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不定根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是否相同呢?

下节课一起分享。

【答辩题目解析】

1.在中学阶段,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三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老师在课前展示四幅图片(分别为小巷里,驶来的汽车鸣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电话铃声响了,小丽赶快跑去接电话;同学们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同学们随着音乐节拍做广播操,动作整齐划一)。

展示之后,老师提问:

图片中的这些同学是依靠我们身体的哪一部位获取外界信息来作出相应的动作的呢?

(通过耳朵。

老师紧接着提问:

那你们知道耳的结构是什么吗?

听觉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板书课题:

耳和听觉)

(二)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耳朵,引导学生直观的对外耳(耳郭和外耳道。

)有一个了解之后,再出示“耳的结构”挂图,引导同学们观察思考耳的结构还包括哪些部分呢?

(中耳和内耳。

2.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外耳、中耳和内耳分别包括哪几个部分呢?

学生观察挂图。

(中耳包括鼓室、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3.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挂图里有两处特殊的地方,一个是听觉神经,一个是收集声波。

我们再来看下这两处分别位于哪个位置呢?

(收集声波在耳郭;听觉神经在内耳。

4.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鼓膜和内耳之间有一个结构叫鼓室。

老师介绍鼓室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cm3。

引导学生观察在鼓室中有一个特殊的小管结构是什么?

(咽鼓管。

)老师介绍咽鼓管是一条细长、扁平的通道,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

5.老师提问:

了解了耳的基本结构之后,听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结合教师播放的Flash动画学生进行讨论。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捷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老师拿出“耳的结构”挂图,遮住其中的文字部分,请同学说出耳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四)小结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

思考人体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可以通过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耳和听觉呢?

【板书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等植物的枝条插到土壤里,不久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植株。

这些植株的产生没有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营养繁殖,因此它们与原来的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植物,克隆是植物里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动物有没有克隆呢?

如果有是怎样进行的呢?

引出课题。

(二)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的过程

1.创设情景带同学们回到1997年,看当时发表的一则新闻,提出问题:

多莉羊的诞生和正常动物的出生方式是否一样?

(不一样。

)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欲望。

2.出示多莉羊的诞生的资料并配有示意图,请同学们以生物小组自由进行讨论: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的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确定克隆结果是由供核绵羊决定的还是由提供去核卵细胞的绵羊决定的。

(2)多莉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多莉的遗传物质与白脸绵羊相同。

因为在克隆实验过程中,白脸绵羊提供了细胞核,而细胞核内含有决定生物性状的所有遗传物质。

(3)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莉诞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在同学们讨论结束之后请同学发表他们的想法,最后师生通过总结得出结论: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三)角色扮演,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扮演维尔穆特,自豪的向身边的同学描述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实验结果。

(四)小结作业

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多莉诞生的过程。

作业:

课下搜集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克隆技术的例子。

【板书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视频: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造的三北防护林。

并提问:

当时建造的林木防护带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回答出:

林中种植的几乎都是杨树,而且这些杨树被害虫啃食得十分严重。

接着继续提问:

为什么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比天然的森林更易发生病虫害呢?

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展开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教师多媒体播放:

游弋的鱼群、打闹的狗、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狮子、悠然的乌龟、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荒漠等。

请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片段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

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同一种生物有没有不同的类型?

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多样的生物?

观察并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出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展示教材中我国已知生物总数占世界已知总数的百分比的表格,学生分析思考。

(1)简述生物包括哪些主要的类型?

(生物种类包括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植物中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细菌、真菌、病毒。

(2)我国的生物丰富度在世界上的排名如何?

(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巩固提高

我国三北防护林早期采用的树种大多数是单一的杨树,饱受星天牛肆虐之苦,为什么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呢?

学生思考回答:

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四)小结作业

1.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

课下预习生物多样性的另外两个层次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第四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认为世界上什么最有力量?

接着顺势提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种子。

在人体中,头盖骨是结构最紧密最坚固的地方,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了各种方法尝试将它完整地打开都没能成功,这个时候有人另辟蹊径,将许多植物的种子放到要解剖的头盖骨里边,给予其适宜的条件,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头盖骨竟然完整地打开了。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种子的神奇所在,并且对其产生强大的兴趣,接着我会继续追问:

什么是种子?

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由此顺势引入本节课的课程。

(二)动手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首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力求读懂实验目的、步骤、观察方法、记录要求,然后由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浸泡好的菜豆种子以及玉米种子。

并依据实验步骤解剖菜豆种子,在解剖时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菜豆种子最外层的一层薄皮是什么?

(2)菜豆种子合拢着的两瓣是什么?

(3)用显微镜观察,菜豆种子具有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分别位于什么位置?

(最外层的是种皮,合拢的是菜豆的两片子叶,还包括胚根、胚芽、胚轴。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接着顺势提出问题:

玉米种子的结构与菜豆种子有什么不同呢?

并组织学生利用工具对玉米种子进行解剖,并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